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設計大學老師
❶ 中國著名園林設計師有哪些
在中國風景園林網記者對北京創新景觀園林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檀馨的時候,記者特意問道檀馨女士在建國六十周年之際,對風景園林事業的感言,檀馨女士回答的內容相信是每一個園林人都想說的話。 北京創新景觀園林設計有限責任公司做出眾多傑出風景園林作品並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著名女規劃設計師,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教授級高工檀馨董事長:我一生從事中國風景園林事業,在新中國建國60年之際,回顧我所走過的道路,應該說我個人、企業的興衰榮辱是與祖國緊緊相連的,國家發展快,則企業興旺,我個人也富裕;反之,國家發展緩慢,則企業衰敗,我個人也會貧窮。因此,新中國60年,是我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60年,是為祖國風景園林事業奮斗、貢獻的60年。新中國風景園林事業60年,前30年是認識社會、掌握規律、總結經驗的30年,而後30年事厚積薄發、施展才華、為祖國做出貢獻,並與祖國一起發展的30年。
❷ 北京大學國土與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團隊精英
李貴才,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城市地理學和城市規劃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其他科研項目40餘項。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著多篇(部),先後獲得國際建協城市規劃專項獎、國家級金獎、建設部勘察設計規劃一等獎在內的各類科研獎勵6項。代表性的規劃研究課題包括:《生態城市建設的景觀調控機制研究(2005-200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功能網路的城市化生態環境效應研究——以大珠三角地區為例(200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1996-2010)》(獲建設部一等獎、國家級金獎),《鹽田港後方陸域總體規劃》,《深圳市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深圳市土地資源利用與保護「十一五」規劃》,《大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研究》(廣東省建設廳和香港規劃署項目)等。代表性的論著和論文包括:《人文地理學概論》,《國際性城市的空間取向》,《深圳優勢論》,《文化地理學》,《德國南部中心地原理(譯著)》,《城市地域生態調控的空間途徑——以深圳市為例》,《流域景觀功能網路構建及應用——以台灣烏溪流域為例》,《不同尺度景觀空間分異特徵對水體質量的影響——以深圳市西麗水庫流域為例》,《應用CITYGREEN模型評估深圳城市綠地凈化空氣與固碳釋氧效益》,《城市生態安全的多種評價模型及應用》,《深圳城市生態安全評價與預測》等。
王仰麟,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近年來主要從事土地利用與景觀生態、區域可持續發展等研究,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科技支撐項目等10餘項,曾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03)、國家環保總局科技進步二等獎(1999)。現任國際景觀生態學會中國分會副理事長;國土資源部技術標准委員會土地利用分委會委員;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常務理事。
曾輝,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景觀生態學及宏觀資源環境科學、城市與區域生態規劃及生態修復技術、城市化及其生態環境效應、規劃及大型建設項目生態影響評估等領域教學及科研工作。主要社會兼職包括中國生態學會景觀生態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景觀生態學聯合會中國分會副秘書長、自然資源學會理事。後主持和參與包括科技攻關專題、973專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海外青年基金、面上基金、部委及地方科研項目近60項;在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合作出版學術專著3部,完成各類科研報告近100篇;獲得包括國家環保科技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雲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等各類科研獎勵10次。
陳可石,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獲碩士學位,1994年畢業於英國愛丁堡大學社科學院獲博士學位。1982年獲中國首屆大學生設計競賽一等獎,1988年獲愛丁堡大學學者獎學金,1992年獲亨利·萊斯特獎和中英文化基金獎,1996年出任英國TBV設計集團中國部總經理,1998年出任香港中營都市與建築設計中心總建築師,2004年出任北京大學中國城市設計研究中心主任。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城市設計學科在中國的發展,城市設計新理念與新方法,城市設計與古鎮復興,可持續的綠色城市設計理念和技術。主持完成規劃設計包括珠海歌劇院建築設計與香州灣城市設計、汶川新城水磨鎮總體城市設計與建築設計、杭州桐廬新城概念規劃與城市設計、西安未央區概念規劃與城市設計、成都洛帶古鎮城市設計、珠海西部新城設計方案、杭州蕭山經濟開發區城市設計、昆明安寧市概念規劃與城市設計、成都龍泉驛中心城區2.5平方公里城市設計、昆明新機場和空港經濟區城市形態和景觀設計、成都龍泉驛區概念規劃和城市設計、成都黃龍溪古鎮規劃和城市設計、紅牌樓廣場建築方案設計、都江堰青城山鎮概念規劃等。主持北京大學城市設計論壇和主編北京大學城市設計叢書。近期發表的專著有《現代新昆明概念規劃國際徵集》、《城市設計與古鎮復興》、《城市設計晴朗的天空》、《城市的想像》、《汶川綠色新城》和《創造城市的價值》等。
顧正江,規劃師,北京大學國土與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助理、國土與城市規劃所所長。曾主持各個層次、各種類型的城市規劃及相關研究工作二十餘項,尤其擅長於城市中、宏觀層面規劃和城市更新領域的規劃和研究課題,其主持的《深圳市城中村(舊村)改造總體規劃綱要》獲廣東省2007年度城鄉規劃優秀設計項目一等獎,並在獲省優二等獎項目《福州城市發展戰略規劃》中負責區域研究專項工作。近年來,主持或參與《深圳市公明中心區城市品質提升行動規劃》、《粵港澳共建大珠三角優質生活圈專項規劃》、《梅州市城市總體戰略規劃》等課題,積極探索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城市規劃由偏重於服務經濟發展、規模擴張向重視生活品質全面提升、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城市文明轉型的現實路徑。
吳健生,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副教授,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城市景觀生態學、遙感與GIS、災害。至今已承擔各類科研項目近40個,發表論文數十篇,獲國家計委科技進步三等獎等多個獎項。
陰劼,北京大學副教授,日本大阪大學工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規劃理論與方法、城市歷史文化環境的保護與再生、東亞城市發展史、城市規劃中的調查與分析方法、城市更新研究等。代表性規劃研究課題包括:《王屋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修編(2007-2025)》,《大萬世居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創新》,《山西代縣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08-2025)》
普軍,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高級工程師,兼職深圳市深商研究會理事。從事經濟地理與城市規劃方向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先後主持參加了《深圳2030城市發展策略》等橫向課題20餘項、縱向課題2項。在國內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篇,合作出版學術專著1部,完成各類科研報告近10餘篇。作為項目負責人之一獲得包括2009年住房與城鄉建設部一等獎,作為項目負責人獲得深圳市第十二屆、十三屆優秀城市規劃二等獎等獎項。
❸ 北京大學石健吾簡介
北京大學石建武簡介北京大學是他五件五,50件50。這是上海復旦大學畢業的學生。
❹ 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的師資隊伍
北京理工大學 設計與藝術學院現有一線教師65人,行政管理及教輔人員15人。一線教師中教授2人(博士生導師一名),副教授20人;博士研究生8人,碩士研究生49人,包括擁有海外學歷者12人。為提高教師隊伍學術水平及專業素養,學院以訪問學者、攻讀學位、課程進修、專業考察等方式輸送近30人次赴日本、韓國、德國、澳大利亞、英國、義大利、泰國等國留學深造,使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邁上一個新的台階。除一線教師外,學院行政人員中一半以上擁有碩士學位,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教育管理團隊。 黨委書記楊海濱
副院長(主持工作) 楊建明
副院長 徐其敏
副院長 楊新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叢磊
院長助理 姬勇 張乃仁教授 博士生導師。1970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曾任天津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北京理工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孫遠波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工業設計系主任。 郭希鐵 碩士,講師
庄虹 碩士生導師, 副教授 郝亞維 講師,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系主任。
徐邦躍 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工業設計促進會理事 產品設計:交通工具、電子產品、生活用品、辦公用品
視覺傳達設計:展示設計、包裝設計、企業形象設計、廣告設計
環境系統設計:室內設計、公共設施系統設計、傢具設計
❺ 北京理工大學環境藝術設計都有那些老師
1郭老師 碩士,副教授
開設課程:建築制圖與識圖; 計算機輔助設計; 快題設計
:《體育運動場館中的微觀元素----景觀標識》,《中國建築裝飾裝修》2003 03
《華北高速公路指揮中心室內空間分析》,《中國建築裝飾裝修》2003 04
《公共設施設計》普通高等教育建築與環境藝術類精品規劃教材,中國水利出版社
設計作品:上海久事大廈室內設計方案設計
中國網通上海徐匯營業廳室內設計
教育部綜合辦公樓3-9室內設計
華北高速公路指揮中心室內設計
江西萍礦醫院門診樓室內設計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學樓室內設計;
人民日報社人民網辦公樓室內設計
:設計要立於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巔峰上。
2庄老師, 方向:建築室內外環境藝術設計及理論
主要任課:室內設計概論,室內設計(1),工作空間設計, 表現技法(1)基礎設計與理論(研)
主要作品:人民大會堂海南廳;
;
;
;
微軟(中國)人機界面實驗室;
惠普(中國)商學院及產品展示中心;
北京歡樂谷入口景區;
成都歡樂谷加勒比海景區
主要獲獎作品:1993年及1994年兩屆日本東京國際汽車設計競賽(專業組)優秀設計獎
內蒙呼和浩特市新城賓館元賓樓,建設部優秀設計獎
國內外訪學和進修情況:1993-1994赴日研修。
3姚健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
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社會兼職: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會員
中國明式傢具學會 理事
開設課程:環境藝術設計初步;室內設計;
學術成果:
專著:《面壁——安藤忠雄建築考》,台灣御書房出版有限公司;
《走進大師——安藤忠雄》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論文:《日本琦玉新都心通用設計巡禮》;
《小題大做——從安藤忠雄設計的4mX4m住宅說起》;
《國外兩個環境識別系統案例》;
《安藤忠雄建築與蘇州園林之比較》;
《從河回村道路尺度看村落的構成》
設計作品:北京第29屆奧運會場館形象景觀設計;
內蒙古國土廳住宅小區景觀設計;
北京石景山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室內設計;
中國農業大學公寓餐廳室內設計;
藝術家住宅建築系列
國內外訪學和進修情況:日本神戶藝術工科大學研修
英國西英格蘭大學進修
本人對設計或者藝術的看法:讓思想在空間中暢游
4徐洪文:字一文
1985 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 開設課程:展示設計、大型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形態語義學、中國水墨藝術等
學術成果:1986 年作品《晚風》獲同年世界青年年繪畫大展特別獎後,在國內外多次舉辦個人繪畫藝術展,多次參展國內外繪畫、書法大展;多次受邀前往歐洲、法國、德國進行藝術、文化交流及考察。作品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對中國水墨繪畫藝術發展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出版有《徐一文畫集》,《周思聰徐洪文水墨人物寫意寫實集》,繪畫作品為國內多家著名雜志、報刊出版發表。
代表作品:在設計學方面思考具有前瞻性 ,《東台居屋》建築設計最具代表性,中國建築教育雜志近期發表了針對該建築而寫的《設計隨筆——自然中應運而生的宅居體驗》(節選)。為了能使傳統的中國水墨藝術與現代設計有機結合起來,其正在專注於《水墨精神》的研究.。
5武慧蘭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築學碩士
研究方向:景觀設計及理論、建築設計及理論、建築史
開設課程:景觀設計概論、室內外綠化設計概論、庭園設計、建築史等
學術成果:健康社區探討.住宅科技(issn1002-0454).2004(2).
空間 氣候 文化.中外建築(issn1008-0422).2004(6).
新城市主義理論與崇明東灘生態化人居環境研究.同濟大學出版社.2005.
可持續住區的道路設計.小城鎮建設(issn1002-8439).2008(10).
等等 挺多的 大部分老師都挺具有實力的
❻ 國內知名景觀設計大師
戴帆,是新一代中國景觀設計師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❼ 師資介紹 | 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師資介紹
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成立於2009年11月,前身是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環境與城市學院。學院依託北京大學多學科優勢,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旨在探索國際視野下的本土城市規劃設計實踐路徑。學院致力於培養具備國際視野、前沿理論與本土經驗的高端人才,重點研究城鄉規劃與治理、智慧城市與交通規劃、生態環境規劃等領域,打造融合城鄉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的學術高地。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國家級人才、市級領軍人才、北京大學雙基地教師、外籍教師等。學院教師擔任國際學術機構副主席、國際學術期刊主編、副主編、編委等職務,多人入選全球頂尖科學家榜單。以下是部分導師簡介:
#陳軍#: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趙鵬軍#: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院長,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包括城市規劃、交通地理與交通規劃、國土空間規劃。
#李貴才#:教授、博士生導師,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涉及人文地理學、城市與區域規劃、土地利用規劃與管理。
#張文佳#: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青年人才、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包括行為地理與規劃、城市空間智能、城市大數據與機器學習演算法。
#朱再春#: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涵蓋全球變化生態學、植被遙感、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
#倪宏剛#:教授、博士生導師,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為有機污染物生態風險。
#楊家文#:教授、博士生導師,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包括城市交通與土地利用、公共設施與公共服務規劃、城市地理。
#吳健生#:教授、博士生導師,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涵蓋土地利用規劃、景觀生態學與土地利用、數字城市與城市安全、遙感與GIS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
#曾輝#: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長,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涉及景觀生態學及宏觀資源環境科學、景觀與區域生態風險評估、城市與區域生態規劃及生態修復技術。
#陰劼#: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包括城市設計理論與方法、東亞城市歷史、城市空間認知、世界遺產保護與利用。
#仝德#: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深圳市地方級高層次人才,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涉及土地經濟與住房政策、區域城鎮化、城市非正規性。
#韓西麗#:副研究員,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包括城市戶外空間與兒童健康、可持續城市設計、城市感知、城市生態基礎設施規劃設計。
#湯俊卿#: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涵蓋韌性城市與可持續發展、防災減災與應急管理、智慧城市與數字化、交通地理與規劃。
#宮兆亞#: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包括地理空間智能、城市數據科學與多源時空大數據分析、區域科學與經濟地理、地理計算與城市模擬。
#李玲#: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涉及城市與房地產經濟學、土地與住房政策、行為經濟學。
#張浩然#: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2022年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獲得者,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包括城市計算/數字孿生/虛擬現實、城市能源系統、城市物流系統、城市流空間。
#張夢竹#: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為計算城市科學與空間治理。
#龔岳#: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包括城市治理與鄉城移民、住房與社區、大城市周邊區與小城鎮。
#Ian MacLachlan#:教授,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研究方向涉及住房發展、社區形成、食品動物加工與屠宰歷史、加拿大都市發展與主導地位、多因素分區、經濟沖擊與區域韌性、加拿大西部防務歷史。
❽ 北京建築大學的知名校友
該校畢業生參與了北京各項重大城市建設工程,校友中涌現出了被稱為「當代魯班」的李瑞環,核工業基地建設的奠基人趙宏、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在明、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劉桂生、沈小克、張宇、羅玲、胡越、包琦瑋、高士國,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中國建築師馬岩松等一大批優秀人才。畢業生質量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近五年來,畢業生全員就業率超過95%。
李瑞環1964年畢業於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主席;中共第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三屆四中全會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十四屆、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
石秀詩1964年畢業於院硅酸鹽工藝系玻璃陶瓷工藝專業,中共十六大代表,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委員,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曾任國務院副秘書長、機關黨組成員;中共貴州省委副書記、副省長、代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第十一屆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現任中國重汽獨立董事,兼任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會長。
霍達1967年建機專業畢業,著名作家。第七屆、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
趙宏 1951年畢業於土木工程專業,原核工業部副部長。
徐蔭培 1957年畢業於工民建專業,著名建築師,毛主席紀念堂設計組總負責人,時任北京市建築設計院四室主任,北京城市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建築師。
宋孝春1985年大學畢業於供熱通風與空調專業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機電院院長
胡越1986年建築學專業畢業,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最年輕工程院院士提名候選人。
張宇1987年畢業於建築學專業,2000年獲建築與土木工程碩士學位,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兼副總建築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朱錇1985年建築學畢業 著名建築師 創辦朱錇建築設計事務所
馬岩松1999年畢業於建築學專業 著名建築師 創辦MAD建築事務所
王昀1985年畢業於建築學專業 著名建築師 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副院長
莫平1984年畢業於建築學專業 著名建築師 莫平建築設計顧問公司創始人
王洪臣1989年畢業於城建系碩士學位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 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碧水源公司董事
葉翔 1985年畢業於建築學專業 北京天正建築軟體有限公司董事長
顧維平 1982年畢業於工民建專業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PKPM軟體工程部主任
沈小克1982年畢業於工民建專業 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院長,總工程師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勘察協會理事長。
蘇兆林 1953年道橋專業畢業 中信房地產公司總經理、中信公司董事、中信公司監事會監事
王雲龍 1968年畢業於工民建專業 中關村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塗克保 1976年畢業於給排水專業 北京大展建設發展集團董事長
趙志軍 1990年畢業於城建專業 天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柴志坤 1991年畢業於暖通專業 北京天鴻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
向連方 1982年畢業於道橋專業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黨委書記
張連生 1959年給排水專業畢業 原北京市市政工程局局長 北京友好國際旅行社董事長
楊斌1983年給排水專業畢業 北京市住建委主任
魏成林1987年建築學專業畢業 北京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趙寶山 1954年畢業於道橋專業 北京市建委總經濟師;北京國際建設集團總公司總經理
錢凱 1983年畢業於城市燃氣與熱能專業 北京首鋼股份公司總經理
張閩 1984年畢業於道橋專業 北京市政總公司總經理
霍義棠 1965年工民建專業畢業 建工集團總公司總經理
金路 1985年畢業建築學 北京城建設計總院總建築師
趙通海 1966年道橋專業畢業 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院長
劉桂生 1984年畢業於道橋專業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院長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方誌禾 1952年畢業於土木科 北京市市政專業設計院顧問總工程師
胡達和 1954年畢業於道橋專業 北京市市政專業設計院顧問總工程師
羅玲 1958年考入道路與橋梁專業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總工程師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袁炳麟 1952年畢業於結構工程專業 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張在明 1960年考入工民建專業 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何鎮強 1955年工民建專業畢業 清華大學環境藝術研究設計所總設計師
包琦瑋 1982年畢業於道路與橋梁專業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總工程師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高士國 1957年畢業於給排水專業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總工程師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陳倬1982年畢業於工程測量專業 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
劉紹學1946年肄業於該院土木工程專業 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孫向東 1968年畢業於工民建專業 中央辦公廳毛主席紀念堂管理局黨委書記
孫堯東1975年畢業於道橋專業 北京工商大學黨委書記
黃偉良 1986年7月畢業於電氣自動化專業 英國鼎盛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及駐中國首席代表
常衛軍 1989年畢業於工民建專業 荷蘭銀行環球客戶業務執行董事
趙知敬 1955年畢業於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 北京市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
王宗禮 1957年工民建專業畢業 原北京市建委主任 北京市建築業聯合會會長,北京市人大代表
寧瑞珠 1953年畢業於土木工程專業 北京市自來水公司經理
佟懋功 1946年畢業於土木工程專業 北京市公用局黨委書記
李昶 1948年畢業於土木工程專業 北京市建材工業局局長
劉詩峋 1947年畢業於土木工程專業 遼寧省建設廳廳長
許健 1982年畢業於工民建專業,曾任奧組委工程部部長,北京市政府重大辦主任、黨組書記
於春全 1982年畢業於道橋專業,曾任奧組委交通部部長,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
周正宇 1982年畢業於道橋專業,原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現任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
吳宏建 1982年畢業於道橋專業,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佩勛 1982年畢業於工民建專業 中國冶金建築科學研究院院長兼黨委書記、中國鋼結構協會理事長、中國鋼結構協會預應力協會理事長
崔文斗 1996年畢業於給水排水專業 著名音樂人 南合文斗組合成員 北舞堂文化傳播公司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