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生鬧什麼時候
❶ 大學生貸款慘案
校園貸是如何產生的?
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以個人信貸方式提前消費,由此催生出了火熱的「校園貸」市場。從近期曝光的案件來看,某些遊走在監管灰色地帶的「校園貸」,不僅侵害貸款人權益,也擾亂了金融市場秩序,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校園貸亂象產生的原因是什麼?下面就跟蜂投借款君一起來探討下。
校園貸亂象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一、從大學生的角度來說
1、人傻好糊弄
大學生總是不認真算利息,感覺貸款利息不是很高,認為自己省省生活費就能還上。你說傻不?
2、錢多任性
這里說的錢多不是指大學生每月那點生活費,而是說大學生後面的依靠:父母。基本上大學生貸款額度都不高,就算大學生自己還不上,但對於後背的父母還說還是可以承擔的。
3、自製力差
現代大學生購買慾望強,貸前覺得自己貸款後能剋制發費,但往往貸款後剋制不住,雪球越滾越大。
4、異想天開
現代大學上想法多,總認為市場到處都是錢,,隨便做點什麼就有錢賺。在沒有得到家人支持的情況下,只好貸款。但事實上大多數大學生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做個還叫苦呢,生活費一到手就沒了,最後還是要靠家裡還。蜂投借款君認為:創業是很好的,但要考慮好項目和實際情況。
5、好收拾
大學生與踏入社會的人相比,還是嫩的多,關系網也相對單純,好收拾。如果你不還錢,就給學校,家裡打電話,鬧得人盡皆知,不怕你不還。
二、從貸款平台角度來說
1、不愁用戶。中國大學生市場這么大,用戶來源源源不斷啊。
2、高收益
3、風險可控
三、從社會大環境角度來說
針對大學生群體的信貸市場發展大致經歷了大學生信用卡、線下和網貸平台三個發展階段。銀監會在2009年下發通知,禁止銀行向未滿18歲的學生發放信用卡。各大銀行的退出讓互聯網借貸在毫無競爭的情況下長驅直入。現在校園貸已然發展成為新的「信用卡」,自2010年至2015年,貸款平台數量從0家增長到896家,依託「網路代理」的模式,「校園貸」在學生群體中飛速蔓延。
編後語:蜂投借款君相信校園貸必將走出野蠻生長的青春時代,最終走向規范。為了防止悲劇重演,在校大學生也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遠離校園貸。確有資金困難也應告知家長,尋求正規貸款平台的幫助。
跟誰學財經:大學生陷校園貸溺亡,當心這7種典型案例,請轉給身邊人!
導讀:
北京某知名外語高校一大三學生暑期放假返回吉林家中,在給家人留下遺書後失蹤,隨後其家人不斷受到追債的簡訊和電話。8月16日,失蹤大學生被確認死亡,家人發現其曾經在多個網路借貸平台貸款,同時還有多條威脅恐嚇追債的信息及視頻。目前警方已開展調查。
學生溺亡家人不停收到催債信息
從8月16日起,北京的各高校開始陸續迎來學生返校,但家住吉林省蛟河市的范澤一永遠也不能回到學校了。范澤一出生於1997年,是一名大三學生。2017年8月3日,正在家放暑假的范澤一向家人稱要返回北京學校,隨即離開了家。據范澤一的家人告訴記者,就在范澤一離開家的當天下午,家人在其卧室內發現了一封遺書,稱自己「一步錯、步步錯」,並且「我的心已經承受不住」。
發現遺書後,家人立即撥打范澤一的手機,但手機已經無法接通。隨後,家人立刻報警,警方馬上以「失蹤人口」立案展開調查。
范澤一的家人告訴記者,就在范澤一失蹤的次日,也就是2017年的8月4日開始,范澤一父親的手機就開始陸續收到數十條的信息,信息內容都是追討債務。
范澤一手機收到的催債簡訊
與此同時,范澤一的父親還接到多個追債電話,電話里的人在謾罵之後都聲稱范澤一借了,現在聯系不到范澤一,所以向其家人追債。
8月5日,一具在水中的浮屍被人發現。DNA比對結果顯示:溺亡浮屍就是范澤一本人。
在恢復後的范澤一手機里,發現范澤一從2016年7月開始,從一個名為「速X借」的網路借款平台借了第一筆1500元,隨後就從另外一家網路借款平台借了3000元錢用於歸還「速X借」的錢,然後再從另外的借款平台再借出更多的錢用來歸還上一筆欠款。除了「速X借」外,他還在「今X客」、「哈X米」等網路借款平台上借款。
校園貸是如何快速興起的?
2014年,出現「校園分期」,他們先從iPhone等大學生鍾愛且有點「買不起」的商品切入,結合電商、地推和分期付款的優勢,短平快地迅速在全國大學蔓延。
曾有統計顯示,2016年面向大學生的互聯網消費信貸規模已突破800億元。這一規模在2015年才260億元。大學生收入少,但對數碼產品、旅遊、娛樂方面的需求大,更容易接受信用消費、分期付款。
「校園貸」平台抓住了大學生的這些需求,在校園內大力推廣。近一年多,頻頻出現了黑代理、裸貸等「校園貸」陷阱,一些大學生因此成了受害者或是犯罪者。
2016年,某網路借貸平台的一份「裸條」8.75G壓縮包在網上流傳,其中包含了167名女大學生的及視頻,瞬間把非法「校園貸」等問題推向了風口浪尖,一時間輿論一片嘩然。
在當時,輿論普遍認為,助力非法「校園貸」橫行的是不少大學生因愛慕虛榮,相互攀比等心理,而形成的高消費行為。
但這種「恨鐵不成鋼」的論調,掩蓋了「另一面」。許多校園貸的陷進是防不勝防的,它們抓住了學生的心理,甚至從其朋友親人入手,誘導人們走入陷阱,比如以下這7種。
7個非法校園貸典型案例
「不良貸」
主要指那些採取虛假宣傳、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准等不合規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或給學生帶來惡意貸款的平台。
典型案例:2016年11月,福建漳州大二學生因參與不良校園網貸欠下百萬債務跑路。
案例分析:不良校園貸往往存在費率不明、貸款門檻低、審核不嚴、不文明的催收手段、風險難控、易將風險轉嫁給家庭、校園代理人無資質等風險問題,應加以識別。
「」
根據法律規定,借貸雙方約定年利率未超過24%,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利率在24%-36%系灰色地帶。若借貸雙方約定利率超過36%,則定為,不予支持。
典型案例:2017年3月,福建某大學生通過校園貸小廣告借款800元,不料在利滾利的情況下背負的債務近20萬元!
案例分析:以月息「0.99%」為噱頭的校園貸分期易造成「低息」假象,但加上平台服務費,成為超過年利率24%的超高利息!若繳納滯納金,超過36%變為非法。
「多頭貸」
主要指因從多個校園貸平台進行貸款,形成一種「以貸還債」式的多頭貸。
典型案例:2016年3月,河南某大學生在10多個校園金融平台貸款近60萬元後因過度借貸導致跳樓身亡。
案例分析:「多頭貸」的問題不僅僅在於校園貸平台是否正規,更在於從多個校園貸平台進行貸款將直接導致的巨額還款壓力問題。
「傳銷貸」
主要指不法分子藉助校園貸款平台招募大學生作為校園代理並要求發展學生下線進行逐級斂財。
典型案例:2017年2月,吉林破獲涉150餘大學生傳銷式斂財類校園貸案,主人公小鄭以代理身份發展下線並進行逐級提成。
案例分析:判斷傳銷的三個標准:是否需要上交會費;是否讓發展下線;是否進行逐級提成。案例中涉案學生既是受害者又是作案人,多數學生是在並不知情和利益驅使下被不法分子利用。
「刷單貸」
主要指不法分子利用大學生求職心理,以貸款購物刷單獲取傭金名義進行的新型。
典型案例:2016年上半年,南京陳同學受誘惑驅使從事「刷單」購手機,不料在成功分期購買手機後,實際使用方拒不分期付款並消失。
案例分析:要高度警惕典型「貸款購物」刷單騙局,求職時一定要選擇正規、信譽高的單位,謹防「好心人」主動介紹工作行為。
「裸條貸」
主要指不法債主通過要挾借貸者以或不雅視頻作為貸款抵押證據的行為。
典型案例:2017年4月11日,福建廈門大二學生因捲入「裸條」校園貸,不堪還債壓力和催債騷擾,選擇燒炭。
案例分析:「裸條貸」往往給借貸者造成心理上的壓力,致使借貸人不堪其擾而採取極端做法。一旦陷入裸條陷阱,要主動報告自己的借貸信息,並及時進行報警。
「培訓貸」
打著金融創新旗號的「培訓貸」實為「校園貸」的新變種,專門坑騙涉世未深的大學生。
典型案例:2017年4月,廣州某教育機構通過「培訓課程費」為由誘騙大學生參加貸款,致使270名學生慘遭誆騙。
案例分析:此類校園貸實為分子通過虛假宣傳方式誘騙學生參加貸款繳費。
認清「不良校園貸」的真面目後如何防範?專家給出建議,應該做到「三不要」:不要沾惹「不良校園貸」;不要「非理性」消費;不要「採取極端解決辦法」。及時和父母溝通,當自身安全受到威脅時應報警。
希望不要有更多的人陷入校園貸里,不再被坑害了。
關於校園貸,你有什麼想說的?
在留言里,一起聊聊吧!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跟誰學財經】
男子用6000元貸款威逼女大學生,實行多次侵犯,案件後續如何?
山東淄博一家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信貸業務員李某,明知某職業學院在校女大學生邊某不符合貸款條件,故意以「裸貸」方式向邊某出借款項。因邊某無力償還貸款,李某以公開相要挾,迫使邊某多次到其開房的賓館與其發生性關系,「肉償」借款利息。
經淄博市臨淄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後,李某被以罪判處六年。9月6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的文件顯示,李某,1981年5月生,高中文化,案發前擔任淄博一家投資咨詢公司信貸業務員,戶籍地濟南市鋼城區。因涉嫌犯罪,李某於2019年1月被刑事拘留,同年2月被逮捕,現羈押於臨淄區看守所。
據一審認定,2016年10月,李某通過給被害人邊某拍攝,以「裸貸」方式借給山東某職業學院淄博校區在校大學生邊某6000元錢。因邊某無力償還貸款,自2016年11月起至2018年10月期間,李某以公開邊某相威脅,要求邊某與其發生性關系的方式「肉償」貸款利息。李某以此手段逼迫邊某分別到張店區和臨淄區的多家賓館、酒店多次與其發生性關系。
一審審理認為
被告人李某以公開其掌握的被害人隱私相要挾,迫使被害婦女違背自己意願與其發生性關系,其行為構成罪。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第一款、第六十一條之規定,以罪判處被告人李某六年。李某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二審審理認為
李某明知邊某不符合貸款條件,故意以「裸貸」方式向時為在校大學生的邊某出借款項。邊某沒有還款能力不能還款,李某以公開相要挾,給邊某施加壓力,多次迫使邊某到其開房的賓館與其發生性關系,「肉償」借款利息。其行為違背婦女的意志,符合罪的特徵,李某的上訴理由及辯護意見不成立。
「李某以公開其掌握的邊某隱私相要挾,迫使邊某與其發生性關系,其行為構成罪。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量刑適當。」二審據此判決駁回李某上訴,維持原判,本裁定為終審裁定。上訴人李某僅有威脅被害人償還借款的行為,被害人系自願通過發生性關系為交易折抵債務。
電話錄音是在雙方發生最後一次性關系後所錄制,上訴人為被害人提供手機是方便向被害人催款,均不能得出雙方發生性關系時被害人系被脅迫的結論。
❷ 高分 國家是從哪一年開始對大中專畢業生不實行分配的
1996年。《國家不包分配大專以上畢業生擇業暫行辦法》在1996.01.09由人事部頒布,同時正式實施。
中央在1985年就表示,要改革大學生的招生制度和畢業生分配製度。 1987年,首次出現大學畢業生分配後被退回的「寒潮」,分配製度的不合理性凸顯。
到了1993年,黨中央和國務院正式提出,改革高等學校畢業生統包統分和「包當幹部」的就業制度,實行少數畢業生由國家安排就業,多數由畢業生「自主擇業」的就業制度。
經過兩三年的調整過渡,到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畢業分配基本退出了歷史舞台。2007年4月,隨著西藏取消大學生畢業分配,延續了50多年的畢業分配製度,終成往事。
(2)中國大學生鬧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畢業分配的缺點
1、統得過死,包得過多,畢業生、學校與用人單位不能事先了解、互相選擇,容易造成人才配置與崗位的不適應,不利於調動三方積極性。
2、對用人單位來說,只有接收的義務,沒有選擇的權利。不管是否需要,全部按計劃分配,容易在造成人才積壓浪費的同時,又難以得到急需人才的指標。
3、對學校來說,統一分配畢業生,割斷了學校與社會的聯系,課程的設置和專業結構可以不考慮社會需求,教育效果難以得到實踐檢驗。
4、對學生來說,一進校門,就捧上「鐵飯碗」,成了當然的「國家幹部」,畢業即就業,缺乏學習動力;分配時,處在「聽天由命」的被動地位,無法按自己的能力、特長和愛好選擇工作。
❸ 導致大學生失業的原因
導致大學生失業的原因
中國大學生失業的原因
近日在東部一些地區又出現了「民工荒」現象。與農民工短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學生就業難卻日益突出。為何會大學生比農民工還要難找到工作,甚至大學生失業率比農民工還高?這是個問題。
根據一般規律,就業能力取決於勞動者的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越高,就業能力就越強,反之則越弱。由此推論,大學生的就業情況應該比農民工要好,失業率也要比農民工低。但現實卻跟我們的思維邏輯開了一個大玩笑。
根據人口抽樣資料,我們計算了青年失業率。xx年,全國16-24歲青年勞動力失業率為7.0%,其中城市青年失業率為10.6%,農村青年為4.2%,前者是後者的兩倍以上。
大學生是青年勞動力的主體,他們的就業狀況同樣堪憂。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數據顯示,xx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僅為87%。也就是說,有大約13%的大學生處於失業狀態。而xx年大學生畢業人數將達到創紀錄的630多萬,大學生「過剩」問題將更加突出。
而即使是在城鎮失業人群內部,大學生的就業優勢似乎也不顯著。比如在2008年全部城鎮失業人員中,有16.8%的失業者是大學及以上學歷的勞動者,這個比例幾乎比小學及以下的失業者(佔6.7%)高出10個多百分點。
由此看來,一向被認為是「高素質」代表的大學生群體,他們面臨的失業風險要遠大於農民工群體。結果,我們只看見各地紛紛出現的「民工荒」,卻未曾聽說過哪裡鬧「大學生荒」、反倒是大學生就業難的消息滿天飛,那究竟是什麼導致大學生就業面臨困難?
一、 大學生失業原因分析
當初我們國家大學生的比例嚴重低於歐美平均,所以我們就誤以為我們培養更多的大學生之後我們經濟會更有質量,會更高速的'發展,因此大學擴招合並造出這么多大學生,但是我們只看到了表面卻沒有看到本質,沒有看到美國為什麼需要這么多大學生。為什麼?
中國培育的優秀大學生多數面臨失業的問題?是我們的大學生不用功?是我們學生程度不夠?還是因為我們專業不對口?事實上,既不是我們中國學生不用功,也不是我們學生程度不夠,更不是因為我們專業不對口。首先,我們來談一談專業不對口,幾乎全世界所有的大學包括美國 英國等世界著名大學都對沒有專業對口的,因為大學本來就是普及教育。那既然全世界大學生專業都不對口,那麼我們中國的大學生專業不對口有什麼問題呢? 再想想,本科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本科教育的目的就是專業不對口。為什麼呢,因為是通才教育而不是專科教育。什麼叫通才教育?也就是說美國大學生和我們大學生一樣,要學心理學、經濟學、社會學、文學、哲學,那麼這些學問跟就業關系不大,這就是通才教育的本質。 那我們大學生為什麼面臨失業問題呢?產業鏈問題就是根本原因而且是唯一的原因。在整條產業鏈六加一的環節裡面一是什麼,一是製造,就是這種血淋淋的製造業,還有六,六就是從產品設計開始到零售這六大軟環節,六加一的環節裡面,真正需要大學生的是六而不是一。舉個例子來講,就說工廠,從董事長到門口的保安,可能沒有一個大學生,為什麼?因為它的本質是不需要大學生。叫一個大學生去當門崗不是大材小用了嗎?何況大學生根本已不適合當門崗。既然可以僱傭那些工資低能吃苦的普通人那為什麼要雇傭工資高的
大學生呢?因此製造環節根本不需要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那麼真正需要大學生的是什麼環節呢?那就是產業鏈裡面六大軟環節需要大學生,包括產品設計、倉儲運輸、原料采購、訂單處理、批發經營、以及終端零售。然而今天的中國卻是一個以第一環節為主而不是一個以其他六個環節為主的產業結構。這個產業結構本身,構成了大學生失業問題的源頭。我國的產業現狀不足以支持這么樣的大學生比例,這就是大學生找工作難的原因。那麼為什麼美國需要這么多的大學生呢?因為美國所掌握的就是產業鏈裡面最有價值最需要大學生的其他六部分。它要通過大學生的通才教育培育出更多優秀的大學生創造出更多的價值。但是有一點是我們一直忽略的,那就是我們甚至不理解國際產業的分工當中我們國家是產業第一環節就是幾乎不需要大學生的那一環節。
我們的製造業工廠,對外拖欠原料和組件貨款,對內延長勞動時間等等,可謂不擇手段,不停壓榨,然而放在全球產業鏈的視角下,只不過是針對最少利益這部分做文章,在最不賺錢的領域不停壓榨!這種死拼完全忽視了產業鏈戰爭的特點。實際上,任何行業的產業鏈,除了加工製造,還有六大環節:產品設計,原料采購,物流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終端零售。也就是這六大環節最需要大學生,而他們這六大環節就是整條產業鏈裡面最有價值並且最需要大學生的一環。不過在現在的全球競爭格局下,這些環節中最關鍵最賺錢最需要大學生的環節,幾乎都不是我們中國企業所控制的;少數中國企業意識到了,繼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為中國大學生提供適合崗位,但是可悲的是,大多數中國企業和中國企業家還沒有覺醒! 那些沒有覺醒的大多數在國際分工之下,被分派到哪一環節了呢?事實上,都被分到附加值最低的,浪費資源的,破壞環境的,只需要低價勞動力不需要大學生的產品製造環節。而其他有價值的環節基本上全部掌控在歐美各國的手中。也就是說,當前中國的大多數企業需要的是有體力無知識的低價勞動力,而不是就有知識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
二、 解決大學生失業對策
面對如此危機,我們應該怎麼辦呢?第一政府產業政策的思維轉換由於我們已經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產業鏈戰爭的新時代,因此政府推動的產業政策就格外的重要。過去我們犯了很多錯誤,例如市場換技術,結果市場丟了,技術也沒換來。這兩年很多地方政府呼籲企業搞產業升級和品牌戰略,我認為這又是一個誤區。
;❹ 20歲大學生出血熱死亡,45歲失獨母親痛哭,是什麼引起的呢
12月21日,西安市西安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門口,今年47歲的陳冉和45歲的王蘭悲痛欲絕。他們年僅20歲的獨子陳昊楠在12月17日因傳染病出血熱死亡,對於兒子的病因,陳先生夫婦懷疑是學校「鼠患肆虐」所致。據了解,出血熱主要通過老鼠的分泌物、尿液等媒介傳播。而陳昊楠死前,曾向父親提及學校宿舍有老鼠頻繁出入,且同學的床上有疑似老鼠屎的顆粒物。
陳冉夫婦表示,這種藏頭露尾的做法,實在是讓人不齒。他們不要求賠償,但一定要討個說法;要求所有應該負責的人負責,要求公正處理此事;要求學校正面回應此事並不再隱瞞;要求學校正視老鼠事件,積極處理保證其他學生的安全,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此事,我們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