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罵街
❶ 我是一個大學生,晚上睡覺時隔壁寢室總敲牆怎麼辦
喊上自己班上跟自己比較熟的同學跟你一塊,跟他們說說,放心吧,大部分學生還是比較和氣的,說過之後應該就好了
❷ 當代大學生存在那些道德缺失現象 分析其原因和對策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各種不文明的現象也隨之出現,而在大學校園里,各種不文明現象隨處可見,尤為嚴重。這些不文明的行為不僅影響了校園風氣,還對大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有著負面影響。那麼,就讓我們看看有哪些不文明現象出現在我們大學校園中:
NO.10 亂扔垃圾 走在校園,綠樹成蔭,芳草萋萋固然讓人神清氣爽,但仔細一看在樹蔭下在草叢中,充斥著大量的垃圾。而走進教室,地上的紙屑、痰跡、口香糖更是扎眼,這還是學習的地方么?
NO.9 隨意插隊 不管是在食堂窗口錢,還是在超市結賬處,亦或是開水房刷卡處前,總是有人旁若無人的橫插一腳,更有甚者插隊後呼朋喚友,讓正常排隊的同學不進反退。
NO.8 浪費嚴重 到了飯點,假如站在收盤處,你會發現有很多人的盤子里還剩餘著飯菜。試想每人浪費一點,整個學校一天浪費多少呢?一年呢?
NO.7 男女過度親密 如今的年輕人是越來越張揚,在操場,在食堂,在教室,無論早晚,都能看到他們那「親密」的動作,這讓人情何以堪啊!
NO.6 損壞公物 圖書館的圖書,自習室的桌椅向來是大學損壞率最高的物品。「反正不是自己的」這種心理在大學生中極為普遍。
NO.5 出口成臟 為了一點小事便張口罵人,較罵街婦女毫不遜色,這種現象在大學校園屢見不鮮,和諧校園遙遙無期!
NO.4 拾金不還 在宣傳欄上,經常可以看到尋霧啟示的傳單,但往往丟失的物品卻一去不回,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到哪去了?
NO.3 考試作弊 盡管學校明令禁止,嚴厲打擊,但作弊現象從未杜絕。不禁感慨:誠信,社會需要誠信!拿出自己的骨氣!
NO.2 便後不沖廁 此種現象令人極度厭惡與憤怒,讓我不得不懷疑:難道在家裡也如此么?這是道德的喪失,不知廉恥的表現。
NO.1 偷盜財物 這已然是一種犯罪行為。寢室筆記本失竊案在校園時有發生,作為大學生,知法犯法,愧對父母,愧對自己!
文明、高雅、厚重、寧靜,人們常用這些美麗的詞彙來形容大學校園。然而時下的大學校園為什麼會出現這么多的不文明現象?作為知識水平和個人素質都相對較高的大學生,應負主要責任。首先大學生沒有把對文明的認識提高到一定高度,而是當成一種被迫的要求,並沒有形成一種文明的理念,認識到一種道德的高度。而大學生的自控能力差。其次很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養成了不文明的習慣,並習以為常,甚至影響到周圍人的行為習慣。而校園里並沒有完善的文明約束機制,導致不文明現象的日趨增多。而學校,對文明行為對德育教育只是宣傳上的重視,並未有多少實際的行動。在社會上的拜金,權欲的誘惑下,不少大學生迷失了自己的道德,進而做出了不文明的行為。
社會的文明和諧離不開校園的文明和諧。減少校園不文明現象是十分必要的。我認為有如下措施:
大學生應從身邊小事做起,樹立起學校主人公的形象,嚴格約束自己的日常行為,同時勇於制止種種不文明現象。同時加強自身文化道德修養,規范自身的一言一行,更好的完善自身人格。
學校作為大學生的管理者,應該致力於建設良好的校園風氣。正確的引導大學生文明觀念的改變。如在食堂設置富有人情味的提示語,提醒大家自覺排隊;在圖書館掛上「請大家愛惜書目」的標語……嚴厲的規章制度和懲罰措施對有叛逆心理的大學生來說,有時會適得其反。從人性關懷的角度去引導,反而是長遠又有效的途徑。當然,國家也要堅持正確的方針導向,凈化社會的風氣。再有,學校可以充分利用社團、學生會等部門開展積極、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形成良好的校園精神風貌
❸ 大學生代表什麼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生從「熊貓」變成了「家禽」,那他意味著什麼?不是高本事、高知識的代表,只是當下社會最基本的要求之一,適應了時代的步伐要求,更是殘酷優勝劣汰的體現。
大學生只是人生中的一個新的起點,而不是終點。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考上大學就輕鬆了,隨便怎麼玩都不管你,等等「心靈雞湯」。可事實是殘酷的,大學是步入社會的最後一個門檻,離開這里,面臨的將會是無情的競爭,不再像上學那樣念不好,可以復讀、可以重來。社會的大環境里更多的是競爭對手,沒有選擇、留情的餘地。所以大學並不是理所當然的終點,而是新征程的起點,是沖鋒陷陣的號角。
志願活動
最後,大學生不僅是一個身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勇於承擔責任,勇於奉獻,這才是當代大學生應有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