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讓做的博士課題沒有前途
⑴ 博士畢不了業的幾率
博士畢不了業的幾率:高達64%
博士有幾成畢不了業介紹如下:
近6成博士延期畢業,據數據顯示,國內院校的博士在讀生延畢率高達64%,背後原因也直叫人無奈。
其一,博士生科研任務沉重,不光要研究自己的課題,還有導師安排的任務,搞不好還要幫助師哥師姐等,而繁重的科研壓力也讓博士生無法專心完成自身學業。
其二,博士論文要求頗高,動輒幾萬十幾萬的字數,也讓博士生寫到「頭禿」。其實看過博士生論文的便能懂,已經不能說是論文了,更像是「出書」!而厚厚的論文也深刻反映出博士生的辛苦。
畢業論文與科研成果尤為重要,博士生想要畢業還需注意哪些細節?
遵紀守法成為年輕有為的優質人才,而不是仗著自身的高學識,做出違背德行的行為,畢竟近年來高校博士生「翻車」的情況也屢見不鮮,還有的高校教授也是如此,所以博士生也要潔身自好,並爭取在優秀教授的帶領下,爭取拿到畢業證書。
⑵ 為什麼導師都鼓勵讀博
其實,導師建議學生考博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裡面有很多原因但是最關鍵的還是為了你以後的發展。
分析原因
1.老師希望學生能更上一層樓
導師建議你讀博,肯定是在這幾年相處的時間里,他認為你是一個搞研究的人,覺得你適合搞科研。這是導師建議你考博的最基礎的一個原因,如果導師發現你完全不適合考博,那麼他絕對是不可能會建議你讀博的,他或許會和你說多出去找一些實習的機會,不會和你討論考博的問題。
2.需要人才
導師建議你考博,另一個原因就是,他深知自己所研究領域對博士的急缺需要,更甚至你們所研究領域門檻一般或許都是博士,所以為了你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前途,他會時不時的和你說一些你們研究領域對博士的急需以及博士的重要性,因此在導師的強烈建議下,你在畢業時很有可能去選擇考研。
3.榮譽
如果你考博成功了,導師的臉上也有面子,學院也有面子。尤其是在一些雙非院校的研究生院,對學生考博這件事情是非常重視的,因此便會有導師和學生談考博的問題。
4.讀博的待遇很好
讀博期間不用擔心物質生活問題,學校會給學生很多補貼費用,現在我國的一線城市都有人才引進相關政策,為了吸納人才促進當地的發展,會有很多福利待遇,比如安置費等,這為博士生的未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畢竟在一線城市機會多,以後孩子也會受益。
5.讀博是一次質的飛躍
研究生階段有很多人其實對於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是那麼了解,畢業後也沒有多麼厲害,但是研究生也能完成畢業論文,順利畢業,但是博士生不同,博士生必須對自己的方向研究特別透徹,能力要求很高,必須發表出很有影響力和權威性的論文,否則很有可能延期畢業甚至是無法畢業,這就迫使博士生加倍努力。
總結
現在本科畢業生越來越多,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而且很多大學生在大學學到的知識很有限,如果畢業的時候拿不出什麼真本事的話是很難找到好工作的,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考研提高自己的學歷,提高自己的含金量,盼望著研究生畢業的時候能夠找到心儀的工作,但是上了研究生才發現,導師很希望自己讀博,導師的想法是一方面,在聽取老師的建議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情況,做出正確的選擇就行!
⑶ 博士當老師是否大材小用
何為大材小用?何為大材?何為小用?——生活是自己的。
看到這個問題,我突然想起四年前研究生復試之前,我聯系了一個導師。老師問我畢業後想做什麼?
從理論上來說,這個時候,我應該熱情洋溢地說:「繼續做科研」。只是很可惜,那個時候的我還沒有大學畢業。不知道科研是什麼,不知道SCI的意義,也不知道讀博的意義。
但是讀博還賦予了我一項能力,那就是能夠接受所有事情,我放肆地認為「存在即合理」。所以,博士畢業後,繼續做科研,為人類發展做出貢獻,很合理。去中學當老師,甚至拋棄所學專業改教其他科目,也沒什麼不對。
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所做的任何一個決定,都有決定背後的原因。中學老師不好嗎?我就喜歡和小孩子在一起,那不比面對不講道理的上級舒服?更何況,薪資待遇在那裡~錢誰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