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學婦產科研究生
❶ 海南醫學院重點學科名單有哪些
海南醫學院重點學科有急診醫學科、腫瘤科、重症醫學科、神經外科、心血管內科、普通外科、臨床護理、醫學影像科、中醫肝膽病學、針灸科等,以下是具體名單一覽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變動,以學校最新公布名單為准。
1、海南醫學院重點學科名單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急診醫學科、腫瘤科、重症醫學科、神經外科、心血管內科、普通外科、臨床護理、醫學影像科。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中醫葯重點學科:中醫肝膽病學。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中醫葯重點專科:針灸科。
省級重點學科:婦產科學、內科學
省級醫學重點學科: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神經病學、病理學
校級重點學科:護理學
2、海南醫學院簡介
海南醫學院(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海醫,位於海南省會海口市,是國家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教育部第一批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本科院校和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
學校前身是1947年創立的私立海強高級醫事技術學校和1948年創建的私立海南大學醫學院,兩校於1951年合並為海南醫學專門學校(1977-1979年試辦本科教育),後更名為海南醫學專科學校,1983年並入海南大學成為海南大學醫學部。1993年經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正式建立海南醫學院,隸屬海南省人民政府主管。2003年被教育部確定為聯合培養碩士學位研究生單位,2013年獲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2019年獲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
❷ 海南醫學院好嗎
海南醫學院好。
海南醫學院簡稱海醫,位於海南省會海口市,是國家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教育部第一批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本科院校和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
學校前身是1947年林筱海先生創立並擔任首任校長的私立海強高級醫事技術學校和1948年創建以宋子文先生為首任董事長的私立海南大學醫學院,兩校於1951年合並為海南醫學專門學校,後更名為海南醫學專科學校,1983年並入海南大學成為海南大學醫學部。
1993年經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正式建立海南醫學院,隸屬海南省人民政府主管。2003年被教育部確定為聯合培養碩士學位研究生單位,2013年獲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2019年獲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
海南醫學院特點
截至2020年11月,學院佔地面積共計1443.33畝;擁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個,專業學位碩士點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專任教師1111人,全日制在校生13627人。
據2019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教師在研項目213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02項,省廳級111項,科研經費8619萬元;近三年來共獲省級科研成果獎12項,發表SCI論文228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海南醫學院
❸ 林小影專家介紹
林小影,女性專家,出生於1983年11月,畢業於海南大學醫學部醫療專業,擁有大學本科學歷。她是一位資深的主任醫師、教授,同時也是碩士研究生導師。在專業領域,林小影擔任海口市人民醫院超聲醫學科的主任,是該領域的拔尖人才。在學術組織中,她是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的青年委員會委員,以及婦產科專業學組的組員,同時在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擔任婦產科超聲專業委員會和計劃生育超聲專業委員會的常委。在海南省醫學會,她是超聲專業委員會的委員。在政黨職務上,她是農工黨海口市人民醫院支部的副主任委員。
自1984年起,林小影投身於超聲醫學的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她曾多次在國內頂級醫院如廣東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附屬三院、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北京解放軍總醫院和北京宣武醫院進行進修學習或參觀交流。1995年,她更是有幸成為衛生部「全國產前診斷技術培訓班」的首批學員,顯示了她在該領域的專業素養。
2007年,林小影作為訪問學者前往法國巴黎第12大學蒙道爾醫院,專攻產前診斷技術,進行了為期5個月的深造。她持續關注國際前沿技術,多次在上海市婦產科醫院、廣州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地進修,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❹ 海南省有哪些大學 詳細資料
海南大學:
海南大學是2007年由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1958年建校)和原海南大學(1983年建校)合並組建而成的省屬綜合性重點大學,是海南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財政部共建的高校,2008年底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學校還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華文教育基地、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和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的高校。
學校現有海甸、城西和儋州三個校區,校園佔地面積5100多畝。海甸主校區位於海口市海甸島,濱海抱湖,海水入湖,湖海交融,椰風海韻,形成奇美亮麗的熱帶風光,是治學求知的理想之地。現有全日制在校生32000餘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8800餘人,碩士、博士研究生3240餘人,留學生150餘人,培養留學生2000餘人。
海南師范大學:
海南師范大學的前身是創辦於1949年秋的國立海南師范學院,座落於海口市。1999年,與海南教育學院合並,成立新海南師范學院。2003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7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更名為海南師范大學。同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評為優秀。2008年,海南省政府將學校列為省重點大學進行建設,2010年,國務院學位辦正式將學校列為新增博士學位授予權建設單位。經過六十多年辦學積累,學校已經發展成為海南省教師教育中心,服務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人才培養基地、科學研究基地,東南亞漢語推廣和中華文化傳播基地,是海南省辦學歷史悠久、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綜合辦學實力較強的省重點大學。
學校現設有17個學院、25個科研機構。現有17個學科碩士點、1個專業學位教育碩士點、45個本科專業,涵蓋教育學、理學、工學、文學、歷史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農學等九大學科門類。有5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學校面向全國30個省(市、區)招生,目前共有全日制在校本專科學生14565人,碩士研究生405人。現有專任教師840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102人、副教授241人。學校現有三個校區,佔地面積138.85萬平方米。圖書館有中外文藏書148萬冊,是目前海南省海南地方文獻資料最豐富的圖書情報中心。學校同時還是科技部、教育部等四部委第二批命名的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海南省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基地、海南省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中心、海南省中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中心、海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海南省網路中心均設在我校。
學校作為海南省唯一一所以教師教育為主的多科性師范大學,肩負著海南基礎教育師資培養和培訓兩大任務,是海南省教師教育類專業門類最全、教育師資培養層次最高的師范院校。建校以來,我校已為社會培養了10萬多名基礎教育師資和其他高級專門人才。廣大畢業生在各條戰線上做出了驕人的業績,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人民教師和其它行業優秀工作者。海南省80%以上的中學教師,90%的中學校長、特級教師和教學骨幹均是我校畢業生,被譽為「瓊島名校,教師搖籃」。
學校充分發揮毗鄰港澳、面向東南亞的人緣地緣優勢,積極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學術交流日趨頻繁,國際影響不斷增強。學校已經與境外11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2007年,學校與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漢語教學中心共同建成了我國在印度尼西亞建立的第一所孔子學院。2009年,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批准將東南亞漢語推廣師資培訓基地落戶我校,成為國家漢辦目前在我國南方唯一重點建設的基地。
海南醫學院:
學校現佔地2000多畝,設有城西校區、龍華校區和西海岸校區,城西校區位於海口市學院路3號,龍華校區位於海口市龍華路33號,正在規劃中的西海岸校區佔地1400多畝,已被列為海口市2010年重點項目。全校有醫、教、研等教職員工2148人;專任教師中有正高149人、副高285人、博士99人、碩士391人;學校開設課程300多門,有各類在校生12000多人、留學生108人;設有臨床學院、中醫學院、國際護理學院、口腔醫學院、葯學院、熱帶醫學與檢驗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管理學院、理學院(基礎醫學部)、高等職業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部(心理學系)、信息技術部(醫學信息系)、外語部、體育部、圖書館(海南省醫學信息研究所)、網路管理中心、檔案館、雜志社等19個二級教學、教輔單位;設立直屬和非直屬附屬醫院4家、教學(實習)基地80個;開設醫學、理學和管理學3個學科門類22個本科專業,具備招生資格的高職(專科)專業21個;現有2個教育系統省級重點學科(婦產科學、葯物化學)、4個衛生系統省級重點學科(婦產科學、神經內科學、醫學影像學、心血管內科學)、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熱帶病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熱帶葯用植物研究開發重點實驗室、海南省葯物臨床前葯理毒理學研究重點實驗室(籌)),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三個省級教育中心(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教育技術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葯學),7個省級特色專業(臨床醫學、葯學、預防醫學、中醫學和醫學影像學、護理學、醫學檢驗),以15門省級精品課程(醫學免疫學、病理學、診斷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臨床生物化學與生物化學檢驗、系統解剖學、流行病學、組織學與胚胎學、醫學微生物學、病理生理學、人體寄生蟲學、普通心理學、天然葯物化學、醫學影像學)和3門省級重點課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理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學校以熱帶病原學、分子生物學、植物化學、幹細胞研究、南葯與海洋葯物開發為科研主攻方向,在生殖醫學、熱帶醫學、熱帶葯學、黎族遺傳病、養生保健等領域有研究特色。
海口經濟學院:
海口經濟學院是一所以經濟(公共)管理專業和特色專業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創辦於1974年。其前身先後是海口市業余大學、海口職業大學、海口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院2008年3月升格,同時實施本科教育與專科教育。
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多名,校園面積2288畝(有國興與桂林洋兩個校區),建築面積80多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近億元;圖書館館舍5萬平米、閱覽座位近3000個、館藏圖書140多萬冊;擁有可容納2800多人的大劇場和現代化的音樂廳與演播廳;體育設施齊全:有兩個大型田徑運動場,一個綜合體育訓練館,一個室內游泳館及多個燈光籃球場、排球場與網球場。
學院下設經濟貿易、涉外經濟、公共管理、旅遊、藝術、信息工程、工程技術、繼續教育、國際教育等9個二級學院,基礎課、體育課、思想政治理論課、公共外語等4個教學部;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旅遊管理、新聞學、財務管理、交通運輸、音樂表演、藝術設計、電子信息工程、英語、工程管理、經濟學、日語、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和市場營銷等16個本科專業和金融管理實務、會計、空中乘務、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酒店管理、環境藝術設計、商務日語、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工程造價等26個專科專業,面向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
海南大學三亞學院:
海南大學三亞學院是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獨立學院,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先生出資建設了學院。校園位於三亞市迎賓大道落筆洞,依山近海、空氣清新。學院下設12個分院、近50個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學院自2004年籌建以來,在海南省委省政府和三亞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幫助下,以「讓學生更好地走向社會」為使命,不斷創新、銳意進取,保持著高速穩定的發展狀態,目前,已形成在校生近兩萬人的辦學規模。
學院總佔地面積3000畝,建築總面積50多萬平方米,擁有學術交流中心、藝術中心、高科技圖書館、標准游泳池、高爾夫練習場,現代體育場、風雨運動場以及籃排網球場等系列現代化教學、生活設施,總投資超過10億元人民幣,可滿足2萬多在校生的學習、生活。
好的學校就這些了,其他都是些三本和專科,我就不介紹了。
❺ 海南大學會計專科自考難嗎復旦大學護理學本科自考有哪些課程呢
自考大專會計不會太難。考生只要能主動對教學內容開展學習,做題的時候刷一刷考試真題,一般都能考試通過。
護理學考研能夠跨的專業有:臨床醫學醫學、基本醫學、葯理學:葯學、葯理學等。針對護理學專業的考生而言,跨專業考研的范疇較為局限性。臨床醫學醫學學院是一門理論性極強的基礎科學技術專業,專注於培養具備基本醫學、臨床醫學醫學的基礎理論醫療和防止的專業技能;可在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學研究等部門從事診療及防止、醫學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臨床醫學醫學主修課程:人體解剖、病理學與胚胎學、細胞生物學、認知神經科學、生理、醫學分子生物學、醫學醫學免疫學、病理學、葯學、身體組織學試驗、醫學生物學實驗、醫學機能學實驗、病原生物學與醫學免疫學試驗、診斷學、中醫內科學、病理學、婦產科學、兒科護理學;循證醫學醫學、衛生法學、醫學倫理學研究、醫學社會心理學、護患溝通和技巧;馬克思現實主義基本概念、品德修養;英文、高數、醫用物理學、有機化學等。
❻ 海南醫學院
海南醫學院(Hainan Medical College)於1993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委員會批准成立,隸屬海南省人民政府主管,是海南省唯一的一所省屬公辦普通高等醫學院校。學校有城西、龍華兩個校區。學校擁有海南省高校中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功能最齊全的圖書館大樓,館藏文獻總量超81萬冊、期刊近4000種。校園已建成主幹雙核心萬兆環網,雙通道連接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和中國網。學校堅持貫徹校訓「厚德、嚴謹、博學、和諧」和「自強不息、團結向上、奮發有為」的校園文化精神。學校以「發揮特色,服務地方」的辦學方針,「育人為本,質量至上;全面發展,德育為先;重視實用,突出特色;面向基層,服務社會」的質量方針,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崗位適應能力和領導力。
快速導航
- 學生來源錄取分數線開設專業關系表
<!--
基本信息欄
編輯本段
--> 中文名 海南醫學院 簡稱 海醫 創辦時間1947年 學校類型 醫葯 學校屬性 省屬高等院校 所屬地區海南省海口市 碩士點3個 層次定位 教學研究型 學校地址 海口市龍華區學院路3號 學校代碼11810(國際) 外文名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校訓厚德、嚴謹、博學、和諧類別公辦普通高等醫學院校主管部門海南省教育廳現任校長呂傳柱主要院系葯學院,臨床學院,理學院,熱帶醫學與檢驗醫學院,口腔醫學院主要獎項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全國二等獎學生人數15000餘人類別公辦普通高等醫學院校展開內容
目
錄
- 1歷史沿革
- 2辦學條件
- 院系設置
- 師資力量
- 學科建設
- 教學建設
- 3學術研究
- 科研成果
- 科研機構
- 學術資源
- 4學校領導
- 5文化傳統
- 6錄取情況
- 學生來源
- 男女比例
- 錄取分數線
- 各專業分數線
- 7開設專業
- 重點專業
- 本科專業
- 專科專業
1 歷史沿革 編輯
1947年林筱海先生創建私立海強醫事技術學校。1948年宋子文先生任第一任董事長的私立海南大學醫學院創建。1951年3月,私立海強醫事技術學校和私立海南大學醫學院合並而成的海南醫學專門學校。1952年改稱海南醫學專科學校。
1953年5月,海南醫學專科學校中級部和海南人民醫院附設護士學校合並成立廣東省第八衛生學校,同年11月改稱廣東省海口衛生學校,醫專停辦。1958年9月,在海口衛生專科學校的基礎上復辦海南醫學專科學校,設醫療專業,學制三年。1962年,海南醫學專科學校暫停招收大專生,只招收專科生。1965年,恢復招收醫療專業大專生。
文革時期,學校停止招生。1970年6月改名為海南行政區衛生學校。1972年10月復辦海南醫學專科學校,設醫療專業,同時招收中專檢驗班。1973年創建附屬醫院。粉碎四人幫以後,1977年全國高考恢復,1977年到1979年,學校招收了三屆五年制臨床醫療專業學生。1980年起,不再招收中專生,暫停招生本科生,只招收專科學生。1983年起,恢復五年制本科招生,8月,海南醫學專科學校並入海南大學,稱海南大學醫學部。
1989年1月,海南大學醫學部從海南大學分出,成立海南醫學院(籌),增設醫學檢驗、口腔學專業,學制三年。1993年7月,經國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海南醫學院。1994年獲學士學位授予權。1995年4月16日,中共海南醫學院代表大會招生,會上選舉產生了第一節委員會和紀檢會。1996年、1997年經海南省衛生廳批准,將海南省農墾總局醫院和海南省人民醫院分別設立為學校的附屬醫院,即附屬新華醫院和附屬人民醫院。1997年5月,國家教委批准確認學校為本科教學工作合格院校,同年,增設護理學專業。
2000年7月19日,校本部搬遷至城西校區。2003年,教育部確定學校為聯合培養碩士學位研究生單位。2004年起,學校相繼與北京大學等多所高校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2006年,學校開辦留學生教育。2007年,學校全面啟動申辦醫葯大學行動計劃。2008年,學校舉辦60周年紀念活動。
2 辦學條件 編輯 院系設置二級學院開設專業海南醫學院中醫學院中醫學、中醫學(養生保健方向)、中西醫臨床醫學、針灸推拿學
針灸推拿學(康復治療方向)
海南醫學院,口腔醫學,院口腔醫學海南醫學院管理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醫療保險方向)、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方向)
公共事業管理(健康管理方向)、市場營銷(醫葯營銷方向)
海南醫學院葯學院葯學,中葯學海南醫學院臨床學院臨床醫學、臨床醫學(急診醫學方向)、醫學影像學、康復治療學
應用心理學(醫學心理方向)、臨床心理學
海南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統計學,(,生物統計,方向)海南醫學院熱帶醫學與檢驗醫學院醫學檢驗,環境科學海南醫學院國際,護理學,院護理學海南醫學院理學院生物技術,(醫葯方向),生物科學,(健康教育方向)海南醫學院信息技術部(,醫學信息,系)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醫學信息管理,方向)海南醫學院高等職業教育學院高職高專,成人教育,技能培訓,繼續教育,自學考試海南醫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留學生醫學本科班,留學生漢語課程,留學生短期課程:針灸,推拿人文社會科學,部思想政治理論,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的教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工作 師資力量據2014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有教職員工(含直屬附院)2677人,其中專任教師1028人,高級職稱人員625人,教學外聘兼職教師共1115人。制定了《海南醫學院2004~2010年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先後啟動了旨在提高學歷結構的「碩博工程」和提高青年教師素質的「青藍工程」。
學科建設據2014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葯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3個一級學科所屬二級學科46個專業,本科層次開設有醫學、理學和管理學3個學科門類、27個專業(含方向),專科層次具備招生資格的專業有2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1個(急診醫學)、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中醫葯重點學科1個(中醫肝膽病學)。擁有省級重點學科(含醫學重點學科)8個(內科學、葯物化學、婦產科學、神經內科學、醫學影像學、病理學等)。
教學建設教學成果
學生成績
實習就業
據2014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葯學專業、臨床醫學專業),國家級教育培訓基地1個(衛生部全科醫學專科醫師培訓(海南)試點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1個(海南省人類生命科技館)、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1個(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選題1項(《病理學》課程「腫瘤知識ABC」)。
建有省級教學示範中心3個(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基礎醫學教學中心、教育技術中心)、省級特色專業8個(臨床醫學、葯學、預防醫學、中醫學、醫學影像學、護理學、醫學檢驗、口腔醫學)、省級教學團隊4個(實驗生理科學、醫學影像學、葯學、病理學)、省級重點課程3門(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理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及17門省級精品課程(醫學免疫學、病理學、診斷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臨床生物化學與生物化學檢驗、系統解剖學、流行病學、組織學與胚胎學、醫學微生物學、病理生理學、人體寄生蟲學、普通心理學、天然葯物化學、醫學影像學、臨床血液學與檢驗等)。
從1996年開始,學校陸續出台了課程建設標准和管理辦法。據2014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開設了749門課程,其中,本科課程449門,專科及成人教育課程300門;各專業課程全部通過了合格課程評估;校級重點課程5門,校級精品課程10門,在建網路課程208門,優秀網路課程15門。獲得教育教學研究課題109項,學校教育教學研究課題72項,學校CAI課件立項30項,省級教學成果6項,全國多媒體教育軟體4項,省級多媒體教材(軟體)獎18項。
此外,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是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葯工作示範單位、海南省首家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基地與考官培訓基地、海南省唯一的國際旅行者醫療救助協會(IAMAT)成員單位、國家衛生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技術准入機構、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準的目前全省惟一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醫療機構。
學生榮獲第二屆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華南賽區第一名、全國總決賽二等獎、「達醫中國SHOW」2012年類克®杯風濕疾病主題病例春季挑戰賽全國總冠軍、全國第二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普通組一等獎、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二等獎和最佳創新創意獎、第八屆全國大學生沙盤模擬經營大賽三等獎、第七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決賽銅獎,並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第三屆全國公眾科學素質電視大賽三等獎等多項國家級獎項。
據2014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教學、實習醫院(基地)84家,直屬附屬醫院1家,非直屬附屬醫院3家。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均居省內前茅,學生就業單位涵蓋省內外多家知名醫葯衛生企事業單位和各地基層醫院。尤其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近兩年就錄取學校畢業生135名。學校榮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先進集體」、「海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
據2014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近5年獲省級科技成果獎30項,在國外期刊或國際會議發表論文323篇,出版學術專著47部,國家級規劃教材9部。
科研機構據2014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國家級葯物臨床試驗專科基地7個(呼吸、心血管、神經內科、婦產、泌尿、內分泌、消化)、國家葯物臨床前安全評價機構實驗室1個(海南省葯物安全性評價研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聯合實驗室1個(海南省人類生殖與遺傳重點實驗室(籌)—中國醫學科學院再生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聯合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海南省熱帶病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熱帶葯用植物研究開發重點實驗室、海南省葯物臨床前葯理毒理學研究重點實驗室、海南省人類生殖與遺傳重點實驗室(籌)、海南省腫瘤干預與發生重點實驗室(籌))。
擁有海南省幹細胞研究所、海南省艾滋病研究中心、海口市黎族醫葯重點實驗室、海口市人類遺傳資源保藏重點實驗室(籌)、海口市創傷重點實驗室(籌)等市(廳)級實驗室,臨床葯物研究基地、生殖醫學研究所、神經科學研究所、心血管研究所、腫瘤研究所、人文研究中心、中醫肝膽病研究所等研究基地(所),海南醫學院科學實驗中心、實驗動物中心(葯物安評中心)、臨床醫學實驗室、二級生物安全水平實驗室等科學實驗平台,以及兩個學術團體(海南省熱帶醫學研究會、海南省免疫學會)。
學術資源學術刊物
館藏資源
學校主編出版中國惟一的一本全英文版熱帶醫葯國際性刊物《亞太熱帶醫葯雜志》,已進入國際所有醫學檢索系統(包括SCI、Medline);《海南醫學院學報》入選2011年《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其影響因子在全國醫學院校230餘種期刊中排名第四,連續三年進入11個國際重要資料庫和12種國際檢索。
截止到2012年10月31日,海南醫學院圖書館館藏文獻總量814941冊,其中紙質文獻51萬余冊,電子圖書26萬余冊,可供檢索的超星電子圖書100萬冊,中外文現刊1444種(含電子期刊),中外文資料庫20餘個,自建資料庫5個,其中正在建設的海南熱帶醫葯文獻數字資源庫將為中國乃至國際醫學界研究熱帶醫學、熱帶病、熱帶葯用資源等提供重要參考。
黨委書記:廖小平
黨委副書記:謝江波
院長:呂傳柱
副院長:曾渝、陳玉民、陳志斌、黃元華
5 文化傳統 編輯2008年是海南醫學院辦學六十周年紀念年,該校將於2008年12月6日舉行隆重的校慶慶典活動。為慶祝此次盛典,該校頒布了新標識。
校徽釋義
醫學寶鼎
海南醫學院校徽由中英文名和學校標識醫學寶鼎構成。
「醫學寶鼎」主體圖案有葯碾子、碾滾子、碾軸、鼎、記載體甲骨文、書簡和數碼光碟組成,象徵著海南醫學院在教育學術和研發創新領域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體現出海南醫學院遵循醫學誓言,崇尚「醫」言九鼎。
「葯碾子」是最具中華傳統醫學特色的工具,以傳統醫學表現對文化的傳承,以不銹鋼做的碾磙子,這一現代特性的材料演示對太陽、數碼光碟和細胞的釋義,碾軸演化為珍珠和細胞核,寓示海南醫學院是南海醫學明珠,象徵生命之光、醫學科技之光和人類文明之光。
「鼎」由書籍構成,鼎是記載人類文明的器物,是現代醫學文明的一種具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襟,更是醫學知識的聖殿。鼎上不舒展的線條和碾磙子共同構成的畫面,如南海醫學海洋上一輪冉冉升起的太陽,寓示海南醫學院蓬勃發展和永遠向上的精神風貌。
醫道千年,傳承華升。
碾研釜煉,細胞工程;
甲刻書載,數碼集成。
學為大醫,至善至精。
希氏誓約,恪守畢生;
學海泛舟,書山攀登。
寶島明珠,噴薄升騰。
萬泉滋養,五指銜拱,
暉報瓊崖,光耀蒼穹。
鼎本熔爐,鑄就精英。
知識奠基,踐行致用,
蠟炬春蠶,精神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