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中山大學趙明教授

中山大學趙明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5-23 09:37:01

Ⅰ 寶鋼教育獎的寶鋼教育獎評審工作委員會成員名單

主任委員:楊叔子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副主任委員:楊家慶 清華大學原常務副校長馬欽榮 上海財經大學原黨委書記崔寶璐 中國冶金教育學會顧問樊純詩 寶鋼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委員:馬文喜 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次炤 中央音樂學院院長洪大用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柯炳生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葉靜漪(女) 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宋維明 北京林業大學校長史培軍 北京師范大學常務副校長張躍 北京科技大學副校長鄭志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姜勝耀 清華大學副校長、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李家俊 天津大學校長龔克 南開大學校長陳國慶 內蒙古大學校長熊曉梅(女) 東北大學黨委副書記張國梁 大連理工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楊路 遼寧科技大學黨委書記蔡莉(女) 吉林大學黨委副書記馮江 東北師范大學副校長徐曉飛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助理葉志明 上海大學副校長孫海鳴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校長馮慶華 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朱健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劉永章 上海財經大學校黨委副書記陳國強 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院長劉淑慧(女) 東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徐建平 同濟大學黨委副書記庄輝明 華東師范大學原副校長楊賢金 華東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尹冬梅(女)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鄭家茂 東南大學副校長鞠平 河海大學副校長任利劍 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南京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張宏建 浙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蔣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副書記李家新 安徽工業大學校長周建波(女) 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組織部長王傳中 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胡岳華 中南大學副校長黃達人 中山大學原校長李旭鋒 四川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肖鐵岩 重慶大學黨委副書記林文勛 雲南大學校長譚欣 西藏大學副校長王潤孝 西北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鄭慶華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桂中嶽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原副校長、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安黎哲 蘭州大學副校長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新疆大學校長石亞軍 中國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林東偉 廈門大學黨委副書記方宏建 山東大學校務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黃德寬 安徽大學原黨委書記、校長宋毛平 鄭州大學副校長陳收 湖南大學副校長陳尚義 福州大學黨委副書記唐平秋 廣西大學黨委副書記何慧星 石河子大學黨委書記陳育寧 寧夏大學原黨委書記、校長,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趙明 青海大學副校長王濤 陝西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程樣國 江西省教育廳副廳長、南昌大學原黨委副書記鄭強 貴州大學校長行龍 山西大學副校長王培光 河北大學副校長陳封椿 海南大學黨委副書記高福廷 北京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胡俊生 延安大學副校長梁仁哲 延邊大學黨委副書記黃雲清 湘潭大學校長熊正明 江西理工大學原黨委書記、江西省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馬建華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高鴻鈞 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周成祥 中國冶金教育學會理事長陸靖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廖舒力 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長李曜升 中國教育報刊社黨委書記、社長王宗光(女) 上海交通大學校務委員會名譽主任周冬成 教育部人事司原正司級巡視員方明倫 上海大學原黨委書記伏中哲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莫臻 寶鋼黨校原常務副校長、寶鋼文聯主席郭斌 寶鋼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

Ⅱ 西遊記有關的研究書籍和其作者

《西遊記》和《羅摩延書》 吳曉鈴 文學研究 1958.l 期
悟空姓車不姓孫 布穀 新民晚報1958.6.2
古典小說戲曲叢考(《吳承恩年譜》、《交遊考》、《論著雜事考》) 劉修業 北京作家出版社 1968.5
玄奘法師二三事 上官紅 天津日報 1968.11.16
中國小說史料(《西遊記》部分) 孔另境 中華書局 1969.6
漫談《西遊記》的主題和孫悟空的形象 李希凡 人民文學 1959.7期
《西遊記》中的金光寺 陳鳴鍾 光明日報 1959.12.13
豬八戒是一個什麼樣的「典型」 李希凡 新港1959.12
孫悟空並非光棍漢 山鷹 新民晚報 1960.2.19
豬八戒的世界觀 吳方 遼寧日報1960.3.17
一個富有現實意義的優秀神話劇——評《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東海 1960.16期
談《西遊記》浪漫精神的時代特色 李希凡 光明日報 1961.1.1
校訂《西遊記•胖姑》折書後 俞平伯 戲劇報1961.1-2期
孫悟空的神通 林放 新民晚報 1961•2•5
論《西遊記》的浪漫主義 南開大學中文系《西遊記》研究小組 光明日報 1961.2.5、12
漫談孫悟空和《西遊記》的時代特色 袁世碩 山東大學學報1961.1期
人參果的幻想和現實 勁草 北京晚報 1961•6•14
孫悟空的性格是怎樣的? (學術動態) 必勝等 羊城晚報1961.6.20
談《西遊記評話》殘文 趙景深 文匯報 1961•7•8
偉大的學者、旅行家、翻譯家玄奘 中國青年報 1961.7• 30
唐三藏取經 向達 北京日報 1961. 8•24
唐三藏在尼泊爾 蘭雯 新民晚報 196l.10•3
吳承恩詠楊柳青詩 王樹村 天津晚報 1961•11•5
《西遊記》的地方色彩 蘇興 江海學刊 1961.11期
奇妙的神話世界——談動畫片《大鬧天宮》 馬克 人民日報1962.5.31
吳承恩 紫荊 雨花1962. 5期
關於《西遊記》的幾個問題 蘇興 文學遺產增刊10輯
玄奘取經 張習孔 工人日報 1962.7•13
取得「真經」首在一個「誠」字 戈弩 北京日報1962•8•9
改編《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體會 王顧明 光明日報 1962.10.16。
《西遊記》的地方色彩 鍾鳳 天津晚報1963•3.17
吳承恩和《西遊記》 兆明 中華書局 1963.3( 1981.3第二版)
從「過火焰山」看吳承恩對情節的處理 陳毓羆 光明日報 1963.5.12、19
孫悟空為什麼用金箍棒 毛瓜 天津晚報1963.6.16
關於《西遊記》中難的性質的分析 李國生 甘肅師范大學學報1963.1期
吳承恩《禹鼎志》的下落 陳留 新民晚報1963.12.11
《西遊記》《聊齋志異》中宗教迷信、神仙鬼怪思想的批判 劉大、張碧波 哈爾濱師范學院學報1964.2期
齊天大聖的「家譜」 楊柳岸 羊城晚報1964.7.5
省圖書館發現一部明刻李卓吾評本《西遊記》 河南日報 1964.12.8
《西遊記》小議 陳推之 光明日報1965.12.19
關於孫悟空反抗的性質和目的 殷光熹 光明日報 1966.4.17
讀《西遊記》隨筆 何惠雲 圖書評論1972.8期
《西遊記》評介 顧岱祖 北京大學學報(試刊)1973.1期。
《三打白骨精》分析 顧岱祖 北京大學學報1973.1期
論《西遊記》 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論<西遊記>》寫作小組《四部古典小說評論》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3.7
瓷枕與《西遊記》 郁博文 光明日報1973.10.8
吳承恩和《西遊記》 王俊年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1
白骨精「齋憎」小議 侯定乾 開封師院學報1975.2期
吳承恩撰書的《先府賓墓誌銘》在准安出土 南波 文物 1975.10期
今日歡呼孫大聖——讀《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周啟成 語文戰線1976.1期
關於「火眼金睛」——《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教學筆記 章啟迪 語文戰線 1976.3期
花果山游記 來俊華 連雲港文藝 1977.1期(江蘇文藝 1978.1期)
論孫悟空 朱彤 安徽師大學報1978.1期
印度史詩《羅摩衍那》 季羨林 世界文學1978.2期
孫悟空是「新興市民」的典型形象嗎?——與朱彤同志商榷 趙明政 安徽師大學報1978.3期
孫悟空形象剖析 邢治平 開封師院學報1978.3期
雲台山、吳承恩與《西遊記》 李洪甫 徐州師范學院學報 1978.3期(群眾論叢1980.1期)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淺析 趙星景 語文教學參考初中版(開封師院)1978.3期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講析 霍旭東 甘肅師大學報 1978.3期
孫悟空形象的階級屬性 簡茂森 安徽師大學報1978. 4期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藝術性 埝任 四川師院學報 1978.4期
孫悟空形象談略 郝世峰 南開大學學報1978. 4-5期
孫悟空與印度史詩 顧子欣 人民日報1978.11.13
試論《西遊記》的思想政治傾向 朱式平 山東師院學報 1978.6期
論孫悟空 劉烈茂 中山大學學報1978.6期
浙江發現吳承恩書寫的兩塊碑文 人民日報1979.2.6
十年沉碑重放光彩——長興縣展出吳承恩書寫的兩塊碑文 黃福根、謝文柏 光明日報1979.3.21
吳承恩書寫的扇面 章里 文物1979.3期。
從孫悟空看《西遊記》的思想傾向 苗壯 遼寧師院學報 1979.1期
孫悟空形象與《西遊記》的思想內容 殷彤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論叢(文學) 1集 1979. 1
追蹤《西遊記》作者吳承恩南行考察報告 蘇興吉林師大學報1979.1期
采拓吳承恩書寫的碑文散記 高子 書法 1979.4期
評《西遊記》 徐應佩、周溶泉 書評 1979.4期
無支祈傳說考 葉德均 戲曲小說叢考 中華書局 1979.5
西遊記研究的資料 同上
試論《西遊記》的思想傾向 羅東升 華南師院學報 197 9.2期
孫悟空形象分析中的幾個問題 嚴雲受 安徽師大學報 1979.2期
淺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孫悟空藝術形象的塑造 陳宏遂 教學與進修(南京師院鎮江分院) 1979.2期
長興縣所藏趙孟、吳承恩書寫的碑刻 黃福根、謝文柏 文物1979.5期
論吳承恩的思想 朱彤 學習與探索1979.2期
悟空可能不姓孫 蔣星煜 隨筆1979.1集
試論豬八戒的形象塑造 劉毓忱、楊志傑 南開大學學報 1979.4期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淺析 王志武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陝西師大)1979.8期
中國神話對後世文學的影響(《西遊記》部分) 袁珂 文藝論叢 1979. 7輯
《羅摩衍那》淺論 季羨林 外國文學評論1輯 外國文學出版社1979.9
追訪吳承恩的蹤跡 蘇興 隨筆 1979.3集
《西遊記》里的花果山 李洪甫 新華日報1979.12.5
吳承恩及所寫碑文 夏星南 新華日報1979.12.5
吳承恩《西遊記》典型人物論 蘇興 中國古典文學論集(吉林師大社會科學叢書2輯) 吉林師大學報編輯部 1979.12
《西遊記》主題思想的再認識 胡光舟 江漢論壇 1980.1期
也談《西遊記》的思想傾向——與羅東升同志商榷 朱繼琢 華南師院學報 1980.1期
談談《西遊記》注釋中的問題 婁書武、於蘊生 淮陰師專學報1980.1期
「大鬧天宮」新探 羅憲敏 郴州師專學報1980.1期
吳承恩對農民起義的態度 陳澉 求是學刊1980.2期
吳承恩在長興縣書寫的兩塊碑文 夏星 南吉林師大學報 1980. 2期
從唐玄奘和孫悟空的籍貫問題看淮海民間傳說對《西遊記》的影響 張傳藻、顏景常 淮陰師專學報 1980• 2期
孫悟空的故鄉 夏振亞 文匯報1980•6.28
試論《西遊記》前七回的思想傾向 陳澉 北方論叢 1980.3期
國內發現明刊李卓吾評《西遊記》 蓼南 文學遺產 1980.2期
《西遊記》瑣談 蘇興 文學遺產 1980•3期
《西遊記》外文譯本概述 王麗娜 文獻1980.4輯
從兒童喜歡模仿孫悟空想起的 任大星 東海1980.6期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題解(吳承恩《西遊記》部分) 聶石樵 中國青年出版社 1980•6
漫說《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藝術手法 蔣松源 語文教學通訊 1981. 1期
明刻李卓吾評本《西遊記》簡介 古丁 今昔談1981.2期
孫悟空是進口貨嗎? 孫紅芮 廣州日報1981•2.22談
《西遊記》中的一種對偶句 張成材 青海師院學報 1981.1期
孫悟空的血統 蔡國梁 學林漫錄2集 中華書局1981.3
美的歷程(第十章第二節「浪漫洪流」) 李澤厚 文物出版社 1981.3
孫悟空與印度猴王的親緣關系 朱采荻 文文化娛樂 1981.4期
吳承恩的一篇佚文——《准安路醫學教授古逸先生潘公諱思誠傳》 蔣文野、丁乃遲 群眾論叢1981.2期
兒童文學園地開新花——介紹改寫本《西遊記》 徐宗才 人民日報 1981.5.26
陸西星、吳承恩事跡補考 [澳大利亞]柳存仁 中華文史論叢 1981.2輯
中國古典小說講話(《西遊記》部分) 吉林大學中文系編寫組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2
魯迅與胡適關於《西遊記》的通信及爭論 顧農 晉陽學刊 1981. 3期
談談《西遊記》的一些問題 嚴敦易 文獻1981.8輯
孫悟空不是印度僑民——與朱采荻同志商榷 向明 文化娛樂1981.8期
《西遊記》里的神魔問題 高明閣 文學遺產1981.2期
吳承恩《西遊記》第九回問題 蘇興 北方論叢1981•4期
關於孫悟空「國籍」問題的爭論和辨析 劉毓忱 作品與爭鳴1981.8期
淺談《西遊記》的主題思想 佘德余 紹興師專學報 1981.4期
吳承恩 江山 湖南日報1981.9.6
論《西遊記》中神佛與妖魔的對立 陳澉 文史哲 1981.5期
《西遊記》的歷史背景 劉蕙孫 古典文學論叢2輯 齊魯書社1981.9
《西遊記》作者之謎的揭曉 柳和城 書林1981.5期
人物安排與故事情節——從「調芭蕉扇」談故事情節的構成 羅憲敏 名作欣賞1981.5期
《西遊記》與《羅摩衍那》——讀書札記 季羨林 文學遺產 1981.3期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故事探源 譚家健 文學遺產 1981.3期
神魔小說《西遊記》的主旨 儲大泓 讀《中國小說史略》札記(第五章) 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10
關於《羅摩衍那》的中國文獻及其價值 趙國華 社會科學戰線 1981. 4期
中國文學古籍選介(《西遊記》部分) 魏凱、陰通三、石林編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12
說苑珍聞(《西遊記》部分) 陳汝衡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12
評《真假美猴王》 馮立三 光明日報1981.12.10
喜笑悲歌氣傲然——訪吳承恩「射陽簃」遺址 秦九鳳 文學報1981.1
2.31
吳承恩和《西遊記》的創作 劉澤球等 江蘇教育(中學版) 1981.12期
吳承恩寫《西遊記》的故事 姜威等 民間文學1982.2期
談談《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 蓼南 今昔談1982.2期
試論《西遊記》的思想傾向 劉遠達 思想戰線1982.1期
新發現的與吳承恩有關的幾塊墓誌銘考略 劉懷玉 東北師大學報1982.1期
讀《新發現的與吳承恩有關的幾塊墓誌銘考略》 蘇興 同上
為什麼說《西遊記》故事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曹礎基、陳新璋、羅東升 中國古代文學史問答 廣東人民出版社1982.1
人民群眾為什麼喜愛孫悟空 同上
中國古代小說戲曲舉要(《西遊記》部分) 黎宏基編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2
《羅摩衍那》在藏族地區的流行和發展 洛珠加措作 曲將才讓譯 青海日報1982.2.14
線索錯綜 對比鮮明——《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藝術性 徐應佩、周溶泉、吳功正 國古典文學名著賞析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5
跋吳承恩書《甲午中秋宿金山寺》詩 徐沁君 揚州師院學報 1982.1期
吳承恩與淮安 陳民牛 新華日報1982.3.28
豬八戒與孫悟空——談小說中「靈與肉」的對偶形象 揚江柱 芳草1982.4期
階級分析與道德分析——關於評價古典文學作品中藝術形象的標准問題(《西遊記》部分) 張春樹 社會科學輯刊 1982.2期
論《西遊記》的神奇性 裴樹海 雷州師專學報1982.l期
《大唐西域記》的民間文學價值 劉守華 民間文藝集刊2集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2.4
一個並不虔誠的佛教徒——談孫悟空的形象並和劉遠達同志商榷 何思玉 想戰線1982.3期
歷史上的玄奘和小說中的唐僧 李遵義、劉明 歷史知識 1982.3期
魯迅論《西遊記》 王永生 天津社會科學1982.3期
《西遊記》研究 袁珂神話論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7
吳承恩與水簾洞 李洪甫 文匯報1982. 7.26
《西遊記》不是「破心中賊」的「政治小說」——雲大中文系古典文學研究會討論綜述 曾明 思想戰線1982.4期
三段法——《西遊記》的重要表現手法 潘壽全 學術論壇 1982.4期
略談吳承恩的文藝思想 鍾揚 安徽師大學報1982.3期
「酌奇而不失其真」——從《西遊記》談到《格列佛游記》 王季深 新民晚報1982.9.13
論《西遊記》的宗教批判 朱彤 北方論叢1982.5期
無支祁哈努曼孫悟空通考 肖兵 文學評論 1982.5期
從神魔關系論《西遊記》的主題思想 丁黎 學術月刊 1982.9期
也談《西遊記》中神佛與妖魔的關系——兼答陳澉同志 趙明政文史哲 1982.5期
我對《西遊記》的一些看法 傅繼俊 文史哲1982.5期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成書時代考辨 李時人、蔡鏡浩 徐州師范學院學報1982.3期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寫作時代蠡測 劉堅 中國語文 1982.5期
也談《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形象——兼評研究《西遊記》的方法劉士昀 思想戰線1982.5期
關於《西遊記》的思想傾向——與劉遠達同志商榷 彭榮生 思想戰線1982.5期
閑話豬八戒 曠源 山茶 1982. 5期
印度文學在中國 季羨林 中印文化關系史論文集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2.5
《西遊記》裡面的印度成分 同上
玄奘與《大唐西域記》——校注《大唐西城記》前言 同上
中國小說史(第三編第七章「《西遊記》」) 北京大學中文系 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11
中國小說史簡編(第六章「《西遊記》」) 南開大學中文系 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5
羅摩衍那初探 季羨林 外國文學出版社1979.9
吳承恩和西遊記 胡光舟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
梵語文學史(第二編第四章「『最初的詩』《羅摩衍那》」) 金克木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12
吳承恩年譜 蘇興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0.12
吳承恩小傳 蘇興 百花文藝出版社 1981.8
(劉耿大編)
《西遊記》人物分析 李辰冬 暢流 6卷10期 1953台北
《西遊記》與明代社會 李辰冬 暢流6卷11期1953
評《西遊記》 高小陽、顧陽 文學月刊3卷8期1955台北
評《西遊記》 高小陽 文學月刊3卷9、10. 11期 1955
《西遊記》圖譜 廣智書局1956香港
《西遊記》本事考 羅錦堂 學粹2卷3期1960台北
談《西遊》寓意 謝雲飛 文海 3期 1963台北
說《西遊》 趙聰 文學世界43期1964香港
中國四大小說之研究 趙聰 友聯書店 1964香港
《西遊記》的明刻本——倫敦所見中國小說書目提要之一 柳存仁 新亞學報5-2 1963香港
《西遊記》祖本考的再商榷 杜德橋 新亞學報6-2 1964
陸西星之參同契測疏 清華學報 新7卷1期1968台北
中國的水神傳說和《西遊記》 陳炳良 國語日報 1971.12.25
明清小說研究論文集續編 香港 中國語文學社 1970
《西遊記》研究 夏志清、夏志安 現代文學 4 5期 1971.12
我國俗文學與印度文學之關系 盧元駿 書目季刊7卷 2期1972 台北
英雄詩——《西遊記》的另一個觀察 余國藩 中國時報 1973.12. 13、14 台北
《西遊記》與中國古代政治 薩孟武 三民書局1974台北
佛教故實與中國小說 台靜農 東方文化12卷1期 1976香港
中國古典小說論集 林以亮等 幼獅文化公司1975台北
《西遊記》的第八十一難 傅述先 竹軒時語 水芙蓉出版公司 1976 台北
印度的兩大史詩 糜文開 香港商務印書館 1961
《羅摩衍那史詩》與我國小說《西遊記》 糜文開 印度文化十八篇 台北東大 1977
《西遊記》的象徵世界 黃慶萱 幼獅月刊46卷3期 1977 台北
陸西星傳 和風堂讀書記 香港龍門書店 1977
論沙僧 張靜仁 中外文學 9卷 1期 1980 台北
《西遊記》韻文部分的修辭手法 蘇其康 新亞學術集刊 1期 1978 台北
笑談《西遊記》 姚永萼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1980
《西遊記》中若干情節本源的探討——讀慈恩傳記 曹仕邦 中國學人 1期 1970(幼獅月刊 41卷 3期1975)
羅摩衍那在中國(Rāmāyana in Chna) 羅怙•毗羅(Dr.Rashu Vira)、山本(Dr.Chikyo yam amoto) 1938、1955
同源的傳說(The KaPPa Legend)石田英一郎 民間文學研究(Fo1klore Studies) No.9 1950
真實的三藏及其它(The Real Tripitaka and other Pieces) 阿瑟•韋理( Arthur Waley)紐約麥克米蘭出版社 倫敦艾倫與昂溫出版社 1952
遠東猿猴傳奇(Far Eastern Monkey Lore)卡薩爾(U.A.Casal)日本紀念文集(Monumenta Nipponica) No. 12 1956
評路易•艾維諾爾的法譯本《西遊記》德米耶維勒(P.Demi..ville)通報(Toung Pao)XIV13-5荷蘭
中國小說(The chinese Novd)福伊爾沃克爾(Fener-Werker,yi-tse Met)東方古典文學探研( Approaches to the Oriental Classics)紐約 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1959
中國神話(CBinese Mythology)吳益泰(Du-I-Tai)拉魯斯神學網路全書 紐約普羅米修斯出版社 倫敦巴奇沃思出版社 1959
中國文學的歷史導論(Chinese Aiterature:A Historical Introction)陳綬頤(Chen Shou-yi)紐約羅納德出版社1961
佛教道教影響中國小說考(Buddhist nd Taoist Influences on Chinese Novels)柳存仁(Liu Ts』un--yan)威斯巴登奧托•哈拉索維茨(Wiesbaden,Otto Harrassouwitz)出版社1962
西遊記的原型(The Prototypes of Monkey)柳存仁(Liu Ts』un-yan)通報(Toung Pao) 51:1 1964荷蘭
關干猴與奧德賽的比較解說(Notes for a Comparison of the Odyssey and Monkey) 哈里特•戴伊(Harriet Dye)東西萬文學(Literature East and West) 8:1 1964
吳承恩評傳(Wu Ch』eng-en:His Life and Career)柳存仁 萊頓E.J.布里爾出版社 1967
兩部明代小說的新透視:西遊記和西遊補(New Perspecfi-ves on two Ming Novels:Hsi-yu Chi and Hsi-yu Pn) 溫玲(Wenlin)中國仁道之研究美國麥迪遜出版社 密爾沃基出版社 英國倫敦出版社 1968
中國古典小說評介(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A Critical Introction) 夏志清(Hsia Chih-is』iug) 紐約、倫敦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 1968
中國小說研究論著目錄(Chinese Fiction:A Bibliography of Books and Articl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李田意(Li Tien-yi) 紐黑文耶魯大學遠東出版社 1968(126-132頁有評介《西遊記》的內容)
《西遊記》: 16世紀中國小說前史之研究(The Hsi-yu Chi A Study of Antecendent to the Sixteenth Century Chinese NoveL) 杜德橋(Glen Dubridge) 紐約劍橋大學出版社1970 1979
對此書的評介文章,有以下各篇:
①夏志清亞洲研究雜志(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XXX,4
②王安布羅西奧《Wang Ambrosio》西班牙東方學會會報(Boletin de la Asociacion Espano la de OdeientaliSt8S)Vll
③安德烈•萊維(Andr在Levy)通報(Toung Pao,Leiden)LVll 5
④多爾比(W.Dolby) 亞洲要聞(Asia Major) 倫敦
⑤肯尼思•佩(Kenneth Pai) 美國東方學會會志(JOurnal Of American Orientsl Society)XCll 2巴爾的摩
⑥楊•溫斯頓(Yang Winston L.Y.楊聯升) 亞洲研究雜志(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安阿伯
⑦赫羅納莫瓦--諾沃特納(z.Heronamova-Novotna)東方學會錄(Archiv Orienta1ni)XLI 4 布拉格
羅摩衍那——印度與亞洲歷史聯系和文化傳播的媒介(Romayana-An Instrument of Historical Cantact and Cultural India and Asia)德塞•N•桑托西(Santosh N. Desai)亞洲研究雜志(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0:1 1970
評阿瑟•韋理(Arthur Waley)譯《猴》(Monkey) 利昂內羅•蘭西奧蒂(Lione11o Lanciotti)東西方雜志(East & West)XXlll 3-4
吳承恩:生平與經歷(Wu Ch』eng-en:His Life and Career)和風堂讀書記(Selected Papers ftom the Hall of Harmonious Wind)香港龍門書店 1977
《西遊記》成書的新研究(A New Study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Hsi-yu Chi)東方文化學院學報(Acta Asia: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astern Culture )32 1977 東京
評波蘭塔杜什•茲比科斯基《西遊記》譯本《猴子造反》拉勃卡——科切羅瓦東方學評論( Przeglad Orienta-listyczny)4
《西遊記》和《紅樓夢》的寓言(Allegory in Hsi-yu Chi and Hung-Lon Meng) 蒲安迪(A.H.Plaks) 中國敘事體文學評論集(Chinese Narrative:Critical and Theoretical Essays)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 1977
有關「探索」的神話和喜劇——從唐•吉訶德和哈克貝里•費恩看《西遊記》( Mythic and Comic Aspects of the Quest:Hsi-yu Chi as seen through Don Quixote and Huckleberry Finn) 新加坡大學出版社1977
於國藩英譯本《西遊記》書評:
①波拉德(D.E.Pollard)東方與非洲研究學院學報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ontal and African StndinS,LOndon)XLI,3 1978 倫敦
③王靖宇(Wang,John C.Y.) 亞洲研究雜志(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Ann Arbor)XXXVⅡ,4 1978
中國《譬喻經》中的羅摩故事( La Legende de Rama dans sun Auvdana Chinois)西特萊•勒維(Sytlain Lervui)
中國小說的改編技巧——談《西遊記》第九章 阿爾薩斯•嚴 中國文學一卷2期 1979

大家一起來來來:既然是要研究,就要盡可能地多一點。

熱點內容
浙江理工大學老師工資 發布:2025-05-23 17:24:46 瀏覽:595
溫州大學體育系研究生 發布:2025-05-23 17:11:14 瀏覽:629
清華大學的知名老教授 發布:2025-05-23 17:08:53 瀏覽:391
清華大學研究生錄取公示2015 發布:2025-05-23 16:56:11 瀏覽:713
男博士會接受本科生嗎 發布:2025-05-23 16:55:31 瀏覽:19
青島理工大學復試時間 發布:2025-05-23 16:54:47 瀏覽:43
紀律教育心得大學生 發布:2025-05-23 16:49:18 瀏覽:728
四川農業大學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 發布:2025-05-23 16:40:02 瀏覽:624
本科生論文發表費用 發布:2025-05-23 15:52:14 瀏覽:926
美國四流大學 發布:2025-05-23 15:52:13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