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專科醫院什麼時候復工

專科醫院什麼時候復工

發布時間: 2023-01-12 12:54:49

㈠ 湘雅五醫院何時復工

2022年8月。根據查詢網路大數據得知,湘雅五醫院作為長沙南城的核心區域項目是一所大眾給予很多希望的醫院,但是由於2022年度疫情導致醫院停工,其項目總管表示會在2022年的8月開始復工。

㈡ 生育率下降,產科「捲起來了」-


北京市第一中西醫結合醫院東壩院區原名東壩醫院,於2012年更名。一位婦產領域專家對《中國新聞周刊》透露,東壩醫院的婦產科曾經很輝煌,年分娩量一度達到三五千,這個數據在2014~2016年期間掉到了1800左右,但在去年跳水到不足150,縮水九成。


2021年8月,廣東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內的新生兒。圖/視覺中國


經歷「產科危機」的不止東壩一家。北京恆和醫院是一家二級高端私立醫院,但近年來產科病人數量下降,運行不下去,將被民營婦產科頭部醫院和睦家兼並。據知情人士透露,眼下收購處於已「訂婚」但還沒「領證」的階段。


根據國家統計局、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中國2016年至2021年新出生人口數連年下降,分別為1883萬、1765萬、1523萬、1465萬、1200萬和1062萬人。社科院在2019年1月發布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就指出,中國人口負增長的時代即將到來。而醫院里的產科,是最早感受到這一變化的地方。


曾經的生育巔峰

「2016年10月是我們院分娩量的最高峰,共接生了約300個嬰兒,平均每天10個。記得有一晚,我基本沒休息,收了7名待產婦,做了4台剖宮產手術。」北京東城區婦幼保健院副主任醫師王霞回憶說。


當時正值「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十個月,第一批生育二孩的需求一股腦地釋放出來。「政策出台以後,很多夫婦都覺得,抓住分娩年齡的尾巴再生一個,」王霞稱,「很多都是70後,接近40歲的夫婦生二胎。」據當時的國家衛計委統計,2016年,二孩及以上出生人口佔全國出生總人口逾四成。


北京市朝陽區婦幼保健院院長於亞濱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介紹說,2016年,北京市和全國一樣,都處在分娩最高峰。該年分娩量的上升除了歸功於二孩的出生,還有前一年羊年壓抑下去的生育需求得到恢復的原因。受傳統文化影響,很多中國人不喜歡在羊年生孩子,而更希望能生一個「龍寶寶」「猴寶寶」「豬寶寶」。


那時候,媒體關於產科「一床難求」的報道鋪天蓋地:「樓道加床」「建檔難,號販子索要天價」…… 為了應對分娩量的攀升,北京朝陽醫院把7個單間病房改造成了雙人間,北京市東城區婦幼保健院也在室外的庭院中加了床位。「聽說別的院還有加板凳的,編號板凳一、板凳二……」王霞說。


當時國家衛計委為解決婦幼 健康 服務資源不足的問題,提出要加強省、市、縣三級婦幼保健機構建設,增設產科床位8.9萬張,力爭「十三五」時期增加產科醫生和助產士14萬名。


民營醫院由此看到了婦兒醫療的潛在市場。東吳證券在2016年10月發布的一份《婦兒行業專題報告》指出,在過去幾年,公立醫院人滿為患、人均衛生醫療費用的逐年增加、二胎政策的推行、東部地區城市超過95%的產床使用率等情況,都是發展民營婦產醫院的利好因素。


有政策利好與誘人市場前景,加之婦產醫院所需設備較少,資本門檻低,大量玩家入局。早先入局的婦產專科醫院主打高端市場,目標受眾為北上廣的外籍和高收入群體,後入局的「莆田系」則著重在成都、青島等二線城市填補空白。2015年7月,屬於「莆田系」四大家族之一林氏家族的和美醫療在港股上市。


當公立和民營醫院摩拳擦掌准備迎接一波生育小高峰的時候,現實卻如一盆冷水澆下。


行業的「產能過剩」

2019年是豬年,於亞濱發現,那年的分娩量還沒有超過雞年2017年。她由此感到,分娩量開始下滑了。如果說,2020年女性分娩意願的減少是受疫情影響,那麼2021年在復工復產的情況下,產科卻沒有恢復以前的活力,則說明生育率下降成為既成事實。


有數字為證:北京市朝陽婦幼保健院2016年全年的分娩量為接近5800,此後逐年下滑,到2021年,下降至2000出頭,比4年前減少了一半還要多。


在杭州,某民營三甲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劉建剛說,他所在的醫院分娩量相對幾年前近乎砍半。2013年之前,他在當地某公立三甲婦產科醫院工作。據他了解,現在,該院產科病房現在大約空了20%。另據劉建剛所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婦幼保健院的產科共有三層,而現在已經撤掉一層,杭州市第二醫院的產科病房則關閉一半。


在距離北京400公里的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縣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張潔文稱其科室分娩量從2016年的1500多掉到了去年的789。「今年前兩個月,我們科才生了50多個孩子,我覺得今年的數據也不會好。」她說。


「去年我下鄉義診的時候,鄉鎮衛生院的書記告訴我,從過年到國慶節,整個大村子結婚的還不到20家。」張潔文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她還解釋說,館陶縣屬於經濟不發達的縣,人口外流現象較為嚴重,當地男性多外出打工,很多女性則嫁到外地。



王霞所在的北京市東城區婦幼保健院的產婦數量也出現了斷崖式下跌,現在每月也只有三四十的分娩量,僅為前幾年的五分之一。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除了生育意願不強,還與東城區近年來的人口疏解政策有關系。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教授段濤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稱,生育率下降對產科的沖擊,公立二級及以下醫院受的影響明顯大於三甲醫院。大多數區級婦幼保健院屬於二級醫院,因此他們受到的影響比較大。


劉建剛解釋說,在整體分娩量下滑的情況下,以前在三甲醫院建不上檔退而求其次去二級醫院建檔的孕婦,現在可以去三甲生孩子了,因此三級醫院的產科門診量總體上還是比較大的。


段濤稱,在公立三級醫院中,婦幼專科醫院受到的影響更小。一方面原因是這些醫院「術業有專攻」,已經形成了一個競爭優勢和競爭壁壘,許多人將專科三甲醫院作為自己生孩子的首要選擇。另一方面原因是,近兩年受疫情影響,綜合醫院的疫情管控會更嚴格一些,許多人也會轉而去婦幼專科醫院生孩子。


中國疾控中心的劉艷輝監測了2014~2019年北京(海淀區和朝陽區)、成都、武漢、深圳四市的產科衛生資源配置與利用情況後發現,「2017年以後,除了公立三級外,其他類型助產醫療機構產科床位使用率和產科醫師工作負荷均明顯降低」。


在民營醫院方面,段濤稱,小型單體民營醫院受到的影響最大,它們規模小,往往過度營銷,且缺少好的專家團隊。而大型高端民營醫院的境遇要稍微好一點。段濤認為,這些頭部醫院立足早、有先發優勢,當時又趕上風口,所以就有了較快的發展,另外還具有品牌優勢,所以仍然能在沖擊中生存下來。


工作量的減少意味著收入的減少。不論公立還是民營,醫生的工資結構都由基本工資+績效組成。王霞稱,產科不景氣的這幾年,她的工資大概減少30%,劉建剛也說出相似的數字,並稱有時候會砍半。


2022年2月23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內,醫務人員准備為孕婦做胎心監測。圖/新華


張潔文稱,2010年她的科室太忙,分成了婦產一、婦產二、婦產三科,有將近30個婦產科醫護人員。現在改成了兩個科,醫護人員只剩下十幾人。「有些助產士轉行了。有一些主治醫生以上的,去了邯鄲市的醫院轉成婦科大夫,這樣收入相對也會提高些」。


王霞所在的科室,會根據婦科和產科情況調整人員配比。2016年前後,產科有7個醫生,佔了婦產科絕大部分,近幾年隨著分娩量下滑,產科醫生開始向婦科流動,近乎持平。


產科的內卷

分娩量下滑的同時,孕產婦的平均年齡也在提高,多位受訪醫生都表示,現在很少見到二十四五歲生孩子的初產婦了,大多數初產婦都是30歲左右。於亞濱表示,孕婦初產年齡增大,意味著生產的風險會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從這個角度來說,產科醫生面臨的挑戰是越來越大的。「但根據要求,孕產婦死亡率還得壓低,這就對於婦產科醫療技術要求越來越高」。


她還解釋說,「孕產婦死亡率是體現政府衛生能力的一個指標,也會在全球做排名。每有一名孕產婦死亡都需要在全市業內展開大討論,全院所有的大夫,孕產婦接觸過的醫務人員也得參與進來,每次評審的時候都是劍拔弩張。」


為滿足不同層次的孕產婦需求,於亞濱還打算建特需病房,也就是硬體設施堪比酒店,環境溫馨、服務全面的VIP病房。


2016年2月16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八8天共迎來352個「猴寶寶」。圖/視覺中國


在於亞濱看來,過去幾十年,公立醫院主要解決孕婦能否住進醫院生孩子的問題,現在的矛盾變成了如何讓她們生得舒適的問題。「這一代90後孕婦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從小一人睡一個房間,而且是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的,哪裡能受得了8個人在一個房間,隱私全無。」於亞濱說。


館陶縣人民醫院也稱將打造特需病房。北京宣武醫院婦產科主任王世軍教授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該院對於產科病房進行了整體裝修改造,產科的醫護人員、產科床位也將隨著孕產婦的變化而及時作出調整,該院還做好了不限制建檔的准備。


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都拉長了服務鏈條。從產前保健,到產後康復,各個醫院想盡辦法。過去一年,北京市東城區婦幼保健院已經啟動將孕前保健和臨床相融合的工作。該院負責全區的孕前和婚前檢查。「在體檢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有就診需求的患者,包括孕前咨詢、孕前就診。保健院希望能抓住這部分病人,轉診到院內相對應的科室解決他們的需求。」王霞稱,「過去病人多,我們這方面的工作做得不是那麼細致,現在病人少了,我們希望能提供更全面的一條龍式的服務。」


北京宣武醫院與河北館陶縣人民醫院還打算開展產後康復門診,處理產後帶來的骨盆疏鬆和一些並發症的問題。


北京市東城區婦幼保健院還與協和醫院成立了醫聯體,協和的產科醫生定期去前者醫院坐診。有一些危重病人本需要轉診到協和去做手術,但協和醫院的專家來了,患者就不必過去。在醫聯體模式下,東城區婦幼保健院也可以收一些疑難病人。


盡管各地出台多項三孩配套措施,但適齡生育的女性分娩意願是根本原因,而其中對分娩疼痛的未知的恐懼感是阻礙女性懷孕的意願之一。2017年陝西榆林產婦馬茸茸跳樓事件是女性擔心生育的痛苦與風險的極端表現。為提高女性生育意願,各級醫院還都在大力推廣分娩鎮痛技術。


當公立醫院開始建特需病房,無形中會一步步蠶食民營醫院的生存空間。民營醫院一直以優質服務為賣點,但公立醫院毫不遜色的病房環境、更低的價格,再加上高 社會 信譽度和高水平的醫療團隊,更多的孕婦將被吸引過去。


段濤認為,醫療是重資產投入,按平均水平來說,一個醫院開業5~7年後才會開始盈利,而且醫療行業不是暴利,所以民營婦產專科領域已經進入了存量競爭時代,以後民營醫院的數量會越來越少。


還在掙扎求生存的民營婦產科醫院要麼拓寬業務,要麼直接轉型。劉建剛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有些醫院在大力發展私密整形、產後醫美等業務,還有的醫院將少部分保留產科人員和床位,將重心轉向發展口腔科業務。


段濤指出,民營醫院還應當向學術轉型,提高技術,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另外,原來是一個增量時代,現在進入了存量時代,民營醫院需要經營好、服務好現有的存量的客戶。盡管許多民營醫院以前就有月子中心、產後康復項目,但不成體系,應該組建專業的團隊去做這些服務。


「今後,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的產科將會越來越像的,前者開始做服務、做品質了,後者開始提高分娩和產後技術了。」段濤分析稱。

㈢ 廣州嘉禾望崗為什麼突然做核酸

現在都是要求全廣州的人要做核酸篩查的,畢竟是為了公民們的生命 健康 安全嘛!大家還是要多加體諒的,我們作為醫護工作者,也會盡我們所能參與支援工作!

只有大家一起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抗疫工作才能更快更好的進行……讓我們一起加油,戰勝疫情!

2021年6月14日,華南地區最大傳染病專科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傳出兩名醫務人員感染新冠並確診的消息。

廣州市八院已採取嚴格管控措施,醫院職工在集中居住酒店封閉管理。每天組織原有醫務人員全員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採集市八醫院相關環境樣本,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廣州市八院周邊三條街道全員核酸檢測373668份樣本均為陰性。 廣州嘉禾望崗社區毗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廣州市第八醫院嘉禾院區,因此,進行核酸檢測並不奇怪。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是一所以傳染病防治及肝病綜合治療為特色的市級醫院,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傳染病專科醫院。醫院的感染病專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廣東省及廣州市醫學重點專科。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院長雷春亮介紹,作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省級、市級定點收治醫院,為全力以赴保障患者隔離救治和對密切接觸者的隔離觀察工作,以滿足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的需求,避免交叉感染。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嘉禾院區僅保留發熱門診,其餘醫療服務均停止。其東風院區發熱門診停診,相關醫療資源集中調派到嘉禾院區,其他門診服務照常。在嘉禾院區設觀察病區,在原200張床位的基礎上再騰空綜合住院大樓600床位,專門用於對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的隔離觀察,加上此前1號住院樓200張病床將可全部用於疑似及確診患者。一共收治床位達到800張。

廣州市衛健委官網發布通報稱,2021年6月11日晚,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對醫務人員進行例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中,發現兩例陽性。

感染者一,女,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病理 科技 師;感染者二,男,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急診科醫師。經進一步檢查、專家組會診,診斷為確診病例,目前病情穩定。其中1人為輕型,另1人為普通型。與病例密切接觸者均已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且核酸檢測結果陰性,無異常狀況。同時,醫院對患者涉及的重點場所均已進行管控和環境消殺。

根據病毒基因測序、感控管理和流行病學調查等綜合分析,初步推斷,兩名醫護人員意外暴露造成感染的可能性較大,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深入調查中。

事情發生後,廣州市八醫院對病例密切接觸者進行了集中醫學隔離,且對患者涉及的重點場所均已進行管控和環境消殺。目前,醫院職工集中居住酒店封閉管理。每天組織原有醫務人員進行全員核酸檢測。

作為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該院院長雷春亮在出席廣州市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廣州八院是廣東省收治新冠確診患者最多、收治新冠相關病例種類最全的醫院,也是全省收治外籍患者最多的醫院。廣州首例確診患者、廣東省首例外籍患者、廣東省年齡最大新冠患者均先後在該院治癒出院。

本次事件發生後,為保障醫院臨床救治工作平穩進行,維護院內診療秩序,廣州市衛健系統已從相關醫院抽調醫護人員進駐市八醫院。目前,還成立了市八醫院院感聯合防控部,加強院感防控培訓和督導,查堵風險點,全面落實院感防控制度。

本次事件中,雖然醫務人員感染新冠的具體原因仍在調查,但官方通報的「意外暴露」消息仍讓人心有餘悸,提醒大家加強重視。

事實上,因「意外暴露」感染新冠,廣州並非第一例。此前,青島、西安均發生有類似事件。2020年10月,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隔離封閉病區1名護士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普通型。經國家和省、市聯合專家組調查研判,該護士系個人在隔離封閉病區內操作中意外暴露造成偶發感染所致,沒有發現醫院在制度管理上的漏洞。2021年3月,西安市第八醫院封閉隔離病區1名檢驗師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經省市專家組初步研判,該病例系在封閉隔離病區內意外暴露造成偶發感染。

降低意外暴露風險,正確、合理地選擇和使用個人防護用品非常關鍵。工作中,一旦個人防護用品出現異常,醫務人員要懂得應急處理。

可能是附近有新確診者,為安全起見,全員核酸。

㈣ 大連私人牙醫診所2022.12.什麼時候復工

2022年12月7日起。根據衛生行政部門的通知,為滿足廣大市民的就醫需求,從2022年12月7日起,大連口腔全面恢復開診。到門診就診需配合預檢分診人員的測溫、問診及流調工作,主動出示身份證、預約憑證、當日國務院行程卡和遼事通健自康碼,並且掃描醫院的遼事通碼做登記。

㈤ 2022年1130日疫情期間精神病院能住院嗎

可以。
疫情期間雖然是特殊的情景,但是精神病人也是特殊群體,會對精神病人進行單獨的隔離及管理,經過完和每天的核算檢測後,方可解除單獨管理。
精神病醫院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專科醫院,通過咨詢門診收治精神障礙患者,從選址、服務對象、託管模式、護理方式、醫療方法等諸多方面,都不同於綜合醫院或其他專科醫院。

㈥ 一般人民醫院的工作時間

這要看你所在科室的性質。管理人員,門診都是正常8小時上班。住院部得看科室的具體情況,都要值夜班的。病人有問題,你休班也得去了。

㈦ 6月15號後,從貴陽去北京是否需要隔離14天呢

2020年6月15號從貴陽去北京不需要隔離。外地來京就診患者,除來自於中高風險地區等特定地區人員外,不再要求居家隔離或集中觀察14天。北京醫療機構實施非急診全面預約服務。堅持在門急診測體溫,進行必要的篩查、詢問病史,並查看健康寶綠碼或行程信息記錄。發熱門診和住院患者要進行核酸檢測。此外,北京地區互聯網醫院已發展到29家。

「五一」假期後,北京地區二、三級醫院床位使用率已恢復到平時的70%左右。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診療量已接近平時正常診療服務情況,相當於往年的80%至90%。

為促進復工復產,現在全市能夠進行核酸檢測的機構已增至67家。每天可支持48000份樣本的實驗室檢測工作。

(7)專科醫院什麼時候復工擴展閱讀: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6月25日公布的《關於做好精準健康管理推進人員有序流動的通知》提到,中高風險等級地區要盡量減少不必要人員流動,避免人員聚集。

通知提到,有中高風險等級地區旅居史的人員,跨地區流動時須持有到達目的地前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能夠出示包含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碼「綠碼」,到達目的地後,在測溫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動。

通知提到,低風險等級地區人員持健康通行碼「綠碼」,在測溫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動。如無必要,盡量避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

㈧ 11月28日新疆民營醫院什麼時候可以復工

截止於2022年12月11日,可以。
新疆烏魯木齊市通報稱,將從11月28日起所有場所有序復產、復工、復市。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疆,位於中國西北邊陲,首府烏魯木齊,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㈨ 私人診所什麼時候復工

【拓展資料】
2月18日,浙江省舟山市衛健委下發《關於民營診所分階段恢復診療服務的通知》,根據文件,2月23日起,158家民營診所(除口腔診所外)以及未納入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站)恢復正常診療服務。

雖然全國多地的醫院、診所迎來了復工潮,但不容忽視的是,由於目前疫情形勢依舊嚴峻,復工的風險仍然非常大。據了解,2 月26日,山東省泰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布《關於臨時關閉全市所有個體診所和未設立發熱門診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及村衛生室的緊急通知》。在當前仍然嚴峻的疫情形勢下,醫療機構如何才能安心開診復工呢?近日,廣東省衛健委發布《廣東省醫療機構恢復日常診療服務防控新冠肺炎工作指引》對接下來日常防控做了多方面的安排,可以說為醫療機構復診開業給出了一系列參考,值得學習一下

隨著除湖北之外省份疫情的逐步緩解,據了解,全國多地的醫院、門診也都陸續開始復工,而就在2月17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也下發《加強疫情期間醫療服務管理滿足群眾基本就醫需求的通知》。提出對湖北省以外地區,要結合疫情發展形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醫療服務,不得搞一刀切,不能採取停診的方式,將日常診療服務一關了之。

據悉,從本周開始,全國多家醫院開始恢復門診。除大型醫院在逐漸恢復門診外,中小型診所也在恢復診療服務。這似乎為不少正苦於「醫院、診所不能開張」的老闆打了一針強心劑,甚至已經把醫院「復工復診」後的計劃提上了日程。

今年2月11日,鍾南山院士在回答疫情轉折點問題時表示:「我國疫情預計在2月中下旬達到最高峰後,有望開始下落」。

熱點內容
大學教授周曉峰 發布:2025-05-19 18:19:39 瀏覽:980
遼寧師范大學教授楊麗珠 發布:2025-05-19 18:13:55 瀏覽:348
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大學的排名 發布:2025-05-19 18:05:24 瀏覽:333
大學生的心裡教育 發布:2025-05-19 17:57:25 瀏覽:714
大學生求職創業補貼什麼時候發 發布:2025-05-19 17:55:14 瀏覽:973
浙江師范大學考研難嗎 發布:2025-05-19 17:45:59 瀏覽:654
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蔡 發布:2025-05-19 17:43:47 瀏覽:143
上崗副教授東南大學 發布:2025-05-19 17:38:16 瀏覽:169
大學各校專業 發布:2025-05-19 17:25:42 瀏覽:666
大學生你不失業誰失業讀後感 發布:2025-05-19 17:10:26 瀏覽: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