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排名 » 天津大學老校區校園規劃

天津大學老校區校園規劃

發布時間: 2023-11-29 20:32:21

1. 天津大學有幾個校區,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一、天津大學有幾個校區

天津大學現在有2個校區,分別為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北洋園校區。

二、天津大學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1、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

地址: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92號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內

2、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

天津大學新校區,又稱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位於天津海河中游天津海河教育園區,佔地3650畝,總建築面積130萬平方米,是國家級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實驗區、教育部直屬高等教育示範區。

地址:天津市津南區白萬路

截至2015年末,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佔地面積18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2.5萬平方米;北洋園校區佔地總面積243.57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130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一期90萬平方米建設,於2015年9月投入使用。學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0067人,其中本科生16285人,碩士研究生10377人,博士研究生3405人。擁有61個本科專業,3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校的辦學目標是將天津大學建設成為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國際化的世界一流大學。

三、天津大學簡介

天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重點大學,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素以「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和「愛國奉獻」的傳統享譽海內外。1951年經國家院系調整定名為天津大學,是1959年******首批確定的16所國家重點大學之一,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 類高校。

天津大學的發展始終得到了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的熱情關懷和有力支持,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曾先後親臨學校視察。長期以來,經過全校師生的不懈努力,天津大學已成為一所師資力量雄厚、學科特色鮮明、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居於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佔地總面積14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用房建築面積83.6萬平方米。學校校園環境整潔,景色優美,被譽為花園式學校,每年4月中旬的海棠季吸引上萬市民前來參觀。學校衛津路校區有兩座總建築面積為2.6萬平方米的圖書館,北洋園校區有一座4.3萬平方米的圖書館,兩校區館藏書刊總量近300萬冊,另有多種音像資料、微縮資料1.45萬種,電子資料庫86個。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佔地總面積243.6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130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一期90萬平方米建設,於2015年9月投入使用。北洋園校區傳承了厚重典雅的北洋元素風貌,同時充滿和諧、智慧的現代氣息。

;

2. 天津大學有幾個校區及校區地址 哪個校區最好

天津大學現共有三個校區:

1、北洋園校區

地址:天津市津南區雅觀路135號[76]

郵編:300350

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總建築面積130萬平方米,選址於海河中游南岸,位於天津市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之間,天津「雙城相向拓展」的中心區域——津南區海河教育園區中部、生態綠廊西側,用地范圍東至園區緯二路、南至津港快速路、西至薊汕聯絡線、北至園區緯六路。北洋園校區距離老校區約23公里。

2、衛津路校區

地址: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92號

郵編:300072

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佔地總面積18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2.5萬平方米。學校校園環境整潔,景色優美,被譽為花園式學校,每年4月中旬的海棠季吸引上萬市民前來參觀。學校有兩座總建築面積為2.6萬平方米的圖書館,館藏書刊總量260.34萬冊,另有多種音像資料、微縮資料和各類光碟資料庫。

3、濱海工業研究院

地址:天津市濱海新區臨港經濟區嘉陵江道48號

郵編:300460

天津大學與天津濱海新區臨港工業區管委會經過多次溝通和互相考察,於2008年6月簽署了《關於天津大學在臨港工業區建設濱海(臨港)工業研究院合同書》。由天津臨港工業區免費劃撥臨港工業區科技園內30萬平方米地塊(450畝)用於「天津大學濱海工業研究院」的項目建設。

截至2015年末,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佔地面積18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2.5萬平方米;北洋園校區佔地總面積243.57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130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一期90萬平方米建設,於2015年9月投入使用。學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0067人,其中本科生16285人,碩士研究生10377人,博士研究生3405人。擁有61個本科專業,3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校的辦學目標是將天津大學建設成為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國際化的世界一流大學。

3. 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的選址及周邊環境

天津大學新校區選址於海河中游南岸,位於天津市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之間版,天津「雙權城相向拓展」的中心區域——津南區海河教育園區中部、生態綠廊西側,用地范圍東至園區緯二路、南至津港快速路、西至薊汕聯絡線、北至園區緯六路。新校區距離老校區22公里。
天津大學新校區與南開大學新校區比鄰而建,兩校之間有1平方公里共享景觀綠化帶,北側與多所高職院校臨近,有利於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還與附近濱海新區的南開大學濱海學院、南開大學泰達學院照相輝映。新校區地塊有先鋒河、衛津河等多條河流,兩校分別位於景觀綠化帶的東西兩翼,周邊河流圍繞、綠蔭環抱,自然環境優美。交通方面,未來新校區可通過地鐵M3、M8現實現與老校區的聯系,且新校區周邊有津晉、津港等多條快速道路交織,交通便捷。

4. 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的總體規劃思路與理念

新校區的規劃建設將與學校的改革發展相結合,本著穩定規模、調整結構、提高質量的思路,大幅提升學校高端人才的培養能力,增加博士生、碩士生、留學生培養數量,提升天津的國際影響力。新校區建設將與學校的辦學理念、發展目標、歷史文化風格及特色相適應,體現育人為本、學科融合、厚重純朴、生態和諧、開放便捷等理念,著力打造人文校園、綠色校園、和諧校園、智慧校園。規劃將體現「一個中心、三個融合」的理念,即以學生成長為中心,形成學科的集聚與融合、教學和科研的融合、學生和教師的融合。

5. 天津大學有幾個校區分新校區和老校區嗎老校區在哪裡

天津大學現共有3個校區。

北洋園校區:天津市津南區雅觀路135號郵編:300350,北洋園校區佔地總面積243.6萬平方米。

濱海工業研究院校區:天津市濱海新區臨港經濟區嘉陵江道48號郵編:300460,濱海工業研究院校區佔地總面積30.9萬平方米。

衛津路校區: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92號郵編:300072 ,衛津路校區佔地總面積136.2萬平方米。

(5)天津大學老校區校園規劃擴展閱讀:

天津大學簡稱天大,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

1959年被中共中央指定為國家首批重點大學,改革開放後,天津大學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35370人,其中本科生18536人,碩士研究生12572人,博士研究生4262人。有教職工4896人,其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7人。

現有64個本科專業,3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在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天津大學共有25個一級學科參評,進入A類學科數達到14個。

6. 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的項目布局

①採取一軸兩翼的正向布局採取以東西向的中心線為基軸、向南北兩翼展開的正向布局方案。以中心線為基軸、基本為對稱布局的矩陣網格道路體系,將校區分隔成若干區塊,在各地塊內布局各功能組團,形成疏密有度、均勻錯落的功能建築群。主大門設置在緯二路上,由此沿中軸線前行,經明德大道、集賢廣場後進入求實大道,經校園標志性建築——圖書館到達校園中最大的水面—青年湖畔;緊鄰青年湖畔的是大學生活動中心和北洋音樂廳。青年湖西側延伸部分是大片的人工生態濕地,具有凈化污水、蓄留雨水的濕地功能。中軸線的南北兩翼布置著六大類功能建築構成的若干組團。各組團的建築基本採取南北正向布置。校區內主、次幹道構成的矩陣式路網將各功能組團分隔並連接,並與校外周圍的城市交通體系相連,從而形成與周邊通達的交通網路。護校河及衛津河環繞著校區四周。新校主大門在緯二路上,另外設計有兩座主出入口,分別設置在緯一路、緯八路上;次出入口設計有四座,分別設置均勻布局在緯一路、緯六路、緯二路及緯八路上。②校園中心軸區布局將圖書館、綜合教學實驗樓組團、主樓綜合體、公共教室、學生活動中心等基礎性、共享性的建築布局在中心軸區,使之成為公共活動的核心空間,這不僅可最大限度地發揮這些建築、設施的功能作用,而且也使師生能夠最便捷地享用這些公共資源。③學生生活區布局將學生生活區鑲嵌於各學院組團之間,這不僅便於管理,而且極大地縮短了學生必要的活動半徑,減少學生的出行時間、提高時間利用率。在學生公寓周邊布局有較完善的生活服務配套設施,如商業網點、便利店、書店、洗衣房等。每個學生宿舍均設置有集中式的自行車存放處。

7. 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的綠色校園建設

天津大學新校區建設工程自啟動以來,始終將「綠色校園」作為規劃建設的重中之重。學校按照「美麗天津一號工程」的要求,在規劃建設中貫穿綠色理念、營造綠色環境、規劃綠色交通、開展綠色施工,努力將新校區打造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示範性綠色校園。
科學規劃,貫穿綠色校園理念。一是構建綠色能源體系。著重選擇清潔、綠色、環保的能源,採用系統的設計方法和適用的材料設備,通過太陽輻射控制、自然通風、節能電氣等設備,使被動措施與主動措施緊密結合,實現最大限度的、優化性的、保護性的應用。二是促進能源循環利用。校園內建有多個能源站,實現埋地換熱器地源熱泵系統與土壤的冷熱交換,使一套系統實現「冬天供暖夏天製冷」的雙重目的。為降低建築採暖能耗,宿舍及辦公區採用低溫熱水地板輻射採暖系統,房間內的溫控裝置可隨負荷變化自動調整閥門開關。利用太陽能供給所有的學生宿舍(約25萬平方米)淋浴用水。水資源循環高效利用體系將實現降雨及污水的再生循環利用。三是採用綠色建築標准。第一教學樓按綠色建築三星級標准設計,學生生活組團按二星級標准設計,其他建築至少達到一星級綠色建築標准。
科學布局,營造綠色校園環境。一是科學規劃生態校園布局。召開「綠色生態校區發展規劃與技術應用交流研討會」,探討綠色生態校園建設的發展方向,推動實用性新技術應用。組織專家多次論證設計方案,充分利用校區內「兩湖、兩環、一濕地」的水系優勢,多視角、多渠道、多措施營建優美宜人的校園育人環境。新校區建成後,校園綠化率將達到35%,水系覆蓋率為11.9%,最終將形成以湖泊、人工濕地為核心富有特色的湖畔水景式綠色生態校園。二是彰顯低碳環保理念。充分利用新校區原有自然條件和歷史文化,採用植物造景等措施,使得種植、造景、建築之間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在充分發揮植物降溫、除塵、減噪、殺菌和增濕等功能的同時,使景觀資源得以最大化利用,為師生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校園文化氛圍。
統籌兼顧,規劃綠色校園交通。一是合理安排功能分區。新校區採取東西中心線為基軸、向南北兩翼展開的正向布局,「矩陣網格」的道路體系、環環相扣的湖泊河流、沿河布置綠帶和濕地公園,合理地將校區分隔成若干功能區塊。在新校區的交通規劃、設計與管理方面,充分利用新校區的空間規劃結構,「環形+放射性」合理密集的路網規劃為校園提供了多種出行方式。二是完善綠色交通系統。校園交通設計依據「步行優先、自行車方便、車輛可及」的原則,通過管理實現學校中心區無機動車的目標和綠色出行的可能性;通過設計完善的公共綠色交通系統,如採用計時租賃公共自行車、以電或燃氣為能源的校內通勤車等方式,連接各功能區,形成一個綠色生態的校園交通系統,確保師生出行方便。
嚴格管理,確保綠色文明施工。一是注重因地制宜。結合工程項目所在區域的植物資源、地形地貌等現場施工條件開展施工條件評估,制定了資源節約、節能降耗、經濟適用的施工管理方案,在施工用水、照明燈具、臨設布置等方面突出「綠色」。二是加強施工管理。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施工揚塵,無空隙苫蓋工程渣土,及時跟進現場道路的硬化和綠化,同時每天監測噪音,努力降低聲、光排放,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環境品質,做到文明、科學施工,體現大學建設的精神風貌。

熱點內容
中山大學新生宿舍 發布:2025-05-08 00:42:49 瀏覽:249
偷吃大學生 發布:2025-05-08 00:30:54 瀏覽:938
大學生嫉妒 發布:2025-05-08 00:16:28 瀏覽:313
電子科技大學文科專業 發布:2025-05-08 00:14:26 瀏覽:189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 發布:2025-05-07 23:27:32 瀏覽:877
大學生食譜 發布:2025-05-07 23:22:49 瀏覽:930
上海中醫葯大學研究生難考嗎 發布:2025-05-07 23:20:33 瀏覽:68
蘭州大學黃德軍教授 發布:2025-05-07 23:20:25 瀏覽:269
大學城怎樣坐 發布:2025-05-07 22:59:13 瀏覽:995
邂逅大學生 發布:2025-05-07 22:48:10 瀏覽: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