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教授湖北大學
1. 艾青簡介.急求
作家簡介:
艾青(1910.3.27—)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1928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1929年在林風眠校長的鼓勵下到巴黎勤工儉學,在學習繪畫的同時,接觸歐洲現代派詩歌。比利時詩人凡爾哈侖給他的影響最大。1932年創作第一首詩《會合》,此詩以筆名「莪伽」發表於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第2卷第3、4期合刊。
1932年5月回到上海,加人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並組織春地畫社。7月,被捕入獄,在獄中翻譯凡爾哈侖的詩作並創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接著創作了《蘆笛》、《巴黎》等。
1935年10月,經保釋出獄。1937年抗戰爆發後到武漢,寫下《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1938年初到西北地區,創作了《北方》等著名詩篇。同年到桂林,任《廣西日報》副刊編輯,又與戴望舒合辦詩刊《頂點》,此間較重要作品有《詩論》。
1940年到重慶任育才學校文學系主任,不久赴延安,在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工作。此時代表作有《向太陽》等。1944年獲模範工作者獎狀,並加人中國共產黨。
1945年10月隨華北文藝工作團到張家口,後任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領導工作,寫有《布穀鳥》等詩。
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1958年到黑龍江農墾農場勞動,1959年轉到新疆石河子墾區。1979年徹底乎反後,寫下《歸來的歌》、《光的贊歌》等大量詩歌。
從詩歌風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筆觸詛咒黑暗,謳歌光明;建國後,又一如既往地歌頌人民,禮贊光明,思考人生。他的「歸來」之歌,內容更為廣泛,思想更為渾厚,情感更為深沉,手法更為多樣,藝術更為圓熟。建國後出版的詩集有《歡呼集》、《寶石的紅星》、《海岬上》、《春天》、《歸來的歌》、《彩色的詩》、《域外集》、《雪蓮》、《艾青詩選》等。艾青以其充滿藝術個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實踐著他「樸素、單純、集中、明快」的詩歌美學主張。
著作書目:
《大堰河——我的保姆》(詩集)1936,上海群眾雜志公司
《北方》(詩集)1939(自費印出);1942,文生
《他死在第二次》(詩集)1939,上雜
《向太陽》(長詩)1940,海燕
《曠野》(詩集)1940,生活
《詩論》(理論)1941,桂林三戶出版社
《反法西斯》(詩集)1943,華北書店;1946,讀書
《吳滿有》(長詩)1943,新華書店;1946,作家書屋
《黎明的通知》(詩集)1943,文化供應社
《願春天早點來》(詩集)1944,桂林詩藝出版社
《雪裡鑽》(詩集)t944,新群
《獻給鄉村的詩》(詩集)1945,北門
《釋新民主主義的文學》(理論)1947,香港海洋書屋
《走向勝利》(詩集)1950,文化工作社
《新文藝論集》1950,群益
《歡呼集》(詩集)1950,北京新華書店;1952,人文
《艾青選集》1951,開明
《新詩論》1952,天下
《寶石的紅星》(詩集)1953,人文
《艾青詩選》1955,人文
《黑鰻》(長詩)1955,作家
《春天》(詩集)1956,人文
《海岬上》(詩集)1957,作家
《蘇長福的故事》(報告文學)署名納雍,1960,新疆人民
《歸來的歌(詩集)198O,四川人民
《艾育敘事詩選》198O,廣東人民,1984,花城
《海戀花》(散文集)1980,四川人民
《艾青選集》1980,香港文學研究社
《彩色的詩》(詩集)198O,江蘇人民
《抒情詩選一百首》1980,香港時代圖書公司
《艾青詩選》1982,外文
《艾青談詩》(理論)1982,花城
《落時集》(詩集)1982,浙江人民
《艾青抒情詩選》1983,文聯
《雪蓮》(詩集)1983,黑龍江人民
《域外集》(詩集)1983,花山
《艾青》(綜合集)1983,人文
《艾青短詩選》1984,花城
《綠洲筆記》(散文集)1984,四川人民
《啟明星》(詩集)1984,百花
《艾青論創作》1985,上海文藝
《艾青選集》(1——3冊)1986,四川文藝
5月5日。我國詩壇泰斗艾青逝世10周年紀念日。
在市區求是中學三樓一間不到20平方米的簡陋房間里,語文老師魏國耀以一種最平靜的書寫方式度過了這一天。
然而這一天他的心裡翻江倒海。他從辦公桌上隨手拿起一本艾青的書,翻開,艾青的音容笑貌便活生生地展現在他面前。
在過去的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在這個只有一張床、兩張桌子和一個衣櫃組成的既是廚房又是卧室的房間里,魏國耀的生活與這位偉大的詩人緊緊聯系在一起,他完成了約15萬字的22集電視劇本《艾青》。他恍然覺得自己已經走入艾青所生活的那個時代,走進了詩人的內心世界。很多時候,他一邊寫,一邊潸然淚下……
「在我面前,艾青是活著的。是的,艾青正向我們走來!」
為了艾青來到金華
事實上,魏國耀老師與艾青的聯系早在20多年前就已經發生。
魏老師是湖北赤壁人,上世紀80年代初,同許多當時的文學青年一樣,在武漢師范大學(現湖北大學)求學的他熱愛文學創作。1983年,在寫畢業論文之前,魏國耀准備了一個選題———關於艾青的文學創作。
「當時我的認識是膚淺的,只是覺得艾青是一位有名的前輩。當我著手去搜集資料准備寫這篇論文時才發現,關於艾青的資料非常少,論文沒法展開來寫。於是只好放棄,去寫魯迅。」魏國耀說。
雖然關於艾青的論文沒寫成,但這一次放棄卻成為魏國耀心頭永久的牽掛。大學畢業後,魏國耀去過工廠,到溫州、台州等地當過老師。其間,他看了許多艾青的作品,讀了一些研究艾青的書,對艾青的了解漸漸地深入。有時候,他會問自己:「為什麼對艾青的興趣會同對魯迅的一樣濃烈?」而答案很快就找到:「是艾青的人格魅力感動了我,艾青是剛正不阿的,作為一個文化人,我覺得自己的個性中也有這一點,因此看艾青的書總能激起強烈共鳴。」
去年8月,應求是中學的邀請,魏國耀來到金華任教。作為一名高級教師,他在金華的年薪跟在溫州相比要差數萬元,然而他不在乎,因為到金華來,那樁糾纏了20多年的心事終於可以了結了。魏老師這樣描述他當時的感受:「來到金華,去書店裡一看,哇,有那麼多關於艾青的書,有許多書在外地的書店都是找不到的。我去了艾青紀念館,去了傅村艾青的故居,還跟艾青研究會的負責人有了交流。我沒有想到,在金華人的心目中,艾青的地位是這么高!」
豐富的資料使魏國耀對艾青的研究如魚得水。他一有空就讀有關艾青的書,課間休息或學生們晚自修時,他也會捧一本艾青的書在讀,以至於學生們也對這位語文老師的痴迷感到不解,追問他:「你為什麼這么喜歡艾青呢?」他總是笑而不答。
今年3月初,與求是中學副校長、艾青研究會會員邵介安的一番交流,終於讓魏國耀下定決心寫《艾青》這個劇本。
45天寫成22集劇本
寫艾青的書很多,但其中大多是評論作品和回憶錄,小說、劇本都沒人寫過。魏國耀先列了個提綱,給邵介安老師和艾青研究會相關負責人過目,大家都覺得不錯,鼓勵魏國耀寫下去。當時,艾青研究會會長葉錦說:「要寫好這個劇本,恐怕得花兩三年的時間吧。」
從3月10日開始,魏國耀開始寫《艾青》。憑著對艾青生平、思想和創作的深刻了解,從寫劇本的第一天開始,魏國耀的思緒就如洪水般決堤而出,在他腦海中奔騰洶涌。寫作時,他總能不假思索地對某個細節、某個故事進行適當的藝術加工,以鏡頭式的語言把它描述出來。「在寫劇本的過程中,艾青彷彿活生生地在我面前,我能夠了解他的思想,感受到他的喜怒哀樂。往往是寫到哪個場景就知道該如何展開,而不需要過多地思考。」魏國耀說。在這樣一種思緒的帶動下,他的寫作狀態非常好,思路從來不會被任何事情所打斷,甚至連課間休息的幾分鍾也能寫上一兩段。
在魏國耀看來,寫《艾青》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與艾青對話的過程。不過,這個對話的某些環節,是通過一些別人難以想像的方式完成的。很多時候,魏國耀會翻開一本書,看書中艾青的照片,彩色的,黑白的;單人照,合影照,他都看得仔細。從照片中,魏國耀嘗試去解讀、想像艾青:他在那個年代穿什麼,是怎麼笑的,又是怎麼怒的?這樣的想像總使他能更進一步地接近艾青。在寫到艾青所經受的磨難等情節時,魏國耀就會完全地沉浸在角色中,禁不住流下眼淚……
《艾青》原計劃是寫20集,可是寫到後來,魏國耀難以控制住自己的思緒,就多寫了兩集。4月25日,22集電視劇本《艾青》初稿完成,前後只用了45天的時間。
渴望盡早將《艾青》拍成電視劇
《艾青》講述的是艾青從6歲一直到去世的生活、創作和思想,但最主要是集中在艾青的青年時期(23歲至31歲),用魏國耀的話來說,「這是艾青之所以成為艾青的最重要的一個時間段」。魏國耀以艾青的性格為出發點,以其創作思想為背景,描繪出了一個非常生活化的、真實的艾青。與此同時,魏國耀非常重視觀眾的心理,在劇本中融入了許多充滿趣味的情節,「事實上,艾青是一個幽默的人」。
劇本寫好後,魏國耀就開始盼望將它拍成一部電視劇。目前,他正在把手寫稿列印出來,同時作進一步的細化處理,充實劇本的內容。他說:「現在這個劇本已經完全可以用鏡頭來說話了,如果能由金華本地的影視公司來把它拍成一部電視劇,那就最完美了。艾青是一個現實主義詩人,他是一個很正直、很真誠的人,一生都在為時代而歌,我相信這部電視劇拍出來會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談話間,突然覺得魏國耀老師的臉龐、身材跟艾青頗有幾分相似,一聊,魏老師自己也有同感,並開玩笑說:「要是有這個條件,我還真想演艾青呢。」
劇本列印好後,魏老師准備先把它送給艾青研究會相關負責人及專家們看一下。他還特別想見一見艾青夫人高瑛女士,雖然在寫劇本時從高瑛寫的《我和艾青的故事》一書中得到了很多的啟發,但他覺得,要是能與高瑛女士當面聊一聊,肯定會有更大的收獲。
接下來,身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的魏國耀還打算用書法把艾青的幾首名詩寫出來,用自己的書法作品來表達對詩人的敬仰之情。「到金華來之後,特別是寫完劇本之後,艾青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越來越高大,在我面前,艾青是活著的!」
「世紀文學60家」書系的出版,旨在囊括20世紀華文創作的精華,展示具有經典意義的作家作品,打造一份適於典藏的精品書目。她凝聚了數十位專家的心血,寄括著數以萬計的熱愛中國現當代文學讀者的殷切希望。我們期望她能夠經受住時間的考驗和歷羅的淘洗,像那些支持這項事業的朋友們所祝願的那樣:「世紀文學60家」將作為各大圖書館的館藏經典,高等學校文科考生和文學愛好者的必讀書目為世人所矚目。
這是一次成功的創作實踐,是中國當代文學一個重要的收獲。
他的光芒給一切命運不幸者以溫暖,給無數真理追求者有以信念,給所有心靈受創者以勇氣。他,就是被智利大詩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巴勃羅·聶魯達稱為「中國詩壇泰斗」的艾青,本書精選了艾青一生的創作精華。他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筆觸詛咒黑暗,謳歌光明。他的詩讓讀者宣洩心中的痛苦和煩惱,但並不讓人消沉、絕望,而是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快感。
我生活著 故我歌唱
第一輯 大堰河
會合
當黎明穿上了白衣
陽光在遠處
那邊
透明的夜
大堰河——我的保姆
叫喊
蘆笛
巴黎
馬賽
監房的夜
畫者的行吟
古宅的造訪
我的季候
泡影
燈
遼闊
窗
賣藝者
晨歌
夢
春雨
太陽
煤的對話
春
生命
浪笑
黎明
死地
復活的土地
他起來了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第二輯 向太陽
我們要戰爭——直到我們自由了
手推車
北方
駱駝
補衣婦
乞丐
……
第三輯 黎明的通知
第四輯 歸來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