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大研究生導師
⑴ 常晉芳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常晉芳,1976年出生於山西,哲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的副教授,同時也是碩士生導師。他的學術生涯豐富多彩,自2009年9月起,他在人大哲學院任職並指導碩士研究生。此前,他曾於2008年至2009年擔任講師,2006年到2008年在清華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2002年至2006年在中山大學擔任講師和所長助理。
在教育經歷上,常晉芳的學術道路始於1999年,他在中共中央黨校攻讀馬克思主義哲學博士學位,導師為崔自鐸教授,其博士論文探討了網路哲學。他的學術研究領域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哲學和全球化與信息化問題,曾擔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哲學學部秘書處秘書和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認識論研究分會秘書,還曾負責多個學院的班主任工作。
他的學術成果顯著,專著《網路哲學引論》獲得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著作出版資助,他還出版了多部獨著和合著,涵蓋了網路哲學、全球化、中國大眾文化等多個主題。在學術期刊上,他的論文探討了全球化主體、網路倫理、當代中國文化走向等問題,展示了其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廣闊的學術視野。
除了學術研究,常晉芳還參與了多項科研項目,包括中國人民大學的全球化與信息化研究和教育部的重大課題,以及關於網路時代人類存在方式的研究。他的工作不僅限於學術界,還包括為政府機構提供咨詢報告,如網路文化發展和管理的研究。
⑵ 人大有名的政治老師有哪幾位
一。陳先奎
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學院教授,15年來一直從事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政治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是全國最早從事鄧論研究與教學工作的的實力派中青年學者。
陳先奎老師是具有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專業素養的考研政治輔導中「押題派」領軍人物。多年擔任國家考研政治閱卷組成員,主講鄧小平理論概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陳老師近年來對考研政治命題方向的准確把握和驚人預測,秘密都在於深厚的學術和專業功底,在 於對有關政治理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現實結合點的深刻把握。
二。包仁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譽滿全國的著名考研輔導專家,多年參與國家考研政治閱卷,授課緊扣大綱、條理清晰、要點難點把握准確、系統性強,長期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漢、南京、長沙、蘭州、鄭州、西安、成都等20多個大中城市主講政治經濟學原理、鄧小平理論概論兩門考研政治核心課程,是國內不可多得的重量級考研輔導專家,深受廣大考生的信賴和擁護。
三。李海洋
1955年出生,哲學博士。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哲學共同課教研室主任。著有《馬克思主義原理教程》、《在唯物史觀視野中科學揭示文化的本質》等。曾獲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級愛國立功標兵稱號。
作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公共課教研室主任,國家考研政治閱卷組成員,考研馬哲領軍人物。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輔導十餘年,理論功底極為雄厚,講解高屋建瓴、緊扣考綱、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輔導脈絡清晰、精闢透徹、重點突出,對馬哲的難點、考點把握精準,令學員事半功倍,他的授課風格在考試內容日益加深、命題日趨靈活的當前情況下盡顯強勁實力,頗受廣大考生歡迎。
四。徐之明 男,1964年9月出生、1981年由廣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社會主義系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專業;1985年進入中國人民大學蘇聯東歐研究所攻讀碩士研究生;1988年畢業留校任教、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為俄國歷史、蘇聯政治、俄羅斯現狀及政治學、先後講授蘇聯政治、獨聯體研究、大國的興亡以及蘇聯政治領袖研究等課程、
在過去10餘年間,共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合作出版著作10餘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一個、參與8項、累計學術成果逾100萬字、
著名考研輔導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關學院資深教授。現任文都輔導機構政治主講老師,主講: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和形勢與政策。他以獨特的教學方式,教學風格集深刻與生動於一體,將具體知識的講解與一般方法、考試模式有機結合,產生舉一反三、見微知著的效果,獲得廣大同學們的青睞與好評。
五。楊鳳城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兼中共黨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史學會理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學會理事、高校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工人階級歷史與現狀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人民政協理論與實踐研究會理事、「大釗學社」副會長。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當代中國文化與知識分子問題等。
考研輔導一般是前四個
還有西安交大任汝芬團隊也狠不錯
任詉芬團隊名單:
任汝芬:馬哲 鄧三
陸衛明:毛概 世經
劉儒:政經
⑶ 人大哲學宗教社會學博士導師有誰
中國人大哲學宗教社會學領域,擁有多位知名的博士導師,以下列舉部分:
劉勇教授,著名哲學家,人大哲學系教授,專攻西方哲學史、當代哲學與文化哲學。
張岳峰教授,人大宗教學教授,研究重點在於宗教社會學與宗教文化。
李曉雲教授,人大哲學系教授,研究領域涉及當代哲學、政治哲學與美學。
張志勇教授,人大哲學系教授,研究方向為社會政治哲學與當代中國哲學。
邵建華教授,人大哲學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社會政治哲學與當代中國哲學。
王忠宏教授,人大哲學系教授,研究涵蓋西方哲學史、當代哲學與美學。
郭艷教授,人大哲學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當代哲學、政治哲學與女性主義哲學。
⑷ 金爛榮什麼民族是朝鮮族嗎
不是,是漢族。
金燦榮,1962年出生於湖北武漢,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對外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
1980年金燦榮考入復旦大學國際政治專業;
1984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讀碩士研究生,1987年碩士畢業後留所工作;
1999年獲得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博士學位;
2002年8月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5年4月入選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2018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金燦榮的研究領域是美國政治制度與政治文化、美國外交、中美關系及大國關系、中國對外政策。
(4)中國人大研究生導師擴展閱讀:
中國人大的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博士導師,全國人大研究室特約研究員金燦榮教授作了一個講座。
金燦榮在講座上還有一段話:「相反我們對美國不是很怕,因為我們跟美國兩次交手,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我們都贏了,至少是打平了。可是對日本沒有,所以我覺得等到中國崛起到一定程度以後,一定會收拾一下日本,否則心理改不過來。」
聽著金大教授如此叫囂,真是不寒而慄。如果他是一個普通百姓也就罷了,但堂堂一個名牌大學的博士導師,教授國際關系,且還是人大的特約研究員,以如此思維教書育人,豈不是誤人子弟。
金老師的一些結論,恰恰能夠迎合當下國內一些民眾的世界觀和民族情緒。
在金老師眼中,
印度國民行為奇葩,宛如跳樑小丑;
日本人老齡化嚴重,經濟回天乏術;
西方諸國日暮西沉,政治內斗耗盡家底;
非洲兄弟簞食壺漿,敞開懷抱歡迎中國;
唯有中國政治清明,威服四夷,科技蓬勃發展,經濟蒸蒸日上,代表了人類文明的未來和希望。
這些或真或假或誇張的故事,勾勒出了大國崛起的喧囂基調。
如果,金老師僅是一位知乎大V或是時政評論家,說這些本來無可厚非。畢竟這個社會需要各種聲音。但是,金老師作為國際關系教授,一個可能影響戰略決策的專家。如果對於世界現狀沒有清醒的認識,一味沉醉於天朝上國的迷夢,就不得不讓人遺憾和警醒。
他嘲笑美國製造業外移,卻忽略了美國依然強勁的科技創造力;
他嘲笑歐洲政設施老化,卻忽略了歐洲健康的投資環境和完備的法律體系;
他嘲笑西方分權政治效率低下,卻忽略了分權帶來的極低統治成本和試錯成本。
更可怕的事,金老師仍然將國家的強大程度完全等同於國家的工業水平,忽略國家文化輸出、制度創新等因素。這同100多年前,魏源所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幾乎沒有差別。
⑸ 求人大英語翻譯方向碩士生導師信息
吳紅雲教授
女,現任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師、碩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 第二語言習得、應用語言學、英語寫作。講授主要課程: 為英語專業本科生講授「語言學導論」和「英語綜合實踐課」 為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開設「第二語言習得」。
北京外國語大學語言學博士, 1996年榮獲霍英東優秀青年教師獎,曾作為訪問學者在英國愛丁堡大學進行學術訪問
學術兼職:《中國英語教學》雜志編委、全國英語寫作教學研究協會常務理事
近年的科研項目有: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英語學習者句法發展模式研究」、參與國家語言文字委員會項目「外國語言規劃理論與實踐研究」
主要科研成果:《二語寫作元認知理論的實證研究》(專著)、「時間限制對 EFL作文成績的影響」《外語教學與研究》、「大學英語寫作中元認知體驗現象實證研究」、「二語寫作元認知理論構成的因子分析」、「英語學習需要建構的語言環境」等。
賈國棟副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學與英語教育。
1996 年獲澳大利亞烏龍崗大學教育學優等碩士學位,近年在外語類核心及統計源刊物發表外語教學方面的學術研究論文 20 余篇,目前主持教育部教學改革在研項目兩項。
目前擔任教育部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大學英語研究會副理事長等職。
國際英語教師協會會員、亞洲英語教師協會會員。
龐建榮副教授
女,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語用學、認知語言學。擔任英語專業本科生高級筆譯課,為英語專業碩士生開設語用學和語言學概論。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
曾獲中國人民大學寶鋼優秀教師獎。參與了 2005 年北京市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話語類型理論的沿展及實踐」。
近年來參加多部教材的編寫並在重要語言學刊物上發表論文 10 多篇,其中發表在香港《語言學研究與應用》 2004 年第 10 期上的「政治文本中人稱代詞的語用含義」一文榮獲「優秀論文獎」。
郭慶民副教授
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目前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語篇分析、語言學、英語教學。 現為英語專業本科生講授英語綜合實踐(精讀)課,並為英語專業研究生講授「語篇分析」。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碩士,曾在英國利茲大學語言學與語音學系作訪問學者。目前為在讀博士。
代表性著述:《人文科學專業英語教材》( 1-3 冊),該套教材的修訂版(修正中)被列為「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大學英語》閱讀教程(第四冊),「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近年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十餘篇。
楊敏副教授
女,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學與英語教育。
在中國人民大學外語系獲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學位,曾在英國 Reading University 作訪問學者, 2005 年在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獲得博士學位。
已發表 18 篇學術論文,其中核心期刊 5 篇。並著有《多維角度透視當代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專著)。
已發表 18 篇學術論文,其中核心期刊 5 篇。並著有《多維角度透視當代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