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里的老師現在還評職稱嗎
❶ 新進高校教師已經有工程師職稱了是否還要評講師,能否直接評副教授
一般來來說要先評講師,不可源以直接評副教授。
但是部分高校可能因為人才短缺,為加快學校發展,實行一些能夠快速招攬人才的政策,破例將一些有職業職稱的人才或者一些在學術期刊上發表過一定數量論文的學者,直接晉升為講師、副教授甚至是教授。
(1)大學里的老師現在還評職稱嗎擴展閱讀
崗位職責
高校為創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需要一流的師資隊伍,高水平的師資後備力量是一流師資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加速培養造就一批博士後研究人員成為我校師資隊伍的有生力量,學校設立的崗位。特任副教授對外可稱為副教授,並可以此身份申報國家、中國科學院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參加各類學術交流活動。
崗位待遇
特任副教授的崗位津貼,按照學校副教授標准執行。
中國 1986 年規定,除思想政治、健康狀況等高等學校教師應達到的共同要求外,主要任職條件:任講師 5 年以上或獲博士學位後已任講師 2 年以上,且具有本門學科系統、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較豐富的實踐經驗,熟練掌握一門外語。
教學成績顯著;曾發表、出版一定水平的論文、專著或教科書,或在教學、科學技術工作方面有其他較大貢獻。
❷ 大學里一般什麼時候老師評職稱
每年的10月左右。
教師評職晉升指標有限,教師需要依靠課題或論文等獲得更多的加分,提升個人晉升的幾率。不管是做課題研究,還是寫作發表論文,都有一定的難度,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且晉升職稱有時間限制,不是所有的教師都能夠在評職稱期間內,同時有能用的課題和論文,這個時候,作者可以選擇已經有的或是比較容易獲取的那個。
❸ 大學老師有編制嗎
大學教師是否擁有編制,這取決於教育機構的安排。通常情況下,由教育部門直接任命至大學任教的教師,通常會擁有編制。大學教師的編制分為兩種類型:編制內教師和編制外教師。編制內教師,也就是在編教師,屬於事業單位的正式工作人員,享有事業單位的福利和待遇。編制外教師,也稱作臨時工或合同工,則不享有編制內教師的同等待遇。
目前,高校在編教師的具體形式包括:
1. 在編教師,也稱作A崗教師,其編制屬於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編制,享受相應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待遇。在編教師的工資結構由基本工資、津貼補貼、職稱工資等部分組成。隨著職稱的提升,職稱工資相應增加;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工齡工資也會增加。在編教師的工作相對更為穩定有保障。
2. 非在編教師,也稱作B崗教師,有轉為A崗的可能性。有些學校盡管編制已滿,但仍缺少教師,此時會公開招聘教師。這些教師雖不能立即獲得編制,但地方教育部門會承諾在有空編時為其辦理入編手續。這些教師在教學期間的教齡,轉正入編後會計入教齡,正常參與職稱評定。
3. 合同制教師,這類教師沒有編制,且未來也不會獲得編制。他們的工資待遇,雖然參照在編教師的標准執行,也不會影響職稱評定,但五險一金是按照企業保險標准繳納,而非事業單位保險。這在退休後的養老金領取上,與在編教師存在較大差異。
以上就是關於「大學老師有編制嗎」這一問題的完整解答。
❹ 大學老師各階段的職稱評定有什麼要求
大學老師各階段的職稱評定要求如下:
1、助教評定條件
獲得學士學位,經一年見習試用;獲得雙學士學位或研宄生班畢業證書,擔任教學工作三年的教師,經考核表明能勝任和履行助教職責。
2、講師評定條件
(1)能承擔本專業的教學,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工作量,教學效果較好,教學成績優良。
(2)本科生在擔任四年以上助教職務工作期間,己經取得高校助教進修班結業證書;或在職學習碩士研究生主要課程並考試合格;或獲得研究生班畢業證書、第二學士學位證書且己承擔三年以上助教職務;或獲得碩士學位且己承擔三年教學工作,或獲得博士學位;具有本專業必需的知識與技能和從事科學研宄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門外語,參加全省統一組織的晉升講師外語水平考試成績合格。
3、副教授評定條件
(1)認真從事教學,能擔任一門主幹基礎課或兩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工作(其中一門應為基礎課,包括專業基礎課或技術基礎課),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工作量;注重教學法的研究,教學成績突出,獲得校以上優秀教師、優秀教學成果獎,或在校內主講過觀摩教學課;教學成績優秀。
(2)任現職以來,出版過學術著作,或獨立完成並公開發表過兩篇以上的學術論文;或參加編寫國家及全省高校通用教材,經專家認定在同類著作、教材中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用性;或結合教學工作實踐,撰寫發表兩篇以上教學改革、教學經驗方面的論文,對本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有一定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3)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獲得過部、省三等以上獎勵(前三位);或主持過本學科的科學技術研宄課題,其科研成果通過省級鑒定;或主持科技開發工作,並取得較顯著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4)對本門學科具有系統而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掌握本學科範圍內的學術發展動態,具有指導碩士研究生、中級教師的能力。
4、教授評定條件
(1)認真鑽研教學業務,能擔任兩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工作(其中一門應為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技術基礎課),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工作量,在教學研宄上有較高造詣;獲得過校以上優秀教學成果獎、優秀教師獎或教學考核成績優秀。
(2)任現職以來,出版過具有重大影響的學術著作(含高校統編教材),受到學術界的高度評價;或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十篇以上的學術論文,其中在國家級學術刊物上發表三篇以上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或以本人為主獲得過國家級四等以上獎、部省級三等以上獎勵。
(3)具有提出本專業的研究方向或開拓新領域的能力,從事過具有重大學術、技術意義的開創性的研究課題,取得全國先進水平的成果;或主持、指導完成重要的科研、攻關項目;或從事科技開發工作取得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對本門學科具有系統而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掌握本門學科範圍內的學術發展動態,具有指導博士研究生的能力。
/iknow-pic.cdn.bcebos.com/c9fcc3cec3fdfc0308c3f3ddd93f8794a4c2261f"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c9fcc3cec3fdfc0308c3f3ddd93f8794a4c2261f?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gxxyjy.com/study_c9fcc3cec3fdfc0308c3f3ddd93f8794a4c2261f"/>
(4)大學里的老師現在還評職稱嗎擴展閱讀
(1)助教
新教師在未受聘為講師以前先從事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教學輔助工作,以熟悉大學的基本教學條件和教學的組織。助教也可以由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擔任。在很多國家都由博士研究生承擔助教的工作,而不再專門設置助教這一級別的教職。
助教的主要任務是協助教學。助教輔助大學教育的主導方面是協助由教授和學生共同構成的課程教學系統正常工作。他的工作方式主要呈現為兩種:一種是協助教授工作;另一種是協助一門課程的展開,而這門課程可能是由多個教授共同承擔,也可能是由教授指導,由助教本人開設的。教授從自己的研究生里挑選兩位來協助備課、整理資料和組織課堂教學,這種是最初級的「助教」。
(2)講師
能夠獨立開設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的大學教師。講師也有不同的等級。優秀的講師完全可以把他的課程開設成對本門學科有巨大貢獻的基礎課,而他的教學方法、實驗方法和基本規范將成為學生必修的一級台階,藉以達到大學教育的基本要求。講師也可以做一些初級的工作,基本上是去填補教授和副教授正常教學所遺留下來的空缺,來使整個教學系統趨於完善。另外,常常有這樣的情況,一些完整的教學單位,會特聘講師來講授一些自己的教授不能承擔而學生又必須學習的課程。比如,當年的北大,只有專職教員才可能成為教授,而兼職的一律稱為講師。在當時著名的講師中有梁漱溟、魯迅等。這就說明,講師的水平不一定比教授差,只是他們承擔的任務有所不同。
(3)副教授
副教授原則上不僅具有開課的能力,對本學科的整體情況有充分的了解,自己主持研究項目,而且能把最新的研究用學術研討會的形式不斷開設成新課。他一方面向學生傳授相關的知識授業,一方面訓練學生去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傳道。所以嚴格地說,一個副教授既然已經是一個「教授」,他就必然已經具備了足夠的能力指導他本專業所有「求學的人」包括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學習,並完成畢業論文。上面提到,副教授在知識水平上未必要求比講師高,但其任務的性質不同,在知識和方法的教學中,他也比講師在大學系統中有更大的責任。在知識上,要求他對本專業的全部知識有通盤的了解,同時在一個問題上有專深的研究;在方法上,要求他對本專業的所有方法都了解,而他自己對其中一種方法有著熟練的掌握。他不僅可以指導本專業方向的學生完成研究,而且在博士研究生所採用的方法略超出本學科已有的方法甚至是採用全新的方法時,同樣能夠根據本學科方法的規范保證論文高水平的完成。
(4)教授
教授是大學里的主體,大學里主導性的工作是由教授承擔的。教授的職能與副教授不同。在知識上,對教授的要求與副教授沒有什麼兩樣。但是在方法上有個重大的差別:一個教授不僅掌握並能熟練運用本學科已有的方法,並且他必須對本學科的方法論作出過貢獻,也就是說,他在遇到一個課題時不僅知道如何運用已有的方法來解決它,而且能夠或者已經創造出某種方法來為解決相關問題提供思路和手段。教授和副教授一樣要承擔本科生教學和指導研究生的工作,特別是指導研究生在現有的知識、方法儲備中沒有現成的東西可以利用時,去完成開創性的工作。除此之外,教授還要促進本學科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他必須對本學科有清晰的了解,和本行的專家有便利的交流,通過定期主持學術會議和學術項目的方式來培養和訓練本學科的高級研究人員,領導他們進行集體協作,以完成科學所提出的任務。
參考資料:/ke..com/item/%E5%A4%A7%E5%AD%A6%E6%95%99%E5%B8%88%E8%81%8C%E7%A7%B0/439234?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大學教師職稱---網路">大學教師職稱---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