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研究生
Ⅰ 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和學術型碩士研究生
4.按照專業劃分
按照專業和用途的不同,分為普通研究生和特殊類研究生。
(1)普通研究生
根據我國的有關規定,普通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
目前,我國學術型學位按招生學科門類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等12大類,12大類下面再分為88個一級學科,88個一級學科下面再細分為300多個二級學科,同時還有招生單位自行設立的760多個二級學科。普通碩士的招生考試主要是年初的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簡稱「統考」),被錄取後,獲得研究生學籍。畢業時,若課程學習和論文答辯均符合學位條例的規定,可獲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2)特殊類研究生
特殊類研究生,即專業學位研究生。目前,我國經批准設置的專業學位已達15類。專業學位教育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一種形式。區別於一般意義上側重理論、學術研究的研究生教育,專業學位教育旨在針對一定的職業背景、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①特殊類研究生相關知識
a.專業學位和通常所說的「碩士、博士學位」的異同
我國於1981年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當初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就研究生的學位而言,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碩士、博士學位」。20世紀90年代初,為了加速培養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所需的高層應用型專門人才,設置了專業學位。
專業學位的職業指向性非常明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專業學位設置審批暫行辦法》規定,專業學位為具有職業背景的學位,為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而設置。
專業學位分為學士、碩士和博士三級,但大多隻設置碩士一級。各級專業學位與對應的我國現行各級學位處於同一層次。專業學位的名稱表示為「XX(職業領域)碩士(學士、博士)專業學位」。
b.專業學位教育的學習方式
專業學位教育的學習方式比較靈活,大體可以分為在職攻讀和全日制學習兩類。
比較簡單的區分辦法是:招收在職人員、以業余時間學習為主的專業學位考試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進行,名為「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簡稱「聯考」;招收全日制學習學生的專業學位考試與每年年初舉行的「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簡稱「統考」)一起舉行。
c.專業學位的招生條件
專業學位招生條件的最大特點是,要求報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經歷,一般要求本科畢業,有的專業要求報考者具有學士學位。絕大多數專業學位要求在職人員報考需經所在單位或相應管理部門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單位推薦等。但也有例外,比如工程碩士專業學位中的軟體工程領域也面向應屆大學畢業生招生。
d.專業學位的招生考試
專業學位的招生考試有10月份的「聯考」和年初的「統考」。兩大國家級別的考試都有規定的考試科目,各專業學位的考試科目有所不同。對此,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辦每年都會在發布報名信息時公布相關方案。聯考以外的科目,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其中有的考試是與聯考科目同時進行。
e.專業學位的招生名額
不管是10月「聯考」這一批,還是年初「統考」的這一批,招生單位的招生名額都必須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批。
相對來說,10月「聯考」的招生名額更加寬裕些,有的甚至是由招生單位自定。但由於要保證教育質量,因此擁有自定招生名額權利的招生單位並不會來者不拒,而是根據自身的教育資源和生源情況來確定招生名額。
另外,有的專業學位招生對於來自某些領域的學生有一定的招生額度限制,比如公共管理碩士,《關於2004年招收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非政府部門人員的錄取比例一般不超過本校當年錄取限額的20%。
「統考」的招生名額則是被納入高校每年的研究生招生總計劃中。
f.專業學位的錄取分數線的劃定
10月「聯考」的錄取工作由各招生單位自行組織,錄取分數線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劃定,統一公布。各招生單位根據考生入學考試成績(含面試),擇優錄取。
1月「統考」的錄取工作,則是先由國家教育部劃定統一的復試分數線(按地區和專業),參加招生單位組織的復試的人員絕大多數是過線者。
g.專業學位教育證書
由於攻讀方式不同,大多數專業學位教育只授予學位證書,沒有學歷證書(以下簡稱「單證」),但也有例外,例如工商管理碩士、法律碩士、臨床醫學碩士和博士、建築學學士和碩士等,存在既有學位證書,又有學歷證書的「雙證」情況。大體來說,「統考」生是「雙證」,「聯考」生是「單證」。
②工商管理碩士(MBA)
a. MBA的含義
MBA全稱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它源自美國的碩士學位。它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培養的是高質量、處於領導地位的職業工商管理人才,使他們掌握生產、財務、金融、營銷、經濟法規、國際商務等多學科知識和管理技能,有戰略規劃的眼光和敏銳洞察力。MBA學位是一種注重復合型、綜合型人才培養的學位,是重視能力培養重於知識傳授的學位。它教授的是面對實戰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學」。它要求其畢業生有應變能力、預測能力、綜合能力、組織能力,並能在風雲變幻的世界市場和國際化競爭中不斷發展,不斷取勝。其課程內容涉及管理類、經濟學類、金融、財務、法律等等,能力訓練不光講究組織、領導才能,也涉及以口才為依託的溝通能力、把握全局、進行敏銳思考、判斷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等等。
在歐美發達國家,活躍著大批科班出身的MBA畢業生,MBA們是現代市場經濟無可爭議的驕子、寵兒。
b. MBA的發展
MBA教育在國外已經有了100多年的歷史。作為管理教育的主體,是經過幾十年教育和工商業實踐的反復調整、檢驗、總結和完善才形成的。從1907年哈佛商學院建立至今,MBA走過了風風雨雨。1929年紐約股票暴跌嚴重打擊了管理教育,而60年代末石油危機和經濟衰退、使MBA受到嚴峻考驗的同時也使它鞏固了自己的地位。
90年代初期,新的挑戰又擺在MBA面前,經濟衰退,MBA教育改革不力使MBA畢業生麻煩不斷。美國報紙的招聘廣告上頻頻出現「MBA無需申請」,向MBA亮出了紅牌。耶魯大學近30%MBA畢業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加州大學的MBA則有15%離開學校後無人過問,結果導致申請進入商學院的人不斷下降。改革和經濟復甦又使MBA出現了復甦,到1994年底,平均每個學生在畢業後可得到2.74份合同,收入比1992年增加1/3。哈佛、斯坦福、哥倫比亞大學的MBA畢業生年收入首次突破了6位數。他們為西方經濟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為MBA作了最好的宣傳和證明。以美國極負盛名的哈佛大學商學院為例,據美國《幸福》雜志調查,哈佛商學院60%的MBA畢業生就職於全國最大的1 000家公司,20%的MBA生占據了500家公司總經理的寶座。幾十年來,他們所經營和管理的企業成為全美乃至世界上聲名卓著、資產雄厚的超級企業。他們在投資銀行、高科技企業、咨詢公司的高層領導中,擔當著「台柱子」的角色。
c. MBA的培養目標
工商管理碩士的培養目標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在工商管理領域具有較寬廣的知識面、更趨合理的知識結構以及較高的企業管理、經營決策素質和能力,熟悉我國工商管理的實際,能運用所學的理論和知識從事各項管理工作的實務型高級專門人才。
d. MBA對學生素質的要求
據國外研究機構調查,國外許多商學院對MBA入學新生的素質要求很高,要求學生「有雄心,有魄力,善思考,不怕挫折,不因循守舊,有不達目標決不善罷甘休的奮斗精神」。事實上,一個在學業中取得良好成績的學生,並不意味他就更適合念MBA,能夠成為優秀的管理人才。大致看來,一個好的MBA報考者,除了應具有一定的管理經驗、對企業的實際情況有相當的體驗認識之外,應當對所有學科(包括人文、科學)都有興趣,而且發展比較平衡;對於社會和外界環境的變動,應當比較關心,並希望對世界、對社會有所貢獻;願意(並善於)和他人相處,並能夠積極地在團隊中發揮作用。當然,如果有比較好的領導才能,有影響他人的天賦,就更容易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
e.可招收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校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財經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財經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燕山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山西大學、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遼寧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海事大學、東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河海大學、江蘇大學、蘇州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廈門大學、福州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南昌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經濟學院、山東財政學院、鄭州大學、河南財經學院、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湘潭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西大學、海南大學、重慶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四川大學、貴州大學、雲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西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蘭州大學、寧夏大學、新疆財經學院。
上述各高校,錄取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考生時,只從參加「MBA聯考」的考生中選拔,各校不再為該專業組織統考或單考。
③法律碩士(JM)
a.法律碩士的含義
隨著國家的法制化進程,政法部門及社會其他部門都急需大批較高層次的應用型、復合型法律人才。法律碩士專業(簡稱「法碩」)學位教育應運而生。1996年國務院學位辦批准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8所高校首批試點招收法律碩士專業研究生。1998年,又允許在職攻讀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目前,經批準的培養單位共有48所。
b.法律碩士與法學碩士的區別
法律碩士是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專業學位,主要為立法、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與法律監督部門以及經濟管理、行政管理和社會公共管理部門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法學碩士是法學學位系列的一個層次。
我們通常所說的「考法律專業的研究生」一般都是指報考法學碩士。
c.法律碩士培養內容
法律碩士學制2年。教學內容與法學碩士有很大不同,側重於實務方面。根據1999年修訂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課程設置覆蓋法律二級學科的主要內容,課程結構要體現應用型和復合型的要求,將職業道德和職業能力作為重要的培養任務和內容。職業能力包括法律職業思維方式和能力、法律職業行動方式和技能;
培養的主要內容為:
第一,對各種社會現象(包括案例)能夠自覺地運用職業思維和法律原理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第二,較熟練地進行法律推理。
第三,熟練地把握各類訴訟程序,進行事實調查與取證。
第四,熟練地從事代理與辯護業務,從事非訴訟法律事務(如法律咨詢、談判、起草合同)以及法律事務的組織與管理。
第五,有起草法規的一般經驗。
d.法律碩士的報考
2000年起,不再允許法律專業本科畢業生(含同等學力)報考,而只招收具有大學本科學歷(或同等學力)的非法律專業畢業生。對於法律專業本科畢業生,鼓勵報考法學碩士研究生。這項措施大大降低了考試的競爭壓力。
e.法律碩士考試
2000年開始試行全國聯考。2003年法碩招生入學考試中的初試科目由5門改為4門,政治理論、外國語、綜合基礎課(含憲法、法學基礎理論、中國法制史)和專業基礎課(含民法學、刑法學)。其中,政治理論和外國語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綜合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等業務考試科目為全國聯考科目。聯考科目的考試范圍和要求依據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編寫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大綱》和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司法部法規教育司組織編寫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指南》
f.可招收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校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南開大學、河北大學、山西大學、內蒙古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吉林大學、黑龍江大學、復旦大學、華東政法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南京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浙江大學、安徽大學、廈門大學、福州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山東大學、煙台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湘潭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中山大學、海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貴州大學、雲南大學、西北政法學院、蘭州大學。
上述各高校錄取該專業考生時,只從參加「法律碩士聯考」的考生中選拔。各學校不再為該專業組織統考或單考。
④公共管理碩士(MPA)
a. MPA的含義
MPA即公共管理碩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的簡稱,是以公共管理學科及其他相關學科為基礎的研究生教育項目,其目標是為政府部門和非政府公共機構培養具有現代公共管理理論和公共政策素養、掌握先進分析方法及技術、精通某一具體政策領域的專業化管理者和政策分析者。
b. MPA的發展
MPA作為一種專業學位,最先在美國發展起來,至今已有大半個世紀的歷史。現在,它已經在歐洲及其他國家流行,並發展成為可以把公共事務碩士、公共政策碩士都包含在內的包容性很強的一種專業碩士學位。MPA是一種應用性而非學術性的研究生學位,畢業生主要是到政府部門及政府的民間公共服務機構從事管理工作。在美國,MPA的畢業生主要是去地方、州、聯邦政府機構,非營利的公共組織(各種社會中介組織、基金會、協會等),思想庫或咨詢公司等,也有一些在企業的人事、政策分析、行政部門工作。美國聯邦政府中10%~20%的工作人員,公共政策領域中50%~60%的工作人員具有MPA或相近的學位。又如韓國、科長級以上公務員為1萬人,其中30%通過在職學習獲得了MPA學位。
c. MPA與MBA及行政管理的區別
d.公共管理不同於工商管理
MPA不同於MBA(工商管理碩士),通俗地講MBA是一個專門為生意人設計的研究生學位,其目標是培養具有全球化意識的高級管理人才,以應付日益國際化的企業管理。而MPA培養的則是現代公共管理人才。
e.公共管理有別於行政管理
受工商管理學等一些現代管理學科的影響,公共管理學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理論與方法的同時更重視從管理學、經濟學視角來研究管理問題,在重視定性分析的同時更強調定量分析。較之行政管理學,公共管理學的涉及面更寬,除了涉及政府部門的管理,還包括非政府的民間公益性組織的管理。
f. MPA的培養目標
造就德、智、體全面發展,德才兼備,適應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需要,能夠擔當起21世紀中華民族復興的領導與管理重任的新型高層次公共事務、政府管理和政策研究與咨詢的高級人才,為公共部門特別是黨政機關和群眾團體及企事業單位培養具有現代公共事業、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理論素養,掌握先進分析方法及技術,精通某一具體公共管理或政策領域的領導者、管理者、政策分析者及其他公共服務人才。
g.培養方式
全日制的MPA一般為一年半到兩年。MPA項目的培養方式一般是校內課程學習與校外調研、實習相結合,課程學習佔去大部分時間,大約2/3,問題研討和實習約佔1/3時間。
h.MPA考試
1999年5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了《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明確規定了公共管理碩士的招生考試形式。文件的第六條規定:招生考試採取全國授權單位聯考的方式進行,統一命題,統一錄取標准。考試科目有五門:政治理論、英語、管理學、行政學、綜合知識(數學與邏輯)。
⑤教育碩士(EDM)
a.教育碩士的含義
1996年4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通過決議設置教育碩士專業學位(EDM),並於1997年開始招生試點工作。在短短幾年時間里,EDM教育已得到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校領導及廣大中小學校教師的普遍關注。EDM教育招生人數逐年增加,1998年全國招生人數為1 490人,2000年為3 700人,2003年已增加到6 970人,累計錄取已達到2萬餘人。
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在我國的設置,為中小學教師獲取研究生學位開辟了渠道。雖然我國早已建有教師進修制度和機構,但是這種進修往往是零星的、不系統的,開設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師可以系統地學習新知識,掌握學科的前沿,得到教育研究的培養。
b.教育碩士與教育學碩士的區別
教育碩士與教育學碩士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學位,前者是職業性學位,在我國被稱為專業學位,後者是學術性學位。專業學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與學術性學位有所不同。學術性學位的培養方式以研究性為主,學位課程只要求學習三到四門,最後以研究論文為主要成果;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則以課程為主,同時也要求撰寫論文,一般需要學習十二門必修課和選修課。課程分為公共課和專業課兩大部分,公共課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原理、教育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外國語。專業課依學科教學方向的不同而不同。
c.可招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校
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山西師范大學、山西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渤海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延邊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大學、揚州大學、徐州師范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師范學院、安徽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煙台師范學院、聊城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河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科技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州大學、廣西師范大學、西南大學、重慶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西華師范大學、貴州師范大學、雲南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青海師范大學、寧夏大學、新疆師范大學。
⑥公共衛生碩士(MPH)
a.考試科目
政治理論、外國語(英語、日語、俄語)、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衛生事業管理學,共計4門。其中,政治理論考試及面試由各招生單位單獨組織,時間自行安排,其餘3門全國聯考。
考試語種為日語、俄語的考生,只限報考中國醫科大學、吉林大學。
b.聯考考試大綱
《公共衛生碩士(MPH)聯考考試大綱及考試指南》(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
c.公共衛生碩士每年的招生考試是10月聯考。
d.可招收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校
北京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第三軍醫大學、軍事醫學科學院、中山大學、第四軍醫大學、第二軍醫大學、山西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新疆醫科大學、吉林大學、蘇州大學、東南大學、中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⑦體育碩士
a.招生學科領域
設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競賽組織、社會體育指導4個招生學科領域,每單位設招生領域一般不超過3個,且必須具有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
b.考試科目
政治理論、外國語(英語、日語、俄語)、體育綜合(包括運動訓練學、學校體育學和運動生理學)、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共計4門。其中,政治理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考試由各招生單位自行組織,時間自行安排。
外國語(英語、日語、俄語)、體育綜合全國聯考,統一命題、統一考試。
考試語種為日語、俄語的考生,只限報考北京體育大學、東北師范大學。
c.聯考考試大綱
《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全國聯考體育綜合考試大綱及指南》(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
d.體育碩士每年的招生考試是10月聯考
e.可招收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校
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首都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天津體育學院、河北師范大學、山西大學、沈陽體育學院、東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體育學院、蘇州大學、南京體育學院、浙江大學、山東體育學院、福建師范大學、武漢體育學院、華南師范大學、廣州體育學院、成都體育學院、西安體育學院。
Ⅱ 中國海洋大學非全日制研究生都有什麼專業
中國海洋大學是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高等學府,該校為滿足更多人的讀研需求,近些年來開設了不同專業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課程。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海洋大學非全日制研究生都有什麼專業。
中國海洋大學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專業比較多,學員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專業進修。為了方便報名者查閱,下面就將部分專業以表格的形式為大家羅列出來。
中國海洋大學非全日制研究生專業
工商管理(MBA)
工程管理專碩(MEM)
金融專碩(MF)
電子與信息
學科教學(英語)
法律(非法學)
旅遊管理(MTA)
計算機技術
教育管理
現代教育技術
職業技術教育
法律(法學)
保險(MI)
國際商務(MIB)
農業管理
會計專碩(MPAcc)
該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專業都是時下的熱門專業,學員無論選擇哪門專業都要先考後讀,在研招網報名成功,通過入學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和院校復試),被該校擇優錄取後繳費學習。在規定的時間內學完所有課程,通過課程考試和論文答辯,最終能獲得研究生學歷證和碩士學位證。
綜合上文介紹,大家對中國海洋大學非全日制研究生都有什麼專業這個問題有了認知,有意進修者可以根據自身職業發展趨勢,選擇合適的課程班進修。認真完成學習任務,畢業能獲得各方面的提升。
Ⅲ 09教育技術考研考哪個學校好
南京師范也屬於不好考的學校哦。曲阜師范一般般哦。進大學不如考高等教育學呢,或教育學原理,反正初試都一樣。青島大學?當導員吧,也就,當老師恐怕不行,才研究生學歷。錄取分數300分左右。你先復習吧,管它考哪個學校呢,反正復習內容都是一樣的,慢慢想,十月份才報呢。
根據中國統計出版社《挑大學,選專業》一書介紹:教育技術學中國排名!!
華南師范大學 1
北京師范大學 2
華東師范大學 3
南京師范大學 4
西北師范大學 5
華中師范大學 6
西南師范大學 7
教育技術碩士點學校
東北
哈爾濱師范大學 吉林大學 遼寧師范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沈陽師范大學 渤海大學
華北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首都師范大學 北方交通大學(現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天津師范大學 河北大學 山東師范大學 曲阜師范大學 河南師范大學中國科技大學 安徽師范大學 內蒙古師范大學
華中
華中師大 華中科技大學 湖南師大
華東
華東師大 第二軍醫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師大 浙江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徐州師范大學 江西師范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揚州大學 南京大學東南大學 浙江師范大學
華南
華南師范大學 廣州大學 中南大學
西南
西南師大 四川師大 雲南大學 雲南師大 電子科技大學 西華師大
東南
浙江大學 浙江師范大學
西北
西北師大 陝西師大 第四軍醫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2004年教育技術學專業研究生點實力排名(軍事院校除外)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 第1名,A++
北京師范大學(信息科學學院) 第2名,A++
華東師范大學 ( 教育科學學院) 第3名,A+
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第4名,A+
西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與傳播學院) 第5名, A
華中師范大學 (信息技術系 ) 第6名,A
西南師范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 第7名,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第8名,A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B+
吉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B+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傳播與科技政策系) B+
上海師范大學(數理信息學院) B+
浙江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 B+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 B
上海交通大學(教育技術中心) B
東北師范大學(傳媒科學學院 ) B
曲阜師范大學(信息技術與傳播學院) B
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 C+
陝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C+
山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 ) C+
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C
徐州師范大學(信息傳播學院) C
河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D+
天津師范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D+
遼寧師范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 D+
沈陽師范大學(信息技術學院 ) D+
江西師范大學(傳播學院) D
四川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 ) E+
哈爾濱師范大學(電教系) E+
內蒙古師范大學(傳媒學院 ) E
//////////
設有教育技術博士點的院校名單截至2004年3月
8所
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清華大學
設有教育技術碩士點的院校名單截至2004年3月
34所
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河北大學、遼寧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徐州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浙江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河南大學、沈陽師范大學、西南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西華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吉林大學、中國科技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備案或批准設置教育技術學專業(本科或碩士學位)院校名單截至2004年3月共187所
華北地區24所 東北地區16所
華東(南北)地區 58所 中南地區 44所
西南地區23所 西北地區 22所
華北地區24所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廣播學院(理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6
[天津] 天津師范大學、天津體育學院、天津外國語學院、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天津工程師范學院5
[河北] 河北師范大學、河北大學、邢台學院 (理學)、石家莊鐵道學院 √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 計算機系、唐山師范學院、燕山大學 7
[山西] 山西師范大學、華北工學院(教育學)、雁北師范學院 3
[內蒙] 內蒙古師范大學、赤峰學院(教育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包頭師范學院 4
東北地區 16所
[遼寧] 遼寧師范大學、沈陽師范大學、錦州師范學院3
[吉林] 東北師范大學、吉林師范大學、長春大學、長春師范學院、吉林大學、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 (理學)、長春工業大學、延邊大學、北華大學 9
[黑龍江] 哈爾濱師范大學、大慶石油學院(教育學)、牡丹江師范學院、佳木斯大學4
華東(南北)地區 58所
[上海] 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東華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5
[江蘇] 蘇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揚州大學、徐州師范大學、南通師范學院、南京曉庄學院、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常州技術師范學院)、南京大學 (教育學)、江蘇大學(教育學)、南京郵電學院、蘇州科技學院、南京體育學院 √ 運動人體科學系、鹽城師范學院、江南大學14
[浙江] 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師范學院、寧波大學、 溫州師范學院、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嘉興學院(教育學)、浙江海洋學院、浙江科技學院10
[安徽] 安徽師范大學、安慶師范學院、淮陰師范學院、阜陽師范學院、巢湖學院(教育學)、淮北煤炭師范學院、淮南師范學院 7
[福建] 福建師范大學、漳州師范學院、集美大學(理學)、泉州師范學院 4
[江西] 江西師范大學、贛南師范學院、江西農業大學 (教育學)、南昌航空工業學院 (教育學)、九江學院(理學)、江西科技師范學院、井岡山師范學院、上饒師范學院 8
[山東] 山東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聊城大學(教育傳播技術學院)、山東科技大學、臨沂師范學院、中國海洋大學、煙台師范學院、青島大學、山東理工大學、 濰坊學院 10
中南地區 44所
[河南] 河南師范大學、河南大學、信陽師范學院、南陽師范學院、商丘師范學院、周口師范學院、安陽師范學院、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科技學院、新鄉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鄭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洛陽師范學院12
[湖北] 湖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襄樊學院、江漢大學、長江大學(江漢石油學院和荊州師范學院現在合並)、武漢理工大學、湖北師范學院、黃崗師范學院、鄖陽師范學院、武漢體育學院 、孝感學院、三峽大學 12
[湖南] 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科技學院、零陵學院、湖南科技大學、南華大學、湖南文理學院 6
[廣西] 廣西師范大學、桂林電子工業學院、廣西大學、廣西工學院、廣西師范學院5
[廣東]華南師范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教育學)、韓山師范學院、廣州大學、深圳大學、湛江師范學院、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廣東職業技術師范學院 8
[海南] 海南師范學院1
西南地區23所
[重慶] 西南師范大學、重慶師范大學、渝西學院(教育學)3
[四川] 內江師范學院、樂山師范學院、四川師范大學、渝西學院、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民族大學 (理學)、電子科技大學 √ 外國語學院 、西華師范大學、宜賓學院、涪陵師范學院10
[雲南] 雲南師范大學、紅河學院(理學)、 曲靖師范學院 、玉溪師范學院、楚雄師范學院 、雲南民族學院 √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昆明理工大學7
[貴州] 貴州大學(貴州工業大學,貴州大學合並為新貴州大學)、貴州師范大學(理學)、貴州財經學院 3
[西藏]
西北地區 22所
[陝西] 陝西師范大學、西安石油學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教育學)、西安工程科技學院(教育學)、渭南師范學院(教育學)、陝西理工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西北民族學院 √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西安石油大學、寶雞文理學院、延安大學 11
[甘肅] 西北師范大學、河西學院(教育學)蘭州大學3
[寧夏] 寧夏大學 1
[新疆] 新疆師范大學、伊犁師范學院、昌吉學院、喀什師范學院 4
[青海] 青海師范大學、青海民族學院(青海) 教育學、伊犁師范學院(教育學) 3
Ⅳ 中國海洋大學教務處
青島,A. 中國海洋大學
青島市濱海公路附近
B. 中國海洋大學 - (0532)82032666
魚山路5號
C. 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 - (0532)66782730
青島市嶗山區松嶺路238號
D. 中國海洋大學浮山校區 - (0532)85901952
香港東路23號
Ⅳ 哪些學校有教育技術學專業
開設有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學校名單:揚州大學、喀什師范學院、蘭州大學、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四川農業大學、蘭州城市學院、杭州師范大學、信陽師范學院、溫州大學、海南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東華大學、湖北師范學院、南通大學、唐山師范學院、阜陽師范學院、四川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韓山師范學院、集美大學、淮陰師范學院、河北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燕山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南京曉庄學院、石河子大學、雲南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江西農業大學、衡陽師范學院、湖北大學、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蘇州大學、浙江師范大學、伊犁師范學院、中國海洋大學、山西師范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湖南農業大學、陝西師范大學、紅河學院、廣西師范大學、天津體育學院、延安大學、東北石油大學、遼寧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廊坊師范學院、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湖南科技大學、集美大學誠毅學院、寧夏師范學院、華中師范大學、長江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廣州大學、延邊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廣西大學、浙江工業大學、貴州師范大學、雲南民族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江南大學、河西學院、重慶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安慶師范學院、貴州師范大學求是學院、石家莊鐵道大學、保定學院、南京郵電大學、華東師范大學、青島大學、寧夏大學、福建師范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武漢理工大學、貴州大學、河南大學、中北大學、深圳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西南大學、西藏民族學院、東北師范大學。下面小編隨機羅列了幾所院校的教育技術學專業介紹。
江南大學教育技術學專業介紹
本專業包含教育信息技術、網路與新媒體兩個專業方向,擁有國家級和省級精品課程,以及國內一流的現代化教學實驗環境。
主幹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傳播學就業去向:各級各類學校和教育機構從事信息技術教學、研究和管理工作;企業、機關、培訓機構中從事培訓和資源設計、管理工作;電視台、網站、教育軟體公司、動畫製作公司中從事信息傳播和數字網路媒體的管理和開發工作。
福建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專業介紹
本專業畢業生能勝任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以及各類院校的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各級電教館、高校教育技術中心的教育技術開發和管理、校園網路建設和管理等工作。
同時,也可以到企事業單位從事教育宣傳培訓、數字媒體設計與製作、影視編導與製作、動漫設計與製作等工作,還可以到信息產業部門從事應用性研究與開發工作。
課程結構:1.專業基礎課程:教育技術導論、教育傳播學、通用技術導論、模擬和數字電路基礎、普通物理等。
2.專業主幹課程:教學系統設計、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計算機輔助教育、教育電聲系統、中學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電視節目設計與製作等。
3.專業技能課程:多媒體教學課件設計與開發、攝影藝術技術、平面與三維動畫製作、影視線性與非線性編輯、程序設計語言(C語言、VisualBasic、VisualFoxPro等)、網頁製作技術、網路資料庫及其管理等。
河南大學教育技術學專業介紹
教育技術學(含教育技術理論、教育軟體工程、信息技術教育三個方向)培養具有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基礎,計算機課件的設計與開發能力,電視教材的編導與製作技術,能夠在各級各類學校與電教機構、黨政機關、廣播電視和公司企業等部門從事教學、電教、影視節目編制和計算機軟體開發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