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專業本科系列教材智能控制
㈠ 自動化專業都學什麼課程
主要課程
電路、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現代控制理論、微機原理及應用、軟體技術基礎、電機與拖動、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系統模擬、計算機網路、運動控制、過程式控制制、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原理、計算機輔助設計、專業英語、智能控制,計算機編程C語言,C++語言。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控制理論等較寬廣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具有自動化系統分析、設計、開發與研究的基本能力,綜合素質高,具有堅實理論基礎和創新能力。
(1)自動化專業本科系列教材智能控制擴展閱讀
專業方向
1、過程式控制制方向
以自動控制、計算機技術為支撐,針對實際工業生產過程實現自動控制,由信號檢測與變換、過程式控制制、計算機控制系統、智能控制和現場總路線控制技術等組成方向主幹課。
2、嵌入式系統方向
注重對嵌入式系統設計與軟體設計能力的培養,理論結合實踐,通過課堂教學、實驗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培養嵌入式系統方向的專業人才;由嵌入式系統設計、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DSP技術、先進顯示技術、控制電機等組成方向主幹課。
3、運動控制、機器人方向
注重對學生電機系統分析與控制能力的培養,理論聯系實踐,通過實驗培養機器人方向的專業人才,為學生以後在相關領域就業與深造打下堅實基礎;由電子控制技術、力學、電機拖動、運動控制理論等組成方向主幹課。
4、人工智慧方向
以信息處理與模式識別的理論技術為核心,以數學方法與計算機為主要工具,研究對各種媒體信息進行處理、分類和理解的方法,並在此基礎上構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統;由計算機編程語言、機器學習演算法、模式識別導論、應用統計學組成方向主幹課。
㈡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的科學研究
在人類科技發展的歷史進程中,自動化科學和技術始終佔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早在20世紀50年代,清華大學就設置了與自動化學科有關的一批專業。1970年5月,學校將有關的專業聯合歸並,組建了國內第一個自動化系。經過30多年的發展,自動化系在教學和科研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我國培養了大批的學士、碩士和博士,成為我國自動化科學與技術的重要研究和開發基地、培養自動化領域各層次高級專門人才的搖籃,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適應新技術革命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進一步加強基礎,拓寬專業面向,從1993級開始,自動化系本科只設「自動化」一個專業。
自動化系具有強大的科學研究實力。國家CIM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室)、生物信息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智能交通系統聯合實驗室等多個國家、省部級工程中心及實驗室先後建立在自動化系,在控制理論,復雜製造系統建模與調度優化,系統模擬與虛擬製造,網路化製造,現代物流與電子商務,管理與決策系統,網路化系統的建模、分析、優化,復雜系統的描述與控制,生物信息學,信息處理,模式識別,人工智慧及機器人,運動體的精密制導、導航與控制,過程式控制制,系統工程,電子技術,檢測技術,運動控制與電力電子技術,網路信息安全等多個方向開展研究工作。
自1987年以來,自動化系先後承擔了數百項國家級科研項目,達國際先進水平的62項,屬國內首創的41項,獲國家三大獎的有14項,獲省部級獎53項,獲國內外專利62項。其中,離散事件動態系統的優化理論與方法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地球物理信號處理與識別方法及其應用、關於ARMA模型辨識與諧波恢復的研究等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2000年中國經濟結構的定量分析、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揮控制系統等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自適應和專家系統相結合的高爐鐵水含硅量預報系統、CIMS實驗系統的軟體開發及信息集成、加速紡機產品結構優化升級的信息集成與虛擬產品開發技術、大規模復雜生產過程智能調度與優化技術研究及應用等項目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基於網路融合的流媒體服務新技術項目獲國家發明二等獎,新型熱水熱量指示積算儀項目獲國家發明三等獎。列入國家863計劃七個高科技項目之一的CIMS實驗工程,已通過國家鑒定和驗收並於1994年榮獲美國製造工程師學會(SME)頒發的國際大獎—大學領先獎,為我國CIMS研究與應用作出了重大貢獻。 自動化系非常重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近3年來,在核心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1732篇,收入SCI檢索刊物317篇。出版了《信息、控制與系統》系列教材,並組織出版《全國高等學校自動化專業系列教材》。
自動化系非常重視課程建設,具有國家級精品課3門,北京市精品課4門,校級和校系共建的各類精品課程達28門。2007年,自動化系華成英教授被教育部授予國家級「教學名師獎」,是自動化系和整個信息學院的教師第一次獲此殊榮。自動化系近3年出版各種教材和專著50部,被國內大學廣泛採用,並出版了教育部已經認定的「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全部的兩本研究生教學用書;自動化系曾榮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獎23項,清華大學教學優秀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9項、二等獎35項。在教育部組織的第一次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獎評選中,清華大學所獲的兩項國家級特等獎均出於自動化系。在1997年普通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中,自動化系教師獲特等獎1項、二等獎2項。自動化系鄭大鍾教授由於其在自動控制教育方面的突出貢獻,2000年獲亞洲控制會議頒發的控制教育獎。自動化系有許多學生獲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清華學生十傑等稱號,獲得市級、校級先進集體、優良學風班和甲級團支部稱號的班級數量位列全校榜首,在歷屆北京市大學生非物理專業大賽中,自動化系學生獲獎等級最高,數量最多。
㈢ 2012年考研,推薦一個重慶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的研究生導師,本校的回答,不勝感激涕零。
蘇玉剛,男,1962年11月生,籍貫:遼寧省大連市。現任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系系主任,教授/工學博士。
重慶大學計算機及自動化系工業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獲工學學士學位;重慶大學自動化系工業自動化專業碩士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博士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曾在澳大利亞布里斯本大學作訪問學者;曾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沃基市參加由羅克韋爾自動化公司總部主辦的全球發展計劃(GDP)項目培訓。
先後參加了50多項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其中主持部省級項目和軍工項目6項,主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研部省級科技項目10餘項,主持橫向科研項目和教改項目20餘項。榮獲部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科技進步三等獎1 項。申報並受理發明專利9項。在國內外期刊和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和CSCD檢索系統檢索的論文30餘篇。主編教育部規劃自動化專業本科系列教材《電力電子技術》1 部,參編了《中國電氣工程大典》。曾被評為中共重慶市高校、直屬單位優秀共產黨員,重慶大學優秀共產黨員,重慶大學優秀教師,重慶大學科技園丁等。
主要研究方向:電力電子與電氣傳動、無線電能傳輸技術、計算機測控技術、控制理論應用與自動化系統集成,汽車電子及先進控制技術。
主講課程:為碩士生講授電力電子學應用基礎;為本科生講授的課程有:電力電子技術、電機學、電力拖動基礎、控制電機、運動控制系統、工廠電氣控制技術、工廠供電等;
學術兼職:四川省電工技術學會理事,四川省電工技術學會電控系統與裝置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智能化儀表及其控制網路分會理事,重慶市信息化技術中心專家組成員,IEEE會員
僅供參考,主要是看你自己決定,其實很多老師都不錯,但記住修行在個人。
㈣ 建築智能化系統的介紹
《建築智能化系統》是《全國高等學校自動化專業系列教材》,書中全面系統地、自動控制技術、消防與安全防範技術、聲頻與視頻應用技術、綜合布線和系統集成技術。該書不僅可作為高等學校自動化專業「建築智能化系統」及其相似課程的本科教材,也可作為。
㈤ 自動化專業 清華大學四年的教學課程(2010)
這個,你自己到這個官方網址去看吧,每年的計劃稍有變化
http://www.au.tsinghua.e.cn/docinfo/board2/boardlist.jsp?columnId=00403&parentColumnId=004
以下摘錄最新的2009年入學的本科生的培養方案:
清華大學2009級自動化專業本科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信息學院各專業通過各種教育教學活動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為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創造性人才所具備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識;具有國際化視野;具有創新精神;具有提出、解決帶有挑戰性問題的能力。具有進行有效的交流與團隊合作的能力;在信息科學技術領域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相關領域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及基本技能,具有在相關領域跟蹤、發展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能從事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育和管理等工作。
自動化專業的本科生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從事國民經濟、國防和科研各部門的運動控制、過程式控制制、機器人智能控制、導航制導與控制,現代集成製造系統、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生物信息學、人工智慧與神經網路、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新型感測器、電子與自動檢測系統、復雜網路與計算機應用系統等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育及管理等工作。該專業被教育部質量工程列為第一類特色專業。
二、學制與學位授予
本科學制四年,按照學分制管理機制,實行彈性學習年限。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三、基本學分學時
培養總學分不少於172,其中春、秋季學期課程總學分140,平均周學時為20,夏季學期實踐環節17學分,綜合論文訓練15學分。
四、課程設置與學分分布
1.公共課程 (≥38 學分)
公共課程是清華大學要求學生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軍訓、體育及外語等方面的必修課程和文化素質方面的選修課程,這些課程的學習一般貫穿於整個本科學習階段。獲得這些課程學分是達到通識教育最低要求所必須的,目的是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以歷史的觀點了解我們所處的時代;能夠用科學的思想方法看待科技與社會的變化和發展。
(1) 思想政治理論課 14學分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3學分(秋)
10610193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3學分(春)
10610204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4學分(秋)
10610224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4學分(春)
(2) 體育 4學分
第1-4學期的體育(1)-(4)為必修,每學期1學分;第5-8學期的體育專項不設學分,其中第5-7學期為限選,第8學期為任選。體育課學分不夠或不通過者不能本科畢業及獲得學士學位。
(3) 軍事理論與技能訓練 3學分,入學教育期間完成
(4) 外語 4學分
大學外語教學實行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學生入學後建議選修並通過4-6學分的英語課程後再參加《清華大學英語水平I》的考試。本科畢業及獲得學士學位必須通過水平I考試(4學分)。學生可選修外語系開設的不同層次的外語課程,以提高外語水平與應用能力。
日語、德語、法語、俄語等小語種外語課程的選課要求詳見《學生手冊》(2008)。
(5) 文化素質課 13學分
本科培養方案設置文化素質課程八個課組:1. 歷史與文化、2. 語言與文學、3. 哲學與人生、4. 科技與社會、5. 當代中國與世界、6. 藝術與審美、7. 法學、經濟與管理、8.科學與技術。 要求在以上八個課組中選修若干門課程,修滿13學分,其中必須包含2門文化素質核心課程。課程詳見每學期選課手冊。建議選擇經濟與管理和西方歷史文化類課程。
2.平台課程 (≥82 學分)
平台課程是信息學院對所屬各專業學生在數學及自然科學基礎、學科基礎、實踐環節等方面的必修課程和學分的統一要求,這些課程和環節為學生提供在信息科學技術領域進行較為深入學習和研究所必須的基礎理論和知識、科學方法、基本能力和技能培養。
這些課程一般安排在一、二年級學習,少部分安排在3-4年級學習,以便學生能夠在院系指導下選擇專業方向,從第三學年開始正式進入專業方向課程學習。這些課程又分為必修課程組、必修學分課程組和選修學分,學生可以在院系指導下按學分要求選修同類的高檔課程替代。
(1) 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課 (不少於 40 學分)
1) 必修 11 門課,不少於 31 學分
數學 7門 不少於21學分
10420874 一元微積分 4學分
10420884 多元微積分 4學分
10420892 高等微積分B 2學分
10420904 幾何與代數(1) 4學分
10421002 幾何與代數(2) 2學分
10420243 隨機數學方法 3學分
10420803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3學分
10420252 復變函數引論 2學分
30420083 復分析 3學分
自然科學基礎4門不少於10學分
大學物理課組1 ≥4
大學物理課組2 ≥4
10430782 物理實驗A(1) 2學分
10430801 物理實驗B(1) 1學分
10430792 物理實驗A(2) 2學分
10430811 物理實驗B(2) 1學分
2) 必修學分,不少於 7 學分
數學 不少於5學分
10420262 數理方程引論 2學分
數值分析課組 3學分 選1門,詳見附錄2
20240013 離散數學(1) 3學分
20240023 離散數學(2) 3學分
二選一
每組選一門,見附錄2
二選一
二選一
二選一-5-
24100023 離散數學(1) 3學分
24100013 離散數學(2) 3學分
40230104 隨機過程 4學分
30250143 應用隨機過程 3學分
40420563 泛函分析(1) 3學分
30420324 流形上的微積分 4學分
00420113 代數編碼理論 3學分
10420672 初等數論與多項式 2學分
60420013 應用統計 3學分
自然科學基礎 不少於2學分
20430094 量子與統計 4學分
20430022 統計力學 2學分
10450012 現代生物學導論 2學分
近代物理實驗課組 3學分 詳見附錄2
10430543 近代物理 3學分
10430553 高新技術物理基礎 3學分
10440012 大學化學B 2學分
允許在院系教務部門認可下選修理學院的同類型課程。
3)選修 2 學分
可以選修上述必修學分課程組中的課程,也可以選修理學院開設的其他數學和自然科學課程。
(2) 學科基礎課 不少於 33 學分
1)必修其中 7-8 門課,17-20 學分
20130412 工程圖學基礎 2學分
20220214 電路原理 4學分
20220221 電路原理實驗 1學分
電子基礎課組1 ≥3學分 選1門,詳見附錄2
電子基礎課組2 3學分 選1門,詳見附錄2
21550012 電子技術實驗 2學分
30210041 信息科學技術概論 1學分
程序設計課組 3學分 選1門,詳見附錄2
2)必修學分不少於 13-16 學分 跨組選4 - 5門,詳見附錄2
數據結構課組 ≥3學分
信號課組 4學分
計算機原理課組 ≥3學分
控制課組 ≥3學分
通信原理課組 3學分
(3) 實踐環節 9學分
程序訓練課組 2學分 選1門,詳見附錄2
實踐類課程 7學分
3.專業課程 (≥37 學分)
(1)自動化專業核心課程 8 門,24 學分
40250683 自動控制理論(2) 3學分(春)
20250013 運籌學 3學分(春)
二選一-6-
30250212 電力電子技術基礎 2學分(秋)
30250093 計算機網路與應用 3學分(秋)
40250182 人工智慧導論 2學分(秋)
40250774 電力拖動與運動控制 4學分(春)
40250754 過程式控制制 4學分(春)
40250762 檢測原理 2學分(春)
40250745 專業實踐 5學分(夏)
(2)自動化專業限選課程不少於 9 學分(其中課程學分不少於 7 學分,實驗學分不少於 2 學分) 課號 課程名 學分 學期 說明及先修要求
40250203 系統辨識基礎 3 秋 自動控制理論(1)(2)
40250712 模式識別基礎 2 秋 微積分 線代 隨機
30250083 計算機模擬 3 春 計算機原理 自控理論
40250213 計算機控制系統 3 秋 計算機原理 自控理論
40250353 數字圖像處理 3 秋 信號與系統
40250192 系統工程導論 2 春 運籌學
40250642 CIM系統導論 2 春 運籌學 c語言與程序設計
40250851 控制理論專題實驗(1) 1 秋 * 自控理論
40250861 控制理論專題實驗(2) 1 春 * 自控理論
40250811 過程式控制制專題實驗(1) 1 秋 * 過程式控制制
40250821 過程式控制制專題實驗(2) 1 春 * 過程式控制制
40250831 運動控制專題實驗(1) 1 秋 * 運動控制
40250841 運動控制專題實驗(2) 1 春 * 運動控制
40250701 檢測技術系列實驗(1) 1 秋 電路原理
40250731 檢測技術系列實驗(2) 1 春 電路原理
40250891 機器人控制綜合實驗 1 秋 自動控制理論(1)、電路原理
40251033 自動化綜合實踐(1) 3 秋
40251043 自動化綜合實踐(2) 3 秋
㈥ 浙大自動化本科的專業基礎課有哪些
自動化專業2008級本科培養方案、教學計劃
教學院長簽字: 韋 巍
教學系主任簽字: 姚 維
浙江大學自動化專業培養方案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具有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管理科學基礎和外語綜合能力,具有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控制理論和智能控制理論、計算機技術與應用、計算機網路技術、信息工程、系統工程等較寬廣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專業知識,能在運動控制、工業過程式控制制、電力電子技術、檢測與自動化儀表、計算機應用技術、信息處理、管理與決策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與集成、設計與運行、研究與開發、管理與決策等工作的與國際接軌、並具有知識創新能力的厚基礎、寬口徑、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培養具有求是創新精神和國際競爭力的未來領導者。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連續與離散控制系統、運動控制系統、智能控制系統、計算機控制系統、計算機網路系統、大系統的分析與集成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系統分析與集成、設計與運行、研究與開發、管理與決策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管理科學基礎和外語綜合能力;
2.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必需的較寬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主要包括電路理論、電子技術、控制理論、信息處理、計算機軟硬體基礎及應用等;
3.具有本專業領域內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了解本專業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
4.獲得較好的系統分析、系統集成、系統設計及系統開發方面的工程實踐訓練;
5.具有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組織管理能力。
專業核心課程
信號分析與處理、控制理論、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電機與拖動、檢測與過程式控制制技術、電力電子技術、現代控制理論、運動控制技術
教學特色課程
全英文教學課程:自適應控制
雙語教學課程:計算機網路與通信、智能控制與智能系統、VHDL硬體描述語言、數字圖象處理導論、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系統
原版外文教材課程:自適應控制
研究型課程:運籌學、智能控制與智能系統
討論型課程:信號分析與處理、檢測與過程式控制制技術、現場匯流排技術、現代感測技術
計劃學制 4年
畢業最低學分 160+4+5
授予學位 工學學士
輔修專業說明
輔修專業:30學分,其中必修20學分標「**」號的課程,選修10學分,在標注「*」號的課程中選。
雙專業/雙學位:70.5學分,其中修讀「大類課程」中標「**」號課程15.5學分,修讀「專業課程」55學分。
課程設置與學分分布
通識課程 48+5學分
(1)思政類 5門 11.5+2學分
021E0010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2.5 2-1 1秋冬
021E0020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2.5 2-1 1春夏
021E0030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4 3-2 2秋冬
021E0040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2.5 2-1 3秋冬
02110081 形勢與政策 +2學分
(2)軍體類 5.5+3學分
031E0020 體育Ⅰ 1 0-2 1秋冬
031E0030 體育Ⅱ 1 0-2 1春夏
031E0040 體育Ⅲ 1 0-2 2秋冬
031E0050 體育Ⅳ 1 0-2 2春夏
031E0010 軍事理論 1.5 1-1 2夏
03110021 軍訓 +2學分 第1短學期
03110080 體質測試Ⅰ +0.5學分 第3學年
03110090 體質測試Ⅱ +0.5學分 第4學年
(3)外語類 9學分
051F0010 大學英語Ⅱ 3 2-2 1秋冬
051F0020 大學英語Ⅲ 3 2-2 1春夏
051F0030 大學英語Ⅳ 3 2-2 2秋冬
實行以大學英語Ⅳ考試為標準的管理模式,學生必須通過學校大學英語Ⅳ考試,並取得外語類課程9學分,同時,選修課程號含「F」的課程,以提高外語水平與應用能力。
(4)計算機類 5學分
1)在以下課程中選修一門 3學分
211G0010 C++程序設計基礎與實驗 3 2-2 1春夏
211G0020 C程序設計基礎與實驗 3 2-2 1春夏
2)在以下課程中選修一門 2學分
211G0060 大學計算機基礎 2 1.5-1 1秋冬
211G0050 Linux應用技術基礎 2 1.5-1 1春夏
211G0110 計算機硬體基礎 2 1.5-1 1春夏
以及其他課程號帶「G」的課程(不含程序設計基礎與實驗課程)
(5)導論類 2學分
學生可在各專業開設的學科導論課程,以及新生研討課程中任意選擇修讀,並取得2學分。
(6)其他通識課程 15學分
在歷史與文化類(課程號里帶「H」的課程)中修讀3學分;
在文學與藝術類(課程號里帶「I」的課程)中修讀3學分;
在經濟與社會類(課程號里帶「L」的課程)中修讀3學分;
在溝通與領導類(課程號里帶「J」的課程)中修讀1.5學分;
在科學與研究類(課程號里帶「K」的課程)中修讀1.5學分;
在技術與設計類(課程號里帶「M」的課程)中修讀3學分,本專業建議修讀:
101M0010 電工電子工程訓練 1.5 1-1 1秋冬春夏,2秋
2. 大類課程 47學分
(1)自然科學類 必修課程8門 21學分
061B0200 線性代數 2.5 2-1 1秋冬
061B0170 微積分Ⅰ 4.5 4-1 1秋冬
061B0180 微積分Ⅱ 2 1.5-1 1春
061B0010 常微分方程 1 1-0 1春
061B0190 微積分Ⅲ 1.5 1-1 1夏
061B0211 大學物理(甲)Ⅰ 4 4-0 1春夏
061B0020 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 1.5 1-1 2秋
061B0221 大學物理(甲)Ⅱ 4 4-0 2秋冬
(2)工程技術類 必修10門 19.5學分
081C0130 工程圖學 2.5 2-1 1秋冬
081C0215 工程訓練 1.5 0-3 1春夏
101C0040 電路原理(甲)Ⅰ** 4 4-0 2秋冬
101C0060 電路原理實驗(甲)Ⅰ** 0.5 0-1 2冬
101C0110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3 3-0 2冬
101C0050 電路原理(甲)Ⅱ** 2 2-0 2春
101C0070 電路原理實驗(甲)Ⅱ** 1 0-2 2春
101C0120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實驗** 1 0-2 2春
101C0130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 3 3-0 2春
101C0140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實驗** 1 0-2 2夏
(3)大類選修課程 6.5學分
在課程號里帶「B」或C」的課程中修讀,本專業建議在以下課程中選擇修讀。
061B0090 偏微分方程 2 2-0 1夏
061B0030 概率論 1.5 1.5-0 2秋
061B0160 隨機過程 1.5 1.5-0 2冬
061B0100 數理統計 1.5 1.5-0 2春
061B0240 大學物理實驗 1.5 0-3 2春夏
3.專業課程 55學分
(1)必修課程 9門 27.5學分
10120440 信號分析與處理 3 2.5-1 2夏
10120420 工程電磁場與波 3 2.5-1 2夏
10120071 控制理論(甲)** 4.5 4-1 3秋冬
10120080 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 3.5 3-1 3秋冬
10120041 電機與拖動* 3 2.5-1 3冬
10193010 檢測與過程式控制制技術* 2 2-0 3春
10120210 電力電子技術I* 3 2.5-1 3春
10120090 現代控制理論* 3 3-0 3春夏
10193021 運動控制技術* 2.5 2-1 3夏
(2)選修課程:13.5學分
1) 以下課程選修8.5學分
10190040 數據結構與資料庫技術 2.5 2-1 2夏
10193030 系統工程導論 2 2-0 3秋
10190051 計算機網路與通信 2.5 2-1 3秋
10120111 運籌學 2 2-0 3春
10193060 供配電實用技術 2.5 2-1 3春
10120370 嵌入式系統 2.5 2-1 3夏
10193110 現場匯流排技術 2 2-0 3夏
2) 以下課程選修5學分
10190071 計算機控制技術 2.5 2-1 4秋
10193150 現代感測技術 2 2-0 4秋
10193660 智能控制與智能系統 2 2-0 4秋
10193160 數字圖象處理導論 2 2-0 4冬
10193840 自適應控制 2.5 2-1 4春
10193170 先進控制技術專題講座 2 2-0 4春
(3)實踐教學環節 6學分
1)必修 3門 4學分
101C0100 電子系統綜合設計 2學分 +2周 第2短學期
10188060 認識實習 1學分 +1周 第2短學期
10188110 企業實習 1學分 +1周 第3短學期
2)選修2學分
10189020 FPGA應用系統設計 2學分 +2周 第3短學期
10188011 Matlab與系統模擬 2學分 +2周 第3短學期
10188101 網路控制系統設計 2學分 +2周 第3短學期
10188130 電子設計綜合創新實踐 3學分 +3周 第3短學期
(4)畢業設計(論文)必修8學分
10189010 畢業設計(論文) 8學分 +12周 4春夏
4. 個性課程 10學分
學生可自主設計修讀的課程,本專業建議選擇以下課程修讀10學分。
20110040 管理信息系統 3 2-2 2春夏
10190021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系統 2.5 2-1 3春
10191170 DSP原理與應用 2.5 2-1 3春
10193300 電子系統設計 2.5 2-1 3春夏
10120220 電力電子技術Ⅱ 1.5 1-1 3夏
10193090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2.5 2-1 4秋
10193100 多媒體技術 2 1-2 4秋
10193250 決策支持系統 2 2-0 4冬
5. 第二課堂課程 +4學分
㈦ 自動化專業主要課程 有哪些課程
電路、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現代控制理論、微機原理及應用、軟體技術基礎、電機與拖動等。
自動化專業主要課程
《模擬電路基礎》、《電磁場與電磁波技術》、《DCS與組態軟體》、《自動控制基礎》、《單片機及介面技術》、《機械設計原理》、《Visual Basic語言》、《電機及其運動控制系統》、《DCS/PLC/FCS原理與應用》、《運動控制》、《自動化系統工程設計》、《感測器原理與檢測技術》 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樓宇自動化、電氣技術教育、電氣自動化技術、機器人技術教育、演藝工程與舞台技術、城市軌道自動化與控制。
自動化專業方向
1、過程式控制制方向
以自動控制、計算機技術為支撐,針對實際工業生產過程實現自動控制,由信號檢測與變換、過程式控制制、計算機控制系統、智能控制和現場總路線控制技術等組成方向主幹課。
2、嵌入式系統方向
注重對嵌入式系統設計與軟體設計能力的培養,理論結合實踐,通過課堂教學、實驗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培養嵌入式系統方向的專業人才;由嵌入式系統設計、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DSP技術、先進顯示技術、控制電機等組成方向主幹課。
3、運動控制、機器人方向
注重對學生電機系統分析與控制能力的培養,理論聯系實踐,通過實驗培養機器人方向的專業人才,為學生以後在相關領域就業與深造打下堅實基礎;由電子控制技術、力學、電機拖動、運動控制理論等組成方向主幹課。
4、人工智慧方向
以信息處理與模式識別的理論技術為核心,以數學方法與計算機為主要工具,研究對各種媒體信息進行處理、分類和理解的方法,並在此基礎上構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統;由計算機編程語言、機器學習演算法、模式識別導論、應用統計學組成方向主幹課。
㈧ 跪求北航北理自動化必修課
你好,我就北理自動化的,我從教務處上把我們學院的教學計劃抄給你了,入下:【重要性:看學分和學時就一清二楚了】
【參考書目,我們專業用的書:1北理出版社的 2,少量是清華出版社的,其實書目倒在其次,只要想學都是可以的】
希望將來能在北理的校園里見到您
表1 自動化專業指導性教學計劃進程
教育類別 課程性質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 分 總學時 理論學時 課內實驗 上機學時 各學期課內周學時分配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基礎教育 必修課 09000353 09000354 09000367 09000368 "大學英語(Ⅰ、Ⅱ)(普通班,Q)
大學英語口語(Ⅰ、Ⅱ)(普通班,Q)" 12 192 192 6 6
基礎教育 必修課 12000068 計算機科學導論 2 32 24 8 2
基礎教育 必修課 07000130 07000131 數學分析B(Ⅰ、Ⅱ) 12 192 192 6 6
基礎教育 必修課 12000073 C語言程序設計 3 48 32 16 3
基礎教育 必修課 07000055 高等代數C 3.5 56 56 3.5
基礎教育 必修課 07000051 概率與數理統計 3 48 48 3
基礎教育 必修課 07000032 07000033 大學物理(I、II) 8 128 128 4 4
基礎教育 必修課 07000169 07000170 物理實驗B(I、II) 3 48 4 44 1.5 1.5
基礎教育 必修課 09000417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2 32 32 2
09000488 知識產權法基礎 1 16 16 1
基礎教育 必修課 09000490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3 48 32 16 3
基礎教育 必修課 09000489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4 64 48 16 4
09000008 大學生心理素質發展 1 16 16 1
基礎教育 必修課 09000191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3 48 48 3
基礎教育 必修課 99000001 99000002 99000003 99000004 體育(I~Ⅳ) 4 128 128 2 2 2 2
基礎教育 必修課 07000048 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 專項數學 2 32 32 2
必修課 07000125 數理方程與特殊函數 2 32 32 2
基礎教育 選修課 專項英語 4 64 64 2 2
基礎教育 選修課 通識教育選修課 6 96 96 2 2 2
學科基礎教育 必修課 01500257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學院公共平台選修學分不少於9學分 2 32 24 8
學科基礎教育 必修課 01500259 數據結構A 2 32 24 8
學科基礎教育 必修課 01500260 數據結構B 2 32 24 8 2
學科基礎教育 必修課 01500237 信號與系統A 4 64 56 8
學科基礎教育 必修課 01500238 信號與系統B 3 48 48 3
學科基礎教育 必修課 01200257 自動控制理論A 4 64 64 4
學科基礎教育 必修課 01200258 自動控制理論B 3 48 48
學科基礎教育 必修課 01400100 光電技術與實驗 4 64 40
學科基礎教育 必修課 03000114 工程制圖基礎B 2 32 32 2
學科基礎教育 必修課 07000062 工程力學C 4 64 64 4
學科基礎教育 必修課 01500255 電路分析基礎 4.5 72 52 20 4.5
學科基礎教育 必修課 01200022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A 4 64 64 4
學科基礎教育 必修課 01200023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A 3.5 56 56 3.5
學科基礎教育 必修課 01200026 數字電子技術實驗A 1.5 24 24 1.5
學科基礎教育 必修課 01200027 模擬電子技術實驗A 1.5 24 24 1.5
學科基礎教育 必修課 01200051 微機原理及介面技術 4 64 54 10 4
學科基礎教育 必修課 01200067 自動控制元件 4 64 54 10 4
學科基礎教育 必修課 01200045 流體傳動及控制基礎 2.5 40 40 2.5
學科基礎教育 必修課 01200064 自動控制理論C 3 48 48 3
學科基礎教育 必修課 01200013 電力電子技術 3 48 42 6 3
學科基礎教育 必修課 01200004 感測器及檢測技術 2.5 40 40 2.5
學科基礎教育 選修課 實驗選修課 6 96 96 2 2 2
專業教育 必修課 01200018 電氣傳動及控制基礎 3 48 48 3
專業教育 必修課 01200259 自動控制系統實驗 2 32 8 24 2
專業教育 必修課 01200062 智能控制基礎 2.5 40 40 2.5
專業教育 必修課 01200039 計算機控制系統 2.5 40 40 2.5
專業教育 必修課 01210260 專業實習 2 32 32 2
專業教育 必修課 01210261 畢業設計(論文) 14 224 224 14
專業教育 選修課 專業教育選修課 14 224 224 8 6
合計 173.5 2840 2262 554 24 24 28 25.5 23 24.5 21.5 15 16
㈨ 請問自動控制原理考研,現代控制理論指的是什麼
自動控制原理實質上分為經典控制理論、現代控制理論及智能控制理論(或大系統理論等,第三類在發展中,暫未有統一看法)。其中,非自動化專業的本科生學習的通常經典控制理論部分內容,教授單輸入-單輸出、線性定常連續控制系統的分析與綜合,以傳遞函數為數學模型。而現代控制理論教授單或多輸入/輸出、線性或非線性、連續或離散、定常或時變控制系統的分析與綜合,以狀態空間模型為數學模型。現代控制理論課程通常自動化專業本科大四時學習,非自動化專業研究生階段學習。你可以看看你需要考研的學校的考研要求,咨詢該校的學生了解該校對現代控制理論的考試要求,借閱其教材和學習資料,以便順利考研。因為每個學校的教材和考點都有些不同。祝你考研。
㈩ 自動化專業有哪些課程
基礎課程是: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