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雷華南師范大學博士後申請
㈠ 在哪裡讀心理學比較好
你好這位同學,網路知道官方認證心理學行家為你提供心理院校排名信息。
首先你需要定位清楚自己是要出國留學還是在國內深造。如果是出國,那麼以下是最新的QS權威國際心理系轉向排名結果(全球前50位):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國內前十的心理院系。在這里我引用高校網的文章《中國心理學排名前十的院校介紹》:
心理學統考之後,對對心理學感興趣的同學們來說,應該是一個喜訊,這樣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復習情況來隨時修改自己的報考意向。如果你在復習備考的過程中感覺不錯,就可以沖刺一下名校,盤點了心理學排名前七的牛校的深度信息,供廣大學子參考。
七所牛校中,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西南師范大學的基礎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和華南師范大學的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浙江大學的應用心理學是國家的重點學科,他們的實力有目共睹。中山大學在楊中芳教授的帶領下發展迅速,社會心理學和認知神經科學是其兩大方向。中科院心理所也是不可遺漏的,他們在心理學的理論研究方面走在全國理論前沿。
1、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按綜合大學規格進行全面的學科建制,從事多方面的研究,提供高質量的綜合性高等教育,涵蓋心理學各主要方向。
心理學系的科研領域涉及較廣泛的方面,包括實驗心理學,認知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生理心理學,心理統計與測量,發展心理學,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情緒心理學,比較心理學,臨床心理學,醫學心理學,工業與管理心理學,消費與廣告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工程心理學等,這一綜合特性為培養心理學高等基礎與應用心理學人才奠定了重要基礎。心理學系的認知神經心理學、生理心理學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也是目前國內唯一能以靈長類動物為研究對象的心理學機構,而她的臨床心理學、比較心理學、情緒心理學則是國內最早建立並最具特色的。心理學系設有心理學研究所,並設有認知神經科學研究中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人力資源評價與開發中心、臨床心理學研究中心等機構。心理學系有一系列設施服務於教學、科研各個領域,包括專用的計算機教室,各種錄音錄象設備,實驗動物中心。心理學系擁有國內高校最多的心理學圖書資料,有120多種外文專業雜志、20種中文雜志、近萬卷圖書的資料室。心理學系擁有一幢獨立的用於生物心理學研究、教學的實驗樓,一個專設的用於發展心理學研究、教學的實驗室,一個獨立的綜合辦公與研究實驗樓,並與校醫院合建有心理診所。 1987年,生理心理學被確立教育部重點學科,2002年,基礎心理學被教育部確立為重點學科。
2、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專業是"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996年批准),建立了北京市級的"心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2000年批准),擁有心理學博士後流動站(1999年批准)、心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00年批准),有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三個博士點,具備了較好的人才培養條件。在科研和學術發展方面,我院的發展心理研究所是"全國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999年批准),"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是全國高等學校重點學科(2002年批准),"認知科學與學習"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0年批准)、教育部"腦科學與認知科學網上合作研究中心" (2001年批准)、"應用實驗心理"北京市重點實驗室(2001年批准)等也以我院為學術依託。同時,我們還利用北京師范大學"211工程"的建設經費,建立了"學習與教學心理實驗室"、"早期心理發展實驗室"(1997年批准)和"心理測量與評價實驗室"(2000年批准)等校級重點實驗室,具備了較好的科學研究條件。
心理學院作為教學與科研並重的綜合性學術機構,共設有腦與認知科學研究所、發展心理研究所、教育心理與心理健康研究所、心理測量與評價研究所、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所等5個研究機構。各研究所是既相對分工、有自己明確的主攻方向,又相互合作、協同完成重大科研課題的整體,他們構成了學院的研究實體。
3、華東師大
華東師范大學的心理學系1979年正式建系,是全國知名的心理學教學與科研機構。有兩個博士點(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和三個碩士點(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每年招收碩士研究生15-20名。1996年,該系經原國家教委審定批准為國家自然科學教學和科研人才培養基地,並撥專款資助。1999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設立博士後流動站。目前該系有教職工3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強項在於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但是,它的人力資源管理、心理測量、學校咨詢(偏向認知學派的咨詢)較好
下屬教學科研機構
基礎心理學教研室
該室現有教授5人, 副教授3人,講師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8人。學術帶頭人楊治良教授在基礎心理學,尤其在內隱記憶領域的研究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現招收認知心理學,實驗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心理統計學,管理與經濟心理學等方向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教研室
該室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講師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9人。該室的博士點是恢復學位制度後全國建立的第一批博士點之一。發展心理學的學科帶頭人繆小春教授在發展心理學領域,尤其在語言發展領域,成績卓著。教育心理學的學科帶頭人皮連生教授在教育心理學領域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在全國有廣泛影響。招收認知發展、語言發展和語言學習、社會性發展和社會化、兒童心理測量、學習心理和教學心理、學校心理學等方向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
應用心理學教研室
該室現有教授2人, 副教授3人,講師4人,助教1人。其中碩士生導師4人。該室學科帶頭人俞文釗教授長期從事管理心理學等有關領域的研究,著述頗豐,在國內有重要影響,招收管理心理學、經濟心理學、醫學與臨床心理學(心理咨詢,心理衛生)、社會心理學、法律心理學等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4、首都師范大學
在北京市的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基礎上,根據心理學的發展趨勢及自身特點,已建立起較完善的學科體系。有一支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學術隊伍,擁有先進的研究設備與條件,擁有導師10名。198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84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該學科經過不斷的努力,尤其是近5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專業設置
1 - 個性與社會性發展
個性與社會性發展主要研究人的興趣、動機、理想、信念、價值觀、氣質、性格、自我意識、情感的發展特徵以及性別角色、親子關系、同伴關系、師生關系、問題行為等等社會化過程。目前,主要著眼於兒童青少年的個性與社會性發展,研究課題包括嬰幼兒氣質的特點及其影響、中小學生的親子溝通、中小學生的欺負與受欺負、青少年使用互聯網與其心理行為發展的關系、學習不良兒童的社會性發展等等。
2 - 學習與認知
近二十年來,認知心理學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加速了心理測驗理論和技術的發展。認知心理學的信息加工理論是心理測量提供新的評定方法的一種思想源泉。因此,該方向突出認知心理學對測驗發展影響的研究,重點放在解決心理特徵的測量問題上;同時,還探討與測驗緊密相關的統計理論以及結構方程理論和元分析等方面。主要研究重點為:(1)人類記憶過程。(2)視覺信息加工。(3)語言認知。
3 - 動機與情緒
情緒是心理學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它是人類心理現象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情緒具有動機的功能,是認知的組織者,是人格的核心,是人類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人類的心理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該究方向主要使用BioPac多導生理儀探討情緒的生理機制、情緒與認知的關系以及情緒調節系統等。
目前心理學系的研究方向主要有認知心理學、情緒心理、心理統計與測量,以及發展與心理咨詢四個方向。
5、中科院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成立於1951年,前身是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現有職工總數143人。它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心理學研究機構,是中國心理學會的掛靠單位,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並設有心理學博士後流動站。心理所側重於自然科學方面的研究,主要從事心理過程、規律、生理機制和有關的重要理論問題和應用問題的研究。
作為心理學研究的基地,心理所具有優良的科學傳統和學術氛圍,擁有良好的實驗設備和信息技術支撐系統。心理所的圖書館是全國心理學文獻中心,資料齊全,館藏豐富。國內心理學最權威的學術刊物《心理學報》由心理所和中國心理學會聯合主辦。
2002年6月心理所正式進入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今後心理所將緊密結合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需求,適時地調整原有的學科布局,不斷開拓新的研究領域,爭取成為國際著名的研究所。
心理健康與創新能力研究重點實驗室
該實驗室主要從事與人口素質和心理健康問題相關的應用基礎和應用研究。以畢生發展和生物-心理-社會的系統論觀點為指導,探討維護心理健康的腦機制和創造力發展規律,為提高我國人口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論基礎、評價系統和訓練方法。
認知與復雜信息環境研究實驗室
該實驗室主要從事人、組織與信息環境交互作用過程中認知心理學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採用與信息科學、神經科學交叉的實驗手段,探討復雜信息環境中意識、思維和語言等的認知過程及其規律,為高新技術和信息系統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
該實驗室下面新增設一個漢語認知與信息處理聯合實驗室,該實驗室將與美國Rutgers大學心理系共建。自然語言處理是信息處理系統的關鍵技術,也是心理科學的前沿問題。美國Rutgers大學心理系在可以用作認知加工模型的句法分析的理論和演算法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比傳統的句法分析在時間和空間的花費上降低了一個數量級,推動了以句子處理技術為核心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發展。心理所在自然漢語理解的人工智慧研究方面有深厚的積累,與國外先進力量的結合,將會在中文信息處理系統上取得重大進展,實現高度智能化的信息處理。
該實驗室將研究語言的心理表徵和認知過程,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為認知心理學研究概念的形成、學習和分類,以及在大概念樣本中進行全面、系統的語義網路研究提供基礎;從概念的角度研究語言,把對語言的心理學研究推進一個新階段;開發中文信息處理系統,實現高度智能化的人工智慧信息處理。
社會經濟與心理行為研究中心
該中心主要從事與國家需求緊密相關的經濟全球化和社會經濟轉型期出現的心理學問題的應用基礎和應用研究。用行為科學和心理科學特有的研究方法,探討經濟全球化和我國社會經濟轉型期個體與組織的行為適應的重大理論前沿問題,同時為政府、企業在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各種行為問題提供咨詢和建議。
6、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學院其前身為杭州大學心理學系,建立與1980年。1998年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四校合並後,心理學系更名為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學院。該院是國家重點學科點所在單位,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最早批准具有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予權的所在單位,是我國心理學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實驗室(浙江大學工業心理學國家專業實驗室)所在單位,是心理學領域最早被批準的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之一。心理學科還是浙江大學"211工程"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自1998年以來心理系研究生招生規模已居全國心理系首位。
現有心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包括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及相應碩士點。
現有研究機構:浙江大學工業心理學國家專業實驗室、浙江大學認知與發展心理學研究所、浙江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浙江大學認知與發展中心。現有學術刊物:《應用心理學》雜志(季刊)
7、西南大學
西南大學的心理學實際也就是原西南師大的心理學系。西南師范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是從原教育系獨立出來的,成立於1988年2月。1994年3月,設立西南師范大學心理學系,與西南師范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實行系所合一,2003年升級為心理學院。目前學院有教職工46名(包括3名雙聘教師),其中有教授、副教授 18名,講師及助教16名,政工、行政和實驗圖書管理人員12名。學院目前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基礎心理學;心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心理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心理學與社會管理研究中心;具有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等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三個碩士點;四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及重點實驗室。
黃希庭是中國心理學會的常務理事之一,張慶林為現任系主任。黃希庭所帶的研究方向是人格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張慶林帶的是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生。實力雄厚,發展潛力極大。每年招收的碩士生在80-100名左右。
8、華中師范大學
1993年10月成立心理學系。近十多年來,已經招收19屆心理學本科生。近年來已形成一支以劉華山教授為首的整體學術實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共有10 位教授、5位副教授,其中8位獲博士學位,9位有在國(境)外工作或訪學一年以上的學術經歷。他們的研究成果已在學術界產生良好反響。2000年以來他們共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重點項目等在內的科研項目共32項,各項研究經費290餘萬元,1998年以來,出版學術著作17部,在SSCI刊物、《心理學報》和《心理科學》上發表論文160餘篇。這里已經成為我國一個重要的心理學研究基地和高級專門人才培養基地。
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院,下設心理學系、發展與教育心理研究所、心理輔導研究所、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腦與認知研究所。2005年,湖北省科技廳、教育廳以華中師范大學為依託建設,湖北省人的發展與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學位授予權。
9、華南師范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學科1984年獲得教育心理學博士學位授予權,80年代以來一直是廣東省重點學科,1997年通過國家立項成為我校211工程3個第一層次重點建設的學科之一,1999年被確定為廣東省教廳確立為15個第一層次重點建設的學科之一,並獲批設立廣東省特聘教授崗位, 2000年12月獲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在華南師大心理學科發展的基礎上,1993年建立了「華南師范大學心理科學研究所」,2000年10月獲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正式定名為「華南師范大學心理應用研究中心」。
本中心現有專職研究人員15人,其中本校11人,外校4人;兼職研究人員12人,其中本校3人,外校9人。本中心通過長期的建設與發展,形成了「學習與智力開發研究」、「人格與心理健康」研究、「現代管理心理與人才測評研究」方向。莫雷、楊志良都在此中心工作。
10、中山大學
心理學系現有全職教師14名、兼職教師9名。在未來5年裡,心理學系將發展以科研為本的基礎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並培養一支富有朝氣的科研和教學隊伍。朱智賢、高覺敷等著名心理學家曾執教於此。
心理學系將重點引進一批訓練良好的新近畢業的年輕博士和幾位成果傑出的中青年學者等兩類人才並提供優厚待遇和科研環境。
發展方向
1)認知神經科學
運用影像學和行為等手段研究人類認知的基本規律,包括注意、記憶、語言、思維和學習等。
2)應用認知心理學
運用實驗及調查等手段研究網路心理(包括網路交往、網路廣告、網路教學)、人機關系、語言學習、自動推理、認知障礙等。
3)文化心理學
研究中國人思維模式以及與此相關的人際交往心理、消費和廣告心理等。
4)健康心理學以及心理健康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祝你學習進步、考入自己理想的好學校!
㈡ 華南師范大學哪位老師講的心理學比較好呢
三個方向導師信息 如下:
基礎心理學:
金志成(博導):實驗心理學。現主要研究選擇性注意和工作記憶。對實驗設計要求嚴格,對心理測量及精神分析持異議。
張積家(博導):語言心理學,系主任。喜歡以哲學指導心理學研究。
劉鳴(博導):學習與認知心理研究,副校長。對表象有研究。現招收認知心理學和管理心理學兩個方向的博士。
李小建:神經、短時記憶等。從美國歸來。
王才康:漢語認知研究、心理測量。
任旭明:原來主要從事動機研究。現在轉移到記憶方面。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莫雷(博導):學習心理研究,副校長、院長。國內教育心理學權威。
張衛:發展心理學。主要從事青少年發展研究。年輕的教授。
鄭雪(博導):人格心理研究。現主要從事主觀幸福感和跨文化心理研究。是我比較欣賞的一位老師。
陶德清:特殊兒童心理研究。
王穗蘋:閱讀心理。張衛的太太。
何先友:莫雷的學生。主要從事閱讀心理研究。在本科實行雙語教學獲獎。
應用心理學:
張敏強(博導):人力資源管理與測評。
溫忠麟:人力資源管理與測評。數學系畢業,現在香港攻讀博士,主修「自我」。為人隨和。
馬欣川:人才測評。華東師大博士後。
鄭希付(博導):臨床心理學。
王玲:學校心理衛生、變態心理學,鄭雪的太太/;P在中山三院做心理咨詢。
申荷永(博導):心理分析。中國榮格學派第一人。
李寧:學習效果,群體心理。體操王子李寧的同門師兄。
㈢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專業怎麼樣
我是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的學生 華師心理學在全國排第三 在北師大北大之後 號稱華師第一院——教育科學學院的最強專業 有很多名師
㈣ 華南師范大學哪些專業最值得讀
華南師范大學作為一所211的師范大學,主打的肯定就是師范學科。這里的師范學科都有較高的水平,但這里的一些非師范學科也相當不錯。
還有數科院里的各個專業、教育技術學什麼的都相當好。都是國家特色學科,在很多排行榜上都是榜上有名的。這種專業比較實干,能掌握一門技術,或者大幅提高自己專業能力,我個人比較推薦,就業前景很穩定且不錯。
不過,專業不代表一切,很多人畢業之後找的工作都與專業不對口。專業到底是其次的,主要看個人在大學期間怎麼規劃未來的方向吧。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