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德語研究生
Ⅰ 天津大學2016年或者2015年教育學考研方向,
你好,天津大學2016年的招生簡章還沒有出來,你可以參考2015年的天津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天津大學各專業不區分研究方向,入學的時候專業課考的都是734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公共課考的是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或240德語。鑒於你的本科專業,建議你報考教育學專業。
涵毅教育幫你查到了天津大學734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的參考書目:
1、王道俊:《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編:《教育學基礎》,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年第2版;
3、袁振國主編:《當代教育學》,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4、葉瀾著:《教育概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成有信主編:《教育學原理》,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6、孫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7、黃濟、王策三著:《現代教育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中外教育史
8、 《中國教育史》(孫培青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9、《外國教育史教程》(吳式穎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10、 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11、董奇,心理與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此外涵毅教育幫您查到天津大學734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大綱,如下:
一、考查目標
教育學綜合考試內容包括教育學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學和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四門教育學科基礎課程,要求考生系統掌握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並能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教育實際問題。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捲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3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鍾。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各部分內容所佔分值為: 教育學原理 約100分 中外教育史 約100分 教育心理學 約50分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約50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簡答題:10小題,每小題10分,共100分 分析論述題:7小題,每小題20分,共140分
三、考查范圍
教育學原理
一、考查目標 1、系統掌握教育學原理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現代教育觀念。 2、理解課程、教學、德育、學生活動、學校管理等教育活動的任務、過程、原則和方法。 3、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教育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二、考查內容
一、教育學概述
(一)教育學的研究對象
(二)教育學的研究任務
(三)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 (各階段代表性、有影響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
1、教育學的萌芽 2、獨立形態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 3、教育學發展的多樣化 4、教育學的理論深化
二、教育的概念及其產生與發展
(一)教育的質的規定性 1、教育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2、有目的地培養人,是教育這一社會現象與其他社會現象的根本區別,是教育的本質特點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中介系統
(三)教育概念的界定 1、廣義的教育 2、狹義的教育
(四)我國關於教育本質問題的主要觀點
1、教育是上層建築 2、教育是生產力 3、教育具有上層建築和生產力的雙重屬性 4、教育是一種綜合性的社會實踐活動 5、教育是促進個體社會化的過程 6、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五)教育起源的主要觀點 1、生物起源說 2、心理起源說 3、勞動起源說
(六)教育的歷史發展 1、古代教育的特徵 2、近代教育的特徵 3、現代教育的特徵
三、教育與人的發展
(一)人的發展概述 1、人的發展涵義 2、人的發展特點 3、人的發展的規律性
(二)影響人的發展的基本因素 l、影響人的身心發展因素的主要觀點 (1)單因素論與多因素論 (2)內發論與外鑠論 (3)內因與外因交互作用論 2、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主要因素 (1)遺傳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2)環境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3)個體的能動性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對人的發展的重大作用 1、個體個性化與個體社會化 2、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及有效發揮的條件 (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育主要通過文化知識的傳遞來培養人;教育對人的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 (四)人的身心發展特點對教育的制約 發展的順序性、階段性、差異性、不平衡性等對教育的制約
四、教育與社會發展 (一)教育與社會發展關系的主要理論 1、教育獨立論 2、教育萬能論 3、人力資本論 4、篩選假設理論 5、勞動力市場理論 (二)教育的社會制約性 1、生產力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 2、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 3、文化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 4、科學技術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 5、人口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 (三)教育的社會功能 1、教育的社會變遷功能 (1)教育的經濟功能 (2)教育的政治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 (4)教育的生態功能 2、教育的社會流動功能 (1)教育的社會流動功能的涵義 (2)教育的社會流動功能在當代的重要意義 3、教育的社會功能與教育的相對獨立性 (四)當代社會發展對教育的需求及教育面臨的挑戰 1、當代社會變革與教育發展 (1)現代化與教育變革 (2)全球化與教育變革 (3)知識經濟與教育變革 (4)信息社會與教育變革 (5)多元文化與教育變革 2、我國社會發展與教育 (1)教育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2)科教興國與國興科教
五、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 (一)教育目的 l、教育目的的概念 (1)教育目的的定義 (2)教育目的與教育方針的關系 (3)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和內容結構 2、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及主要理論 (1)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 (教育目的的社會制約性;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2)關於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論
(個人本位論,社會本位論;內在目的論,外在目的論;教育准備生活說,教育適應生活說等) 3、教育目的確立的依據 4、我國的教育目的 (1)我國1949年以來各個時期的教育目的 (2)我國教育目的的精神實質 (培養「勞動者」或「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堅持全面發展;培養獨立個性) 5、全面發展教育的構成 (1)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 (2)全面發展教育各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 (二)培養目標 1、培養目標的概念 (1)培養目標的定義 (2)培養目標與教育目的的關系 2、我國中小學培養目標 (1)普通中小學的性質與任務 (2)普通中小學教育的組成部分 (3)體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綜合實踐活動等概念及其相互關系 六、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概念 1、教育制度的含義和特點 2、教育制度的歷史發展 (二)學校教育制度 1、學制的概念與要素 (1)學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2)學制的主要類型 (雙軌學制;單軌學制;分支型學制) 2、學制確立的依據 (三)我國現行學校教育制度 1、我國現行學校教育制度的演變 (1949年以來我國的學制:1951年學制;1958年學制改革;改革開放以來的學制改革) 2、我國現行學校教育制度的形態 (1)各級學校系統 (2)各類學校系統 3、我國現行學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1)義務教育年限的延長 (2)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綜合化 (3)高等教育的大眾化 (4)終身教育體系的建構 七、課程 (一)課程的概念 1、課程的定義 2、課程及課程方案、課程標准、教科書等概念的關系 3、課程與教學的關系 (二)課程理論
1、課程理論及主要流派 2、爭論的主要問題 (知識中心課程理論;社會中心課程理論;學習者中心課程理論) (三)課程類型 1、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 2、綜合課程與分科課程 3、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 (四)課程編制 1、泰勒原理 2、課程目標 (1)課程目標的概念 (2)課程目標的來源 (3)課程目標與培養目標、教學目標的關系 (4)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 4、課程的內容及結構 (五)課程實施 1、課程實施的取向 2、影響課程實施的因素 (六)課程評價 1、課程評價的含義 2、課程評價的主要范圍 3、課程評價的主要模式 (七)課程改革 1、影響課程改革的主要因素 (政治因素;經濟囚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學生發展) 2、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外的主要課程改革 3、當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八、教學 (一)教學概述 l、教學的概念 (1)教學的定義 (2)教學與教育、智育、上課的區別與聯系 2、教學的主要作用與任務 (二)教學理論及主要流派 1、教學理論概述 (1)學習理論及其與教學理論的關系 (2)教學理論與課程理論的關系 (3)教學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2、當代主要教學理論流派 (1)行為主義教學理論 (2)認知主義教學理論 (3)人本主義教學理論 (三)教學過程 1、關於教學過程本質的主要觀點
2、教學過程中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 (1)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的關系 (2)掌握知識與培養思想品德的關系 (3)掌握知識與提高能力的關系 (4)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關系 (5)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關系 3、教學設計 (1)教學設計的概念 (2)教學設計的過程與方法 (3)教學設計的模式 (四)教學模式 1、教學模式概述 (1)教學模式的概念 (2)教學模式的特點 (3)教學模式的結構 2、當代國外主要教學模式 (1)程序教學模式 (2)發現教學模式 (3)掌握學習教學模式 (4)暗示教學模式 (5)範例教學模式 (6)非指導性教學模式 3、當代我國主要教學模式 (五)教學原則 1、教學原則的概念及確立依據 2、中小學教學的基本原則 (1)直觀性原則 (2)啟發性原則 (3)系統性原則 (4)鞏固性原則 (5)量力性原則 (6)思想性和科學性統一的原則 (7)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8)因材施教原則 (六)教學組織形式 1、教學組織形式的歷史發展 2、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 (1)個別教學制 (2)班級上課制 (3)分組教學制 3、班級授課制 4、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 (七)中小學常用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概述
(1)教學方法及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模式、教學策略等概念 (2)教學方法的選擇 2、中小學常用教學方法 (1)講授法 (2)談話法 (3)讀書指導法 (4)練習法 (4)演示法 (6)實驗法 (7)實習作業法 (8)討論法 (9)研究法 (八)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1、備課 2、上課 3、作業的布置與批改 4、課外輔導 5、學業考評 (九)教學評價及其改革 1、教學評價的概念及其功能 2、教學評價的種類 (1)診斷性評價 (2)形成性評價 (3)終結性評價 3、教學評價的原則與方法 4、學生學業成就評價 5、教師教學工作的評價 6、教學評價的改革 九、德育 (一)德育概述 1、德育概念 2、德育的功能 3、德育任務和內容 4、德育的特點 5、我國學校德育的基本內容 (1)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 (2)《小學德育綱要》與《中學德育大綱》 (二)德育過程及相關理論 1、德育過程的要素 2、德育過程的規律 3、德育過程主要理論 (三)德育原則 1、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 2、知行統一
3、正面引導與紀律約束相結合 4、發揮積極因素與克服消極因素相結合 5、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相結合 6、照顧年齡特點與照顧個別特點相結合 7、教育影響的一致性 8、教育影響的連續性 (四)德育方法 1、說服教育 2、情感陶冶 3、實踐鍛煉 4、自我教育 5、榜樣示範 6、品德評價 (五)德育途徑 1、直接的道德教學 2、間接的道德教育 (六)德育模式 1、道德認知發展模式 2、體諒模式 3、價值澄清模式 4、社會學習模式 5、集體教育模式。 十、教師與學生 (一)教師 1、教師的概念與類別 2、教師職業的產生與發展 3、教師的地位與作用 4、教師勞動的價值和特點 5、教師的權利與義務 6、教師的基本素養 7、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與途徑 (1)教師的培養和專業水平提高的緊迫性 (2)教師個體專業性發展的過程 (3)培養和提高教師素養的主要途徑 (二)學生 1、學生及學生觀 2、學生群體 (1)正式群體與非正式群體 (2)學生群體的作用 3、學生的權利和義務 (三)師生關系 1、師生關系的特點與類型 (1)學生中心論 (2)教師中心論
2、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 (1)良好師生關系的標准 (2)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途徑與方法 (四)班主任 1、班主任工作概述 (1)班主任工作的意義與任務 (2)班主任素質的要求 2、班集體的培養 (1)班集體的教育功能 (2)班集體與學生群體 (3)集體的發展階段 (4)培養集體的方法 3,班主任工作的內容和方法 (了解和研究學生;教導學生學好功課;組織班會活動;組織課外活動、校外活動和指導課餘生活;組織學生的勞動;通過家訪建立家校聯系;協調各方面對學生的要求;評定學生操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計劃與總結。) 十一、學校管理 (一)學校管理概述 1、學校管理的概念 2、學校管理的構成要素 3、學校管理體制 4、校長負責制 (二)學校管理的目標與過程 1、學校管理目標 2、學校管理過程的基本環節及其相互關系 (三)學校管理的內容和要求 1、教學管理 2、教師管理 3、學生管理 4、總務管理 (四)學校管理的發展趨勢 1、學校管理法治化 2、學校管理人性化 3、學校管理校本化 4、學校管理信息化
中外教育史
一、考查目標
1、系統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識,了解教育思想演變、教育制度發展、教育實施進程的基本線索,特別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准確理解有關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獻,特別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3、正確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評價中外教育史實,總結經驗與教訓,為現實的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理論啟示。 二、考查內容 —、中國古代教育 (一)官學制度的建立與「六藝」教育的形成 1、學校萌芽的傳說 2、兩周的教育制度 「學在官府」;大學與小學:國學與鄉學;家庭教育。 3、「六藝」教育 (二)私人講學的興起與傳統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人講學的興起與諸子百家私學的發展 2、齊國的稷下學宮 3、孔丘的教育實踐與教育思想 創辦私學與編訂「六經」;「庶、富、教」、「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與教育作用和地位;「有教無類」與教育對象;「學而優則仕」與教育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行並重;道德教育;論教師;歷史影響。 4、孟軻的教育思想 思孟學派:「性善論」與教育作用;「明人倫」與教育目的;「大丈夫」的人格理想;「深造自得」的教學思想。 5、荀況的教育思想 荀況與「六經」的傳授;「性惡論」與教育作用;以「大儒」為培養目標;以儒經為教學內容;「聞見知行」結合的學習過程與方法;論教師。 6、墨家的教育思想 「農與工肆之人」的代表;「素絲說」與教育作用;以「兼士」為培養目標;以科技和思維訓練為特色的教育內容;主動、創造的教育方法。 7、道家的教育思想 「法自然」與教育作用;「逍遙」的人格理想;提倡懷疑的學習方法。 8、法家的教育實踐與思想 「人性利己說」與教育作用;禁詩書與「以法為教」;禁私學與「以吏為師」 9、戰國後期的教育論著 《大學》;《中庸》;《學記》;《樂記》。 (三)儒學獨尊與讀經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 1、「獨尊儒術」文教政策的確立 2、太學、郡國學與鴻都門學 3、察舉制度 4、董仲舒的教育實踐與教育思想 《對賢良策》與三大文教政策;論人性與教育作用;論道德教育。 5、王充的教育實踐與教育思想 對讖緯神學的批判;關於教育作用與培養目標;論學習。 (四)封建國家教育體制的完善
1、魏晉南北朝官學的變革 西晉的國子學;南朝宋的「四館」與總明觀。 2、隋唐時期教育體系的完備 文教政策的探索與穩定;政府教育管理機構和體制的確立;中央和地方官學體系的完備;私學發展;學校教育發展的特點。 3、科舉制度的建立 科舉制度的萌芽與確立;科舉考試的程序、科目與方法:科舉制度與學校教育的關系;科舉制度的影響。 4、顏之推的教育思想 顏之推與《顏氏家訓》;論士大夫教育;論家庭教育。 5、韓愈的教育思想 「性三品」說與教育作用;關於人才培養和選拔的思想;論尊師重道。 (五)理學教育思想和學校的改革與發展 1、科舉制度的演變與官學的改革 科舉制度的演變;學校淪為科舉附庸;宋代「興文教」政策;北宋三次興學與「三舍法」;「蘇湖教法」;積分法;「六等黜陟法」;「監生歷事」;社學。 2、書院的發展 書院的產生與發展;《白鹿洞書院揭示》與書院教育宗旨:東林書院與書院講會;詁經精舍、學海堂與書院學術研究;書院教育的特點。 3、私塾與蒙學教材 私塾的發展與種類;蒙學教材的發展、種類和特點。 4、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明天理,滅人慾」與教育作用;論「大學」和「小學」教育;「朱子讀書法」。 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與教育作用;「隨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則;論教學;論兒童教育。 (六)理學教育思想的批判與反思 1、理學教育思想的批判 2、黃宗羲的「公其非是於學校」 3、顏元的教育思想 顏元與漳南書院;「實德實才」的培養目標;「六齋」與「實學」的教育內容;「習行」的教學方法。 二、中國近代教育 (一)近代教育的起步 1、教會學校在中國的舉辦 2、洋務學堂的興辦 洋務學堂的舉辦、類別和特點;京師同文館;福建船政學堂。 3、留學教育的起步 幼童留美;派遣留歐。 4、「中體西用」思想與張之洞的《勸學篇》 「中體西用」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張之洞與《勸學篇》;「中體西用」的歷史作用和局限。 (二)近代教育體系的建立 1、維新派的教育實踐 興辦學堂;興辦學會與發行報刊。
2、「百日維新」中的教育改革 創辦京師大學堂;改革科舉制度。 3、康有為的教育思想 維新運動中的教育改革主張;《大同書》中的教育理想。 4、梁啟超的教育思想 「開民智」、「伸民權」與教育作用;培養「新民」的教育目的;論學制:論師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兒童教育。 5、嚴復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論」;「體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觀。 6、清末新政時期的教育改革 「壬寅學制」和「癸卯學制」的頒布;廢科舉,興學堂;建立教育行政體制:確定教育宗旨。 7、清末的留學教育 留日教育;「庚款興學」與留美教育。 (三)近代教育體制的變革 1、民國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針;頒布學制;頒布課程標准。 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與實踐 「五育並舉」的教育方針;改革北京大學的教育實踐;教育獨立思想。 3、新文化運動時期和20年代的教育思潮與教育改革運動 平民教育思潮;工讀主義教育思潮;職業教育思潮;實用主義教育思潮;勤工儉學運動;科學教育思潮;國家主義教育思潮;學校教學改革與實驗。 4、教會教育的擴張與收回教育權運動 5、1922年「新學制」 七項標准;學制體系與特點。 三、中國現代教育 (—)南京國民政府的教育 1、教育宗旨與教育方針的變遷 黨化教育;「三民主義」教育宗旨;「戰時須作平時看」的教育方針。 2、教育制度改革 大學院和大學區制的試行;「戊辰學制」的頒行。 3、學校教育發展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戰爭時期的學校西遷。 4、學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訓育制度;中小學校的童子軍訓練;高中以上學生的軍訓;中學畢業會考。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根據地教育 1、新民主主義教育方針的形成 蘇維埃文化教育總方針;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教育方針。 2,幹部教育 幹部在職培訓;幹部學校教育;「抗大」。 3、群眾教育 4、普通教育 根據地的小學教育;解放區中小學教育的正規化;解放區高等教育的整頓與建設。5、革命根據地教育的基本經驗
(三)現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論與實踐 1、楊賢江與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 論教育本質;「全人生指導」與青年教育。 2、黃炎培的職業教育思想與實踐 職業教育的探索;職業教育思想體系。 3、晏陽初的鄉村教育實驗 「四大教育」與「三大方式」;「化農民」與「農民化」。 4、梁漱溟的鄉村教育建設 鄉村建設和鄉村教育理論;鄉村教育的實施。 5、陳鶴琴的「活教育」探索 兒童教育和「活教育」實驗;「活教育」思想體系。 6、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與實踐 「生活教育」實踐:曉庄學校;山海工學團;「小先生制」;育才學校;「生活教育」理論體系。
四、外國古代教育
(一)東方文明古國的教育 1、巴比倫的教育 巴比倫的學校:巴比倫學校的教學內容與方法。 2、古代埃及的教育 古代埃及的學校;古代埃及學校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3、古代印度的教育 婆羅門教育;佛教教育。 4、古代東方文明古國教育發展的特點
(二)古希臘教育 1、古風時代的教育 斯巴達教育;雅典教育。 2、古典時代的教育 「智者派」的教育活動與教育貢獻。 3、希臘化時期的教育 4、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論;德育論;智育論;「蘇格拉底方法」。 5、柏拉圖的教育思想 「學習即回憶」;《理想國》中的教育觀。 6、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靈魂論與教育;教育作用論。
(三)古羅馬教育 1、共和時期的羅馬教育 2、帝國時期的羅馬教育 3、古羅馬的教育思想 西塞羅的教育思想;昆體良的教育思想;奧古斯丁的教育思想。
(四)西歐中世紀教育
1、基督教教育 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機構和教育內容;基督教的教育思想。
2、封建主貴族的世俗教育 宮廷學校;騎士教育。 3、中世紀大學的形成與發展 4、新興市民階層的形成和城市學校的發展
(五)拜占廷與阿拉伯的教育 1、拜占廷的教育 教育概況;教育的特點及其影響。 2、阿拉伯的教育 教育概況;教育的特點及其影響。
五、外國近代教育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時期的教育 1、人文主義教育 義大利人文主義教育;北歐人文主義教育;人文主義教育的基本特徵。 2、新教教育 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張與教育實踐;加爾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張;英國國教派的教育主張 3、天主教教育 耶穌會的學校;耶穌會學校的組織管理與教學方式。
(二)歐美主要國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 1、英國近代教育 教育概況;教育思想:洛克、斯賓塞論教育。 2、法國近代教育 教育概況;教育思想:愛爾維修、狄德羅、拉夏洛泰論教育;法國大革等,由於字數限制,大綱顯示不全。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Ⅱ 天大文科考研
你是今年高考要報志願么?選擇本科專業??考研對大部分專業都是沒有限制的,可以跨專業考,相關專業考,本專業考,同等學力的也能考,所以說,只要選擇一個你喜歡、你感興趣、你特別想做的一個專業去讀就好了。文科類專業太多太多了,管理類,經濟類,文史類等等。。。好多專業都可以選。。。不過如果你以後只想考天大的研究生的話,不要選擇文科太強的專業,因為天大的工科比較強,文科特色太顯著的天大可能不擅長。所以我建議你選擇文理交叉學科的專業,比如說財務、會計、工程管理、信息科學等等這些有點偏文但是又離不開理科的專業。這樣以後考天大研究生的時候就比較好選擇了。不過在大學時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去學習是一件挺幸福的事兒,所以還是要自己拿主意了。
下面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一個關於文科專業的小總結,我覺得很好,強烈推薦。你可以看看。
第一類是傳統的文科專業,如哲學、中文、歷史學、考古學、教育學、學前教育、小學教育。
第二類是發展勢頭較好的文科專業,如新聞學、傳播學、對外漢語、國際政治、英語、德語、法語。
第三類是文理交叉的文科專業,如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社會學、教育技術學、藝術設計學。
第四類是新興的文科專業,如媒體創意、知識產權、家政學、特殊教育、言語聽覺科學。
第五類是稀缺的文科專業,如外交學、小語種類專業、公安學、偵查學、邊防管理、禁毒學。
第六類是藝術體育類專業,這是一類較為特殊的專業,它們在招生過程中不同於普通的高校,是單獨招生,並且有面試和專業課加試,分數線也不同於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分數線。
文史類專業(9個小類):哲學類、法學類、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政治學類、社會學類、教育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歷史學類、圖書檔案學類
文理兼收類(10個小類):
1. 外國語言文學類:包括英語、德語、法語、日語、朝鮮語等
2. 經濟學類:包括會計學、金融學、財政學、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等
3.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包括工程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
4. 公共管理類: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勞動和社會保障等
5. 工商管理類:包括工商管理、旅遊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
6. 新聞傳播類:包括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播電視編導、廣告學、編輯出版學等
7. 中醫學類:包括針灸推拿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醫骨傷科學等
8. 醫學、葯學:中醫學、護理學、針灸推拿學、葯學、中葯學、葯品營銷等
9. 藝術類:包括音樂學、美術學、藝術設計、播音主持與藝術、攝影、環境藝術設計、服裝設計等
10. 體育類:包括競技體育、體育健身與保安、運動訓練等
文科生可以選擇的專業(細分)
1、哲學類:哲學、邏輯學、宗教學、心理學
2、經濟學類: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學、金融學
3、教育學類:教育學、學前教育、特殊教育
4、歷史學類:歷史學、世界歷史學、考古學、博物館學、民族學
5、法學類:①法學 ②馬克思主義理論類: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革命史與共產黨史 ③社會學類:社會學、社會工作 ④政治學類:國際政治、政治學與行政學、思想教育學、外交學 ⑤公安學類:治安學、偵察學、邊防管理學
6、文學類: ①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文學、漢語言、對外漢語、古典文學 ②外國語言 ③新聞傳播學類: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編輯出版學、廣告學
7、管理類:①管理科學與管理工程類:管理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②工商管理類: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物流管理、工商企業管理、酒店管理學 ③公共管理類: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 ④農業經濟管理類:農林經濟管理、農村區域發展 ⑤ 圖書檔案學類:圖書館學、檔案學
在小范圍內排出了文科比較熱門的專業,供參考。
(1)學前教育。授予教育學學士。主幹課程:教育學、心理學、聲樂、美術、幼兒玩具製作等。招生院校:師范類。
(2)漢語言文學。授予文學學士。主幹課程:語言學概論、漢語史、古代文學、現代文學等。招生院校:師范類、綜合類院校。
(3)對外漢語。授予文學學士。主幹課程:漢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寫作、翻譯、古代(現代)漢語、西方文化禮儀等。招生院校:外語類、師范類院校。
(4)外語語言文學(外語)。授予文學學士。主要語種:英語、德語、法語、日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及小語種。招生院校:外語類、師范類、綜合類院校。
(5)廣播電視新聞學。授予文學學士。主幹課程:廣電概論、廣電技術基礎、新聞采訪寫作、編輯製作、攝影攝象等。招生院校:各傳媒院校、師范類、綜合類院校。
(6)藝術設計。授予藝術學學士,主幹課程:素描、色彩圖案、專業技法、專業設計、藝術設計理論等,招生院校:藝術類、師范類、綜合類院校。
(7)會計電算化。授予經濟學學士。主幹課程;經濟學、會計學、市場營銷、計算機技術、金融學等。招生院校:財經類、綜合類、師范類院校。
(8)市場營銷。授予管理學學士。主幹課程:管理學、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國際市場營銷、市場調查等。招生院校:財經類、綜合類院校。
(9)金融學。授予經濟學學士。主幹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財政學、證券投資學、保險學、銀行業務、投資銀行理論等。招生院校:財經類、綜合類院校。
(10)國際經濟與貿易。授予經濟學學士。主幹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法、國際貿易理論、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
Ⅲ 2015天津大學建築學考研復試該如何准備
專業名稱:081300建築學
招生人數 院系所:145,其中推免:55
研究方向 (01)06081300,(02)06081300
【初試考試科目】
方向01:(101)思想政治理論,(201)英語一/(202)俄語/(203)日語/(240)德語,(728)建築理論綜合,(513)建築設計(全天連續設計6小時),
方向02:(101)思想政治理論,(201)英語一/(202)俄語/(203)日語/(240)德語,(302)數學二,(824)建築技術綜合,
【復試】
(復試總分為200分,低於120分者不予錄取。)
【復試筆試部分】
專業技能測試 65分( 見專業筆試安排)
【綜合面試】
外語聽說能力 15分; 個人陳述10分鍾,答辯10分鍾。
專業綜合能力120分: 考生提交個人作品等材料。
【復試科目及參考書】
復試科目:
「建築快題設計」、「古代文獻閱讀釋義」、「建築構造及物理」按方向選一題(註:除建築技術方向可選第二組),其他方向考生均選擇第一組。
1、建築學-(建築技術所) 建築構造及物理
2、建築學-(建築歷史所) 古代文獻閱讀釋義
建築構造部分:
【考試內容】
以《建築構造》上、下冊教材為主,輔以相關參考書目、標准圖集、建築資料集有關建築組成及構件的內容和相關建築節能、綠色建築等技術內容。
【主要參考書目】:
1、《中國建築史》,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中國古代建築史》,劉敦楨主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3、《華夏意匠》,李允鉌著,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4、《外國建築史(十九世紀末以前)》,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5、《外國近現代建築史》,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6、《城市規劃原理》,同濟大學主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7、《外國城市建築史》,沈玉麟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8、《建築構造》(上﹑下冊),重慶建築大學,李必瑜,劉建榮等,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9、《建築構造》(第一冊﹑第二冊),南京工學院建築系《建築構造》編寫小組,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0、《現行建築設計規范大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編輯出版。
11、《建築設計資料集》(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編輯出版。
12、參考各地建築設計標准圖集。
1、《建築空間組合論》彭一剛著,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建築:形式、空間和秩序》【美】沸郎西斯、DK、欽著,鄒德儂、方千里譯。
3、《建築設計資料集》(第二版)1—9集,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4、相關建築設計防火規范等。
Ⅳ 有誰了解天津大學在職碩士的
天津大學在職研究生專業目錄
目前,進行全國統一考試的外國語語種主要有:英語、俄語、德語、法語和日語。
學科綜合考試按一級學科進行全國統考,考試的學科有27個,分別是:哲學、經濟學(含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生物學、歷史學、地理學、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作物學、臨床醫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和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十月份聯考的專業:
金融碩士、應用統計碩士、稅務碩士、國際商務碩士、保險碩士、資產評估碩士、審計碩士、法律碩士、社會工作碩士、警務碩士、教育碩士、體育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應用心理碩士、藝術碩士、翻譯碩士、新聞與傳播碩士、出版碩士、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建築學碩士、工程碩士、城市規劃碩士、農業推廣碩士、軟體工程碩士、獸醫碩士、風景園林碩士、林業碩士、臨床醫學碩士、口腔醫學碩士、公共衛生碩士、護理碩士、葯學碩士、中葯學碩士、軍事碩士、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會計碩士、旅遊管理碩士、圖書情報碩士。
單獨考試13個專業:
建築學碩士、工程碩士、城市規劃碩士、農業推廣碩士、獸醫碩士、風景園林碩士、林業碩士、臨床醫學碩士、口腔醫學碩士、公共衛生碩士、護理碩士、葯學碩士、中葯學碩士等13個專業學位類別可設置單獨考試。
工程碩士學費:工業工程領域、物流工程領域為3.8萬元;計算機技術領域為3.5萬元;建築與土木工程領域(建築學院)和軟體工程學費為4萬元;項目管理領域學費為4.8萬元,其它工程領域學費為3萬元。(上述為本校散生學費標准,合作辦學按協議標准收取)。學費一律於報到注冊時繳納到校本部財務處。
EMBA學費26.8萬元。費用包括聽課費、教材講義費、翻譯費、畢業論文指導費、課間茶點、午餐等費用,不包括國內外移動課堂所需的旅費和食宿費用。
軟體工程碩士學費4萬元
公共管理碩士(MPA)學費共3.6萬元(上述為本校散生學費標准,合作辦學按協議標准收取),要求報到時一次交清。學費一律於報到注冊時繳納到校本部財務處。在職攻讀公共管理碩士學位課程開課以後,所交學費一律不退。
在職攻讀風景園林碩士學費為4萬元(上述為本校散生學費標准,合作辦學按協議標准收取),學費一律於報到注冊時繳納到校本部財務處。開課以後,所交學費一律不退。
職業教師碩士學費共3萬元,要求報到時一次交清。學費一律於報到注冊時繳納到校本部財務處。在職攻讀碩士學位課程開課以後,所交學費一律不退。
Ⅳ 天津大學建築學專業考研科目
1、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學碩的建築學專業考研科目是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或者日、俄、德語)
(728)建築理論綜合
(513)建築設計(全天連續設計6小時)
2、招收專碩的有建築學院和國際工程師學院,學院不同則初試科目也不一樣。具體查看天津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公布的【碩士專業目錄】即可了解。
Ⅵ 天津大學建築學考研科目
1-天大建築學初試科目是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40德語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728建築理論綜合
④513建築設計(全天連續設計6小時)。
2-天大建築學專業初試內容
1。中國建築和外國建築史的歷史:滿分80分。
要求考生的建築歷史演變的過程,以更全面地了解,掌握各種的建築特色,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技術條件,能夠分析各種建築創造性思維的歷史,總結了傳統的經驗,以適應現實的需要。
考生應了解的基本事實的基礎上,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敘事,圖形和綜合分析能力,無論是從點的一個特定歷史階段,但也發生了變化,從發展的角度對建築設計的思考和工作,可以描述和描繪出具體的建築思想和工作特點,但也與知識如何影響今天的建設發揮了歷史性的傳統。
2。城市規劃原理:滿分70分。
需要的城市規劃教科書和外國城市建設的歷史教科書以及有關的文獻目錄,了解各學科的基本概念,城市規劃,基礎理論的角度來看,城市規劃的原則,以更全面地了解候選人和設計原則和方法,以及相關的技術和經濟問題的規劃和設計。
考生應該掌握的基本原則,近年來根據城市規劃,城市規劃,了解新的觀點雜志和文學的敘述,具有良好的綜合分析能力,以及通過文本或組合的繪畫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