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學生的現實生活
❶ 為何「農村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

現在很多農村一些普通大學生面對找工作和職場都缺乏一種自信,很多這樣的大學生由於害怕面試的失敗,接受不了城市競爭的壓力都會選擇在農村的縣城找一份工作,這樣的選擇勢必會導致今後的發展空間小,發展速度比城市低的情況。對於農村大學生缺乏自信心的現象很多,有的由於膽怯選擇縣城工作,有的因為行業競爭大選擇轉行做農民工或者進場做流水線等。
農村大學生大多混得不好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城鄉差距,另一方面是由於父母教育的欠缺。對於「農村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的情況你怎麼看呢?
❷ 為什麼有部分農村的學生上大學就「墮落」了
上了大學後,課程少了,學習壓力沒有這么大,可以支配的時間多了,於是很多大學生就開始有點「墮落」了。相對於城市的學生來說,農村的學生好像更容易懈怠,沒有了高中時候的那種拼搏的勁頭,而且畢業後也平平淡淡,有些混得還比較差,當然這里指的不是全部的農村學生,而是小部分的農村學生。
那麼為什麼有些農村的學生一上大學就「墮落」了呢?首先,有一個非常現實的事情是,不是所有農村出來的孩子都像大家看到那樣勤奮努力、積極向上、意志堅決、頑強不屈,他們大多數是自卑、追求安逸、畏懼艱難、易受誘惑、沒有主見的。所以有些農村的學生一上大學就墮落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農村的孩子易受誘惑、沒有主見。
農村的學生上到大學後,所處的環境改變了,在家裡,他們要做家務、干農活,因為身邊的人都是這樣,所以他們也覺得沒什麼。可是當他們上了大學後,不需要再做繁忙的家務農活,並且可以支配自己的時間。
隨著社會的發展,就算是農村來的孩子,至少也可以擁有一部智能手機,愛玩是人的天性,一旦有了玩耍的工具和玩耍的時間,人就很容易開始墮落。這時,農村孩子壓抑多年的慾望終於在上了大學後得到釋放,可是這一釋放就一發不可收拾,在想要做回那個努力拚搏的自己,沒有堅強的意志力恐怕有點難做到。
其次,當很多農村孩子努力考上大學後,以為終於可以和別人接受同一個水平的教育時,他們才發現,原來在一開始他們就輸了。我們常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羅馬。上了大學後,他們發現不是所有人都想他們一樣只顧學習,別人還發展了自己的興趣和特長,特別是別人展示自己的才藝時,自己什麼都不會,自卑的心理一下就湧上來了。
當看到來自城市的舍友從小到大被父母呵護著成長,可以隨時買到一台幾千塊的相機,也可以在假期遊山玩水,甚至花幾千塊看明星演唱會的時候,他們會很羨慕。而自己為了節省生活費,一頓只吃一個饅頭,一個星期只吃一頓肉。在農村孩子思考如何不被生活壓倒的時候,城市孩子思考的是如何發展自己。這讓農村的孩子感到更加自卑,不再相信自己的努力,陷入否定自己的困境,慢慢開始消極起來。
❸ 農村孩子考上大學後都過得怎樣,高考真的會改變命運嗎
網友一:
對於很多農村的寒門學子們來說,如果能夠考上大學,人生無疑又多了一條新的選擇和出路!當然考的學校越好,就意味著今後發展的機會和路徑越大,而考的學校一般的學子並不意味著一生就會碌碌無為!
考上大學,去了大城市,眼界和人際圈子就不一樣了!有人曾說,自從農村出來,考上了大城市裡的學校,自己可以參觀很多原先只在想像中的展覽館,自己也可以讀到很多很多以前沒錢買的書,更難得的是,自己還結交到了來自五湖四海社會各界的朋友,讓自己的人生完全變了模樣!
網友二:
我即是一個農村大學生,畢業於一所一般的本科院校。經過高考,考入大學,然後畢業找工作,可能是農村大學生中的一個一般身影吧。畢業後默默耕耘,也算安定了下來。感受考上大學,無非也即是能找到一個好作業,從而自個以及家人的生活品質得到提高,告別老一輩的生活方式。
可是放到大的環境下來看,感受無非仍是在這個社會分工中,最底層的那批人,成天繁忙,也僅僅為了生計罷了吧,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如今農村大學生結業今後相對來說遍及沒有富裕的家境,開闊的視野,豐厚的人脈,經過一個高考想要逆天改命,難度有點大。不管怎樣,仍是要好好盡力,讓自個過得潤澤些些,以及讓你的下一代起跑線更高,說不定大力出奇跡呢!
網友三:
不經歷過高考,如何能夠了解這份感受,談太多理論,都是誇口奇談,誤人子弟。我以前讀高三的時候,也是這么想的,以為考上大學就等於鯉魚躍龍門,我是在農村長大的,大家都知道,農村生活苦,沒錢呀,所以就很想改變自己的命運。
所以只能努力讀書,沒辦法,不管自己再怎麼用功,成績就擺在那裡,沒別人的頭腦好使呀,所以更加奮力讀書。結果高考還是失敗了,所以為了能讀上大學,只能選擇復讀,反正這都是一種觀念,還好經過我不懈的努力,我終於考上了大學,還差點沒上成,一個人的運氣就是這樣。
網友四:
想不想成才是你自己決定,能不能成才很大程度取決於你能不能考個好大學,更重要的是學到扎實的知識。上大學的目的都沒搞清楚你在這瞎掰。目的很單純,扎實的知識。只要你學的夠學校認可,一本重點隨便走好公司。什麼清華北大,學到好的都行。
身為農村人什麼特長也沒有,什麼技能也沒有,拿什麼出人頭地,重要的是知識,技術。知識永遠都是需要,學習知識擁有知識,至少給你提供了更多的生存選擇機會,放棄學習,也意味著放棄知識,那生存的機會也意味放棄。那隻能望洋興嘆了。也只好羨慕別人鯉魚跳龍門了。就是沒躍進龍門,那至少也是努力過,拼搏過,也是人生無悔。那也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也是正能量。不學習還先叫苦,理由一大堆。那隻好由你了。
網友五:
我自己從小長在農村,也是通過讀書,高考,上大學,畢業之後找工作。現在在城市裡工作,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家庭,生活在當地還算可以。我也是通過高考,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很多跟我一起讀書的孩子,都是這樣的機會。通過讀書高考,跳出農村,走向城市。有些成績比較好的,考上比較好大的讀書,然後出國留學的也有好幾個。
對城市裡的孩子來說,可能就無所謂。他們從小就生長在優越的環境裡面,有家庭的幫助,考試怎麼樣對他們來說並不是很重要。所以說,鯉魚跳龍門對農村的孩子來說是現實的,也是通過高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的。
網友六:
我也是農村出來的大學生,高考是現在改變鄉村孩子命運相對對比公平的方法了。我以為,假如連高考都是不能解決鄉村孩子改變人生的公平秤,那咱們農村孩子大部分今後只能是更農村、只能是社會更底層的人了。考上大學,要經過自個的勤勉和盡力才幹完成改動人生的意圖,假如不好好學習,相同也無法完成跳龍門的希望,高考僅僅一個橋梁,需求咱們自個的斗爭。
❹ 農村出來的大學生他們家裡沒有錢買不起房收入一般未來都回農村還是咋辦呢
我也是農村出來的,看到這個問題彷彿跟自己的情況一樣。我是11年畢業的,畢業之後去了北京,工作8年,收入一般,父母給了點錢,自己去借了了點付了個首付,打工看不到希望,現在回到農友中賀村,自己搞了點小養殖,也不知道未來有沒有前途,但是總比一直看不到希望強。
如果目前生活的不如意,不如跳出來,可能前期會苦一點,後期會有極大改觀。現在年輕不拼搏,以後負擔重了,根本就不敢拼搏了。
我也是一個回家創業的90後,現在去努力了,以後才不會後悔。
❺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很多混得比較差
1、剛入職工作進入高收入行業的概率低,行業前途也不怎麼樣。即便排除關系對工作的影響,找工作也面臨預算約束和信息不足的問題。當地城市孩子還沒畢業,父母早就通過各種關系給孩子找合適的工作了;而農村孩子必須在畢業一定時間內找到工作,不然就面臨吃飯和房租問題。一個寢室的學生,城市的往往大四第一學期工作家裡就安排好了,而農村孩子在參加各種招聘會,這種現象很普遍吧。同時,招聘會的工作崗位一般是雙向選擇的,而好工作一般是用人單位單向選擇的,也就是農村孩子可選崗位和時間都比城市孩子少。因此根據陸銘的研究,學生的本地城市戶籍會極大的增加其進入高收入行業的概率。其實還有關於家庭戶籍對高考成績、創業比例的影響,而這些也會影響收入,就不多做介紹了。
2、欠缺社交技巧,而相對社交能力,知識和吃苦回報率降低了。根據一項對美國行業收入差距的研究,在控制數學能力的條件下,30年來高社交人才要比低社交能力人才收入增長快20%以上,中國估計一樣。學校課程學習是典型的刻意練習,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薄弱項定向提高技能。但社交技巧很難刻意練習,因為大部分人待人接物時根本不知道、也很少去思考自己行為是否正確,就更別提通過訓練社交薄弱項刻意訓練了。但城市父母社交技巧普遍高於農村父母,因此通過潛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城市孩子的社交技巧更高。其實如果注意觀察,會發現農村孩子混的比較好的,他們的父母往往是村幹部或者開小賣部的,種地的往往比較少(有相關研究)。簡單地說,在知識學習方面農村學生通過刻苦努力可以提高自己,但對社交技巧卻是一臉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