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復旦大學的女教授陳果老師

復旦大學的女教授陳果老師

發布時間: 2025-05-23 03:47:22

Ⅰ 昔日「復旦女神」陳果,為何突然消失了

陳果,一個曾經名聲鵲起,以復旦"女神導師"的名號被大眾所熟知,各種出書參加節目的思修課教師。她曾經登上神壇,最終卻從眾人視線中消失,在她跌宕起伏的這些年當中,其實不過是"學術偶像"4個字在作祟。

陳果是個80後,1981年出生,如今也才39歲。她出生在一個高知家庭中,父母都是從事人文社科類的學者,因此從小耳濡目染之下對哲學類的知識非常有興趣,我們看上去深奧而又迷糊的哲學道理在陳果看來卻是最有意思的樂趣。




陳果跌落神壇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心靈雞湯這股風氣已經過去,人們現在開始了"反雞湯",有些雞湯說白了就是大道理換了種方式來說,實用性為零。

在"耄耋事件"之後陳果經消失在了大眾視線內,她不再出版各種書籍,也拒絕了很多節目邀請,安安心心當她的大學老師。或許拋開那些浮華的名利,重新回歸校園本質,陳果能夠收獲一些不一樣的體驗。

Ⅱ 從復旦網紅到銷聲匿跡,在央視犯「致命」錯誤的陳果,現狀如何

從復旦網紅到消聲覓跡,因為在央視節目上犯了致命的錯誤被群嘲,曾經的網紅教師陳果,現如今生活已經變得低調了很多,重新回歸了教學崗位,畢竟就算犯過錯誤,她仍舊是那個受人尊敬的復旦大學教授

心靈雞湯

說實話,現如今年輕人的生活壓力都挺大的,在生活壓力與精神世界無法得到平衡的當下,很多年輕人都會選擇到書本當中汲取營養,這個時候心靈雞湯大行其是,很多所謂的心理學家,思想家就開始販賣雞湯。

所謂心靈雞湯,就是打著年輕人,一定要努力要奮斗,到最後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的旗號。給年輕人打雞血,讓他們鼓足干勁,很多人都覺得自己能夠從心靈當中汲取營養,並且找到未來的人生方向,可是所謂的雞湯,一點營養都沒有,它不過就是給我們樹立一個空洞的人生目標,告訴我們人要努力,要奮斗,但是看過雞湯的人,往往變得更迷茫了。

如果陳果課堂上講授的都是那些復雜高深的哲學知識的話,未必會有後來的熱度,可是對於復旦大學的學生來說,陳果教授的知識就有點不夠看了,我想在未來陳果一定會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努力充實自己,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站起來,重新成為那個知性優雅的女老師。

其實在這個年代,想要當知識分子真的很難,「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知識永遠是無窮無盡的,永遠會有我們想不到的知識盲區,因此,只有不斷努力,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才能跟隨時代的潮流一起進步。

Ⅲ 爆紅3年後,復旦女神陳果「銷聲匿跡」:我自盛開,蝴蝶愛來不來

Slowtime | 慢時光

文/時光君-雙木



「復旦女神」陳果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她的名言。


「喧鬧任其喧鬧,我自風情萬種,與世無爭。」


「人生只有兩件事有意義:第一是讓自己幸福,第二是讓更多的人幸福。」


「所謂優雅,就是你遵從內心活成你自己的幸福快樂的樣子。」



她是第一批「網紅教師」。


早在2010年,她講課的視頻被學生傳到了網上後,獨特的講課風格和精彩的言論便讓她在網上走紅。


2018年,有了自媒體和短視頻的加成,她更是迅速爆紅,成為了一位深受大眾歡迎的網紅美女老師。


有人愛上陳果的口才,有人愛上陳果的思想。


更是有學生評價她:「老師把課講得這么美,當她的學生很幸福。」



然而,有流量就必定會帶來爭議。


有人說她自身「語言藝術家」,認為她講的內容太過淺顯,是浮於表面的雞湯。


有人對她的「愛情語錄」產生了質疑,認為她自己都是單身,憑什麼去談論愛情?


而在一場演講節目中,她念錯了一個詞語,更是被網友質疑學歷和真才實學,瞬間被推到風口浪尖。


僅僅幾年時間,陳果便「跌下神壇」,這其中她到底經歷了什麼?



1981年出生的陳果,是妥妥的「新時代女性」。


她出生於上海書香門第的她,在很小的時候,外婆就教育她:


「沒有什麼東西比生活本身,更能教會人成長成熟。」


外公也會對她說:「漂亮的女人到處都是,美麗的女人卻寥寥無幾,希望你能成長為擁有大智慧的美麗女人。」


在這樣的環境熏陶下,陳果很早就開始了文史哲的學習。


後來,她如願以償進入了復旦大學,深修哲學專業,並一路攻讀到了博士。



2008年,學成畢業後的陳果順利留校,成為了一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師。


不像其他老師那樣拘束,站在講台上的她,如平常一樣放縱灑脫。


她總喜歡一隻手拿著粉筆,另一隻手插在褲兜,對所有有趣的事物暢所欲談。


在課堂上金句頻出,簡單而富有哲理,聽完之後,往往使人回味無窮。


正是因為她的真實爽朗,讓眾多學生都想活成她的模樣,沾染她的韻味。



她談論自愛:「別人喜歡自己和自己喜歡自己都重要,但如果在兩者不能兼顧的情況下,自己喜歡自己更加重要。」


她談論孤獨:「孤獨不苦,而是一種很高的境界。」


她談論無用之用:「有用的東西能夠讓你謀生,無用的東西能夠讓你快樂。」


她談論人生知己:「人生知己難求,最好的知己其實是自己。」


她談論婚姻:「婚姻是另一種生活的開始,應該鄭重其事地去選擇,這才是對自己對他人的負責。然後慢慢地要學會愛自己,愛對方,愛這段關系,從你和我活成一個完整的我們。」



她的課比雙十一還難搶,一百五十人的教室,從來座無缺席。


很多人從她的講話中獲得了啟發和教益,也讓她的名氣越來越大,課程播放量超過千萬。


2019年1月6日,陳果又登上了央視《新聞聯播》,人氣更是達到頂峰。



從走紅復旦大學,再到紅遍全網,再到上《新聞聯播》。


很多人喜歡她的課程,更喜歡的,是她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對生活散發出由內而外的優雅。


《神探夏洛克》中有句台詞:Brainy is the new sex。


聰明,是一種新性感。


她的思想比容貌更撩人,活成一束光,穩穩地幸福。



陳果走紅之後,在一片叫好聲中,非議的聲音也漸漸響起。


在一次參加央視綜藝節目《開講啦》時,一個小錯誤讓她跌下神壇。


在節目中出現了一個相對較為復雜的漢字——耄耋(mào dié),但陳果卻讀成了「毛至」。


一石激起千層浪,眾多網友認為,雖然這是個生僻詞,但作為一名高學歷大學老師怎能會不認識呢。


謾罵與質疑聲紛至沓來。


甚至有的網友開始懷疑陳果的真實水平,攻擊她是「中國學術界之恥」。



其實,讀音錯誤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北大校長還曾把「鴻鵠」讀作「鴻浩」,清華校長還不識「瓠」呢。


陳果也僅僅是個尋常人,有個不認識的字在所難免。


但幾乎是一夜之間,陳果的教學內容被批判成「雞湯文」。


網友說她沒什麼專業論著,教的東西也只是一些「快餐文化」,聽了也沒用。


可什麼是心靈雞湯?什麼不是心靈雞湯?它的界限又在哪裡呢?


王陽明曾說: 「知而不行,是為無知。」


網路上有句話很風行,「我們聽了那麼多道理,閱讀了那麼多書籍,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其實不是因為道理無用、書籍無用,而是因為我們「知而不行」、「行而不堅」。



我們太多人有些「唯物主義」、「實用主義」了,什麼都想一步解決到位,導致我們精神生活十分匱乏。


而陳果真正的價值,在於回到人的主體性。


她為大眾展現出人類主體精神世界的滋潤性與豐富性。


她為大眾推薦了一種優雅的生活方式,展現出了精神世界的滋潤性與豐富性,這些都是有著積極意義的。


就像撒貝南評價她說的那樣:


「陳果老師顛覆了大學老師在我腦海中的固有印象。年輕人在面對世界,追求答案的過程可能是痛苦、迷茫的,但聽陳果老師的課,她能給人們快樂、愉悅的狀態去前行。」


對於這這樣的青年學者,我想我們應該鼓勵支持,而不是苛責。


(仔細看板書,她的課真的只是膚淺雞湯嗎)


而陳果本人,並沒有太在意此次爭議。


她自稱,原本就是一個普通人,只是有一天突然被大家所認識了。


自此之後,陳果慢慢在網路上「銷聲匿跡」,回歸了自己生活。


曾有傳言說她被復旦大學停課,其實是謠言,她一直在復旦授課。


因為就算爆紅,她也一直保持著清醒。


她曾在講課的過程中提到一個觀點:


「不管你活成什麼樣,總有人不喜歡你。


所以結論是什麼?結論是當你活成真實的你自己,還是有人喜歡你,有人不喜歡你。但是你會更喜歡你自己。」



人活一世,被人喜歡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無論你做得有多好,都能聽到質疑的聲音,都會得到各種各樣的否定。


一個人最大的魅力,不是靠取悅別人求來的,而是活出自己後贏來的。


與其取悅別人,不如活出自己。



陳果曾經說過:「神壇就是祭壇」,她其實早就預言好了自己的未來。


她的「沉浮史」,浮於她的學識與知性,沉於她的疏忽與大意。


但不論人生怎樣跌宕起伏,她都靜然處之。


在她還沒成為老師時,她是bbs上很活躍的發帖者,半夜三更會寫長長的文字,字里行間都是才氣。

但她現在的WB,已經停更2年多了,各個公眾平台也找不到她的賬號。


就像前段時間的羅翔,被惡評者們的肆意狙擊,導致開始被閉嘴、被退出、被傷害。


人言可畏,才是當下輿論環境的真相。



幸好,陳果和羅翔一樣,依然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她依然每天盡心盡力地去備課,去用更好的方式讓學生們理解那些枯燥的知識點。


她也會和朋友喝酒小聚唱歌蹦迪,和大家分享有趣的經歷。


有復旦的學子曾表示,經常在食堂里看見陳果老師:


「戴著有線耳機,是不是在聽歌不知道,但是不會被別人打擾。她活在她的世界裡,並不會管這個世界的風言風語。」


陳果依然能夠活得如此灑脫,究其根本,正如她所言:


「喧鬧任其喧鬧,自有我自為之,我自風情萬種,與世無爭。」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很喜歡蝴蝶。為了得到美麗的蝴蝶,便買來一雙跑鞋,一隻網,穿上運動服,追逐奔跑了很久,終於在氣喘吁吁中抓到幾只。


可是蝴蝶在網里恐懼掙扎,絲毫沒有美麗可言,一有機會就會飛走。


另一個人也很喜歡蝴蝶,他買來幾盆花放在窗檯,然後靜靜地坐在沙發上品著香茗,悠閑地望著蝴蝶在花周圍翩翩飛舞。


但其實這還是一種有求的心,只是把有求的心變平和了。


而真正的灑脫,是我自盛開,蝴蝶愛來不來。


有求,就會有失望;無求,才是真正的做自己。



想起了楊絳先生翻譯的蘭德的詩: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備走了。」


南懷瑾先生也認為,人生最高境界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讓自己的人生活得明白,活得知足,這才最重要。


風情萬種,便是你熱愛生命,輕舞飛揚的樣子;


與世無爭,便是你能面對人生的諸多境遇,淡定從容,恬然自適的襟懷。


有魂,有根,有趣,一個女人最優雅的樣子,無非是像陳果一樣,將自己活成了一束光。


*作者:時光君--雙木,90後,慢時光專欄作者,用理性認真思考,用態度安靜生活。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

熱點內容
北京大學2005年保送研究生名單 發布:2025-05-23 07:31:03 瀏覽:691
南方科技大學向教授 發布:2025-05-23 07:26:11 瀏覽:913
長安大學藝術考研 發布:2025-05-23 07:24:49 瀏覽:935
雲南大學副教授搶學生一作嗎 發布:2025-05-23 07:23:15 瀏覽:91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商學院排名 發布:2025-05-23 07:18:58 瀏覽:75
大學生奮斗的青春 發布:2025-05-23 07:13:52 瀏覽:916
量子通信專業大學 發布:2025-05-23 07:09:15 瀏覽:541
江蘇大學研究生開學 發布:2025-05-23 07:07:50 瀏覽:367
海南大學法學院知名教授 發布:2025-05-23 06:55:33 瀏覽:551
重慶大學城福特 發布:2025-05-23 06:41:09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