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中山大學第二醫院婦科副教授

中山大學第二醫院婦科副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7-25 05:31:34

『壹』 中山二院張建平

科室: 中山二院產科
職稱: 主任醫師 教授
擅長: 習慣性流產、不孕不育、早產、優生優育、產前診斷、高危妊娠監護、妊娠合並症和並發症的處理等
簡介: 張建平,男,是中山大學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產科副主任、產科主任、產科學術帶頭人,1978-1983年就讀於中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1985-1988年攻讀中山醫科大學婦產科碩士研究生學位。1983年開始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從事婦產科工作至今。
任職中華婦產科學會產科學組委員、中華婦產科學會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學組副組長、廣東省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婦產科醫師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醫學會早產及復發性流產學組組長。並為Internation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雜志特邀審稿專家,以及《中華婦產科》雜志、《中華圍產醫學》雜志、《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等十餘家國內知名雜志編委。
近年來所從事的研究方向主要為生殖免疫學與圍產醫學。對生殖免疫學的研究集中在復發性自然流產、頑固性不孕的發病機制與診療。所帶領的課題組針對復發性自然流產、頑固性不孕、多次試管嬰兒失敗等疾患涉及的母胎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和細胞因子表達等諸多環節進行了深入研究。通過生殖免疫學研究,採取對復發性流產、頑固性不孕、多次試管嬰兒失敗患者進行綜合免疫學治療的方法,增強母體對妊娠產物的容受性,使其獲得良好的妊娠結局,目前臨床成效顯著。此外,發表了多篇相關論文。
近3年,針對流產及各種不孕患者的微循環易成栓傾向,本課題組又開展了凝血因子、血栓前狀態等一系列基礎及臨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主持和承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分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科技計劃、廣東省衛生廳基金等各項科研課題多項,均獲得了重要成果。參加編寫專著多部,發表臨床科研論文數十篇。從2003年開始至今,已連續9年承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女性生殖免疫學習班,講授不孕不育及流產的診斷方法、實驗室技術、孕前檢查方法,助孕方案、輔助生殖技術、孕後的安胎治療、主動及被動免疫治療、胎兒生長發育的監測、流產及早產診療等新進展、新經驗。
張建平教授根據習慣性流產和頑固性不孕的不同病因特點,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診療常規和別有特色的病房管理制度,安胎成功率高,吸引了國內外大批不孕不育患者前來就醫和住院,知名度較高,解決了這些患者多年致命的心頭傷痛。一位已自然流產十多次、瀕臨婚姻破裂和家崩潰的患者,在安胎成功後,感慨地說:「是他們使我成為母親,也拯救了我們的婚姻。在這里,習慣性流產已經不再習慣了」。

『貳』 廣州中山附屬第二醫院醫院領導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領導團隊


沈慧勇教授擔任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他憑借豐富的醫學知識和卓越的領導能力,為醫院的發展和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王景峰教授作為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的黨委書記和副院長,不僅在學術領域有深厚的造詣,還以其對醫院黨建工作的深入理解,為醫院的政治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林仲秋教授作為副院長,以其精湛的醫術和深厚的醫學理論,為醫院的臨床工作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黃健教授同樣作為副院長,其在醫療領域的深入研究和實踐,為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提升做出了顯著貢獻。


宋爾衛教授擔任副院長,他的學術成就和臨床經驗,為醫院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注入了新的活力。


王捷教授以其卓越的學術成就和深厚的醫學理論,為醫院的科學研究和醫學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趙婉文女士作為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她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了醫院的黨風廉政建設和政治生態建設,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


(2)中山大學第二醫院婦科副教授擴展閱讀

在美麗的珠江河畔,矗立著我國歷史最悠久的西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這里曾留下孫中山先生學醫的足跡,這里也曾挽救了無數患者的性命,這里還為祖國西醫學的發展培養了無數的醫學人才。

『叄』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專家介紹

中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婦產科的科室主任,楊冬梓教授,是一位資深的醫學專家,擔任多個專業組織的重要職務。他擁有豐富的學術背景,1990年在中山醫科大學獲得了生殖內分泌專業的醫學博士學位,並在後續的學術生涯中,曾在香港大學瑪麗醫院深造,並多次赴美國EmoryUniversity和UCSD進行訪問學者研究。


楊教授擁有超過20年的臨床、教學和科研經驗,他的專業領域主要集中在生殖內分泌學。他的專長廣泛,涵蓋了不孕不育的診治,包括試管嬰兒和人工受精等先進技術,以及月經病、青春期發育異常、子宮內膜異位症、婦科良性腫瘤如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以及女性老年相關疾病的處理和手術。在學術界,他發表的70多篇論文體現了深厚的專業知識和研究成果。


作為《中華婦產科雜志》、《國際婦產科雜志(中文版)》、《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和《實用婦產科雜志》的編委,楊冬梓教授不僅在臨床實踐中享有盛譽,還在教材編寫方面貢獻顯著。他的科研成就包括兩項省級科技成果獎,主持過多項國家級和省級科研項目,如衛生部臨床重點學科項目「卵巢功能保護的臨床和實驗研究」和廣東省名醫工程項目「青春期PCOS的臨床和實驗研究」。




(3)中山大學第二醫院婦科副教授擴展閱讀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原名中山醫科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是一所歷史悠久、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大型綜合性醫院。它誕生於1835年,由美國傳教士伯駕(Dr.ParKer)先生創辦,是近代中國成立最早、延續時間最長的西醫院。

熱點內容
西南大學研究生錄取名單費 發布:2025-07-26 08:41:06 瀏覽:290
鄭州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7-26 08:31:48 瀏覽:37
武漢大學賀雪峰教授文章 發布:2025-07-26 08:31:38 瀏覽:282
天津大學建環專業 發布:2025-07-26 08:30:16 瀏覽:196
某大學教授賈某答案 發布:2025-07-26 08:17:34 瀏覽:435
大學教授食堂吃飯 發布:2025-07-26 08:16:12 瀏覽:279
上海大學李遠勤老師研究方向 發布:2025-07-26 08:14:32 瀏覽:628
大學生會議記錄 發布:2025-07-26 08:09:22 瀏覽:824
博士生導師翟海魂 發布:2025-07-26 08:02:40 瀏覽:438
父母是大學教授孩子卻學習不好 發布:2025-07-26 07:47:46 瀏覽: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