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廉潔的重要性

大學生廉潔的重要性

發布時間: 2025-10-07 19:27:08

A. 對大學生進行廉潔教育的重要性

廉潔教育在當下的大學校園里絕對有大力開展的必要,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放眼當今校園餐廳,那些只吃了一口的一碗飯就被當成垃圾倒掉,這樣的現象在絕大多數的校園里存在並呈現日益嚴重的形勢
2 當今大學生日益忽視那些需要靠體力而生存的人群,生活圈子狹小,眼界不夠開闊,對於貧苦生活了解不深
3 日益增多的月光族大學生其實原因不只是可以花的錢太少,而是缺乏計劃性,缺乏廉潔的觀念
以上主要是必要性,對於建議,有以下幾點:
1 開展學生自治。通過大學生社團參與,在校園中廣發開展廉潔爭先活動,提高同學們的參與熱情
2 展開廉潔文化建設 以班級、年級、或者宿舍為單位,展開定期的廉潔生活比賽,並能夠相互監督,形成廉潔氛圍
3 輔導員多進行正面的教育引導 這個引導其實對於當今還沒有完全成人的大學生而言,還是能夠很有引導作用的

B. 大學生廉潔教育對思想精神建設的重要性

在大學生中進行廉潔教育,不僅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而且是校園廉潔文化建設的需要,更是和諧社會持續發展的需要.
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也是當代大學生應有的道德品質,需要在新的歷史時期將其發揚光大.廉潔文化是廉潔的理論和行為方式及其相互關系的文化總和,是關於廉潔的知識、理念、制度及與之相對應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的總概括.校園廉潔文化是以廉潔為思想內涵,以文化為表現形式,圍繞廉潔開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動的總稱.其目的在於使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正確的事業觀、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交友觀,在大學校園環境中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風尚和文化氛圍.
新的世紀,我國的大學廉潔教育還處於起步和探索階段,機遇和挑戰並存.在實踐工作中我們遇到了一些發展中的問題和困境,其中,高校校園不良亞文化的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和研究,以便為校園廉潔文化的建構尋找理論上的根源和實踐中的發展徑向.高校校園亞文化作為高校主流文化之外的相對獨立和完整的系統,受校園主流文化的影響和制約,一般不與主流文化形成抵觸和對抗.校園亞文化一方面與校園主文化有背離,同時也對校園主文化進行豐富和補充.大學生校園亞文化的形成是社會大環境作用的結果與影射,是大學生個體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的顯現,是大學生面對社會、國家、人生等方面的理解與思考.大學校園亞文化的表現形式有多種,就類型來說可以包括三種:健康亞文化、不良亞文化、中性亞文化.大學腐敗亞文化屬於不良亞文化,而與之相對應的大學廉潔亞文化則屬於健康亞文化,也可以稱為大學廉潔文化.大學腐敗亞文化的本質是存有腐敗的前兆,行為有腐敗的影子,預期發展有腐敗的苗頭,如果不及時地引導與預防,將導致在校大學生或畢業以後認可腐敗乃至參與腐敗.腐敗亞文化最核心思想是利己與享樂,宣揚金錢至上、權利至上、「關系」至上,導致的後果是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高等學校的德育教育與誠信教育,顛覆了傳統的創業觀念與做人原則.
大學腐敗亞文化作為一種不良亞文化存在,有其客觀的時代背景和社會因素.腐敗亞文化是相對於廉政亞文化而言,是與校園文化建設精神背道而馳的反「廉政亞文化」、反主流校園文化.宏觀上來說,腐敗亞文化的外延呈現多面性,主要包括三個層次:部分大學生對於社會腐敗問題存有認識的不到位、漠視的態度和心理認可;大學生中存有考試作弊、逃課、違紀、替考等不誠信現象;大學生中黨員發展和學生幹部選拔中存在的不合理程序.
大學腐敗亞文化有四個方面具體的表現:①對社會上腐敗的「認可度」增強.部分大學生對社會腐敗的消極、漠視、贊同與學習的態度,是大學校園腐敗亞文化的重要方面.面對社會上的個別腐敗、個人收入懸殊、投機取巧、官僚主義、賣官買官等部分社會問題,大學生難免受到影響與沖擊.社會腐敗問題對高校大學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這種思想上的影響與導向如果沒有進行及時的疏導與合理的解釋,將導致部分大學生出現放棄信仰、漠視正義、缺乏人文關懷、鄙視知識等深層次的危機.大學生對社會上的腐敗問題的認識與態度,如果是鄙視、痛恨與揭發,就是廉正亞文化的一種良好氛圍;如果是贊成、羨慕與追逐腐敗,就是心理上腐敗的開始,就是腐敗亞文化的一種隱性表現.②部分大學生對於社會風氣缺乏科學和理性的判斷.他們迷信和崇拜關系,認為現代社會是「關系」的社會,「關系」比知識、能力更為重要.如果這種風氣在大學校園里蔓延,勢必在一定范圍內形成了校園腐敗亞文化.比如在每年的公務員考試中,各級政府都是嚴格按照招考大綱進行選錄,依照正常程序進行選拔人才.而有些大學生不了解實際情況,迷信社會關系,有些大學生甚至把不參加考試的理由歸咎於自己沒有關系.事實上,我國公務員錄用採取的是「逢進必考」原則,各級事業單位也要求公開向社會招考,不存在大學生所說的「黑幕」.③對於高校出現的作業抄襲、考試作弊、論文抄襲等現象,大學生表現出的漠視、認可與參與.這些現象屬於不誠信的范疇,也是大學腐敗亞文化的一種表現.作業抄襲是指部分大學生中的現象,在個別學校的部分班級中,這種現象還是很普遍的.考試作弊和論文抄襲現象並不少見,一些大學生抱著僥幸的心理作弊,一旦被抓住又後悔莫及.其行為是校園腐敗亞文化作用的結果,也是校園腐敗亞文化的一種表現.④面對大學生幹部評選、入黨、評獎評優、免試推薦研究生等關系自己利益的事情時,部分大學生寄希望於走關系達到目的,部分學生甚至認為這種現象是正常的現象.這些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現象,是導致校園腐敗亞文化的一大誘因.可悲的是,一些學生幹部利用手中的「職權」和老師對他們的信任,在推選幹部、評優、獎學金等方面搞特殊.個別學生幹部「官本位思想」和「官僚作風」嚴重,服務意識不夠.一些學生幹部自恃手中的「權力」,高居普通學生之上,而忘記了為同學服務的宗旨,榜樣作用嚴重地受到影響和削弱.
以上的分析,我們看到大學腐敗亞文化的危害和對大學廉潔教育發展所帶來的嚴重挑戰.所以,我們必須對大學腐敗亞文化加以科學地引導與預防,而唯一的路徑就是積極地構建校園廉潔文化體系.構建大學廉潔文化體系,加強校園廉潔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教育效果不可能立竿見影.所以,我們要遵循高校的教育規律與大學生的成長成才規律,在影響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各個環節進行科學地引導教育,形成大氛圍,形成新機制,把廉潔意識變成大學生思想道德的自覺意識、內心需求與行為指針.通過構築大學校園的廉潔教育活動、風氣與氛圍,引導大學生樹立廉潔意識,積極倡導廉政文化,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風尚和和諧氛圍.
二、校園廉政教育的內容與方法原則
2005年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中明確提出:「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共青團組織要把廉潔教育作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培養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大學生中開展廉潔教育,是我黨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和拓展,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和時代呼喚.在大學生中開展廉潔教育,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開展廉潔教育的對象、內容和方式與廉政教育有著較大差異.二者的差異直接決定了廉政教育很多的內容和方法不能直接移植到學校廉潔教育上,為此,筆者針對大學生中開展廉潔教育工作實踐進行了一些有意義的探討.
1、內容上:突出「五個重點」
校園廉潔教育和廉潔文化建設,首先要注重內涵建設.校園廉潔教育的內涵極其豐富,應重點凸顯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
(1)傳統美德教育.中國優秀傳統美德具有豐富的內涵、鮮明的個性和深遠的影響,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財富和文化源泉,在當前大學生精神生活日益多元化、道德水平整體下滑、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倫理道德體系尚未形成的大環境下,優秀傳統道德具有巨大的現實價值和教育意義,值得我們當代大學生更好地挖掘繼承和發揚光大.
(2)理想信念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引導大學生牢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
(3)思想道德教育.加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的教育,引導和培養大學生樹立「尊廉崇潔」道德價值觀、奮發向上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覺養成自律誠信和富有社會責任感的良好行為習慣,為將來服務社會、報效國家奠定堅實的人格基礎.
(4)法制紀律教育.遵紀守法是我國新型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要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的法制紀律教育,形成適應現代社會生活所必需的法律觀念和紀律觀念,學會嚴格依法辦事,用紀律約束自己,珍惜崗位,珍惜生活.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強走向社會的免疫力,遠離腐敗和墮落的陷阱,並學會運用法律武器與腐敗現象作斗爭,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5)廉政文化教育.廉政文化教育主要包括反腐倡廉的理論與實踐、我國廉政建設的有關法律法規、當代反腐倡廉的先進人物、中國傳統廉政文化思想及現代價值、國外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經驗借鑒等方面的內容.加強廉政文化教育,對於提高大學生的理論素養,夯實廉政文化基礎,增強分析問題的能力,正確認識社會腐敗現象,培養廉潔意識,發揚民族優秀傳統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意義.

C. 大學生廉潔修身論文

大學生廉潔修身的重要性 系別: 經濟管理學院
班別:11電子商務1班
姓名: 蔡貴慶
指導老師: 王益民

儒家常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從儒家經典可以看出,不管是齊家、是治國、還是平天下,都首先需要修身。所謂,「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時代呼喚英才,希望在與青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大學生的參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大學生去努力、去奮斗。
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大學生是當代社會的文化青年,對大學生進行廉潔修身教育,就是為了讓大學生在將來為國家和人民承擔屬於自己的使命。大學生處於迅速成長,成才的人生階段,承擔著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歷史重任,在大學生中開展廉潔修身教育,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內在需要,也是民族振興的希望所在。
因此,大學生的廉潔修身尤顯重要。
在大學生身上,祖國和人民寄託了許多的期望,廉潔修身便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望之一。致力於中華民族崛起和復興是當代大學生的首要使命;科學技術創新是當代大學生的職業使命;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是當代大學生的文化使命;大學生的崇高使命內在地包含了對大學生廉潔修身的要求;大學生的崇高使命還要求大學生通過修身樹立起高度責任擔當精神。樹立以社會主義集體為核心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為人民服務,發揚對國家和人民的奉獻精神,顧全大局,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養成高尚的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努力做到:誠實可信,勤勞謹慎,言行一致,樂於助人,見義勇為,尊敬師長,禮貌待人,樸素大方,廉潔奉公,尊重他人勞動,愛護公共財務,維護公共秩序,抵制不良社會風氣。努力學習新知識,樹立與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全面進步相適應的開拓進取,進求實效,公平競爭,團結協作,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等觀念。具備良好的個性心裡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具有較強的心理調適能力。

大學生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培養,具有較高水平的思想道德與科學文化素質,擁有巨大的人才資源潛力,而要擔當起科教興國與人才強國戰略的重任還要有廉潔修身的個人品質,報效祖國和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為發展科學技術刻苦拼搏的精神,團結協作精神。大學生是知識的傳播,運用和創造者,這是大學生知識分子的身份定位。知識分子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擔當著傳播,運用和創造知識的重任。首先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擔負著「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歷史任務。其次,知識分子是先進科學的技術的運用者,「是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先進生產力要求知識分子始終保持知識的先進性,也預示了知識分子承擔社會職責的持久性。專家們預測,隨著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全面開通,科技知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可以提高到百分之九十,科學技術從「間接的生產力」到「直接的生產力」的值將得到更加全面的展示。再次,知識分子是先進的文化知識的創造者。社會的進步需要先進文化知識的不斷創造,需要知識分子的不斷創新。可以說,文化知識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知識分子的文化知識創新需要豐富的知識積累和歷史文化傳承,需要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更新,更需要知識分子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有不為名利所累,孜孜以求真理的心境。大學生知識分子的身份定位,明確了大學生的角色責任,要求大學生在走出校園之前就具備相應的角色擔當意識。

現代社會是一個多元復雜的社會,既有陽光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當社會上的權力腐敗盛行卻得不到有效的遏制時,容易給大學生造成觀念上的誤導,同時,腐敗分子特別是位高權重的腐敗分子,利用自己的組織身份在合法的外衣的包裹和偽裝下,台上講廉潔奉公,台下搞腐敗墮落,其雙重道德人格製造的道德虛偽具有極大的社會負面效應,容易讓一些大學生對整個幹部隊伍產生不良聯想,將正直廉潔的政府官府官員也納入腐敗之列,從而喪失對黨和政府的信心,進而喪失對國家和民族的信心。社會上的道德失范現象入弱化集體主義價值觀,個人主義價值觀,極端主義價值觀,功利主義思潮,還有倫理關懷的缺乏等現象加上自我行為的失當,消費主義傾向無節制的,無計劃的,不合理消費,攀比,奢侈消費,戀愛支出過度;享樂主義,金錢放大主義,誠信迷失主義等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對大學生造成了嚴重的道德傷害,廉潔修身是大學生採納陽光,驅避陰暗的道德所向,也是大學生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保持道德人格關鍵。

大學生是社會的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大學生的特殊身份,大學校園的特殊環境以及當代大學生的所處的特殊時代,鑄就了大學生廉潔修身的特點。大學生目前尚處於無權狀態,也沒有相應的社會職務,故大學生的廉潔修身更多的是為將來正確使用權力做准備。廉潔修身的預制性對大學生將來的反腐倡廉具有不可替代的效用價值。因為人的道德品質形成過程是一個漸進積累,無形修養的過程,一個廉潔的人民公僕總是在成為公僕之前就有了良好的道德修養,有了廉潔的自律意識;一個腐敗分子,則在其經濟與生活腐敗之前,已經陷入道德上的腐敗。所以,大學生的廉潔修身具有更多的未來意義,是為中國未來的社會廉潔進行人才上的道德儲備。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歷史使命內涵著廉潔修身的人格要求,隨著大學生的不斷成長,成才,大學生廉潔修身的社會價值將不斷得到充分體現。當今天的大學生在未來社會擔當其社會重任時,其廉潔修身的美德就會成為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必將為國家帶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大學生人生旅途的長遠性也決定了廉潔修身的預制性。大學生活是大學生走向社會的關鍵一站,走出大學校園,大學生就要真實面對社會復雜性和挑戰性,大學生漫漫的人生旅途將不斷接受重重的道德考驗,只有在大學階段習慣人廉潔修身,才能在社會的風浪中經受洗禮,並用強大的意志力堅守自己的道德精神。

有人認為,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是非觀念已經基本定型,對大學生進行廉潔修身教育已經失去了時間機遇;也有人認為,即使大學生接受了學校的廉潔修身教育,但由於社會腐敗現象的影響,也存在被同化的可能。兩者的共同結論是,對大學生的廉潔修身教育徒勞無功,大學生的廉潔修身不具有可塑性。這種說法既缺乏科學依據,也不符合客觀事實。青年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青年人格尚處於未定型期,青年人心理能力的發展與身體的發展並不完全同步。而且在大學生身上我們能夠發現的道德優勢是大於其在道德上的不足,大學生對國家的責任感、對同類的同情、對父母的義務等這些美德為大學生的廉潔修身提供了倫理資本,使大學生廉潔修身的可塑性成為可能。

大學生廉潔修身蘊含著青年的特有激情,是青年朝氣真實反映。活力與朝氣是青年大學生的天然資本,青年的活力使發生在大學生身上的每一個主意、每一個行為都有生機,它鑄就了大學生對社會正義的理想化追求,對自身責任能力的強烈自信,對社會未來圖景的陽光憧憬。對大學生而言,廉潔修身與對祖國和人民的強烈責任感緊密相連,它不僅僅是個人安身立命的手段,而且是振興國家的精神支撐。大學生只要接受了廉潔修身的社會公義,就必然會用自己的激情甚至熱血去信守,並讓其表現出卓越一般社會成員的堅定性。

D. 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意義

高等學校加強對學生的廉潔教育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


熱點內容
大學生文文 發布:2025-10-07 21:06:30 瀏覽:279
西北師范大學楊和教授 發布:2025-10-07 20:51:24 瀏覽:280
威斯康星大學工業工程教授 發布:2025-10-07 20:47:12 瀏覽:626
2016北京本科生找工作 發布:2025-10-07 20:35:26 瀏覽:480
本科生教育類畢業論文格式 發布:2025-10-07 20:35:14 瀏覽:339
西電變壓器本科生 發布:2025-10-07 20:15:53 瀏覽:540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博士 發布:2025-10-07 19:55:44 瀏覽:266
霍建華很像的大學老師 發布:2025-10-07 19:44:16 瀏覽:136
山東大學教授馬兵 發布:2025-10-07 19:34:11 瀏覽:862
2019年大學生英語競賽 發布:2025-10-07 19:29:16 瀏覽: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