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浙江大學副教授楊帆

浙江大學副教授楊帆

發布時間: 2025-07-09 01:38:09

① 誰能提供一個司法考試各科輔導老師的排行榜

民法:
李仁玉:北京民商法學會副會長,政協委員,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被學員譽為:「民法輔導第一人」。
鍾秀勇: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司法考試民法資深輔導教師,多年的輔導經驗,對司考命題規律有深入的研究,擅長講理論與案例的結合。
席志國:中國政法大學民法學博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授課條理清晰,教學風格嚴謹,善於總結、把握司法考試的脈搏。
民訴:
常英:中國政法大學資深教授,碩士生導師,政法英傑校長,著名教育家,學者。被學員譽為:「民訴輔導第一人」。
卜開明:北京師范大學訴訟法學博士。
司考輔導經驗豐富,高級輔導員,具有很強的應試輔導經驗,師從著名導師及命題專家宋老師,深受學員歡迎。
刑法:
楊艷霞: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學博士,副教授。授課經驗豐富,講課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幽默風趣。
李金明: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著名司考輔導專家,09年押中刑法卷四原題。
刑訴:
李奮飛: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副教授,八年司考輔導經驗,講課生動,課堂十分活躍,邏輯思維嚴密,命題准確。
袁家德:中國政法大學,具有豐富司法考試輔導經驗,多次參與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的編纂,授課中重點突出,富有激情。
史飈: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訴訟法學博士,著名司考輔導專家,權威名師,司法考試民事訴訟法新生代名師,講課風格貼近考生,應試性強,深受學員好評。
行政法:
吳鵬: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行政法博士,教授。司考輔導權威專家,多次參加輔導書的主編和司考的組題及閱卷,串講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重點法條有很高的命中率,講課幽默風趣,深入淺出。
王晨: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副教授。司法考試資深輔導專家,授課深入淺出,思路清晰,簡明扼要,有極強的感染力。
三國:
楊帆(女):中國政法大學教師、法學碩士、兼職律師。授課特點:條理清楚,准確把握商法、經濟法司法考試的命題規律和答題技巧。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商經復習、記憶及臨場答題技巧,深受考生歡迎
李毅: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副教授,有多年的司法考試輔導經驗,講課嚴謹、命題准確。
黃建軍:司法考試著名輔導專家,授課重點突出,簡明扼要,知識體系性強,考試輔導具有極強的針對性。主講:三國法
商經:
司艷麗: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博士,多次參加司法考試教材及輔導資料的編寫,擅長講授商經法,串講重點法條、講評典型案例,其講課信息量大、深入淺出、條理清晰、重點突出。
張海峽: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司法行政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講知識產權、商經法。著名商經輔導專家。
法理:
楊帆:中國政法大學博士,任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法律史學研究中心。司法考試法制史輔導課的開拓者、授課風格深入淺出、邏輯縝密,在學生中有很高的威望。
法制史:
葉曉川: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譽滿京城的著名輔導專家,睿智、幽默的講課風格很受學員喜愛。講課重點突出、輔導方法得當、命題預測准確,主講法理、憲法、法制史。
張龍:法學博士,著名的司法考試培訓專家。授課經驗豐富,講課條理清晰,重點突出,邏輯縝密。

② 清華大學有多少個院士

清華大學博導名單如下:

控制與決策研究所:

教授:周東華、葉昊、王凌、何瀟

研究員:吉吟東

副教授:尚超

信息處理研究所:

教授:朱松純、張長水、張學工、周傑、李梢

研究員:李軍、陸文凱

副教授:江瑞、高飛飛、汪小我、馮建江、魯繼文、趙虹、古槿、謝震

系統工程研究所:

院士:管曉宏、Tamer Basar

教授:陳峰、季向陽

副教授:吳熱冰、張靖、劉燁斌、索津莉

助理教授:喬暉

信息光電子研究所:

教授:陳宏偉、陳明華、郝智彪、黃翊東、劉仿、羅毅、孫長征、張巍、鄭小平

副教授:鮑捷、崔開宇、馮雪、霍力、馬騁、盛興、王健、汪萊、熊兵、薛曉曉、張洪明

講師:林星

③ 楊帆的履歷

1998年8月至2002年7月 在清華大學自動化系自動化專業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
2002年8月至回2008年7月 在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控制答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習,獲工學博士學位 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 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及工程熱物理博士後流動站 博士後、助理研究員
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 加拿大Alberta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系 博士後研究員
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 講師
2013年12月至今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 副教授

④ 2010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獎名單公布

這是我在網上盪的,現在還是初稿,等18號真正的才出來,你先看看吧!嘿嘿!
本科組一等獎(210名,按賽區序號排列,賽區內按學校筆畫排列)
序號 賽區 學校 參賽隊員 指導教師
1 北京 中央財經大學 陳博 武玉婷 孫硯培
2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 卜文凱 時昱旻 楊亞旭 韓麗濤
3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 陳柯 興開楠 祝晨琪 韓麗濤
4 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劉洋廷 劉鑫磊 鄭夢天 鄭勛燁
5 北京 北京大學 田成喆 於晨露 范愛琳 指導小組
6 北京 北京大學 程誠 黃辰 劉瑞愷 指導小組
7 北京 北京大學 匡宇明 呂桐 龔任飛 指導小組
8 北京 北京大學 楊穎 程鍇 周瑾 指導小組
9 北京 北京工業大學 鹿思珩 劉昊淼 史海波 數模指導組
10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 陶雨萌 林夢西 肖牧 指導小組
11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 朱茵儀 魯珵 王情 指導小組
12 北京 北京郵電大學 任峰 陳雯 張國波 賀祖國
13 北京 北京郵電大學 趙麗紅 尚秋里 王占孔 賀祖國
14 北京 北京郵電大學 趙若君 薛瀟劍 王璟堯 袁健華
15 北京 北京郵電大學 徐佳祥 張引 黃海龍 賀祖國
16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劉文佳 覃貝貝 於楠 彭臨平
17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葉峰 周潤楠 鄒賢青 彭臨平
18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牛寶龍 康志新 全擁 孫海燕
19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佘昌洋 齊毅 葉子豪 孫海燕
20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姜亞中 淡志強 呂曉帆 馮 偉
21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學 於騰飛 陳勇波 高原 徐厚寶
22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學 朱俊傑 王斌斌 李毅彬 房永飛
23 北京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於淼 吳羽喬 周霽穎 指導小組
24 北京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吳卓宴 邱珍琦 朱簫笛 指導小組
25 北京 首都醫科大學 邵毅 劉冬鑫 歐陽渙堃 指導小組
26 北京 清華大學 韓科航 周偉國 王小雪 指導小組
27 北京 清華大學 孫立君 汪利 徐悟 指導小組
28 北京 裝甲兵工程學院 王磊 劉厚璋 傅文君 齊紫微
29 天津 天津農學院 李建忠 田金歌 王姣姣 穆志民
30 天津 軍事交通學院 陳虹睿 伍恆 王立思 鞠濤
31 河北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鄭曉雲 李春 侯鵬慶 指導教師組
32 河北 華北電力大學 周振 甄釗 王彬彬
33 河北 防災科技學院 賀子龍 余坤 曹京津 何珊珊
34 山西 山西大學 張 驍 張連敏 李明宇 李順勇
35 山西 山西大學 劉俊伶 薛 波 王譯梧 劉桂榮
36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學 陳 濤 程 景 冷 冬 王彩賢
37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學 范 岳 樊留根 姚金磊 安潤玲
38 內蒙古 內蒙古大學 王恩奇 鄧會敏 杜增義 馬壯
39 遼寧 大連海事大學 毋岩斌 趙寶強 王嘉寧 張運傑
40 遼寧 東北大學 田澗 任龍 元河清 何雪浤
41 遼寧 東北大學 黃小雨 周小琨 陳美希 王琪
42 吉林 長春師范學院 吳斯 胡曉倩 敖晶 吳登峰
43 吉林 長春理工大學 王天也 劉文民 朱寶金 成麗波
44 吉林 長春理工大學 王昕妍 舒文敏 蒲睿 李衛明
45 吉林 長春理工大學 彭京蒙 劉健 王慧超 李衛明
46 吉林 長春理工大學 周宇艇 郝賀 梁帥 蔡志丹
47 吉林 吉林大學 姜富春 蘇麗娟 侍駿超 呂顯瑞
48 吉林 吉林大學 馮海兵 江浩亮 師憲偉 史少雲
49 吉林 吉林大學 周天偉 孟晨 王晨 呂顯瑞
50 吉林 吉林醫葯學院 劉海濤 馮俊惠 張苗苗 齊德全
51 黑龍江 哈爾濱工業大學 周鑫 張葉紅 解奉龍 李道華
52 黑龍江 哈爾濱工業大學 金平 徐妍妍 陳浩辰 尚壽亭
53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 車宇航 王澤宇 閆程遠
54 上海 同濟大學 張森 葉子 熊彼德 郝朝洋
55 上海 復旦大學 陸俊巍 厲傳斌 趙晟 曹沅
56 上海 復旦大學 艾里•熱孜克 李可嘉 王晨陽 曹沅
57 上海 復旦大學 李天原 朱涵 彭鎮 曹沅
58 上海 復旦大學 徐仚 劉苒 孫寧 曹沅
59 上海 復旦大學 曹原 范敏傑 方樂恆 曹沅
60 江蘇 東南大學 黃菲 宋爽 卜昕陽 數模教練組
61 江蘇 東南大學 羌波 董荻莎 袁穎 數模教練組
62 江蘇 江蘇大學 馮亦倬 任文婷 萬根順 教練組
63 江蘇 江南大學 李磊 蘇歡歡 王猛 數模教練組
64 江蘇 河海大學 徐曉軍 金羅斌 朱鵬 張學瑩
65 江蘇 河海大學 唐少將 狄克 羅斌 丁根宏
66 江蘇 南京大學 言浩 馬駿 王寧欣 教練組
67 江蘇 南京大學 錢行 強閏偉 錢煜 教練組
68 江蘇 南京大學 楊霄 藺璐媛 付懷龍 教練組
69 江蘇 南京大學 彭宇 王曉亮 姚秋爽 教練組
70 江蘇 南京大學 陳秦波 成松豪 杜變 教練組
71 江蘇 南京師范大學 張艷 湯曉萌 謝起予
72 江蘇 南京財經大學 馬健 杜澤宇 施庭 肖麗華
73 江蘇 南京郵電大學 李寧騛 邱煜淳 李建蕊 孔告化
74 江蘇 南京郵電大學 王睿 洪翠雲 王春路 許立煒
75 江蘇 南京郵電大學 張偉 張瑋 王富廣 閆慶倫
76 江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舒宏武 陳鳳嬌 傅洋
77 江蘇 南京理工大學 劉迎 劉文慧 張利強 肖偉
78 江蘇 常熟理工學院 曹進 鞠美鳳 宗耀東 數模教練組
79 江蘇 解放軍理工大學 許曉明 高楓越 張馭龍
80 浙江 中國計量學院 戚立才 洪露 陳小軍 數模組
81 浙江 中國計量學院 余舒婷 章蘋 文一章 數模組
82 浙江 中國計量學院 王彬清 張權耀 劉雨 數模組
83 浙江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羅雲崗 林潮陽 楊雅萌 數模組
84 浙江 浙江大學 馬宇斌 莫璐怡 楊琦 數模組
85 浙江 浙江大學 陳鑫磊 丁玫 李子健 數模組
86 浙江 浙江大學 曹臻 羅丁 胡晨玥 數模組
87 浙江 浙江大學 劉胡世陽 楊家程 程功 數模組
88 浙江 浙江工業大學 何偉 王紹楠 陳聰 數模組
89 浙江 浙江工業大學 金超 方佳盈 胡曉馨 數模組
90 浙江 浙江工業大學 丁潔女 溫彩哨 鍾雷 數模組
91 浙江 浙江師范大學 孟佶賢 謝傑 高艷東 數模組
92 浙江 浙江師范大學 張旭丹 陳余康 陳聰 數模組
93 浙江 溫州大學甌江學院 金瑩 陳偉敏 許明明 徐徐
94 安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馮荻 蘭菲 李天驕 張峰
95 安徽 安徽大學 阮驥 範文萍 羅小兵 章飛
96 安徽 安徽師范大學 魏子翔 胡益清 韓熙軒 張瓊
97 安徽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 李淼 吳紅奎 章龍 教練組
98 安徽 蚌埠學院 吳文健 陶璇 趙紅敏 張迎秋
99 安徽 解放軍炮兵學院 彭浩宇 肖鑫 馮寶龍 王倫夫
100 福建 泉州師范學院 黃偉菁 楊玲玲 陳世軍 楊昔陽
101 福建 廈門大學 林奕 徐夢露 沈忱 譚忠
102 福建 廈門理工學院 寧亦杼 林明陽 梅玉 陳玉成
103 江西 江西師范大學 劉維 張麗 陽春燕 教練組
104 江西 江西理工大學 項淋飛 萬芸 李一帆 教練組
105 江西 南昌大學 郭慧君 江長雲 周慧 教練組
106 江西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楊獻祥 陳臣 許夢婷 教練組
107 山東 山東大學 崔金傑 王軍 肖佃艷 數模組
108 山東 山東大學 劉浩東 蘇紹清 滕斌 數模組
109 山東 山東大學 許榮華 秦彥齊 孫開元 數模組
110 山東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戚睿驊 張靜源 董方麗 曹祝樓
111 山東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郭翰橙 朱文濤 何勇 楊兵
112 山東 山東科技大學 王宗炎 虞鑫棟 宋婉瑩 張玉林
113 山東 山東科技大學 邱健 李麗榮 劉培龍 王新贈
114 山東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尚林源 吳立金 李琦 周生田
115 山東 中國海洋大學 孟繁龍 馬瑞松 王成亮 數模組
116 山東 中國海洋大學 高源 靳光震 王博 數模組
117 山東 青島理工大學 王維 曹帥 張文亮 數模組
118 山東 青島理工大學 劉雷雷 王一凡 孟令娜 數模組
119 山東 青島理工大學 王歡 高合盟 賈言安 數模組
120 山東 青島理工大學 張雪 辛金龍 李清傑 數模組
121 山東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青島分院 胡光潮 趙大瑋 鄭良波 曹華林
122 河南 河南師范大學 梁廣穎 潘逸飛 楊雲飛 指導教師組
123 河南 河南科技大學 袁志凱 許雪敏 胡磊 李培巒
124 河南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馬蓁 薛峰 楊京 指導教師組
125 河南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楊緒魁 秦記東 魏星 指導教師組
126 河南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徐一夫 韓潔 張馳 指導教師組
127 河南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張輝 楊帆 衛彥伉 指導教師組
128 湖北 三峽大學 陳楊 焦曉暉 胡昌志 指導教師組
129 湖北 三峽大學 劉樂軍 陳曉東 敖行 指導教師組
130 湖北 三峽大學 付志龍 辜繼明 李美瑩 指導教師組
131 湖北 三峽大學 葉潤森 陳騰飛 齊紫航 指導教師組
132 湖北 華中農業大學 李陽 杜佩 陳寧陸 教練組
133 湖北 華中農業大學 佟昊 高文輝 劉乾 教練組
134 湖北 華中科技大學 黃天驍 汪光亮 印家星 梅正陽
135 湖北 華中科技大學 聞銘 肖成志 朱雲帆 梅正陽
136 湖北 武漢大學 周朝 胡凡 孫健興 數模指導組
137 湖北 武漢大學 倪超 楊盼盼 李楓 數模指導組
138 湖北 武漢大學 韓旭 李海波 國玉靜 數模指導組
139 湖北 武漢大學 陳鵬 郭雙全 田鈺 數模指導組
140 湖北 武漢工程大學 黃浩 張曉迪 楊俊威 楊向輝
141 湖北 武漢理工大學 王人福 方越棟 李欣 黃小為
142 湖北 武漢理工大學 陳驍 鄭傑 張景源 何朗
143 湖北 解放軍空軍雷達學院 黃龍權 魏煜 左家駿 數模指導組
144 湖北 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 黃振華 周群 郝紅芳 數模組
145 湖南 中南大學 唐高朋 田家凱 余道順 張佃中
146 湖南 中南大學 孫貝 李洋 岳夢楚 張鴻雁
147 湖南 中南大學 咼邵明 陳小龍 肖成 鄭洲順
148 湖南 長沙理工大學 戈先武 羅海星 彭珊姍 戴志鋒
149 湖南 長沙理工大學 湯凌 譚敏 李曉恩 戴志鋒
150 湖南 國防科技大學 馬肖肖 張若冰 周應秋
151 湖南 國防科技大學 李靖 朱新新 尹曉晴
152 湖南 國防科技大學 杜睿 徐海洋 房曉婷
153 湖南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黃准 於俊 唐曉瓊 陳國華
154 湖南 湖南農業大學 王志勇 雷達 萬志鴻 劉躍武
155 湖南 湖南商學院 肖蔚 付雅婷 劉霞 謝小良
156 廣東 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於其位 朱棟 明越 付嵩峰
157 廣東 華南理工大學 劉鵬 陳曉強 曾浩健 數模組
158 廣東 暨南大學珠海校區 潘亦銘 張樟 詹雯婷 張元標
159 廣西 廣西師范大學 林明進 邵嚴民 容蓉 數模組
160 廣西 桂林理工大學 利仕坤 佘華煜 周毅 劉筱萍
161 廣西 桂林理工大學 沈孝文 葉彩園 張震 梁鵬
162 海南 海南大學 高峰 葛同廣 鄺翼飛 教練組
163 海南 瓊州學院 吳政婉 蘇致遠 石震林 教練組
164 重慶 重慶大學 王建 丁超 王昌贏 龔劬
165 重慶 重慶大學 郭攀 徐亦達 羅雲琳 龔劬
166 重慶 重慶大學 劉洋毅 梁健斌 郭宗林 龔劬
167 重慶 重慶工商大學 王文姣 白洋 吳靜 袁德美
168 重慶 重慶交通大學 王振凱 胡沛 張星星 張聰
169 重慶 重慶郵電大學 袁震 陶樹人 王位哲 鮮思東
170 重慶 重慶郵電大學 曹世偉 胡晨 李楠 鄭繼明
171 重慶 重慶郵電大學 封炳榮 羅劍 董亞蘋 陳六新
172 重慶 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 項俊 陳佳 劉晉銘 楊廷鴻
173 重慶 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 方海洋 宗福興 汪輝 方玲
174 重慶 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 段傲文 王健 白建越 馬翠
175 四川 樂山師范學院 陳強 張小歡 余慷 指導教師組
176 四川 四川大學 談承翌 李傑 李崔堂 黃麗
177 四川 四川大學 趙威 孫侃 藺海明 鄒述超
178 四川 四川大學 朱名發 劉娜 楊博 何臘梅
179 四川 四川大學 陳貞貞 周凡 朱洋民 鈕海
180 四川 電子科技大學 陳陽 楊卓凱 王嶸 高晴
181 四川 電子科技大學 寧超 呂建宏 董薈 覃思義
182 四川 電子科技大學 樊波 周慧玲 邸鼎榮 杜鴻飛
183 四川 西華師范大學 潘理 劉榮燕 曾柯方 潘大志
184 四川 西南石油大學 余奇徽 余婷 吳清霞 李玲娜
185 四川 西南交通大學 喻程 曹先騰 張凌雪 何平
186 四川 西南交通大學 申偉 塗年傑 毛亞強 梁濤
187 四川 西南交通大學 王淵聞 梁霽寧 陳一新 王璐
188 四川 西南財經大學 王皓 黃穎 師龍 李紹文
189 貴州 貴州大學 田玲琿 鮑鑫 劉宗權 教練組
190 貴州 貴陽學院 楊國春 王小惠 俞志斌 教練組
191 雲南 雲南大學 周凌霄 張健 崔俊輝 李海燕
192 雲南 雲南師范大學 趙勇波 朱瓊芳 黃希芳 張洪波
193 陝西 長安大學 丁明暢 任君平 強耀鋒 阮苗
194 陝西 西北工業大學 王寧 王有江 徐引擎 王力工
195 陝西 西北工業大學 王迅 楊鈁韜 顧文婷 袁占斌
196 陝西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董川 馬建鵬 江小雅 教練組
197 陝西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金力 栗濤 郝磊 教練組
198 陝西 西安交通大學 劉帥 王同磊 王曉冰 王立周
199 陝西 西安交通大學 李辛昭 薛景安 李碩 高靜
200 陝西 西安郵電學院 白雪 呂曉輝 李子蹊 教練組
201 陝西 西安理工大學 丁延鵬 孫靖萱 盧欣 趙鳳群
202 陝西 空軍工程大學 姜久龍 王旭峰 黃河 教師組
203 陝西 空軍工程大學 孫昱 張亦馳 陳知超 教練組
204 陝西 陝西師范大學 麻敏潔 田燕 馬俊 指導組
205 陝西 陝西師范大學 朱欣 楊茂珍 邱運先 指導組
206 陝西 陝西科技大學 任兆勇 康欽謀 金麗 教練組
207 陝西 陝西科技大學 楊少飛 牟宗軒 賀靜 教練組
208 甘肅 蘭州大學 邱亮亮 王東暉 毛光才 趙晨霞
209 甘肅 蘭州交通大學 蘭金福 王貞 劉波 常勝等
210 新疆 石河子大學 熱比古麗 彭海城 王騫 數模組

⑤ 司法考試各科最好的老師都有誰

法考的老師們大來多是自很有經驗的老師,知識體系全面,講課方式各有特色。就我個人而言,特別感謝刑法陳永生老師、民法曹興明老師、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吳鵬老師、刑訴法宋桂蘭老師和劉玫老師。
陳永生老師講課的語速略微快,所列舉的案例和教材中的總結十分實用,對我學習刑法幫助很大。
曹興明老師講課生動,為考生們操碎了心,重點知識點不厭其煩,反復講解,十分耐心。
吳鵬老師的教材雖然只有40頁,但已經涵蓋了所有內容,將他的筆記和上課所講的例子都記住,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這門課就不用擔心啦;吳鵬老師給我傳遞的不僅是課本知識,還有做題方法和命題套路,這對我通過法考幫助很大。
宋桂蘭老師和劉玫老師都十分強調刑訴法體系的構建,她們幫助我搭好了學科的框架,刑訴的學習如虎添翼。
「法考是一座橋,我們要走過去,不能在上面造房子。」通過考試,重要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相信自己的選擇,相信自己選擇的老師,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法考其實並不難。我相信大家一定可以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

⑥ 百色學院怎麼樣求大神!!!

百色學院是2006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百色城區中心。這里是百色起義的發祥地、紅七軍的故鄉,是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遊區——「左右江紅色旅遊區」的中心,也是雲南、貴州等省通往廣東、廣西出海口的交通樞紐,是南昆鐵路、南昆高速公路的中間站。
百色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建於1938年的廣西省立田西師范學校,至今已經有74年不間斷的辦學歷史。學校佔地面積1915畝,分東合、澄碧兩個校區。現有10個系、一個繼續教育學院、一所附屬中學和一所職業中專。開設有30個本科專業、37個專科(高職)專業,覆蓋了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8大學科門類,學科專業結構全面。學校面向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現有各類在校生13600多人。2002年,學校取得招收留學生資格,至今已有21批外國留學生到校學習。近年來,學校搶抓機遇,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實現了全面快速發展和歷史性的跨越,先後榮獲「全國紅色經典藝術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國家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學校」、「全國中華經典誦讀試點單位」、「自治區和諧學校」 、「廣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園」 、「廣西綠色大學」等榮譽稱號。
學校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現擁有金屬材料工程、旅遊管理、生物技術3個自治區級特色專業,「材料科學基礎」、「金屬工藝學」、「旅遊資源開發與利用」、「導游業務」、「微生物學」、「細胞工程」等6門自治區級「特色課程」;建有廣西實驗教學示範建設中心2個,廣西重點教學實驗中心2個,廣西創新人才培養基地3個;同時被確定為自治區級教師教育重點培育基地。學校每年有近20%的畢業生報名參加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上線率、錄取率在廣西區內同類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在2012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中,我校有70名畢業生成績達到國家錄取分數線,上線率達36.84%。
學校辦學條件不斷改善。一是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在職教職工597人,其中專任教師390人,正、副教授95人,具有博士、碩士及研究生學歷204人,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廣西優秀教師」、「八桂名師」、「百色市拔尖人才」等榮譽稱號的27人,並聘有國內外知名客座教授、兼職教授50人,長期聘請3~4名外籍教師到校任教。擁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教師教育主幹基礎課教學團隊」、「西南邊疆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群教學團隊」、「基礎化學教學與研究創新團隊、「教育學教學團隊」等6個自治區級教學團隊。二是學生教育教學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成果顯著。先後與田陽國家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百色市旅遊局、鑫鑫大酒店等46家單位簽訂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協議,進一步拓展了教學實踐基地的范圍,為實踐教學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加大基本條件建設力度,辦學環境進一步得到改善。現有校舍面積25萬余平方米,擁有多棟自治區級標准化學生公寓和學生食堂。備受矚目的澄碧校區擴建工程已全面開工,將於2013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學校辦學條件必將得到更大改善。
學校科研實力不斷增強。近年來,連續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0項,廳局級科研項目108項,出版專著、編著和教材共45部;發表論文共1516篇,其中被SCI、EI收錄的論文21篇,中文核心期刊366篇;先後獲得省級科研獎勵16項,地廳級獎勵89項。
學校學習成長環境獨具特色。學校校園環境優美,一年四季綠樹成蔭,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好地方。學校坐落在廣西新興工業城市百色市城區中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百色市是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領導和發動百色起義的發祥地,紅七軍的故鄉,是一片灑滿先烈鮮血的熱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百色是廣西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是我國西部大開發的投資熱土之一。百色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為人才的培養打下優厚的基礎,新增的大量就業機會為大學畢業生提供極好的就業前景。
學校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學校充分利用百色「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以「全國紅色經典藝術教育示範基地」為依託,積極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科技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舉辦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迎國慶·唱紅歌」合唱比賽、慶「七一」暨歡送畢業生文藝晚會、「高雅藝術進校園」等一系列活動,形成經常性的演紅戲、唱紅歌、跳紅舞、寫紅字、辦紅展、講紅事、開紅會等特色教育活動;通過組建社會實踐團隊和個人自主社會實踐等方式,組織學生深入邊防、山區、農村、廠礦、景區等一線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社會調查、義務支教、理論宣講、科技推廣、法律咨詢、文化幫扶等志願服務活動,強化了紅色文化教育,營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學校國際交流全方位開展。學校先後與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所屬人文社科大學、越南河內外貿大學、越南高平省高等師范學校、泰國如諾大學、泰國甘烹碧皇家大學、泰國華僑崇聖大學、美國東方大學以及泰國素攀府、春蓬府等簽定了合作協議;選派6批共200多名學生到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所屬人文社科大學、泰國如諾大學等簽約高校學習;選派5批學生到泰國春蓬府、甲米府各中學進行漢語教學實習;泰國如諾大學、泰國甘烹碧皇家大學、泰國斯巴頓大學等也先後派出師生到我校教學和學習。目前,馬來西亞英迪國際大學、澳大利亞卧龍崗大學、英國赫特福德大學、美國諾思伍德大學認可我校對應專業學分,我校對應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升入以上大學攻讀本科和研究生。
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成效顯著。學校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努力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全面實施畢業生就業工作「613」工程和「3+3」工程,全程向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和服務。近幾年來,每屆畢業生的就業率都在90%以上,出色完成歷屆畢業生就業工作任務,相繼榮獲「廣西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進步獎」、「廣西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學院地址:廣西百色市中山二路21號
編輯本段專業設置

© 2013 Bai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百色學院學院現設有中文系、政治與法律系、外語系、經濟與旅遊管理系、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物理與電信工程系、化學與生命科學系、體育系、藝術系、教育科學系等10個系(部),開設有漢語言文學、思想政治教育、英語、旅遊管理、工程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27個本科專業和33個專科專業。各本科、專科專業均面向廣西各地(市)招生,還有部分專業面向雲南、貴州、湖北等省招生。此外,學院另設成教部承擔成人高等教育的任務,除舉辦本、專科函授外,還設有遠程教育本科專業。
編輯本段教學設施
學院發展較快,校園面積1915畝(正在建設),建築面積13萬多平方米(正在建設)。教學大樓、綜合實驗樓、圖書館樓、宿舍樓、學生新食堂和新建成的多功能教學樓、生化教學實驗樓、圖書館擴建樓、體育教學訓練館掩映在美麗校園的綠樹叢中。學院擁有先進的多媒體教室、多媒體數字語音室、多媒體網路電腦室、計算機網路實驗室、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實驗室、多媒體演示實驗室、電子閱覽室和校園網路。
藝術系與教育科學系專門一個校區。在澄碧河旁邊。環境優美。是原民族師專改建。雖然各個硬體都不完善。但是環境優美。本科(二) 從07年才開始招生。老師資源正在逐步完善。
編輯本段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在職教職工597人,其中專任教師390人,正、副教授95人,具有博士、碩士及研究生學歷204人,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廣西優秀教師」、「八桂名師」、「百色市拔尖人才」等榮譽稱號的27人,並聘有國內外知名客座教授、兼職教授50人,長期聘請3~4名外籍教師到校任教。擁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教師教育主幹基礎課教學團隊」、「西南邊疆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群教學團隊」、「基礎化學教學與研究創新團隊、「教育學教學團隊」等6個自治區級教學團隊[2]
編輯本段院系介紹
中文系
中文系現有專任教師3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講師15人,博士2人,碩士10人,並聘有多位國內重點大學的專任教師為客座教授,教師中有多人獲得國家、省市各級的多項榮譽稱號。開設有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兩個本科專業,學制四年,畢業後可授予文學士學位;有漢語、新聞采編與製作、文秘(涉外文秘方向)3個專科專業,學制三年,每年有5%的專科優秀畢業生可直升本科繼續深造。建有辦公實驗設備齊全的文秘實訓室1個,與報社、檔案館(局)、電視台等有關單位共建了3個教育實習基地。近年來,中文系教師曾主持或參與國家、省、院級科研項目20項,出版專著12部,發表論文近300篇,獲各級優秀科研成果獎25項。中文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著力培養文科應用型人才,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本專業特點突出,應用性強,適用面廣,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
政治與法律系簡介
政治與法律系現有專業教師3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博士4人、碩士18人、兼職律師5人、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幹教師2人,形成了一支以教授、副教授領銜,年齡、學歷、學緣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教師隊伍。該系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被評為「廣西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改革工程自治區級教學團隊」;主要以該系教師為研究主體的「鄧小平早期思想研究中心」是廣西高校人文科學重點建設基地。多年來,該系秉承「以人為本、學術立身、科研強系」的精神,努力做到教學和科研相互促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從2000年至今,該系教師主持和參與各級科研項目53項,其中屬國家級項目的有5項,屬市(廳)級以上項目的有25項;出版專著15部,發表論文528篇;獲各級優秀科研、教研成果獎86項,其中獲省級以上獎勵20項。
目前該系設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我院重點建設學科,學制四年),畢業生可授予法學學士學位;設有綜合文科教育、法律文秘、社會工作3個專科專業(學制三年),根據國家政策每年可選拔5%的優秀畢業生升入本科院校深造。同時為了加強學生實踐、創新、就業和創業四種能力的培養,該系先後與百色市司法局、德保縣人民政府等有關單位共建有10個實訓基地,努力探索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道路。
編輯本段合作交流
一、對外交流
百色學院堅持開放辦學,重視開展國內外交流與合作,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合作辦學。先後與區內外30多所大學建立有合作辦學聯絡關系,與英國桑德蘭大學、越南高平省教育培訓廳、越南高平省師范專科學校、加拿大阿爾伯塔理工學院、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所屬人文社科大學等國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意向,保持密切的溝通與交流。2007年3月與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所屬人文社科大學正式簽訂了《中國百色學院與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所屬人文社會科學大學文化教育合作與交流協議書》和《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所屬人文社科大學接收中國廣西百色學院學生學習越南語的協議書》,揭開了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新篇章。近年來,每年都有十幾位國內外專家學者來校講學或開展合作研究。學院長期聘請有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荷蘭、瑞典、挪威、越南等國家的外籍教師,與英國海外志願服務社(VSO)、越南勸學會、愛德基金會、地球之友等組織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學院自2002年取得招收留學生資格以來,已先後有來自美國、瑞典、韓國等國家的留學生到學院留學。同時,近年來,學院每年都派出數十名教師到國內外知名高校交流、學習,作訪問學者或開展科研合作。
二、合作項目
1、2007年3月,簽訂《中國百色學院與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所屬人文社科大學文化教育合作與交流協議書》。主要合作交流內容有:(1)兩校教學、科研方面的交流;(2)兩校學者和管理幹部的交流;(3)兩校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交換培養;(4)兩校學術會議、短期教學教訓等方面的交流。
2、2007年3月,簽訂《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所屬人文社科大學接收中國廣西百色學院學生學習越南語的協議書》。
三、外國專家
學院自1992年至今,共有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荷蘭、瑞典、挪威、越南等國家的16位外國專家來校講學、任教,主要從事語言文化教學及相關研究工作。引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百色學院的前身是1938年秋成立的廣西省立田西師范學校,至今已有68年的辦學歷史。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百色學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和各項管理制度,奮發圖強,艱苦奮斗,學院的建設、改革和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建校以來,共培養和培訓中小學師資及各類專業人才4萬多人,畢業生遍布八桂各地,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幹,實可謂桃李滿天下。許多人已成為縣、市、省級乃至全國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或全國勞動模範。不少學生畢業後繼續深造,並取得博士、碩士學位,成為專家、學者和教授。還有相當部分畢業生成為各級黨政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領導。由於學院培養出來的學生基礎扎實,技能強,質量過硬,近年來,學院畢業生當年就業率均在55%以上(水份)。
編輯本段發展目標
百色學院利用自身區位、師資、辦學上的優勢,立足廣西,面向全國,對接東盟,正成為廣西、雲南、貴州三省交界的多學科、區域性中心本科院校。
編輯本段重點課程
我院《英語教學法》課程被確定為廣西教師教育精品課程
近日,自治區教育廳公布 2010年廣西教師教育精品課程名單(桂教師范〔2010〕67號),我院外語系周艷鮮副教授的《英語教學法》課程被評為2010年廣西教師教育精品課程,並連獲三年資助,第一年獲得資助一萬元。這是我院獲得的第一門教師教育精品課程。
據悉,廣西教師教育精品課程評審立項於2007年啟動,旨在加強教師教育課程建設,推動教師教育改革與發展,全面提高教師教育質量。自治區教育廳2010年共確定6門教師教育精品課程,其中本科4門,專科2門。[3]
編輯本段知名教授
黃勇,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1983年參加工作。歷任百色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主任,科研處處長。發表論文40多篇,出版專著、教材3部,主持和研究過省部級、廳局級科研項目12項。曾獲廣西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2項、第七屆廣西高等教育教學軟體大賽一等獎1項、廣西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論文一等獎1項、廣西高等院校優秀教材二等獎1項、廣西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1項、廣西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百色市首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百色學院首批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等等。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高等師范院校教師獎三等獎、廣西優秀教師、廣西首屆十大傑出青年教師提名獎、百色地區第三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百色地區首批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百色地區96年至99年優秀科技工作者、百色學院首屆教學名師等榮譽稱號。
編輯本段現任領導
卞成林(黨委書記):男,漢族,安徽無為人,1965年3月生。研究生學歷,文學博士,教授職稱,碩士研究生導師
曾任廣西民族學院中文系副主任、主任、教務處處長。2000年8月至2006年8月任廣西師范學院副院長。2006年8月至2011年12月任百色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現任百色學院黨委書記。主持黨委全面工作。兼管黨辦、組織、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聯系政治與法律系、社科部。
校園圖片
校園圖片(57張)
唐擁軍(黨委副書記、院長):男,漢族,湖南永州人,1963年9月生。經濟學碩士,教授職稱,碩士研究生、MBA研究生導師。
曾任廣西大學商學院副院長、黨委副書記、院長、研究生處處長。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任廣西財經學院副院長、黨委委員。
現任百色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兼管院辦、人事、財務、國際交流等工作。聯系中文系。

學校活動圖片
學校活動圖片(10張)梁文化(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男,壯族,廣西靖西人,1957年10月生。研究生學歷。副教授職稱。
曾任廣西靖西縣大甲鄉黨委書記、新靖鎮黨委書記,樂業縣委副書記、書記,百色地區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百色市教育局長、黨組書記。
現任百色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主持紀委全面工作。協助書記、院長分管紀檢、監察、審計工作。協助書記分管宣傳、精神文明、統戰、社科聯、共青團、婦女、學生工作、黨校、計生、綜合治理和維護穩定等工作。聯系外語系、藝術系、澄碧校區和職業技術學校。
韋宗發(黨委委員、副院長):男,壯族,廣西融安人,1963年10月生。研究生學歷,副研究員職稱。
曾任廣西民族學院教務處教務科副科長、科長、副處長、院長辦公室主任,廣西民族大學校長辦公室主任等職。
現任百色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協助院長分管教學、評建、實驗、基本建設、學報、信息技術、學科建設、招生、畢業生就業、高教研究等工作。聯系物理與電子工程系、化學與生命科學系、生物能源研究開發實驗室。

校慶圖片(20張)凌紹崇(黨委委員、副院長):男,壯族,廣西田東人,1955年5月生。研究生學歷,研究員職稱。
曾任廣西右江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校辦副主任、主任,黨委書記助理,校長助理,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黨委副書記等職。
現任百色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協助院長分管後勤、工會、教代會、離退休教職工、圖書、體育、人民武裝、軍訓等工作。聯系體育系、教育科學系、鄧小平早期思想研究中心。
韋復生(副院長):男,壯族,廣西武鳴人,1962年12月生。研究生學歷,教授職稱,碩士研究生導師。
曾任廣西民族學院管理學院副院長,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成人教育學院副院長,廣西民族大學商學院常務副院長、院長。
現任百色學院副院長,協助院長分管科研、成人教育、資產管理、保衛等工作。聯系數學與計算機信息工程系、經濟與旅遊管理系。[4]
編輯本段學院校歌
《百色學院校歌》歌詞是在百色學院黨委書記周炳群作詞的基礎上,集思廣益,集體修訂而成。作曲為著名作曲家傅磬。
歌詞簡潔精練,琅琅上口,催人上進,富有感召力,點明了百色學院的地理環境,融入了學院的校訓,體現了學院的辦學理念和價值追求,表現了全院師生員工朝氣蓬勃的面貌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5]
70年的辦學歷史,留給百色學院的不僅是繽紛桃李,更是不朽的精神和相連的血脈。在百色學院70年的辦學歷史中,共誕生了四首校歌,先後為「省立田西師范(百色師范)校歌」、「廣西省百色南武聯合師范校歌」、「廣西右江民族師專校歌」,以及現在的「百色學院校歌」。四首校歌,一脈相承,世代相傳,反映了百色學院曲折艱辛而又燦爛輝煌的歷史。從戰火中誕生的省立田西師范,到現在的百色學院,整整70年的風雨滄桑,雖然歷經重重磨難和考驗,卻始終昂首屹立於高等學府之林,尤其是近一兩年來,學院更是大放異彩,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業績,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輝煌。可以說,百色學院70年的辦學歷史,是追求進步和光明的歷史,是艱苦奮斗的歷史,是創造輝煌的歷史。
《百色學院校歌》激勵著全院師生員工「弘揚光榮傳統」,「走過風雨迎接朝霞」,「伴隨時代步伐」,在百色學院這所「英才的搖籃」和「理想的殿堂」中「手腦合作、勵志成長」,「博學應用,再創輝煌」。我們相信,百色學院人將秉承著前人的優良傳統,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不斷追求卓越、創造新的輝煌。
編輯本段學院校訓
「志遠行敏,德高業精」
編輯本段學院校旗
百色學院校旗由學院領導集體創意設計,由藝術系楊帆老師製作而成。

學院校旗
學院校旗
校旗由紅、黃、藍、綠、紫五色組成。五色即五彩、多色,既突出「百色」這一地名的特點,又寓意百色學院所在的百色市是一片多姿多彩的、有著燦爛民族文化的大地。其中紅色為主色調,表明百色「紅城」的地域特色。
五個色塊緊緊相連,象徵百色學院全體師生員工團結協作、上下同心。旗幟色綵線條流暢,呈飄揚、上升之勢,象徵著百色學院師生員工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象徵著百色學院蒸蒸日上、再創輝煌的發展前景。
編輯本段學院校徽
百色學院校徽是在入圍的浙江杭州張秀平設計師設計的032號作品的基礎上,根據學院領導及專家的意見,由黃景濤、楊帆兩位老師修訂而成。
校徽保留了032號作品的主要元素,但是在設計理念、色彩基調、結構比例等方面作了較大調整。

學院校徽
學院校徽
校徽整體以黃色、紅色、銀色、金色為主色調。在紅底上漸變的黃色象徵光明,寓意新生的百色學院日漸輝煌。紅色和銀色體現了百色市「紅城鋁都」的地域特色。鄧小平手跡「百色學院」及學院英文名稱為金色,象徵成熟與收獲。
校徽由內圈和外圈兩部分組成。外圈圖案為「銅鼓」條紋,蘊含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內圈圖案由「百色」兩字的聲母「b」和「s」演變而成。兩條筆劃中間環環相扣,兩端以書法筆跡,呈無限延伸之勢,既穩重大方,又動感流暢;既有協調的美感,又有書法藝術的韻味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校徽整體象徵著百色學院開放的辦學理念及創建內和外順、團結協作、協調運轉、秩序穩定、氣氛熱烈、運行高效的和諧校園的精神內涵。
近年百色學院錄取分數線

⑦ 各個省的校草有哪些

全國各大高校校草檔案

北京服野祥裝學院 丁雨軒

北影 劉恩佑

北京工商陸世大學 董晨

上海戲劇學院 曾小賢

北京吉利大學 連勛

北京舞蹈學院 劉子豪

北京現代音樂學院 姜潮

渤海大學 宋松

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 趙榕佑

海口職業技術學院 王景曦早脊肢

廣州大學 韓文

國立台灣體育學院 李國毅

廣州大學 蘇鵬

泰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雷宇

吳少龍,東華大學拉薩爾國際設計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付辛博

西安音樂學院 楊林

姚玙璠 民航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陸鈞彥

四川文化傳媒職業學院 趙帆

中國傳媒大學 楊帆

西北民族大學 李子佳

張明璽 復旦大學

湖南師大 裴逸修

中國海洋大學 王聖奇

熱點內容
河北工程大學機械專業 發布:2025-07-09 05:40:30 瀏覽:777
大學教授會有個性 發布:2025-07-09 05:28:10 瀏覽:565
女大學生墮胎 發布:2025-07-09 05:26:14 瀏覽:948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二級教授 發布:2025-07-09 05:26:12 瀏覽:418
大學生熬夜猝死事件 發布:2025-07-09 05:17:34 瀏覽:723
大學生怎麼辦護照 發布:2025-07-09 05:06:09 瀏覽:580
90後大學生的特點 發布:2025-07-09 05:00:59 瀏覽:841
偏門的大學專業 發布:2025-07-09 04:40:56 瀏覽:349
大學生物專業有哪些專業 發布:2025-07-09 04:36:17 瀏覽:213
河南大學文學考研 發布:2025-07-09 04:36:16 瀏覽: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