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① 全國審計專業考研學校排名
審計學培養熟悉國復際會制計准則、掌握審計技術、具有扎實的審計理論與實務,具備注冊會計師(CPA)、注冊內部審計師(CIA)和信息系統審計師(CISA)的業務知識與專業技能,能在企、事業單位和政府機關以及社會中介機構從事審計實務、會計鑒定、資產評估以及教學、科研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審計學學生畢業後可在大中型企業和跨國公司從事內部審計工作,可在政府審計機關和司法機關從事審計檢查與鑒定工作,也可在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等中介機構從事審計服務與咨詢工作,還可以在學校和科研部門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② 國際貿易考研哪些學校比較好歷年分數線
有中央財經大學(分數線631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分數線643分)、東北財經大學(分數線592分)。
中央財經大學(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簡稱中央財大、中財大,位於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校,由教育部、財政部和北京市共建,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首批「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
截至2018年12月,中央財經大學有教職工1774人,其中專任教師1210人。學校有「萬人計劃」哲社科領軍人才2人、國家教學名師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5人、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支持人才」等各類傑出人才。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2個):北京財經研究基地、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首都互聯網經濟發展研究基地)。
經濟學與公共政策創新平台(4個):中國經濟與管理研究院、中國公共財政與政策研究院、中國金融發展研究院、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
中央財經大學校級重點研究基地(7個):財經研究院、國防經濟與管理研究院、中國財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中國企業研究中心、資產評估研究所、證券期貨研究所、財經法律研究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央財經大學
③ 哪個學校法學碩士好考一些
下面介紹各個學校法碩的情況,都是我的朋友對各自學校的評價,不同與以往學校招生廣告上宣傳的內容:
第一批(八所院校)
北京大學的法學院實力雄厚,對任何讀書的人來說可能都是一個夢想。北大跟人大一樣,每學期開設的講座很多,經常請一些國內外知名的學者和律師去講課,很吸引人。不過北大法碩,對廣大的貧下中農來說,他收的學費確實太貴了。除了4萬多的學費,畢業論文答辯還要另外交錢,沒有生活補貼,性價比不是很好。住的比較分散,有的住本部,有的在萬柳公寓,由於不住在一起,不同學科背景的同學無法有效的溝通,喪失了法碩應該具有的優勢。此外報考北京大學不能保證一定在北京上學,每年分數排名在後的要去深圳研究生院。關於北大深院1、同樣是法律碩士,其他學校收費每年或5000或8000或10000不等,本部也只有14000元。但每年北大深院是22000元。懸殊甚大。2、盡管有個別優秀的老師來深圳上課,但在整體上,其師資、圖書、體育設施等嚴重欠缺,和本部相比差距較大。
中國人民大學培養法碩歷史悠久,實力雄厚,是第一批開始招收法碩的學校之一。人大每年報的人在2500以上,錄取率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從04年開始招生規模縮減將大大提高報考難度。學費不便宜,往年有20左右的公費名額,公費分數線在370左右。另外人大由於宿舍比較緊張,所以不解決住宿。不過說實話,每年很多學生都能在人大校內找到住的地方,此外人大每年在大運村給安排部分住宿,那邊環境很好,學習生活都很方便,離人大也不遠。人大對就業工作非常重視,每年人大法碩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03年結業的形勢不太好,又遇上了非典,但是單單就人大法碩的就業來說,還是不錯,比法學總體會好一點。去機關的最多,佔一半以上。留北京的也很多,一班因為應屆生比較多,三分之二上都留在了北京。去部委的不少,中紀委、工商總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公安部、質檢總局、審計署、國務院對台辦等;回省的很多都在省廳機關,或者在一些大單位的省級機構,如保檢會分會。有部分去了公檢法,如北京市高檢,一中院,區級法院。去銀行也比較特別多,除了北京也許去廣州的最多,有廣州日報2個,市委辦公廳,人事廳,中行深分,廣東中行等等。還有部分去了企業,象什麼中興,大唐之類的。
中國政法大學大量的公費和地處北京,吸引了千萬學子,是該校難考的最重要的原因。再次,他是中國最大的專業法律大學,校友多,就業不錯,最後學費也不高,性價比比較高。所以中國政法大學報名人數比較穩定,一直維持在2000人左右。不利的地方是政法的法碩上課地點在昌平,離市區較遠,坐公共汽車需要2個小時左右時間,也有可能喪失一些交流、聆聽知名教授授課、找兼職實踐的機會。
對外經貿大學硬體很好,就像上海的復旦,吃的好,住的好,還在繁華的朝陽區,離CBD中心近,宿舍還有鳳凰衛視看。國際法實力雄厚。貿大01年一法碩畢業生月薪2000,哦是美金,還有幾個去了部委。名氣沒北大人大響,但學費不貴,就業不錯,是值得報考的學校之一。
吉林大學03年宣傳的比較多,在BBS上吉林大學法學院的老師還專門開設一個專欄介紹吉大的情況。04年有2200人報考,這跟吉林大學對法碩的重視程度和雄厚的法學實力是分不開的。但吉大的缺點也很明顯:地域較差,東北三省的重工業比較發達,但服務業太弱;就業信息的獲得有限,從其今年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來看,大部分人留在了吉林省工作;外部聲譽方面與原來的法學四大天王中的其他幾位相比已經有所下滑。
武漢大學原先可能對法碩不太重視,不過現在有所改觀,新設立了以院長曾令良為首,主抓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長莫洪憲等為副的法律碩士培養中心,其中有一位曾被評為全國十大傑出律師的教授指導實習,有一個律師事務所和弱勢群體救助中心可供實習,任課老師都是至少在武大小有名氣的中青年教授博導,師資力量還可以,不過由於法律碩士還屬於新興事物,甚至在一些任課老師中仍存在誤解,教理論法學的老師大都對法碩薄有微詞,而教行政法,刑法等課的老師則較重視法碩。武大整個校風很自由,有最漂亮的校園,到櫻花開放的時候,確實很美。
華東政法學院我國歷史最悠久也是實力最強的法學教育--「五院四系」。 「五院」是:中國政法學院(現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學院(現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學院(現西北政法大學)、中南政法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華東政法學院。 「四系」是:北京大學法律系、人民大學法律系、吉林大學法律系、武漢大學法律系。 這些才是現在我國法律教育的頂峰所在。甚至可以有點誇張的說,只有這五院四系的法學畢業生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法學「科班出身」。 在上海開設法律的大學不少於10家,但只有華政在這五院四系之中,復旦法學院的上升勢頭很強,不過至少現在他的法學教育實力還不能和華政相比。華政有法學教授40多位,博導數十位,法學博士點四個。考華政容易一些,因為招生名額多。如果不想去北京,選擇華政也是不錯的。
西南政法學院傳統的法學院,深厚的歷史底蘊,學術特點體現務實。03總人數259人,按生源地分5個班,住宿為新裝修宿舍,約30平米,帶衛生間,水房,201電話,寬頻介面,空調,傢具與床一體,費用1200/年。04招生規模很大,而其地域的局限又掩蓋了其在就業方面和傳統人脈方面的優勢,一部分考生會選擇其他院校,另外由於不提供生活補助、獎學金和公費醫療,吸引力在下降。但說實話在法律系統中,他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第二批(五所院校)
廈門大學環境一流,在那裡上三年真的一點都不虧。廈門經濟不錯,法學院實力雄厚,是第二批招生的,廈大的就業也不錯。
南京大學學費很低,就業很好,南大的牌子也不錯。雖然南大法學院實力是確實比不上人大北大,但因為江蘇是一個經濟大省,南大的法碩在本省就可以找到不錯的工作。南大法碩學習氣氛特別刻苦,很另人欽佩。基本情況1、招生名額一直控制在80左右。2、有十個公費名額,不用交培養費和住宿費,均為應屆生,每月享受研究生補助。3、對自費生和委培生提供國家助學貸款。4、復試公平。5、外地生提供住宿,五人一間,每人600/年。6、授課老師都是最受歡迎的老師,與法學碩士的配置完全相同。7, 第一學年末分配導師,每個導師大約帶5名左右。
中山大學新生進中山大學,首先學校給我們介紹中大歷史,校訓和中山先生的精神。法學院在中大歷史不是很久,在中國不算前幾名,但肯定不算差的法學院。對法碩也非常重視。另外中大招生廣東省考生佔多數。
中南政法學院
西北政法學院業內人士都知道西政的實力不錯。 大家都在研究生樓上住,收費一模一樣。宿舍按級分不按專業分,一個宿舍四個人有陽台有空調。各方面都不錯。03年有近30個公費名額。
第三批(九所院校)
復旦大學藉助上海的優勢,前景不錯。復旦的學生在上海就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對全國各地想去上海發展的學生來說,吸引力特別大。不過應屆生人事檔案調入學校,外地生員戶籍調入學校;非應屆畢業生一律不轉戶口和檔案。
浙江大學給的我感覺就是「三美」:美食、美女、美景。浙大就在西湖邊上,風景很美,伙食也不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女就不用說了吧。法學院在合並以前屬於杭大,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有了長足的進步。浙大有雄厚的資金,在引進人才和教學質量方面可謂不遺餘力。浙大的強項是法理學、憲法和行政法,其中李龍,孫笑俠,林來梵都是國內外著名學者。在民商法方面,原來確實比較弱,但是馬上將變得「強大的不能再強大」,原因是法學院即將引進幾位超重量級的人物。在刑法方面,今年增加了碩士點。2.對法碩的教學非常重視,每天上午都是課滿,有的老師說相比法學碩士,更喜歡法碩。每兩個人跟一個導師,學習上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去問。壓力挺大,因為法碩和法學碩士一樣,要在核心刊物發表文章才能發學位證書。不過這體現了浙大培養方案的嚴謹務實。3.待遇方面,與別的研究生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往界生沒有補助與醫療保險。住的是碩博樓,居住氛圍感覺不錯。
黑龍江大學
湘潭大學實力一般,歷史悠久,適合附近考生報考,經濟實惠。
四川大學法律系傳統上有一定的實力,就業方面亦可。同時因在西部,分數線不可能太高,且自主劃線,有望降分錄取。每年都接受調劑。
安徽大學
蘇州大學
山東大學在山東是絕對的老大,其他學校和它水平差距很大,合並後實力和吉大有一拼,師資力量強大。就業輕松,北可以上天津北京,南可下江蘇上海,地理位置優越。
鄭州大學
第四批(六所院校)
清華大學法學樓非常氣派,我估計大門口的那幾跟柱子一根就值幾百萬。法學院資金雄厚,發展很快,對法碩非常重視,學院從03年開始加大力度注重法碩的培養。住宿條件不錯,女生三人一間,男生兩人一間,一般是一個法碩和一個法學研究生住一起。不過招生人數比較少,每年報考的人數比較多,所以難度大。考上的都非常珍惜這個學習的機會,學風是有目共睹的。往年的畢業生就業不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一些大的企業事業單位都有人去了。但由於不是傳統法律名校,整體實力還遜一些,畢業生以後發展不象人大北大吉大那樣有人脈支撐。另外清華大學在深圳設了一個研究生分院,那邊招100的法碩。不過有人反映那邊的情況不是特別理想,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很大。
南開大學法碩可以選修任何法學的課程,無論是研一還是研二的,只要教室可以坐的下。老師是南開法學院最好的老師,因此師資問題是不用考慮的。上課的地方是南開教學設施最好的地方——模擬法庭,是法碩專用的教室。法碩的統一教材是司法部法學教材編輯部組織編寫的,每本書的撰稿人都是本領域的權威人士。法碩研究生都住在校外,因為學校住宿條件有限,法碩也安排在校外住宿。四人一間,單獨衛生間,有電扇,每人一個書桌和大衣櫃還有一個貯物箱。條件還是不錯的。實力一般,但牌子好就業好啊,是天津考生第一選擇.
山西大學
蘭州大學
雲南大學地方太過偏遠,雖然雲大實力很強,但現狀不好,又因為出了馬事件,未來發展前景堪憂,就業方面也受地域限制多多。
遼寧大學
第五批(十一所院校)
貴州大學
海南大學實話實力一般,但海南做為一個經濟特區,東南沿海地區的發展是他的一個賣點,今年報考人數不多,接受調劑。
河南大學
湖南大學實力一般,歷史悠久,適合附近考生報考,經濟實惠。
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新增招生單位中最受期待的,當然他的吸引力一是傳統法學實力強悍,二是地處北京的優勢,三是未來的就業期望較高
江西財經大學
煙台大學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2002年6月才成立法學院。交大04年是第一年招法碩,在宣傳上有其可圈可點之處!他的吸引力在於二年半二萬元學費上,這在第一檔高校中,無疑是很低的,而上海的地緣優勢也是很強的!這無疑會成為很多考生報考的目標。他的缺點在於他不是法學傳統強校,在業內人脈不足。
西南財經大學
④ 人民大學法學院考研都考哪幾門平均每年的錄取分數線
大學本科畢業、專科畢業後兩年,再沒有其他的要求 。
政治英語是全國統一考試,和別的專業一樣,法律考專業課和綜合課實行全國統一聯考,即統一命題
專業:民法學刑法學(150分,各為75)
綜合:憲法學法理學法制史(150,所佔比例每年都不一定)
復試實行差額錄取:120%
復習書目: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聯考考試指南
現在有50所高校招生(包括社科院)
2006年全國49所高校法律碩士研究生分數線
總分 政治 英語
中國人民大學 354 55 90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60
北京大學 354 55 90
廈門大學 350 60 90
復旦大學 343 60 90
南京大學 340 60 90
南開大學 340 58 90 南開政治:60
浙江大學 340 55 90
武漢大學 335 57 90
清華大學 335 55 85
上海交通大學 335 55 85
湖南大學 325 55 85
四川大學 325 54 81
山東大學 325 53 80
華中科技大學 325 50 80
中山大學 320 55 85
吉林大學 320 50 85
蘭州大學 320 50 75
教育部2006年法律碩士研究生考試復試最低分數線
總分 政治 英語 專業課
A區 335 54 81
B區 330 52 78
C區 325 48 72
由於06年的分數普遍較高,因此,不少國家線的學校都在國家線的基礎上上調了復試分數。比如,西南政法大學、對外經貿大學等等,這是要提醒大家的。對於中國政法大學,它每年的分數線都要高於國家線。因此,上述國家分數線僅僅具有一般的參考意義,具體到每個學校可能存在重大差異。
2003年全國28所高校法律碩士研究生復試線(國家線325)
學校名稱 總分線 公共課 專業課
北京大學 330 55 90
清華大學 313 52 84
中國人民大學 320 55 90
中國政法大學 332 53 85
對外經濟易大學 325 52 78
南開大學 320 50 90
山西大學
黑龍江大學
吉林大學 315 50 50
遼寧大學同國家線
蘭州大學 310 45 45
西北政法學院
華東政法學院 325 54 54
復旦大學 329 55 83
山東大學 310 50 75
安徽大學 305 47 47
南京大學 330 50 80
蘇州大學
浙江大學 325 55 82
廈門大學 310 50 85
鄭州大學同國家線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325 52 78
武漢大學 305 47 47
湘潭大學國家線
中山大學 310 50 75
西南政法大學 320 49 74
四川大學 310 50 50
雲南大學
2004年全國39所高校法律碩士研究生復試線(330 53 80)
學校名稱 總分線 英語 政治 專業課 報名人數
北京大學 335 55 55 90 2326
清華大學 335 55 55 90 1920
中國人民大學 335 55 55 90 2053
中國政法大學 330 53 53 80 1902
對外經濟易大學 330 53 53 80 1288
南開大學 320 50 50 90 903
山西大學 330 53 53 80 308
黑龍江大學 330 53 53 80 389
吉林大學 340 55 55 90 994
遼寧大學 330 53 53 80 595
蘭州大學 320 50 50 85 1043
西北政法學院 328 51 51 77 935
華東政法學院 330 53 53 80 1599
復旦大學 333 55 55 83 1673
山東大學 330 45 55 80 2143
安徽大學 330 53 53 80 317
南京大學 335 55 55 90 1132
蘇州大學 330 53 53 80 873
浙江大學 330 55 55 90 526
廈門大學 320 50 50 80 603
鄭州大學 330 53 53 80 642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330 53 53 80 531
武漢大學 325 55 55 90 1841
湘潭大學 330 53 53 80 365
中山大學 330 60 60 90 1333
西南政法大學 328 51 51 77 2204
四川大學 310 50 50 75 1264
雲南大學 325 48 48 72 633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330 53 53 80 100
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330 53 53 80 666
河南大學
煙台大學 330 53 53 80 156
上海交通大學 320 55 55 85 600
南京師范大學 330 53 53 80 184
江西財經大學 330 53 53 80 180
湖南大學 310 50 50 90 273
海南大學 330 53 53 80 149
西南財經大學 328 51 51 77 52
貴州大學線 325 48 48 72 242
總結:從2003年3月開始,教育部開始實行34所高校自主確定其復試分數線,其中招收法碩的學校有16所。這16所高校2004年與2003年復試線比較結果為,北京大學和人民大學總分數線在330—335之間變化,單科分數線英語和政治為55,專業課為90.2005年兩所學校的分數線為單科5590340其中人大政治為60.而06年,在單科不變的情況下,兩所學校總分劃到354,為數年來歷史最高點。究竟是何種原因導致考生分數如此高,尚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在這里,我只想提示報考這兩所大學的考生要確實衡量自己的實力,以避免盲目性。而且兩所學校每年都差不多,不會大起大落。南京大學跟這兩所學校的總分相差不多,也在330-335之間徘徊。其他學校象南開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總分數線約在320-330之間,單科分數線英語和政治為50-55,專業課為80-90.清華大學、吉林大學和中山大學分數線變化很大,清華大學04年總分比03年漲了22分。吉林大學總分數線從03年的315一下升到了04年的340,漲了25分,使很多人飲恨。中山大學英語和政治從03年的50漲到了04年的60,比北大人大的單科線都高5分,使很多總分夠線,公共課差一點的同學只好調劑了,報考這三所學校的時候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備。此外蘭州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分數線比較低,總分線在310-320之間,單科英語和政治50-55,專業課為75-85.但是,廈門大學05年和06均有提升,尤其是06年,達到60、90、340的高度。總之,這些學校不確定因素在加大,可能大家要注意了。上海交大和湖南大學由於04年第一年招生,分數線都定的不高,總分310-320之間。16所以外的其他院校分數線基本跟國家線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