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福建招生
Ⅰ 貴州大學多少分錄取2022
貴州大學在北京綜合類的最低錄取分數為562分。貴州大學在安徽理科的最低錄取分數為568分,文科的最低錄取分數為561分。貴州大學在甘肅理科的最低錄取分數為499分,文科的最低錄取分數為525分。
貴州大學在廣東物理類的最低錄取分數為586分,歷史類的最低錄取分數為569分。貴州大學在福建物理類的最低錄取分數為578分,歷史類的最低錄取分數為579分。
每個省份的分數線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招生人數的多少影響著錄取的最低分,招生人數越多,錄取的最低分越低。
貴州大學創建於1902年,歷經貴州大學堂、省立貴州大學、國立貴州農工學院、國立貴州大學等時期,1950年10月定名為貴州大學。
1951年11月,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貴州大學」校名。1997年8月,與貴州農學院等院校合並。2004年8月,與貴州工業大學合並。
Ⅱ 2014年各個985.211大學在福建招生分數線
2014年錄取分數線,你可以參考----------------
科類 院校代號院校名稱 最低分
文史 1026 福州大學 611 (閩台合作) 573
文史 1050 廈門大學 626 ;(面向漳州/廈門) 622 ;(中外合作辦學) 609
文史 1064 廈門理工學院(中外合作辦學) 561
文史 5002 安徽大學 607
文史 5005 北京大學 661
文史 50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625
文史 5015 北京交通大學 619
文史 5017 北京理工大學 620
文史 5019 北京林業大學 610
文史 5023 北京體育大學 594
文史 5024 北京外國語大學 634
文史 5031 長安大學 599
文史 5036 重慶大學 619
文史 5040 大連海事大學 591
文史 5048 東北大學 604
文史 5050 東北林業大學 585
文史 5051 東北農業大學 582
文史 5052 東北師范大學 603
文史 5056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626
文史 5057 復旦大學 654
文史 5068 貴州大學 595
文史 5071 哈爾濱工業大學 613
文史 5073 哈爾濱商業大學 583
文史 5075 海南大學 594
文史 5077 合肥工業大學 593
文史 5082 河海大學 605
文史 5087 湖南大學 620
文史 5094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588
文史 5095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609
文史 5101 華東師范大學 627
文史 5105 華南理工大學 620
文史 5106 華南農業大學 581
文史 5107 華南師范大學 610
文史 5108 華中科技大學 619
文史 5109 華中農業大學 595
文史 5110 華中師范大學 613
文史 5111 吉林大學 614
文史 5112 暨南大學 619
文史 5113 江南大學 607
文史 5118 蘭州大學 605
文史 5119 遼寧大學 594
文史 5122 南昌大學 606
文史 5128 南京大學 646
文史 513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614
文史 5132 南京理工大學 604
文史 5141 南開大學 630
文史 5145 寧夏大學 573
文史 5150 清華大學 666
文史 5154 山東大學 619
文史 5155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614
文史 5159 陝西師范大學 597
文史 5160 汕頭大學 599
文史 5161 上海財經大學 637
文史 5162 上海大學 618
文史 5166 上海交通大學 651
文史 5171 上海外國語大學 623
文史 5178 石河子大學 567
文史 5183 四川大學 623
文史 5185 四川外國語大學 592
文史 5186 蘇州大學 618
文史 5189 天津大學 621
文史 5197 武漢大學 637
文史 5201 武漢理工大學 608
文史 5204 西安交通大學 620
文史 5211 西北大學 585
文史 5212 西北工業大學 605
文史 521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598
文史 5216 西南財經大學 619
文史 5217 西南大學 608
文史 5219 西南交通大學 605
文史 5224 新疆大學 565
文史 5226 延邊大學 584
文史 5229 雲南大學 596
文史 5231 浙江大學 643
文史 5239 鄭州大學 603
文史 5241 中國傳媒大學 624
文史 5244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596
文史 5245 中國海洋大學 615
文史 5247 中國礦業大學 602
文史 5250 中國農業大學 609
文史 5252 中國人民大學 648
文史 5253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621
文史 5254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603
文史 5258 中國政法大學 624
文史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618
文史 5262 中南大學 618
文史 5264 中山大學 631
文史 5266 中央財經大學 630
文史 5267 中央民族大學 613
理工 1026 福州大學 576
理工 1027 福州大學(地礦專業) 534
理工 1028 福州大學(面向泉州) 557
理工 1030 福州大學(閩台合作) 513
理工 1050 廈門大學 615
理工 1052 廈門大學(護理類) 562
理工 1053 廈門大學(面向廈門) 629
理工 1054 廈門大學(面向漳州) 624
理工 1055 廈門大學(醫學類) 584
理工 1056 廈門大學(中外合作辦學) 585
理工 5002 安徽大學 569
理工 5005 北京大學 677
理工 5006 北京大學醫學部 661
理工 50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638
理工 5013 北京化工大學 571
理工 5015 北京交通大學 603
理工 5016 北京科技大學 599
理工 5017 北京理工大學 620
理工 5019 北京林業大學 574
理工 5023 北京體育大學 545
理工 5024 北京外國語大學 605
理工 5027 北京郵電大學 612
理工 5028 北京郵電大學(宏福校區) 561
理工 5030 北京中醫葯大學 564
理工 5031 長安大學 575
理工 5036 重慶大學 607
理工 5040 大連海事大學 566
理工 5041 大連理工大學 604
理工 5042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 570
理工 5044 電子科技大學 607
理工 5045 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 586
理工 5048 東北大學 595
理工 5049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569
理工 5050 東北林業大學 541
理工 5051 東北農業大學 534
理工 5052 東北師范大學 562
理工 5054 東華大學 588
理工 5055 東南大學 618
理工 5056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629
理工 5057 復旦大學 664
理工 5058 復旦大學醫學院 647
理工 5063 廣西大學 556
理工 5068 貴州大學 548
理工 5070 哈爾濱工程大學 577
理工 5071 哈爾濱工業大學 613
理工 5072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596
理工 5075 海南大學 558
理工 5077 合肥工業大學 577
理工 5081 河北工業大學 563
理工 5082 河海大學 586
理工 5087 湖南大學 609
理工 5091 湖南師范大學 569
理工 5094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589
理工 5095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597
理工 5099 華東理工大學 604
理工 5101 華東師范大學 618
理工 5108 華中科技大學 623
理工 5109 華中農業大學 564
理工 5110 華中師范大學 587
理工 5111 吉林大學 602
理工 5112 暨南大學 604
理工 5113 江南大學 579
理工 5118 蘭州大學 582
理工 5119 遼寧大學 541
理工 5122 南昌大學 571
理工 5128 南京大學 650
理工 513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605
理工 5132 南京理工大學 598
理工 5141 南開大學 630
理工 5145 寧夏大學 533
理工 5149 青海大學 529
理工 5150 清華大學 675
理工 5154 山東大學 594
理工 5155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589
理工 5160 汕頭大學 566
理工 5161 上海財經大學 647
理工 5162 上海大學 596
理工 5166 上海交通大學 666
理工 5167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648
理工 5171 上海外國語大學 616
理工 5178 石河子大學 506
理工 5182 首都醫科大學 575
理工 5183 四川大學 611
理工 5184 四川農業大學 546
理工 5185 四川外國語大學 555
理工 5186 蘇州大學 590
理工 5187 太原理工大學 557
理工 5189 天津大學 618
理工 5194 同濟大學 638
理工 5197 武漢大學 631
理工 5201 武漢理工大學 587
理工 5202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593
理工 5204 西安交通大學 628
理工 5211 西北大學 565
理工 5212 西北工業大學 598
理工 521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561
理工 5214 西北政法大學 562
理工 5216 西南財經大學 610
理工 5217 西南大學 569
理工 5219 西南交通大學 595
理工 5224 新疆大學 507
理工 5226 延邊大學 549
理工 5229 雲南大學 557
理工 5231 浙江大學 653
理工 5239 鄭州大學 567
理工 5241 中國傳媒大學 610
理工 5242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570
理工 5244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573
理工 5245 中國海洋大學 597
理工 524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654
理工 5247 中國礦業大學 567
理工 5248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531
理工 5250 中國農業大學 605
理工 5252 中國人民大學 655
理工 5253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613
理工 5254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578
理工 5255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566
理工 5256 中國葯科大學 574
理工 5258 中國政法大學 619
理工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609
理工 5262 中南大學 610
理工 5264 中山大學 619
理工 5266 中央財經大學 633
理工 5267 中央民族大學 595
Ⅲ 貴州大學專升本錄取分數線
貴州大學專升本錄取分數線:理工類雀彎文化成績最低投檔控制分數線88分;文史類文化成績最低投檔控制分數線為155分。
貴州大學專升本條件:頃敗悶
專升本需要考生是本省普通高職(專科)應屆畢業生,或者具有貴州省高職(專科)學歷的退役士兵,身體健康,思想品德良好,學業成績合格。
不在貴州省應征入伍但具有我省高職(專科)學歷的退役士兵,可以報名參加我省普通高等學校專升本考試招生,但必須參加我省統一組織的專升本文化考試和專業課考試。
貴州專升本考生也可以報考外省院校,如天津大學,南開大學,東北大學,中國醫科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江南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等大多為「211」,「985」院校。
報考專科起點本科者須具備國民教育系列的專科或專科以上畢業證書,報考高中起點專科,高中起點本科者須具備高中,中專,技校及以上學歷的畢業證書。
Ⅳ 福建高考570分理科能上什麼大學
2019年福建高考570分能報考上什麼大學(理科)
2019年福建高考成績公布後,很多高考考生都會根據自己分數預選一些大學。那麼福建高考理科成績570分左右如何選擇大學呢?該上什麼樣的大學呢?本文高考升學網小編整理了一些關於福建高考理科570分如何選大學的相關知識。首先,你根據自己的分數及排名去查這個排名在往年中可以選擇哪些大學,事實上,這也是你填報大學非常重要的考量依據。至於這方面的數據,高考升學網已經給大家梳理好了,大家可以通過高考升學網的查詢系統查詢到今年你的高考名次、已經全國每個大學的歷年投檔線。再根據今年《招生目錄》中該大學的招生人數,與往年招生人數和投檔人數之差相結合,基本判定今年該大學的競爭力度,以及自己被錄取的可能性。那麼2019年福建高考理科570分左右推薦上的大學名單有哪些呢?福建理科570分可以考什麼大學?
一、2019年福建高考理科57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學名單推薦表
高校名稱 所在地 錄取批次 錄取最低分
南方醫科大學 廣東 本一 574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 本一 571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 上海 本一 571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河北 本一 570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 本一 570
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 本一 570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東 本一 570
南京師范大學 江蘇 本一 568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 本一 568
中國葯科大學 江蘇 本一 567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上海 本一 567
陝西師范大學 陝西 本一 566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陝西 本一 565
鄭州大學 河南 本一 563
福州大學 福建 本一 562
南京郵電大學 江蘇 本一 562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湖北 本一 561
安徽大學 安徽 本一 561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江蘇 本一 560
合肥工業大學 安徽 本一 560
南昌大學 江西 本一 560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浙江 本一 560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 本一 559
北京語言大學 北京 本一 559
中國醫科大學 遼寧 本一 558
長安大學 陝西 本一 557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北京 本一 557
雲南大學 雲南 本一 556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 安徽 本一 556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北京 本一 556
大連海事大學 遼寧 本一 556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北京 本一 556
南京農業大學 江蘇 本一 555
華中農業大學 湖北 本一 555
浙江工業大學 浙江 本一 555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 本一 555
東北師范大學 吉林 本一 554
上海中醫葯大學 上海 本一 554
新疆醫科大學 新疆 本一 554
四川外國語大學 重慶 本一 554
西北大學 陝西 本一 553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山東 本一 553
貴州大學 貴州 本一 553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北京 本一 553
南京財經大學 江蘇 本一 553
河北工業大學 天津 本一 552
重慶郵電大學 重慶 本一 552
東北財經大學 遼寧 本一 551
浙江財經大學 浙江 本一 551
西安外國語大學 陝西 本一 551
首都師范大學 北京 本一 549
廣西大學 廣西 本一 549
太原理工大學 山西 本一 549
遼寧大學 遼寧 本一 548
南京工業大學 江蘇 本一 548
海南大學 海南 本一 548
浙江理工大學 浙江 本一 548
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本一 547
廣州大學 廣東 本一 547
廣東工業大學 廣東 本一 547
上海海事大學 上海 本一 547
江蘇大學 江蘇 本一 545
汕頭大學 廣東 本一 545
重慶醫科大學 重慶 本一 545
燕山大學 河北 本一 544
寧波諾丁漢大學 浙江 本一 544
江西財經大學 江西 本一 543
武漢科技大學 湖北 本一 543
天津財經大學 天津 本一 543
揚州大學 江蘇 本一 54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江蘇 本一 542
北京建築大學 北京 本一 539
北方工業大學 北京 本一 539
湘潭大學 湖南 本一 538
哈爾濱醫科大學 黑龍江 本一 538
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 本一 538
寧夏醫科大學 寧夏 本一 538
寧波大學 浙江 本一 537
上海師范大學 上海 本一 537
長沙理工大學 湖南 本一 537
廣州中醫葯大學 廣東 本一 537
東北林業大學 黑龍江 本一 536
天津中醫葯大學 天津 本一 536
河南大學 河南 本一 535
青島大學 山東 本一 535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陝西 本一 535
浙江師范大學 浙江 本一 534
天津工業大學 天津 本一 534
湖北大學 湖北 本一 534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北京 本一 534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 本一 533
南京醫科大學 江蘇 本一 533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 本一 533
華東交通大學 江西 本一 533
重慶交通大學 重慶 本一 532
西安郵電大學 陝西 本一 532
福建師范大學 福建 本一 531
南京林業大學 江蘇 本一 531
東北農業大學 黑龍江 本一 530
華僑大學 福建 本一 529
西安理工大學 陝西 本一 529
西南大學(榮昌校區) 重慶 本一 528
河北大學 河北 本一 528
南昌航空大學 江西 本一 527
華南農業大學 廣東 本一 525
西交利物浦大學 江蘇 本一 525
中國民航大學 天津 本一 524
上海海洋大學 上海 本一 523
延邊大學 吉林 本一 522
青島理工大學 山東 本一 522
安徽財經大學 安徽 本一 522
江蘇科技大學 江蘇 本一 522
昆明理工大學 雲南 本一 520
山西大學 山西 本一 519
閩江學院 福建 本一 519
青海大學 青海 本一 518
成都理工大學 四川 本一 517
大連醫科大學 遼寧 本一 517
西安科技大學 陝西 本一 517
新疆大學 新疆 本一 516
山東科技大學 山東 本一 516
廣西醫科大學 廣西 本一 516
四川美術學院 重慶 本二 515
青島科技大學 山東 本一 515
濟南大學 山東 本一 515
湖南科技大學 湖南 本一 515
集美大學 福建 本一 515
哈爾濱商業大學 黑龍江 本一 515
武漢工程大學 湖北 本一 515
北京師范大學- 廣東 本一 514
江西師范大學 江西 本一 513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湖南 本一 513
天津科技大學 天津 本一 512
石家莊鐵道大學 河北 本一 511
湖南中醫葯大學 湖南 本一 511
常州大學 江蘇 本一 511
陝西科技大學 陝西 本一 510
河南科技大學 河南 本一 508
河南理工大學 河南 本一 508
三峽大學 湖北 本一 507
安徽醫科大學 安徽 本一 507
長春理工大學 吉林 本一 506
中北大學 山西 本一 506
大連外國語大學 遼寧 本二 505
浙江海洋大學 浙江 本一 505
山東師范大學 山東 本一 504
西南石油大學 四川 本一 503
東華理工大學 江西 本一 503
福建醫科大學 福建 本一 503
沈陽工業大學 遼寧 本一 502
江西理工大學 江西 本一 502
南華大學 湖南 本一 502
北京聯合大學 北京 本二 502
廣州醫科大學 廣東 本一 501
廣東財經大學 廣東 本二 500
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 本一 499
寧夏大學 寧夏 本一 499
沈陽葯科大學 遼寧 本一 499
沈陽建築大學 遼寧 本一 499
廈門理工學院 福建 本一 499
福建農林大學 福建 本一 498
杭州師范大學 浙江 本二 498
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 本一 497
石河子大學 新疆 本一 497
廈門醫學院 福建 本一 497
中國計量大學 浙江 本二 496
上海政法學院 上海 本二 495
湖南工業大學 湖南 本一 494
廣東金融學院 廣東 本二 494
東北石油大學 黑龍江 本一 493
上海電力學院 上海 本二 493
天津師范大學 天津 本二 491
溫州大學 浙江 本二 491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遼寧 本一 491
福建工程學院 福建 本一 491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上海 本二 491
沈陽農業大學 遼寧 本一 490
福建中醫葯大學 福建 本一 490
昆明醫科大學 雲南 本二 490
閩南師范大學 福建 本一 490
莆田學院 福建 本一 490
河北醫科大學 河北 本二 489
天津外國語大學 天津 本二 489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四川 本二 489
浙江傳媒學院 浙江 本二 489
蚌埠醫學院 安徽 本二 489
成都中醫葯大學 四川 本二 488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上海 本二 488
重慶理工大學 重慶 本二 488
東莞理工學院 廣東 本二 487
浙江中醫葯大學 浙江 本二 487
浙江外國語學院 浙江 本二 487
重慶工商大學 重慶 本二 486
浙江農林大學 浙江 本二 486
徐州醫科大學 江蘇 本二 486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上海 本二 486
天津理工大學 天津 本二 485
浙江科技學院 浙江 本二 485
北京物資學院 北京 本二 485
上海商學院 上海 本二 485
二、2019年全國各省根據分數選大學查詢系統
2019年選大學 內蒙知分選大學 西藏知分選大學 甘肅知分選大學
青海知分選大學 黑龍江知分選大學 新疆知分選大學 雲南知分選大學
廣西知分選大學 山西知分選大學 吉林知分選大學 寧夏知分選大學
海南知分選大學 江西知分選大學 遼寧知分選大學 重慶知分選大學
福建知分選大學 湖南知分選大學 陝西知分選大學 河南知分選大學
貴州知分選大學 河北知分選大學 天津知分選大學 四川知分選大學
湖北知分選大學 浙江知分選大學 江蘇知分選大學 山東知分選大學
廣東知分選大學 上海知分選大學 北京知分選大學 安徽知分選大學
三、2019年福建理科570分可以上的大學名單推薦及簡介
首都師范大學創建於1954年,是一所包括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語、藝術等專業的綜合性師范大學,是教育部、北京市「省部共建大學」。建校61年來,共培養各類高級專門人才十餘萬名,是為北京市基礎教育輸送合格師資和培養其他現代化建設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
創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54年 公立 師范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河北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學校坐落在天津市,並在河北省廊坊市設有分校。建校111年來,學校秉承「勤慎公忠」的校訓精神,從嚴執教、從嚴治學,逐步形成了「工學並舉」的鮮明辦學特色與「勤奮、嚴謹、求實、進取」的優良校風,已培養20萬名畢業生,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創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03年 公立 綜合 河北省教育廳
太原理工大學的前身是創立於1902年的國立山西大學堂西學專齋,是我國最早成立的三所國立大學之一;歷經山西大學校工科、山西大學工學院;1953年獨立建校,定名太原工學院,直屬高教部;1962年歸屬山西省;1984年更名為太原工業大學。1997年太原工業大學與始建於1958年直屬煤炭部的山西礦業學院合並,組建為太原理工大學。同年,學校被確定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學校現有迎西、虎峪、柏林、明向等四個校區,佔地面積3201畝,公共校舍建築面積121萬平方米,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27000名,博士研究生700餘名、碩士研究生近50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