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榮八恥對大學生
㈠ 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有什麼意義
首先,以「八榮八恥」為核心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提出,是與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在經濟上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但毋庸諱言,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付出了一些代價。這些代價,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自然資源在某種程度上遭到過度耗損,自然環境在某種范圍內受到嚴重污染;二是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和市場經濟的迅速發育,社會上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日趨多元化,一些人在基本的道德價值判斷上出現了混亂,理想信念淡漠了,思想道德滑坡了,甚至在一些黨員幹部中還出現了腐敗現象。之所以付出這兩種代價,都與社會主義榮辱觀缺位有關。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理想信念淡漠和思想道德滑坡顯然與違背「八榮八恥」直接相關,即便是在亂砍濫伐、破壞生態平衡中,所反映出的問題實質,要麼是缺乏保護生態平衡的科學知識、愚昧無知,要麼是只為了一己私利,而不顧國家、集體利益,同樣是違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行為。可見,現在提出在全社會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很有現實針對性的,是我們克服發展中的不足,解決前進中存在的問題,推動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全面協調發展的必然需要。
其次,社會主義榮辱觀還直接關涉國家軟實力的強弱。現在,評價一個國家,不能光看其經濟總量、軍事力量等硬實力,還要看這個國家的思想文化、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軟實力因素。毫無疑問,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必將進一步提升全民族的精神狀態和道德情操的境界,進一步增強我們黨和國家的凝聚力、感召力、影響力、戰鬥力。
第三,社會主義榮辱觀與國家現行的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是相輔相成的。正因為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產生有其歷史必然性,所以它與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於內在精神上相通相融。比如,與目前正在開展的黨員先進性教育密切相關。黨員幹部要做人民的好公僕,必須首先做一個好公民,而做一個好公民的基本要求就是踐行「八榮八恥」。這對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非常必要。一個政黨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要有涇渭分明的榮辱觀,這樣才能在人民當中樹立起良好形象。再比如,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緊密相關。如果所有社會成員都能知榮辱、樹新風、講正氣,那麼這個社會必然會走向和諧。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也與落實科學發展觀息息相關。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只有全體公民都知榮辱、創文明、促和諧,才能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才能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中國倫理學會會長、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陳瑛認為,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提出,對於全黨和全國人民同心同德謀發展意義重大。他說,目前社會上已經暴露出一些不良的思想傾向。如有人提出用「多元價值」來否定我們堅持的「一元價值」,不要「同德」要「異德」,要「離心離德」。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我們必須明白,盡管多元價值是客觀存在,但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員,我們的價值觀必須要有共同的指導思想,讓多元價值觀接受一元價值觀的領導,做到「一中有多,多中有一」。具體來說,就是要服從於「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只有這樣,全國人民才能一心一意,同心同德,共同把國家建設得更好。
如何理解「八榮八恥」的深刻內涵
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於簡練的表述中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對此,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部副主任、教授王偉分析指出,社會主義榮辱觀既與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一脈相承,同時也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是時代精神的匯聚和體現。具體來說,「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就是在新形勢下,以建設祖國、保衛祖國、富強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祖國的榮譽、尊嚴和利益為最大恥辱;「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就是每個公民不論職務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在不同崗位、通過不同形式為人民服務,與此同時,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現的種種背離人民利益的傾向;「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就是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必須把科學技術真正置於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並且在全社會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社會風尚;「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就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我們要在各行各業包括新興行業中培養愛勞動的思想,並使之成為衡量公民道德品質的價值尺度;「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就是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避免種種損人利己的行為;「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就是要將誠實守信作為個人行為的基本准則,作為企業、事業單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則,對假冒偽劣、不講信譽等行為予以嚴厲譴責;「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就是要增強法律意識,自覺維護法律尊嚴;「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就是要認識到我們現代化建設的路還很長,任務還很艱巨,必須在新時期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社會風尚。
㈡ 談談確立和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對大學生人生發展的意義是什麼
1、有利於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育人,是培養高素質人才,這個「高素質」,不僅指專業水平,而且還包括他們的心理素質和思想道德修養。高校培養學生,首先要求的是學生成人,其次才是成才;大學生要成才,首先必須學會做人。但是,當代的大學生處於改革開放蓬勃發展的時期,隨之而產生的各種負面思想和不良現象對他們造成了誤導,使部分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發生了扭曲,從而導致了是非、美醜、善惡在當代大學生的心目中逐漸模糊。「八榮八恥」的科學概括,給大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為大學生的生活學習確立了目標,將當代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導入正途,使其明確了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為大學生應該怎樣做人、做什麼樣的人指明了方向。
2、有利於大學生汲取優秀的傳統文化
大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自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意義重大。現在不少大學生人文素質偏低、傳統意識淡薄、倫理觀念缺失是不爭的事實,例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艱苦奮斗」等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在他們的觀念中已經淪落為「老古董」、「乞丐精神」。「八榮八恥」恰好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現代社會的集中概括,「位卑未敢忘憂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體現了炎黃子孫對祖國、對民族的拳拳之心,正是熱愛祖國的具體體現;「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正是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最好詮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則是超越功利的價值觀的體現;「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許人一物千金不移」、「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言必信,行必果」等古人的精闢格言告訴我們誠實守信的重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時刻提醒我們加強自身的修養、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社會主義榮辱觀充分體現了民族精神的精華,當代大學生應該以「八榮八恥」規范自己的行為,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繼承革命前輩的優良作風,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作為以後踏入社會的立身之本。
3、有利於大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社會生活的變化和外來思潮的沖擊使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發生了扭曲,使他們不再注重刻苦學習、積極研究,而是弄虛作假、得過且過。抄襲作業,課程設計、畢業設計找人代做,實踐報告、學術論文上網下載,考試作弊方式五花八門,更有甚者根本就沒有把弄虛作假當成恥辱的事情,相反還以為榮,在同學中到處宣揚,破壞了校風、學風,造成了不好的影響。而關於「八榮八恥」的科學概括提倡辛勤勞動,提倡崇尚科學,提倡艱苦奮斗,提倡誠實守信,使大學生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為有了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明確了應該以什麼為榮,以什麼為恥,這正是形成良好風氣的基本要素及根本所在。在大學生中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可以改變大學生的沉痾陋習,使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激勵他們刻苦學習、艱苦奮斗、不斷創新、誠信進取,有效地促使大學生成人、成才。
我們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更需要跟著時代的潮流,樹立正確的榮辱觀,這對與社會,對於他人,對於自己也是非常有意義的。所以要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指導,針對我們大學生在榮辱觀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理論學習、社會實踐、參觀考察、聽英雄模範作報告等方式,加強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為榮的教育。用科學的榮辱觀理論武裝自己。大學生只有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才能成為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掌握現代化科學技術知識和扎實本領的優秀人才,才能實現青年的遠大理想,才能夠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㈢ 大學生應如何理解和踐行八榮八恥
社會主義榮辱觀與當代大學生的選擇
哈工大報訊(任文)近日,胡錦濤同志提出了「八榮八恥」,回答了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什麼是光榮,什麼是恥辱,對社會主義榮辱觀作出了富有時代特徵的新概括。社會主義榮辱觀成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方針,也為我們青年學生指出了一條明確的行為准則和人生方向。
「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當代大學生是我國人口眾多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少數,是推動時代進步的精英,擔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民族復興重任,黨和人民寄予很高期望。馬克思認為,人把握現實世界的方式,不限於科學的或理論的方式,還包括藝術、宗教和精神踐行的方式,道德是人把握世界的一種最重要的精神實踐方式。所以,當代大學生不僅扎實地掌握專業知識和實用技能,同時也應按照「八榮八恥」的要求,提高內在道德修養,選擇正確的行為規范和生活方式,率先成為示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時代先鋒。
知易行難,當代大學生首先要做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時代先鋒。人是教育和環境的產物,大學校園並不是真正的象牙塔,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現代社會生活多樣性,給予了每個人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承認多元性決不意味著放棄原則、混淆是非、顛倒黑白,無論怎樣選擇,都不能離開做人的底線、社會道德的底線。「八榮八恥」,旗幟鮮明地指出我們應該堅持什麼,反對什麼,倡導什麼,抵制什麼,為當代大學生指出了一條明確的行為准則和人生方向。作為思想最活躍,最容易新銳思想的當代大學生,應當成為認真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先鋒模範。通過學習,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榮辱觀深刻內涵,使榮辱觀念進頭腦、進心靈,牢固樹立起社會主義榮辱觀念。
行成於思,當代大學生要做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時代先鋒。社會主義榮辱觀樹立需要良好社會環境,良好的社會環境離不開合理、公正的道德獎懲和社會輿論的威懾力,同樣也離不開每個公民,特別是作為社會希望的當代大學生對是非、善惡、美醜問題的思考與判斷,認同與選擇。熱愛祖國、積極向上、科學文明、團結友愛,是我們社會精神風貌的主流。但在日趨泛濫的「物質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影響下,出現了一些是非不明、榮辱顛倒的現象。熱愛祖國被視為「假做作」,服務群眾被視為「愛逞能」,崇尚科學被視為「書獃子」,辛勤勞動被視為「沒本事」,團結互助被視為「冒傻氣」,誠實守信被視為「老古板」,遵紀守法被視為「不開竅」,艱苦奮斗被視為「老保守」,如此不以榮為榮。危害祖國成了「鬥士」,背離人民成了「本事」,愚昧無知成了「時尚」,好逸惡勞成了「瀟灑」,損人利己成了「能耐」,見利忘義成了「聰明」,違法亂紀成了「勇敢」,驕奢淫逸成了「榮耀」,如此不以恥為恥。凡此種種,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堅力量的當代大學生,不僅要具有明確的榮辱觀念,還要積極參與到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新風氣建設中去,成為新風氣建設的旗手與楷模,共同努力使社會主義榮辱觀內化為全社會普遍認同的社會心理,成為社會評價共同的價值標准和價值模式。
行勝於言,青年學生要做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時代先鋒。青年學生不僅要對一些違背社會公德的行為做到善惡分明,而且要知行合一,不能降低對自身的要求標准,不能忽視自己的言行,出現思想和行為嚴重剝離的現象。要把「八榮八恥」轉化為個人的自覺行動,用「八榮八恥」規范自己,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堅守信譽和信守承諾,誠實考試、信守助學貸款合同;講究學術道德,不隨意剽竊他人的研究成果;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於「國情」教育之中尋求國家與社會的理解和溝通,於「國史」教育之中尋求中華民族的共識和凝聚,於「國學」教育之中尋求民族文化精神的張揚和認同,明確青年學生的神聖使命和社會責任……總之,青年學生應將社會主義榮辱觀貫徹於日常學習、生活、實踐的全過程,並通過不斷修煉塑造完美人格。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召喚著更為優秀的建設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千秋大業需要德才兼備的接班人;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依賴於奮發有為的年輕一代。青年學生只有爭做示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時代先鋒,自覺加強道德修養,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才能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