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
A. 目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
1.就業人數龐大,就業高峰持續時間長,形勢嚴峻
自從2000年以來,畢業生的人數每年都在增加,2011年畢業生的人數是2001年的5倍多。據教育部統計,2004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280萬,截至當年9月1日,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到73%;2005年畢業338萬大學生,截至當年9月1日,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72.6%;2006年全國應屆大學畢業生人數激增至413萬,全國大學生就業率為76.69%。
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495萬,平均就業率達到70%;2008年全國畢業生人數為559萬,大學生就業率為70%;2009年高校畢業生611萬,大學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74%;2010年的大學生畢業生630萬,截至7月1日,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72.2%;2011年大學畢業生人數達660萬,在2012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劉延東表示,2011年普通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初次就業率達到77.8%,連續9年保持在70%以上;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680萬人,700多萬名中專、職高、技校等也將集中進入就業市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仍將會集中顯現。
2.存在結構性「供過於求」的現象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是比較旺盛的,目前我國專業技術人才仍然是供不應求的。但是由於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結構、職場、經驗准入要求等市場需求因素發生的變化與大學生適應這一變化所需的知識結構、專業素質、職場經驗,就業觀念、信息佔有、高校分布和專業人數分布不匹配,引發了職位空缺和失業並存現象。
B. 大學生就業現狀
摘要:現如今,由於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就業已經成為當下的一個熱點的社會問題。而就業形勢的嚴峻,意味著就業轉型對於解決就業困難、勞動力過剩等一系列就業問題的重要性。中國大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圍繞中國大學生就業現狀展開,分析了影響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因素包括有:社會因素、高校因素和用人單位的因素。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現狀 就業困難 原因
一、中國大學生就業現狀
(一)大學生畢業人數基數不斷增長
當前,我國大學生畢業人數基數大,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非常大,大學生就業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近年來,伴隨著中國對教育的重視與發展。大學教育的普及,高校大規模擴招使大學生畢業數量一直處於一個遞增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的增加,大學畢業生群體的就業問題將會變得更加的突出。大學生就業現狀最大特點就是:就業基數大,就業人數增長迅速。目前,就業市場的供需能力不足,就業崗位的競爭大,大學生群體的幾何式增長與就業崗位數量之間的關系失衡,更多的大學生無法走上就業,大學生的就業率下降,大學生就業形勢很不理想。大學生就業人數的增長使我國就業形勢更加的嚴峻。
(二)就業區域集中
大學生就業區域結構分布不合理,就業區域的分布存在著一系列不平衡現象
C. 現在大學生就業現狀
現在我國大學生就業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大批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令自己滿意的工作。這種現象表明,我國大學生就業系統出了問題,用人單位的崗位越來越少,但是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這其中的矛盾已經到了無法調節的地步。那麼我國大學生就業的現狀是什麼樣呢?
我國現在的產業發展不平衡,各種人才結構不平衡。我國急需技術型人才和高管理技能型人才,但是大學卻無法培養這些人才,導致人才結構不平衡,用人的崗位找不到合適的人才,不用人的崗位人才濟濟。我國當前企業求才若渴,高級管理、高級技術人才缺口大,不同區域、不同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我國國民整體素質不高,雖然是人力資源大國,但面臨著嚴重的人才短缺問題。截至2009年底,接受大學教育的人口只佔總人口的4%。國際比較研究表明,我國人才培養比率遠遠低於發達國家。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事業也高速發展,大部分學校紛紛擴招,導致大學生研究生泛濫,大學生研究生早已不如往些年值錢,含金量大大降低。一有大型招聘活動,找工作、換工作的人都會爭先恐後地去招聘會,很多人花了錢,雖然進了招聘會,卻連和招聘官交談的機會都沒有,很多人投了簡歷就如石沉大海。很多的大學畢業生感嘆:「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實在太難了。」據估算,2008年全國至少有100萬名畢業生面對「一畢業,即待業」的窘境。
每年畢業的大學生人數逐年增多,但是工作崗位卻是不變的甚至工作崗位有所減少,這就導致這兩者之間的供需不平衡矛盾越來越突出。很多人讀大學就是為了能找到一份好的或者說滿意的工作。為什麼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讓大家困擾呢?就目前表面形勢來看,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就是供過於求。資料表明,從2001年至200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從114萬增加到611萬,是擴招前的5倍;然而,用人崗位增加的比率卻遠遠小於此。
大學生剛剛從校園邁入社會,想法未免幼稚,思想不成熟,對社會懷有很大的期望與幻想,可現實往往很殘酷。大學生對自己心中嚮往的生活太過憧憬,可現實往往打破幻想。不高的薪水讓畢業生們大失所望。很多大學生讀書的初衷是為了找到一份好的、滿意的工作,剛剛畢業,一踏入社會,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找到一份條件較好,薪水高出社會現實水準的工作。從而對相對較低的薪水崗位不屑一顧。理論是書本上的,不會把理論應用於社會實踐,學得再多也等於無用之才。所以,不管是什麼樣的大學生,關鍵是看能不能把理論用於實踐。
雖然現在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但我們仍應對未來充滿希望。在大學期間,我們要努力學習充實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和個人能力。因為不管到了了什麼時候,我們社會都需要有真才實學,踏實肯乾的年輕人。只有先提升自己,我們才有資格去挑選別人。雖然未來的道路難免艱險,到我們仍要披荊斬棘,一路勇往直前。
D. 大學生就業
這個還是要根據地區的需要,這很難推測你到底能拿多少工資,這個其實更多是要看個人能力了。
E. 現在的大學生就業方向
2008年全源國高校畢業生將超過550萬人,比今年增加50多萬。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是495萬人,比2006年增加了82萬人,畢業生總量和增量都是最多的一年。到今年9月1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的畢業生實現就業的人數是351萬人,雖然比去年同期增加54萬人,但是仍有大約144萬的應屆高校畢業生未能如期就業。
「今年畢業生中到基層就業的人數穩步增加。」教育部新聞發言人表示,這些畢業生到縣和縣以下單位就業的達到58萬人,占已就業畢業生的16.6%。到中西部地區的畢業生人數增加了55萬人左右。這一變化和目前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有關,比如到西部農村地區的畢業生可獲得國家助學貸款,國家可以代償國家助學貸款。同時值得關注的是,到民營三資企業工作的畢業生有143萬人,占已就業畢業生的40.7%。另外,自主創業的畢業生有1.3萬人左右,占已就業畢業生的0.4%左右。
建議男生學工科,比如土木工程,自動化工程,車輛工程。學機械的,在東莞深圳一帶找工作很容易,電子方面的也是很容易。蘇州外企很多,而且在年內要建一個好像全國最大還是東亞最大的物流中轉基地,學物流和學報關是比較好
F. 大學生就業怎樣選擇
你是沒有方抄向對么?如果你對自己的襲專業不是特別喜歡或者考慮轉行的話,可以考慮學IT,學習一門技術,掌握一身掙錢的本領。像許多傳統行業,例如土木工程、機械設計、醫+葯等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就業之後往往會發現所在行業工作環境惡劣,薪資待遇普遍不高,而且比自己入行早好幾年的同事拿著和你幾乎一樣的工資,越來越看不到自己的未來,變得迷茫不知所措。像我之前就是,學的汽修,結果畢業之後實習工作累得不行,而且工資還低,我哥也看不下去了,說讓我不如去他畢業的長沙一度教育學校讀計算機技術。如今我的現在已經畢業一年了,工資還不錯,我是覺得吧,如果你對自己的專業不那麼滿意,考慮轉行的話不如趁「青春正好」,跨行學習,在這個互聯網+的大環境下,必定能有一番作為!大學生轉行學IT技術,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