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軍醫大學附屬醫院
Ⅰ 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歷史沿革
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原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醫院。醫院始建於1948年5月,系華東野戰軍第二後方醫院,在山東省益都縣組建。1949年5月醫院隨軍進駐南京。同年6月底,醫院奉命調歸第二野戰軍衛生部領導,隸屬二野編制序列,改稱第二野戰軍第二後方醫院。其後,醫院隨軍南下進駐四川瀘縣小市。1950年6月,改稱川南軍區教學醫院。1951年4月,改稱川南軍區醫院。1951年8月,醫院移遷至瀘州瓦窯壩。1952年10月,全區醫院整編,被編為四川省軍區乙級陸軍醫院。1953年全區醫院統一番號,醫院被命名為西南軍區第22陸軍醫院。1954年9月,全軍醫院統一整編,被編為第47陸軍醫院。1963年9月,全軍醫院再次整編,醫院被確定為成都軍區中心醫院。1969年12月30日,醫院奉命與第38陸軍醫院駐地調換至四川新都縣城關鎮。1976年7月1日醫院由成都軍區後勤部直供部領導轉屬成都軍區衛生學校領導,並兼該校教學醫院。1983、1986、1994年,醫院歷經三次整編,均為中心醫院。1989年3月,成都軍區總醫院管轄的華陽傳染病區(前身系第53醫院)轉隸並入該院傳染科。1997年9月30日,根據成都軍區「九五」期間體制編制調整精簡計劃,仍為中心醫院兼成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教學醫院。1999年5月1日按照軍委命令,醫院隨成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轉屬第三軍醫大學編制序列。2000年5月16日,總後勤部頒發命令,醫院仍保留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醫院稱號,為第三軍醫大學成都軍醫學院教學醫院。2004年8月,醫院隨第三軍醫大學成都軍醫學院移交地方,正式更名為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Ⅱ 成都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介紹
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成都軍醫學院第47醫院,經過60餘年的發展,已成為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和預防、保健、康復於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醫院於1948年5月創建於山東益都縣,為華東野戰軍後方醫院。1949年隨軍進駐南京,隨後轉戰八省一市橫跨2萬余里,於1950年進駐四川瀘縣。1954年更名為第47陸軍醫院。1969年遷址成都市新都縣。改革開放以後,醫院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於1996年被總後勤部衛生部評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1997年為成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1999年為成都軍醫學院第47醫院,隸屬第三軍醫大學。2004年8月執行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隨成都軍醫學院由軍隊整體移交四川省,更為現名。
Ⅲ 為什麼好醫院幾乎都是大學附屬
記得2010年的時候,當時的衛生部曾經取消了兩百多家三級醫院的評定,側面反應了醫院評定為三級醫院是很難的,而醫科大學或者高校的附屬醫院基本都是三甲醫院,所以很多醫院為了評定級別,甚至會主動找高校合作。
而且成為三甲醫院之後,醫院的聲譽自然就高了,而且三級醫院比二級醫院的收費標准要高!更主要的是可以申請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因為中國現在的醫師來源很單純,都是醫學類專業的畢業生,而高校是醫院人才隊伍的唯一補充。
除了人才的培養外,高校還承擔了絕大多數醫學研究工作,成為高校附屬醫院,在名義上意味著該醫院擁有了相對前沿的技術支持和人才儲備,雖然事實上不一定是這樣,但至少看起來是這樣便好了。
附屬醫院由高校直接管理嗎?
既然醫院是高校的附屬醫院,那麼醫院服從高校的管理嗎?其實附屬醫院大致分為兩大類型~直屬附屬醫院和非直屬附屬醫院,直屬附屬醫院中的附屬取的是「隸屬」的含義,而非直屬附屬醫院取得則是「合作」的含義。直屬附屬醫院主要決策權都在母體高校,醫院的上級單位是主管高校,而非直屬附屬醫院僅僅和有關高校存在合作關系,上級主管部門還是地方衛計委。
五所醫院,分別附屬於北京協和醫學院、復旦大學、四川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和北京大學。
其中,北京協和醫學院的附屬醫院,入圍的專科數量最多,共有20個。
其次是復旦大學19個、四川大學18個。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所大學的醫學院,都是在同一年合並了當地最有名的醫科大學。
復旦大學於2000年和上海醫科大學合並組建,上海醫科大學早在1959年,就被定為全國16所重點高等學府之一。
四川大學也於同一年和華西醫科大學合並組建,華西醫科大學名聲更大,其前身是華西協和大學,這是中國最早的醫學綜合性大學。
二、第二梯隊:5-10個專科入圍的大學附屬醫院,共有6所
有5-10個專科入圍的大學附屬醫院,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10個)、浙江大學(7個)、中山大學(7個)、華中科技大學(7個)、空軍軍醫大學(7個)、中南大學(5個)。
這6所大學的附屬醫院,基本上也可以說是國內頂尖的。
比如中山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就各有5所附屬醫院排進了中國醫院前100名。
三、第三梯隊:少於5個專科入圍的大學附屬醫院,共有16所
另外,也有4所以城市命名的醫科大學表現不俗,包括廣州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鄭州大學。
其餘的,主要還是以一個專科入圍為主,具體情況如下:
以上這些大學的醫學專業,可以說國內最頂尖水平的了。
而醫生這個職業,又和公務員、教師並稱為三大「金飯碗」職業。
對於想要從事醫生職業的人來說,能考上這些大學,基本就不用擔心就業問題。
還有一些醫學類大學,雖然榜上無名,但在地方領域卻名聲顯赫,比如廣西醫科大學、大連醫科大學等等。
這些學校的畢業生,在所屬省份就業也非常吃香,完全是當地各大醫院的搶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