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繪畫專業本科論文

繪畫專業本科論文

發布時間: 2022-09-25 05:03:13

⑴ 繪畫藝術的論文

繪畫藝術的目的為取得和諧之美,形成一種單純、鮮明的特徵來呈現所要表達的具體內容。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繪畫藝術的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繪畫藝術的論文篇1
淺析繪畫藝術的語言形態

繪畫是一種藝術實踐活動,運用線條、色彩、造型和構圖,依據一定的形式法則進行搭配組合,完成傳達精神內涵的任務。完成繪畫作品不僅是表現形式的作用,而且還要有內容的體現,精神內容的傳達,既所謂的繪畫主題。繪畫的內容與形式,密切相連,形式是觀念、情感和技術的體現。由此看來繪畫語言實際上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內容的有機融合。它是一個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的有機整體,畫家的感情是靠其特有的繪畫語言表現。這種語言的運用,是根據畫家自身的藝術表現力就愈強,愈具特色。所以,對繪畫語言所佔有的深度和廣度是檢驗畫家藝術水準高低的標准。

由於不同的藝術家對繪畫語言具有不同的運用,必然會產生多姿多彩、風格各異的繪畫作品來。縱觀繪畫史,我們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差異。在歐洲,自達•芬奇開始,就形成了一種傳統的寫實主義畫法,藝術家通過“研究光線揭示形式的方式,通過發展並運用直線透視法來獲得景深幻覺的規則通過研究人體解剖,藝術家給他們的作品注入了一種全新的現實主義感。”

他們的藝術作品弘揚了“人文主義”,在繪畫的總體風格上,姿勢華麗、典雅、宏偉、和諧,寫實技術嫻熟,形成了我們稱之為“古典主義”的畫風。區別與古典畫風的印象派畫家們,用光與色描繪自然和抒發自己的感情,他們擅長表現陽光和色彩。他們對瞬息萬變的光色變化非常敏感,注重色彩的表現,畫家運用分色技術,將色彩合理組合,使畫面變得明快絢麗。印象派畫家不再因襲傳統的畫法,他們的作品則替我們詮釋了光色的功用形。

在色彩的表現里,印象派畫家完美地表現了一種抒情風格,他們很好地運用了繪畫語言,給作品注入了抒情性外表美。在西畫造型過程中,主要使用形體與色彩語言,即便沒有線的使用,其造型行為不會受到重大影響,其繪畫形態的構架依然能成立。即使用線界定輪廓,如在輪廓之外輔上調子,馬上就會成為很立體的畫面。可見西畫中線依然作為表現形體的一種特殊手段。

無論何類畫派的藝術家,他們都是藉助其獨特的語言形式來完成作品的情感體現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繪畫語言的不同運用,則產生出不同風格的繪畫作品。中國畫崇尚文、意、趣,而這一切都是通過筆墨技巧來體現出來的。在這里,筆墨本身不是“具象”的,相對具體塑造的藝術形象來說,它是形式的因素,但卻有著引起形象的聯想和意趣的感受的功能。正如藍色和紅色能引起冷暖的視覺感受一樣,在宣紙上粗糙的干筆能引起樹干及老人似的蒼老的視覺感受;

水分飽滿、行筆流暢的筆跡能引起春天般滋潤的視覺感受;徐緩的用筆能引起持重含蓄的聯想;流利靈活用筆能引起灑脫歡暢的聯想;快速而多變的用筆引起蛇龍飛舞的聯想。賀天健總結筆法有:“筆直中鋒,卧筆中鋒,倒筆卷上,倒筆提上,卧筆旋拖,放筆直下,仰筆伸縮滾擦,垂筆揩擦,側鋒聽昕下筆重,仰筆剔掠,仰筆旋拖,卧筆拖擱,卧筆橫拖戰動。”墨法有:“烘、染、渲、破、飛、揉、積、漬。”實際上何止這許多,臨池潑墨,變化萬千,風雪晴雨,因人而異。中國筆墨這種形式因素,是畫家的獨特風格在藝術技巧方面的主要表現。藝術家們常“借筆墨以寫天地”。通過構思構圖,合理運用筆墨虛實,水韻,墨色和運筆而產生的肌理形成有個性的繪畫語言。虛實處理,仍然是當代畫家構成新的屬於自己藝術語言的要素。虛實的表現,就是畫者靈氣的表現,是對畫理的悟性。中國畫家歷來認為畫必須有筆墨,無筆墨就不能與畫。並且筆墨技巧還要與表現內容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產生好的作品。這種代代沿襲的藝術法則即所謂傳統,已成為中國所獨有的繪畫語言。

當繪畫喚起人類的審美情感時,作用於人們的是一種繪畫所獨有的語言形式。繪畫語言由多種要素構成,這里涉及到的視覺因素有:點、線、形、光、色彩。“點”:是最小的視覺實體,對於探討視覺形式的作用,點是一個很好的著手處。一個可視的點是一個吸引視覺注意力的小元素,點既可以被表現出來,也可以被暗示。它可以構成一個情趣的中心或一幅構圖中被強調之處。甚至處在一個表面上的一個點就像是在一座靜謐的屋子裡的聲音,它與周圍形成一種關系,它使這個空間有了生機。“點”,從物理形態上講,是視覺聚焦的核心;從觀念形態上說,是思想呈現之源。點,在東方哲學中,具有最大的內張力和最大的延展性。從點出發,可深入、可輻射。點——解釋一切,代表一切。“線”:線可以被描述為點的運動軌跡,它是一個可視的行動軌跡,一條線表現著劃線的人或物的精神。一幅畫的筆觸,穿過風景的一條蜿蜒的河流,被撕破的線的參差不齊的邊緣,一個草葉的曲線,這每一條線正如同每一位畫家或書法家的充滿個性的、富有表現力的線條一樣,是獨具特色的。線——人們認識和反映自然形態時最簡明的表現形式,有長短、粗細、曲直之分。

線可以在長度、寬度及方向上的不同,線也可以是連續不斷的或間斷的,粗的或細的,有規律的或無規律的,靜止的或運動的,直線的或曲線的,或者是這些線的諸多形式的不同的結合體。在一個平面上,線能界定各種形狀,暗示體積或顯示所繪物體質量的獨立元素。我們能通過線條的組織來創造圖案、肌理或描繪陰影。線是闡明視覺形式的基本手段,它通常是對所目睹、感受或想像到的事物的一種速寫,線是在兩維空間表面的長度標准,或者說它們是在兩維或者三維空間里的物體邊緣的感知,每一條線或物體邊緣都有其自己的表現特徵,這些表現形式在視覺交流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視覺藝術中,線條一直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極富有意味,在中國的繪畫藝術中,線條的功用表現的尤為突出。

事實上,中國繪畫在相當程度上是以富有骨氣韻味的線條來取勝的。線條的運用,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愈來愈富有含蓄性、表現性、象徵性與抽象性。線條形狀各異,功能有別。“形”:形式關於一種被視為平面的存在形式,即一種二維的空間區域或平面是一種剪影或陰影形式的外觀。當一條線勾畫出一個區域或當一個面積表面的顏色或肌質發生變化時,其面積與周圍的面積相分離,形便成了可視的存在。千變萬化的形可被概括為兩大類,即有機形和幾何形,雖然二者之間有明顯的界限。在自然界的大部分形是有機形,它是柔和的、輕松的、曲線性的和無規律的。

在人的世界中最普通的形是有機形、生硬的、刻板的、有規律的,而且常常是長方形的。總而言之,形這個詞表示了人眼感覺到的客觀事物的外部形態,所以又稱為視覺形。另外,光與色彩也是繪畫藝術最主要的造型因素。點、線、形、光、色,作為繪畫藝術的構成要素是相輔相成和不可分割的。在繪畫實踐過程中任何顧此失彼的表現方式都會有損於整體美。

繪畫語言是通過色彩、線條、光色或組成一件作品所有的其他因素之間相互作用而產生出來的。繪畫語言是有機的形式體現,它是構成繪畫藝術中多種可視因素的總結構。就繪畫而言,它是一種在長乘寬的二維平面上利用形、色、肌理或者說利用點、線、面或黑、白、灰及色彩、肌理等手段來傳達人類或藝術家對精神文明的追求。在符合它自身規律的前提下,用什麼樣的方法表達、怎樣表達和表達什麼都是值得探索和嘗試的,沒必要用既有的定式或種類來界定,繪畫是人類藝術追求的其中一種方式,那它自身就有其獨特的語言和表達技巧,單就繪畫而言不同的表現題材和不同的工具材料都有其自身的特殊規律、表現語言和表現方式,只要是符合繪畫本體的藝術規律的任何題材、任何錶現語言、任何錶達方式,只要對人類的精神文明起到積極向上的推動作用,只要符合人類追求的審美理想,任何繪畫語言方式都應該探索,都應該允許存在和發揚,從這個意義上講,藝術家個人的角度、個人的偏執和偏見、個人的獨特的風格面貌都是最可貴的。

觀照繪畫中的情態與語言形態,藝術家們總是在尋求繪畫觀念和語言上進行著轉型,不斷地揚棄著自己繪畫語言上那些不純凈的和停留在生活表面上的東西,從而在繪畫語言、繪畫圖式、繪畫動機等方面都出現了新的形態。完善和形成有個性的繪畫語言成為藝術家們的孜孜以求,不停地探索繪畫形象與象徵符號的關系等問題。現代藝術的演變和發展不僅在多層次上探討了藝術的本質問題,同時也極大地豐富和創造了人類的視覺形象語言,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人們觀察世界的審美方式。繪畫語言的構成除視覺因素的形、光、色外,在另一層面上看繪畫語言也是一種精神產物,繪畫本身也傳達了一種觀念,繪畫語言不應只是僅僅停留在技巧和形式的探索之中,它是將技巧、知識、直覺和感情與材料融合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品是精神和物質的結合。藝術家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題材范圍、不同的表現工具、不同的表現語言和表現方式不斷地豐富人類的藝術追求,那人類的繪畫藝術必將是燦爛輝煌的.
繪畫藝術的論文篇2
試談動畫設計繪畫藝術融入

一、現代動畫設計的特點

個性鮮明且具有生命力的動畫角色不僅能夠給人們帶來美的感受,而且還能夠引導觀眾理解故事的情節。如何設計出一個成功的動畫形象,這是現代動畫造型設計者們所關注的焦點問題。進行動畫造型設計時,首先需要對作品的創作意圖以及整體藝術風格進行綜合考量,其中動畫造型的設計風格則主要奠定了作品的表現形式,它與設計者本身的藝術素養有關,同時也與地理差異、民俗文化有關。動畫造型的藝術風格包括漫畫風格、寫實風格、可愛風格以及擬人化風格四種類型,以下就對動畫設計的藝術風格進行具體分析:

(一)漫畫風格

漫畫風格是動畫造型設計的主要風格,它是對客觀現實的自然景象運用誇張、變形、比擬、象徵以及映射等造型方式,構成極具幽默詼諧意味的動畫形象,具有簡潔、誇張、幽默以及風趣等特點。漫畫風格強調動畫形象的神似,極度擴大設計對象的不同之處,而相對弱化具有共性的部分,所以能取得一定的諷刺和幽默感,具有很大的鬆弛度與無窮的表現力。漫畫風格的動畫造型對設計者自身有很高的要求,動畫造型設計師必須具備把握作品整體藝術風格的能力,要求有足夠的專業知識、豐富的設計經驗以及良好的個人修養,並且對事物的把握和理解能夠表現出獨到之處,只有在具備以上條件的情況下,才能夠將漫畫風格的特點完全展示出來,帶給觀眾更為深刻的視覺感受。

(二)寫實風格

寫實風格顧名思義就是極力地表現出動畫形象的真實性和客觀性,通過細致的刻畫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形象。在動畫造型設計當中,寫實風格的應用則主要尋求尊重自然以及接近自然的設計理念,但是動畫造型設計中的寫實風格並不是沒有任何的想像成分,動畫造型始終是建立在虛擬環境的基礎之上,而所有的造型設計也並不僅僅是非對現實、自然的事物進行簡單的模仿,而是在真實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動畫造型設計師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進行必要的處理和加工,並且進行一些適度的概況和提煉。當然,寫實風格的造型是以自然物象為基本參照對象,無論其外形,還是動態以及運動規律,都要力求接近真實。

(三)可愛風格

可愛風格是在自然形態的基礎上對角色造型進行較大程度的藝術改造,既能夠看到自然形態的影子,又明顯區別與自然形態,與漫畫風格的表現手法相類似,可愛風格同樣使用了誇張、變形、比擬等設計方式,而不同的是可愛風格在處理上更加圓潤,運用適度的誇張以及協調的搭配表現出動畫形象鮮明的性格特徵,現階段的動畫造型設計當中可愛風格的應用和發展最為廣泛。

(四)擬人化風格

擬人化風格是指把一些具備人的動作或者情感融入到動物、植物或者其他事物當中的造型設計方式。在動畫造型設計中擬人化的風格隨處可見,設計者通過自己豐富的想像力將人類復雜的情感融入到動畫造型設計當中,通過細致入微的心理、性格、舉止、言行的設計,讓動畫形象更加富有親切感和熟悉感,並且能夠被更多觀眾所接受。

總之,動畫造型設計是動畫作品創作的一個核心環節,通過動畫造型設計清晰、准確地把人物的性格特徵以及內心情感表現出來,然後根據動畫作品情節發展的需要進行選擇、概括、提煉並最終塑造出個性鮮明、符合故事情節的虛擬藝術形象。從某種意義上講,動畫作品也屬於影視劇當中的一種,只不過動畫中的人物和場景並非來源於真實的演員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而是通過動畫造型設計師根據故事情節以及自己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出一個虛擬的人物以及場景。因此,現代動畫造型設計環節就成為了衡量一部動畫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如果在動畫造型設計上無法有效地把握故事情節以及人物特徵,就會使造型設計變得千篇一律、缺乏個性,而場景也會變得沉悶,沒有創意,無法引起更多關注。

二、動畫造型設計與傳統繪畫藝術的融合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給動畫造型設計帶來了許多技術上的革新,通過一些先進的技術以及3dsMax、Maya、Photoshop、Painter、Flash、AutoCAD等軟體可以為動畫設計提供許多便利,但同時對造型設計的技術要求也更高。要想設計出能夠准確刻畫角色的形態、性格、質感以及量感等因素的作品,就需要認真把握每一個線條以及色彩搭配的控制。由於我國的動畫產業仍處於發展階段,這就使得我國動畫造型設計的技術與歐美以及日本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從目前動畫發展的現狀不難看出,歐美以及日本的動畫作品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明顯優於國內的動畫作品,這無疑給我國動畫造型設計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許多不利因素。

而如何在逆境中突出重圍,發展具有我國文化特色的動畫形象便成為了現代動畫造型設計所面臨的一項重要問題。現階段國內不少動畫作品依然是模仿歐美以及日本的動畫造型設計方式,但是由於技術水平的限制,設計出來的動畫作品很難能夠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存在著諸如造型設計的細節刻畫不突出、特徵單一缺乏個性、色彩運用與角色特徵不協調等問題,而且一味地模仿、復制,也使得國內的動畫作品缺乏創新和文化特色,無法吸引更多的人關注。所以在現代動畫造型設計過程中一方面需要不斷提升設計技術水平,另一方面還應該深入挖掘我國自身的文化資源,從傳統文化中尋求設計靈感,豐富現代動畫造型設計的內涵。傳統繪畫藝術是我國幾千年來的智慧結晶,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種類繁多,包括油畫、水墨畫、剪紙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水墨畫。

水墨畫的筆法大氣,不拘小節,構圖具有象徵性,通過寫意的構圖方式帶給人無盡的遐想,而且畫面貼近自然,簡單的色彩搭配體現出簡約、質朴的自然美,因此也被稱為國畫。而借鑒我國傳統水墨畫設計的動畫憑借其獨特的神韻和濃厚的文化底蘊在世界藝術之林中獨樹一幟。水墨動畫將中國傳統水墨畫引入到動畫製作中,那種虛實和輕盈空靈的畫面使動畫作品的格調在藝術鑒賞層面上有了一種全新的突破。採用中國傳統水墨畫創作的《小蝌蚪找媽媽》《牧笛》以及《山水情》等,無論是從造型設計上還是文化內涵方面,都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它不僅是對我國傳統繪畫藝術的一種傳承,而且還是現代動畫造型設計的一種創新。以下就結合《小蝌蚪找媽媽》《牧笛》以及《山水情》三部優秀的動畫作品對現代動畫造型設計中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融合進行分析。

在現代動畫造型設計中融入我國傳統的水墨畫藝術風格,不僅是對造型藝術的創新,而且還是設計具有中國特色動畫的一條有效途徑。根據水墨畫的特點動畫造型設計將一改傳統對造型的體積、比例、結構等細節的准確刻畫,而是利用意象的造型方式,把握其結構的規律,梳理形式的特點,從而傳達出對象的神情、神態以及神髓。例如1960年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我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它的出現帶給我們一種視覺上的新鮮感。與傳統的動畫作品不同,《小蝌蚪找媽媽》所有的造型設計,如蝌蚪、青蛙、魚蝦、消極以及小草等都沒有輪廓線,如同以銀幕為背景創作的一幅幅生動形象的水墨畫,整體感覺顯得簡約生動、單純、質朴。而這些看似簡單的色彩和線條設計卻能夠將這些動物傳神地展現在觀眾面前,使人流連忘返。

1963年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牧笛》在動畫造型設計中巧妙地結合水墨畫的寫意風格,相比於之前的《小蝌蚪找媽媽》《牧笛》在造型設計上採用了更加復雜的造型設計手法,例如《牧笛》中貫穿始終的水牛,就是運用濃墨點綴五官、淡墨補染軀體,使一個生動形象的老水牛躍然於屏幕之上。而在作品中水墨寫意的風格也有了進一步的發揮,夕陽的余暉以及水稻田埂,水光中倒映著老水牛以及牧童的身影,這些最終與周圍的自然景觀融合在一起。並且通過生動形象的造型設計傳達出令人沉醉的意境,片中牧童騎在老水牛背上,吹奏者短笛在鄉間細柳中穿行,天真的牧童、潺潺溪流以及搖曳的柳樹恰恰能夠反映出細膩、含蓄的情感,並且通過水墨畫的寫意風格將故事人物以及情節表現得惟妙惟肖。

1988年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山水情》可以說是我國水墨動畫的經典之作,該作品深受國內外觀眾的好評,同時也贏得了無數獎項。在動畫造型設計方面充分體現出了墨色與空白的相互對比和調和。在整部作品中墨的焦、濃、重、淡、清與空白等色彩搭配地恰到好處,這種淡雅、樸素的造型設計,是通過水墨的色度變化來展現畫面的層次感,讓觀眾在欣賞過程中結合故事情節並發揮自身的想像力來感悟畫面本身所表現的深刻意境,豐富動畫作品的內涵,使作品變得更加生動、具體、形象。此外,《山水情》中沒有任何語言對白,而是利用風聲、水聲、笛聲、琴聲、動物聲等一系列自然之音來代替更加直觀的語言文字,這種表現形式烘託了氣氛,彰顯出了水墨動畫的寫意風格,並且將我國濃厚的文化底蘊體現得淋漓盡致。

整部作品的造型設計風格獨特,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虛實結合,將水墨畫的特點運用到了極致,例如在《山水情》中,表現冬天室內的環境,僅在空白中描繪出爐火的光亮即可,雖然一抹紅色在整個畫面中顯得有些微弱,但是這種強烈的視覺反差卻能給人們帶來十分強烈的暖意。而在表現秋色漸濃的季節變化時,則巧妙地抓住了秋天的代表顏色,在傍石而坐的人物之外,會不經意地下落幾片凋零,飄落幾片緋紅的楓葉,這即是秋天的視覺引導作用,通過寥寥幾筆卻能夠給人帶來無盡的遐想,也正體現出了水墨畫的魅力所在。

總之,中國傳統繪畫藝術造型是我國民族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在我國恢弘、悠久的民族文化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它是我國原始藝術的一種延續,直接繼承了原始藝術實用與審美共存的性質。它是一切美術形式的來源,優勢美術創作的基礎,其根性的、母體性的特徵是顯而易見的。而將我國傳統繪畫藝術與現代動畫造型設計相互融合不僅可以促進國內動畫設計的蓬勃發展,而且還能夠弘揚我國民族文化、傳統藝術。研究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形式在現代動畫造型設計中的運用,將會促進傳統繪畫藝術等其他藝術形式與動畫造型設計之間的融合。與此同時,藝術領域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為傳統繪畫藝術與動畫造型設計之間的聯系,創造出了更多便利的條件。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動畫造型設計則是一種綜合運用變形、誇張、擬人等手法設計出來的一種虛擬的人物和場景,通過設計師的靈感和設計手法賦予動畫角色感染力和生命力。中國傳統繪畫藝術源遠流長,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同時在世界繪畫史上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將現代動畫造型設計與我國傳統繪畫藝術相融合,不僅能夠豐富動畫造型設計的形式,而且還可以深入挖掘我國深厚的文化資源,真正發展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動畫形象。
猜你喜歡:
1. 論繪畫藝術的語言形態論文

2. 淺談繪畫藝術賞析論文

3. 淺談美術心理學的論文

4. 美術學術論文

5. 美術繪畫類論文

⑵ 美術學畢業論文選題

你的美術學論文准備往什麼方向寫,選題老師審核通過了沒,有沒有列個大綱讓老師看一下寫作方向?
老師有沒有和你說論文往哪個方向寫比較好?寫論文之前,一定要寫個大綱,這樣老師,好確定了框架,避免以後論文修改過程中出現大改的情況!!
學校的格式要求、寫作規范要注意,否則很可能發回來重新改,你要還有什麼不明白或不懂可以問我,希望你能夠順利畢業,邁向新的人生。

大學畢業季,很多同學都寫不好論文。寫不好論文,不僅影響成績,也影響畢業。所以,我在此分享一點經驗給同學們。

分析論文題目。大家在選定一個論文題目之後,一定要分析論文題目的寫作重點,分清主次。

收集材料,寫讀書筆記。當大家分析過論文的主要寫作方向後,大家要開始收集與論文相關的論文材料。把自己找到與所選論文相關的材料記到讀書筆記上,以備將來寫論文的時候作為參考。

國內外研究現狀。大家要將論文中的主要研究目的找出來。然後尋找分析國內外對此題目的分析與研究。

列舉大綱。結合論文題目。開始列舉大綱。先解釋論文中相關的知識點。然後寫當前的研究現狀,接著寫某題目的問題與不足,再寫針對該問題的對策。注意,問題和對策要相對應。論文中要列舉事例、添加數據、分析的圖片等等。

開始寫論文。按照大綱開始寫論文,但是要在必要的地方加上過渡段。然後是論文的腳注,引用、參考資料、結論等。

最後,大家把排版做好。未盡事宜,請大家斧正。祝大家把論文寫得更優秀。

特別需要注意:
注意,問題和對策要相對應。
必要的地方加上過渡段

⑶ 求一篇關於繪畫專業(中國畫)畢業的論文

淺談漢隸書法藝術審美特徵

漢代是我國書法藝術發展史上極為燦爛輝煌的時期。從書體上說,是諸體兼備,交互並存,由其前的繁難詭譎,經秦的改造,趨於簡易。篆書間或使用;隸書通行於世;新興的草書剛剛出現,便呈風靡之勢;行書與楷書也於書寫實踐中孕育萌芽。從書寫的主體來說,有達官貴族,文人騷客,更多的則是社會不同階層的士人和庶民,地位懸殊,個性有別,「無意於書」,迥然異趣。從書法的載體來說,有金石碑版的刻劃范鑄,有簡牘紙帛的濡墨染翰,不 同的材料造成了不同的藝術趣味與風格。一言以蔽之,可謂是琳琅滿目,氣象萬千。
在這紛繁、豐富、多變、雜錯的書法景觀里總結、抽繹其審美特徵,委實不易。與隋唐以後的書法史學相比,漢代書法研究存在的主要困難是史料的缺乏。在漢代書法藝術尚未完全「自覺」這一背景下,我們難以苛求古人給我們留下更多的創作心得、經驗總結與審美體驗,因此,「和研究藝術家的意圖與理論相比,更有價值的是,在共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上對各種藝術加以比較」 ,或許使我們能夠擺脫單純的技法、風格分析研究所帶來的狹隘的思想觀念和對漢人書法不盡完整的破碎支離的理解。因為「只有在同一個文化系統中才能找到那些有意無意間共同支持著的一些共同的元素……他們甚至可以超越時空,形在一種令人驚訝的統一性。」 在尋求這一「統一性」的基礎上,我們努力探尋的正是漢代書法中所蘊藏著的那一時代共有的藝術精神。
一、以麗為美
「麗」在漢代是一個重要的審美范疇。它同中國古典美學中常說的「美」在概念內涵上不盡相同。前者「突出了美訴之於人們感官的鮮明性、愉悅性,用之於形容辭賦之美剛好合適」,後者「卻無這種突出的含意,而且在儒家的觀念中,經常帶有嚴肅的倫理道德的善的意味,並經常被用作善的同義詞。」
司馬相如論作賦時說:「合綦組以成文,列錦綉而為質,一經一緯,一宮一商,此作賦之跡也。賦家之心,苞括宇宙,總覽人物,斯乃得之於內,不可得而傳也。」 這里,儒家常說的「質」與「文」分別被解釋成為錦綉和錦綉上用彩色絲線織成的花紋,錦綉與花紋要象經緯宮商那樣交互輝映,和諧統一。同孔子的「繪事後素」觀念不同,司馬相如更加傾向於那種奪人心目的、使人心搖神盪的窮極綺麗之美。相如之後,揚雄也談到辭賦文詞之美,要如「霧 之組麗」(《法言•吾子》),輕柔縹緲,絢爛多姿,他甚至認為「女有色,書亦有色」(《法言•吾子》),文章要象美女一樣,秀色動人。盡管他又說:「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法言•吾子》),但他無非要求美要符合聖人之道,實質上,並不否定美的價值。
「漢興,枚乘、司馬相如,下及揚子雲,競為侈麗閎衍之辭」 ,在他們的作品裡,「麗」是一種臻於極致的美,一切看來美的事物都要用「麗」來形容。如京都長安之美,謂「世增飾以崇麗」(班固《西都賦》);宮殿建築,「非令壯麗,亡以重威」(《漢書•高帝紀》);皇家苑囿,「君未睹夫巨麗也,獨不聞天子之上林乎?」(司馬相如《上林賦》);帝王的偉大形容為「麗哉神聖」(揚雄《羽獵賦》),或曰「帝王之神麗」(張衡《西京賦》);優美的音樂,「靡麗浩侈」(枚乘《七發》);動人的舞蹈,是「麗於陽阿」的「妙舞」(邊讓《章華賦》);優美的文章,「文麗而務巨,言眇而趨深」(王充《論衡•定賢》);婚喪嫁娶,「紛華靡麗」(《後漢書•安帝紀》);倫理風尚,要以「道德為麗」(《漢書•東方朔傳》),連英俊的男子也要形容為「容貌甚麗」(《漢書•公孫弘傳》),頎秀的樹木,也被稱作「麗木」。可見「麗」的觀念在漢人心目中的地位。
王鍾陵先生認為:「繁富靡麗是漢代文藝美學風貌的主要特徵,如果我們試圖用一個詞來概括漢人的審美情趣的話,那便是『富麗』,或曰『靡麗』,更簡潔地說就是一個字—『麗』。……在漢代的著述中,由『麗』作詞素所構成的詞語也特別多:『崇麗』、『神麗』、『 麗』、『華麗』、『奢麗』、『誇麗』……因此我們可以說,『麗』正是漢人審美情趣最簡煉的表述。」 「麗」的審美內涵是什麼?「麗」既不是冶艷媚俗,更不是古拙霸悍。宗白華先生認為,「楚國的圖案、楚辭、漢賦、六朝駢文、顏延之詩、明清的瓷器,一直存在到今天的刺綉和京劇的舞台服裝,這是一種美,『鏤金錯采、雕繢滿眼』的美。漢代的銅器、陶器,王羲之的書法、顧愷之的畫、陶潛的詩、宋代的白瓷,這又是一種美,『初日芙蓉,自然可愛』的美 」。顯然,「麗」是指一種富麗堂皇之美,是一種精雕細琢富有裝飾意趣的美。
蔡邕在《九勢》中也用「麗」來形容書法的美感:「下筆用力,肌膚之麗」。「肌膚」就是書法的血肉,作品的外表。「麗」的美感正體現在漢代書法的外表上,尤以成熟的八分和銅器、陶器上的銘文表現得最為突出。如果說,漢大賦的「誇飾」與「藻飾」是用一種誇大、誇張、誇耀的手法與文采華麗的語辭形式,來增加、強化、張揚客觀對象的壯貌和美,使之成為不同於客觀對象的文學表象和審美對象的話,那麼漢代的書法也基本上採取了這一誇張、修飾的手法和「語辭」形式,二者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誇飾」的手法常見於西漢簡牘。1974年甘肅額濟納旗破城子漢甲渠侯官遺址出土的西漢木簽,左波右磔,筆畫豐肥,粗細對比幾達數倍,每有「年」、「令」字樣,往往一縱而下,毫無拘泥之態。1973年甘肅甘谷渭陽一號漢墓出土的簡牘,字形寬扁,中宮緊收,波磔肆意舒展,「挽橫引縱,左牽右繞,長波郁拂,微勢縹緲」,「翹首舉尾,直刺邪掣,繾綣結體, 衫奪節」。 這種「誇飾」的筆法,把隸書橫向取勢這一特徵進行了極度的誇張,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而隸書的形象也由此而深入人心,並得以固定強化。
隸書在兩漢中晚期初步定型以後開始了修飾裝扮。1973年河北定縣四十號漢墓出土的漢簡,波磔已具裝飾意趣,其行筆的提按、收放、擒縱,其點畫的粗細、曲直、剛柔,都體現出這一時期的書家已不滿足於篆書字形解散開放後的誇張放縱,他要把簡朴、直觀的隸書變得委婉細致,變化多端,血肉豐滿,形神俱備。東漢中晚期的碑刻隸書最見其「藻飾」之功。《史晨》、《華山》、《乙瑛》、《熹平石經》諸碑,波磔呈典型的「蠶頭雁尾」的形象,點畫兩端厚重豐滿, 纖適度,刻意求變,極具華滋精麗之意;其轉折也不是簡牘隸書中的一折而過,或斷或連,或聳或收,或折筆潛行,或提筆搭折,不一而足,形式多樣。這些手法,都使得作品充滿了濃厚的裝飾意趣。
漢代的金文與陶文「藻飾」之趣最為濃厚。范鑄的文字,嚴謹細致,設計周密,字形工穩,排列整齊,配合器物的形制與裝飾圖案,刻意美化,或增減筆畫,或變形誇張,或外加邊框,或間雜紋飾,文字與圖案融為一體,不加辨別,難以區分。刻鑿的文字,雖以刀代筆,但技藝嫻熟,大多能夠做到行筆流暢,點畫准確,其文字造型與章法布局也經縝密的規劃,故能緊飭嚴整,靈便生動,與器皿相協調。璽印上的文字,多為繆篆,依印章形制,精雕細琢,蟠屈纏繞,特別是鳥蟲篆印,飽滿茂密,裊娜多姿,極盡繁縟之能事。
總體上,漢代的書法特別是隸書,自西漢中晚期初具規模之後便走向「藻飾」了。盡管與魏晉隸書的刻板和宋元隸書的纖巧相比,漢隸樸拙敦厚之風鮮明濃重,但那是漢隸繼承、保留篆書的質朴古厚所必然呈現出的內在神情。翦伯贊先生曾用一生動的比喻來描述楚辭與漢賦:「若以漢賦比於楚辭,則漢賦正猶一滿頭珠翠之盛妝繁飾的公主,而楚辭則是一滿懷幽怨淡妝輕抹的思婦」。 與漢賦相同,漢隸也是「盛妝繁飾」,光彩煥發。「古質今妍」,我們看待古人的作品,年代愈久遠則愈加高古,遙遠深邃的時空常常給人造成這種錯覺。其實,漢隸並不象後人普遍認為的那樣質朴,把它放諸秦漢文化大環境中去看,不用說商周,即使秦國的儒生也要指斥漢人的隸書過於精雕細琢,那翩躚揚舉的蠶頭與雁尾,實在是冶艷惑俗,這不是儒家極力反對的「淫麗」的「鄭聲」之美嗎?當然,這里只是強調漢隸的「肌膚之麗」,而透過這一外表形象,其骨子裡拙樸剛健仍與那一時代的主流文化精神是息息相通的。
漢隸的以「麗」為美,固然與儒家所推崇的質文並重以及兩漢士人「文質班班,萬物粲然」(揚雄《太玄經•文》)的審美理想有一定的關系,而「麗」這一觀念的形成,也與漢代楚風北漸這一文化現象密切相關。「漢承秦制」,但「在意識形態的某些方面,又特別是在文學藝術領域,漢卻依然保持了南楚故地的鄉土本色。」 魯迅先生也曾經說過:「故在文章,則楚漢之際,詩歌已熄,民間多樂楚聲,劉邦以一亭長登帝位,其風遂亦被宮掖。蓋秦滅六國,四方怨恨,而楚尤發憤,誓雖三戶必亡秦,於是江湖激昂之士,遂以楚聲為尚」這些都說明,漢代文藝在內容和形式上,與楚文化有著內在的繼承和融合的關系。
中國南北文化的差異,由來已久,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梁啟超在《中國地理大勢論》中雲:「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吳楚多放誕纖麗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於詩於文於賦,皆南北各為家數。長城飲馬,河梁攜手,北人之氣概也;江南草長,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懷也。散文之長江大河一瀉千里者,北人為優;駢文之鏤雲刻月善移我情者,南人為優。蓋文章根於性靈,其受四周社會之影響特甚矣。……由是觀之,大而經濟、心性、倫理之精,小而金石、刻畫、游戲之末,幾無不與地理有密切之關系。」
漢以前,南北書風迥然有別。郭沫若先生認為:「兩周的金文地之比鄰者,其文化色彩大抵相同。更綜而言之,可得南北二系。江淮流域諸國南系也,黃河流域諸國北系也,南方尚華藻,字多華麗,北文重事實,字多渾厚,此其大勢也。」考察一下秦漢之際的隸書,南北書風的差異也大體相同。南方的《阜陽漢簡》、《張家山漢簡》、《馬王堆帛書》均含蓄瀟灑,秀逸搖曳,而北方的《青川木櫝》、《睡虎地秦簡》、《臨沂雙雀山漢簡》則遒健雄渾,峻峭凝重。但此種差異,不到百年的時間便被整合統一了,西漢中晚期的簡牘隸書,不論南北,都變得清峭柔遠、勁切雄麗了。拋開文字的發展演變與思想觀念的影響不說,單就楚風對北地的浸染,也不可忽視。因為在漢代,人們聽到的音樂是楚聲的慷慨狂放,看到的舞蹈是長袖飄舉的楚舞,吟誦的辭賦是從楚辭發展而來的漢大賦,這撲面而來的楚風對中原乃至西陲都形成了彌漫之勢。那麼書法風格由凝整沉著漸變為雄渾清麗也是順理成章的。
二、以勢為尚
古人論書,多重「形勢」。東漢蔡邕在《九勢》一文中最早提出書法藝術中的「形勢」:「夫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在這位博學的藝術家眼中,自然始終處在生生不息的和諧的運動之中,任何事物都在運動中蘊含著正反、陰陽、虛實、反背的情態與動勢,書法的「形勢」則根源於這一自然的陰陽變化。
書法中的「形」與「勢」不是對自然界中物象的具體模擬,而是要表現出一種抽象的自然之勢。「形」與「勢」是統一在一起的,「形」是「勢」產生的基礎,「形」中有「勢」,方能符合自然陰陽變化的規律,有「形」而無「勢」,則「形」無運動之生命。蔡邕沒有具體說明「形」與「勢」的含義,但移之書法,「形」,指的就是點畫、結字、章法,而「勢」則是蘊含於其中的運動方式、自然法則及其動態趨向。具體到漢代書法的「勢」,可以從三個部分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即點畫之勢,結字之勢與章法之勢。
(一)點畫之勢
劉熙載在《藝概•書概》中曾論隸書用筆之勢與篆書的區別:「書之有隸,生於篆,如音之有徵,生於宮。故篆取力 氣長,隸取勢險節短,蓋運筆與奮筆之辨也。」所謂「力 」就是「筆力集中、聚攏,也就是要求中鋒用筆,藏頭護尾,峻澀間行,墨不旁騖,線條沉著而有力」;所謂「氣長」,「就是氣韻悠長、沖和,也就是要求平心靜氣,徐緩運筆,右戾左引,紆余委婉,氣脈隨著圓轉延連的線條宛轉而流通,直至收筆,其勢仍足,毫不衰餒。」而隸書則與之相反,筆畫相對徑直,用筆駿發,出鋒迅疾,節奏急促,特別是那些草率急就的隸書和尚未成熟的草書,更呈險疾之勢。與篆書舒緩悠長的靜「勢」不同,這是一種運動的動態之「勢」,一種具有節奏與速度的勢,其勢如「彤管電流,雨下雹散」 ,「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 。這一奮發迅舉的「勢」在漢代簡牘里表現得最為生動。因為簡牘隸書多出於實用之需,奮筆疾書,在保持書寫速度的同時,無意間形成了這一峻險之「勢」。但在東漢中晚期的碑刻作品裡,這種「勢」稍加收斂了。蔡邕《九勢》對點畫用筆如何造「勢」提出了具體的規定:「凡落筆結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
轉筆,宜左右回顧,無使節目孤露。
藏鋒,點畫出入之跡,欲左先右,至回左亦爾。
藏頭,圓筆屬紙,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
護尾,點畫勢盡,力收之。
疾勢,出於啄磔之中,又在豎筆緊 之內。
捺筆,在於趲鋒峻 用之。
澀勢,在於緊

⑷ 有關繪畫心理學的論文

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繪畫心理學的運用,不僅能夠緩解學生壓力,而且對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有關繪畫心理學的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有關繪畫心理學的論文篇一

《美術教學中的“繪畫心理學”》

摘要:現在的初中生普遍存在心理問題,影響學習及身心的健康。將繪畫心理學滲透到美術教學中,來調節學生的心理,可以使學生緩解心理壓力、提高自信心、尋找精神慰藉,因此美術教學中融入美術治療的思想卻是必要的。

關鍵詞:美術教學;繪畫心理學;美術治療

一、繪畫中的奧秘——看“畫”識人

通過一幅畫就可以看出作畫者的大體性格特徵、心理狀況,甚至發現他們潛藏的自殺傾向,從而進行干預。

早在18世紀,歐洲的醫生就把病人繪畫作為一種診斷精神疾病的方法。現代繪畫心理開創了色彩分析技術,在技術和理論上都進行了創新。“房—樹—人”測試已經成為非常成熟的繪畫投射測驗,是考查智力的輔助工具,可以考查人格整合程度;作畫人對待家庭、親情的態度和看法;對待自我成長的看法。“房子”“樹”“人”可以分別畫,也可以全部畫在一張紙上。

“圖畫者,所以鑒戒賢愚,怡悅情性。”“畫畫內可以樂志,外可以養生,非外境之所可奪也。”“學畫所以養性情,且可滌煩襟,破孤悶,釋躁心,迎靜氣。”這是我國古人發現的美術對人心理的調節作用。

二、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現狀——“畫出心聲”

畫即是話,能夠直觀地反映學生的心理問題。

在初一的美術課堂上,課堂作業我要求同學們運用學到的方法來表現奇妙的肌理。她畫了較為零亂的線條,通過畫面內容能感覺她內心充滿著不安和焦慮,原因是她本身有缺陷,且很明顯地讓她感覺她是與其他人不同的。老師和父母必須加強她的優點,且給以鼓勵性的關愛。

而他呢,畫著濃黑的畫,可以感受到他內心承受著一股壓力。能夠痛快地、盡興地塗畫一番,對他而言的確是很舒服的事。同時他亦渴望得到師長的贊美或關愛而焦慮,因為他在班上是不常被給予肯定的孩子之故。

這些現象都表明了這樣一個信息: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理想。調查表明,有心理和行為問題的初中生約為15%。這樣的數字不得不令我們去注意、去觀察、去研究,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學生心理上的障礙?

我們知道,中學階段是中學生身心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是學生長身體、長知識、長智慧的時期,也是其道德品質與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學生將經歷生理、心理上的急劇變化,加上學習緊張和環境陌生,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不適應,引起心理矛盾。如果這些矛盾處理得不好,就會影響到他們的心理健康。這些矛盾歸納起來,大體有下面幾種:(1)願望與現實心理准備不相適應。中學生對為實現理想付出艱苦的勞動做得不夠。(2)享受意識與勞動觀念淡薄。生活的富足使有些中學生輕視勞動,坐享其成。(3)心理閉鎖與渴求理解。隨著年齡的增長,不願意同長輩交流感情,透露心聲,自我封閉。(4)獨立意識與依賴心理。(5)情感與理智。中學生喜歡表現自我,極力想引起他人的注意,容易沖動。(6)信息視野的擴大與鑒別能力不足。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視野開闊了,但鑒別能力有限,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現象迷惑。因此,對於家庭、學校和社會來講,關注中學生心理健康已經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了。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相關部門和各級學校都採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然而,真正能走進心理咨詢室的同學能有多少呢?而恰當的美術教育,卻可以讓所有同學通過美術學習的途徑解決心理的問題。

三、在美術教學中滲透心理學——“畫”解煩惱

畫畫,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宣洩方式,對一些難以用言語和動作表達出來的信息,人們常常通過畫畫來表達。

在教學中,對教學的設計上要加上繪畫心理學的元素,兩者的配合,來解決所謂“問題學生”。如色彩運用也是學生宣洩情緒的一種方式。對不同色彩的運用,代表著不同情緒的宣洩。畫面傳達學生的一種情緒,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

美術作品的完成可以讓學生產生一種成就感、滿足感,這時若有老師的肯定、同學的稱贊,自會極大地增強自信心,也可以讓平時很自卑的同學重拾自信。有選擇地欣賞藝術品可以有針對性地改變某種不良性格,如心情長期陰郁、灰暗的學生,可以將他帶到一幅表現草原牧場生活的風景畫旁,給他講解畫面上的情景,描述縱馬馳騁的歡悅,讓他試著想像自己走進畫框,成為秀麗風景中的人。這樣定期的觀賞和誘發幻覺,就會逐步消解其陰郁心境。

美術教育存在著兩種取向——美術取向和教育取向,目前我國很多地區的美術教育都偏向前者,即由美術本位出發,以教育為手段,發展和延續美術文化。

綜上所述,治療取向的美術教育是解決當下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的一個途徑,一種方法。

在學生承受各個方面壓力,心理不堪重負的今天,我們應該提倡治療取向的美術教育,使美術活動為學生緩解心理壓力、尋找自信、尋找精神慰藉的方劑。美術本就是學生喜歡的一門學科,學生以輕松的心態就進入課堂,願意敞開欣慰,與之交流,而隨著教師有意思地引導學生創作,那麼他們的作品往往會隱藏著他們的情緒,雖然很多人主張美術老師不能代替美術治療師的角色,但美術教師要擁有心理學知識,讓美術課堂里充滿輕松的歡笑,在美術教學中融入美術治療的思想卻是必要的、可行的。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禮嘉中學)

⑸ 誰知道本科美術專業畢業論文怎麼寫

就是版畫教育是吧,主要強調版畫的實驗性,就是通過對技法、材料、過程等方面的創新,在製作過程中多實驗,得出偶然效果,從而使版畫這一傳統畫種得以發展。
另外可以考慮版畫藝術的本體,就是版畫存在的意義,它不是復製品的代名詞,不是贗品,版畫創作有自己無法取代之處,創作過的都應該知道。
還有就是可以從先在藝術史以及藝術市場的角度來考考慮版畫創作,應該如何打破形式主義的束縛,使版畫這一傳統媒介能更好的融入多元的藝術領域之中。
涉及到藝術教育的問題的話,就涉及到傳統師徒式的教育模式與實驗教育的區別,重點問題,需要仔細考慮。
以上這些可以以不同的板材為角度展開論述。
需要的話再討論:)

⑹ 美術學專業導論論文怎麼寫

文思慧達摘要:本文圍繞美術專業大學生對畢業論文的寫作產生的具體情況,提出了畢業論文的選題、寫作的方法與思路等幾個有效解決的辦法。

關鍵詞:畢業論文;藝術作品;藝術家美術生都對畢業論文怎麼寫都產生了疑惑,四年的美術課程學習,包括了大量的藝術實踐課程和一些藝術史論課程,但部分高校並沒有開設畢業論文寫作的課程或開設了也不重視。

四年專業學習對論文寫作並沒有實質性提高,不會寫並不奇怪,所以出現大部分學生不知道怎麼寫,寫什麼的問題。

一、從自身興趣確定選題首先,不知道寫什麼,題目定什麼,這很正常不要為此而煩惱,萬事開頭難。

第一步把自己原有的知識面縮小包圍圈,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論文題目只要是和美術領域相關即可,也就是和藝術沾邊,或者和美育掛鉤。

我們知道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或技法很多,總有一個你感興趣的。

比如,談某個作品對我的意義;談某幅作品的價值;談某個藝術家的創作思路;談某個作品的構圖;談某個時代對藝術家的影響;等等。

一定要是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要有想說的話,有慾望表達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其次題目要精確,不可大而無當。

這是一個廣泛出現的問題,錯誤的例子有:淺談標志設計;談家居的色彩等。

這樣感覺你不是要寫幾千字的論文,而是出幾十萬字專著或教材。

幾千字的論文,論文題目一定要落到實實在在的點上,才有東西可談。

比如試論魏晉時期「地仙」觀念對山水畫滋長的影響;宋元花鳥畫發展中的自律性;視覺形態設計與審美的心理分析。

這些題目清楚透徹。

也包括了論文題目的三種模式:1)「」對「」的「」2)「」中的「」3)「」與「」的「」。

這三種模式在用的過程要把主語前的定語寫清楚,如時代、風格、門類都要標注清楚。

定語就把很廣義的一個概念,通過有前提條件的限制,通過一層一層剝,露出具體的要闡述的問題,不是穿衣服,是脫衣服,一直做減法,直到水落石出。

二、以點帶面找大綱我們大家都知道馬蒂斯的裸女吧。

以此舉例,找到與馬蒂斯和裸女有關的要素。

1)巴黎的摩洛畫室 2)1890—1954 3)現代藝術 4)野獸派 5)古典的裸體 6)非洲雕刻的影響 7)裝飾性 8)色彩與形式 9)剪貼藝術。

這些都是與之相關的要素。

收集與之相關的資料。

閱讀相關材料以及著作並作出筆記,劃出有用的段落,記住來源和頁碼,並寫出你的想法。

你的想法要及時的記錄寫來,不要讓它從腦子里又飄走了,不管這些記錄後來是否能用上,肯定的是一些一定會用上,但是並不知道那些會派上用途,那麼都記下來,不要嫌麻煩。

作者單位:渭南師范學院莫斯科藝術學院美術學部 文思慧達論文查重系統整理

三、寫作的方法:描寫、講解、辯論1)描寫就是用詳實生動的語言,把藝術家或藝術作品的狀態具體的描繪出來。

再現畫面中的自然景色、場景情況,描繪人物的外貌特徵及心理世界,使畫面的內容具象化。

採用色彩豐富、空間感強、記錄性的語言表述對象,給人傳達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用文字繪聲繪色地再現事物的樣子。

如這一段描寫:印象派雷諾阿的作品《包廂》,畫中以對各懷心事的男女,女主人公佩戴著華麗的項鏈,盤發以花朵裝飾,身著華麗的豎紋長裙,散發出無窮魅力。

期待在包廂中優雅地欣賞歌劇的她意氣風發,相反,男主人公雖是依從女子的意願將約會的地點定在劇院,但他對歌劇卻是毫無興致。

當女子沉浸在欣賞歌劇的愉悅中時,男子正心不在焉地瞥著別人。

畫面隨著文字一步一步展開,大的方面描寫了男女主人公的服飾到發生的地點歌劇院,小的方面刻畫了女主人公服飾的細節,從側面有描繪了各自不同的心理,里里外外的畫外音讓人產生了一種具體的感受。

2)講解:是一種評估、解釋或思索的作文方式。

它的中心是推論。

推論是從事實導出結論的過程。

從一系列的事實與要素找到相關聯的屬性,與注意到事實間的關系,進而得出一個結論,用文字表達這種推理的過程。

像福爾摩斯大偵探一樣,找到與之相關的線索,一步步找出真相,得出結論。

我聽過蒙田先生說過一個故事:冬天裡的一天,天氣寒冷,有一個富人穿著皮草,還帶著手套、帽子,還覺得挺冷。

看到一個窮人,幾乎什麼都沒穿。

就問:你不冷嗎?那窮人反問,你的臉露在外面不冷嗎。

富人說:臉不冷。

窮人接著答到:那我全身都是臉。

從這個故事,我希望大家明白推論的一點意思。

當然推論是一定建立在事實之上,而且推論的過程具有說服力,要有證據。

作者單位:渭南師范學院莫斯科藝術學院美術學部 文思慧達論文查重系統整理

3)辯論:先假設對方有一個不同觀點(不是無理,並非無知),你為了推翻這個假設的觀點,進而建立自己的幾個論點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反駁對方的不同觀點。

要認真分析,用一定理由來說明自己對事物或問題的見解,揭露對方的矛盾,最後得到認同自己觀點的認識。

例如:「善意的謊言是無礙於誠信的」這個正方觀點,建立了四個方面的論點來支撐這個觀點①善意的謊言是出於善良的動機,以維護他人利益為目的和出發點②善意的謊言是一種處世的方式,是一種替人著想的品質的體現③善意的謊言雖然是謊言的一種,但是不能說謊言就一定有礙誠信,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④沒有謊言的世界如同沒有灰塵的地球。

結論我方同意善意的謊言無礙誠信並不等於我們提倡它,其關鍵在於度。

四、寫作的幾種思路學生寫作水平有限,在這里我指引幾種簡單也常用的思路,這些很容易上手,並容易完成字數上的要求。

1)寫比較性的論文:①同一題材的不同作品之間的比較(例如米開朗基羅的大衛與多納泰羅的大衛的異同);②一個藝術家不同時期作品之間的比較(畢加索的玫瑰時期與藍色時期的差異);③同一風格同一主義內的作品或藝術家之間比較(梵高與高更的沖突)。

2)寫形勢分析類的論文:形式分析主要討論藝術品的題材、形式要素、設計原則和媒介等。

題材是指作品中出現的對象或所表達的想法進行分析。

形式要素是指作品中線條、色彩、明暗、肌理、形狀、空間、時間、聲音、氣味等的分析。

例如安格爾的線條;倫勃朗的明暗;梵高的筆觸;畢加索的空間;馬蒂斯的色彩等。

畫面構成的形式例如統一與變化;重復;比例;節奏等。

例如安迪 . 沃霍爾的作品《101 個罐頭》中的統一與變化。

方力鈞的作品《光頭系列》中的反復;康定斯基的作品《薔薇色的重音》中的節奏;蒙德里安的作品《構成》中的比例等等。

關於美術類大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在這里提出了常用的一些寫作方法與思路,相信對於初次寫論文的大學生有所幫助。

⑺ 怎麼寫關於美術的畢業論文範文

先不說內容,首先格式要正確,一篇完整的畢業論文,題目,摘要(中英文),目錄,正文(引言,正文,結語),致謝,參考文獻。學校規定的格式,字體,段落,頁眉頁腳,開始寫之前,都得清楚的,你的論文算是寫好了五分之一。
然後,選題,你的題目時間寬裕,那就好好考慮,選一個你思考最成熟的,可以比較多的閱讀相關的參考文獻,從裡面獲得思路,確定一個模板性質的東西,照著來,寫出自己的東西。如果時間緊急,那就隨便找一個參考文獻,然後用和這個參考文獻相關的文獻,拼出一篇,再改改。
正文,語言必須是學術的語言。一定先列好提綱,這就是框定每一部分些什麼,保證內容不亂,將內容放進去,寫好了就。

⑻ 繪畫專業畢業論文課題創作效果怎麼寫

繪畫在技術層面上,是一個以表面作為支撐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顏色的做法,那些表面可以是紙張或布,加顏色的工具可以通過畫筆、也可以通過刷子、海綿或是布條等。
在藝術用語的層面上,繪畫的意義亦包含利用此藝術行為再加上圖形、構圖及其他美學方法去達到畫家希望表達的概念及意思。

⑼ 繪畫畢業論文,關於油畫方向

你這個問題太廣了,油畫可以寫的論文多了,既然還在擬題,那你應該先把論文具體方向定了。

熱點內容
50m跑步時間大學女生 發布:2025-05-25 23:00:14 瀏覽:286
湖南大學校內宿舍 發布:2025-05-25 22:54:10 瀏覽:93
桂林大學城的商業街 發布:2025-05-25 22:39:39 瀏覽:851
聽北京大學李世傑教授感想 發布:2025-05-25 22:39:30 瀏覽:7
大學生同一課堂觀後感 發布:2025-05-25 22:16:17 瀏覽:776
你以為的大學老師都是地中海嗎 發布:2025-05-25 22:15:35 瀏覽:336
大學生物難 發布:2025-05-25 22:15:25 瀏覽:917
怎樣考大學老師 發布:2025-05-25 22:13:03 瀏覽:126
延邊大學王牌專業 發布:2025-05-25 22:12:00 瀏覽:972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1940 發布:2025-05-25 22:08:01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