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高校的教授是德语博士生导师
⑴ 北大,北外,南大,德语研究生专业哪个最好
北外和上外是齐名的,都是外语专业里面最牛的两所高校。
上外 德语语言文学 情况
上外MA德语言文学专业是学硕,所属学院是上外德语系。始建于1956年,于1979年设立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点,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学科。1999年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合作办学,成功开设“德语与经济学专业”。
上外德语专业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19位中国专业教师,其中有教授5人(其中4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8人,讲师6人。所有教师均具有长期或较长时期在海外留学或访学的经历,此外还聘有外教若干名。
►院系及专业
德语系:050202 德语语言文学
►招生对象
1、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学历
2、同等学力本科结业生(且需在国家一级中文核心学术期刊(CSSCI)上发表两篇及以上与报考专业相近或相关的学术论文,复试还须加试两门课)
3、高职高专学历学生(须毕业2年以上,且需在国家一级中文核心学术期刊(CSSCI)上发表两篇及以上与报考专业相近或相关的学术论文。且复试须加试两门课)
►培养目标
MA的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学硕,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侧重语言学方向的理论研究。强调专业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知识结构完善、专业理论水平要求高、国际视野开阔。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科研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教学研究的工作。特别是将来如果想进高校和出版机构,建议选择学硕。
►研究方向
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德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和德语文化研究四个研究方向。
►主要课程
德语文学研究概论、现代德语小说、现代德语诗歌、德语作品分析与讨论、德语语言学研究、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现代德语语法学、德语修辞学、翻译理论与技巧、结构翻译学、德国文化与历史、德国史学导论、中德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法等。
►费用
学费:2.4万3年 全日制
住宿费:800-1200元/年
⑵ 大学里的讲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什么样的人要具备什么条件
1.讲师,教授是职称
在中国的情况是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2.博导属于工作头衔,表明具有指导博士研究生的能力.
属于什么样的人?什么意思?写文章做科研比较牛,很牛,非常牛的人咯
⑶ 大学里的讲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怎样的资格
1、按照我国现行的专抄业技术资格(职称)体系,讲师、教授都是高校教师职称类别的名字,代表着该教师的从业资历和教研水平,并享有不同级别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其中助教是初级职称、讲师是中级职称、副教授是副高级职称、教授是正高级职称,与企业中的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还有中小学里的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教授级高级教师(教授级仅在部分地区试点开放)相对应。一般要求有一定从业资历、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前提下方可评到职称,而现行的职称制度通常是终身有效的,退休后也可以按照相应的职称等级享受待遇;
2、博士生导师是一个职位,即指导博士生学习研究并完成毕业论文的岗位,一般要求教授级职称的高校教师才能担任该职位。所以,能够拥有博士生导师本身也代表着一种荣誉;
3、在国外,并没有“职称”的概念。讲师、教授之类只是代表任教的职位,由高校根据你的实际水平来予以聘任,一旦解聘则不能再称作该身份(除带有荣誉性质的“终身教授”以外)。随着我国在高校内开始推广“以聘代评”的体制,带有终身性质的职称也在渐渐转变、与国际接轨。
⑷ 哪些教授是德语博士生导师
德语博导教授都是德语博士生导师。
⑸ 博士生导师和教授有什么不同
博士生导师是大学研究所的导师资格.
教授是大学教师的职称,
大学里面博导一般是教授,差的大学里面教授不一定是博导,研究院所里面没有教授,但高工一样是博导。
⑹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有什么分别哪个学历更高
教授是职称,博士是学位,博士生导师是职务.
三者之间有关联,但是本身无法区分.
某大学一个博士学位的教授,开始担任博士生导师
你觉得上面这句话能区分哪个学历高吗?
⑺ 哪些高校的教授是博士生导师,德语
同济
——
如果想要更加系统的学习德语的话,去找上海Empathy同 理 心吧,特色:小班化德语教学。
⑻ 教授等不等于博导啊二者有什么区别
教授不等于博导。
一、教授与博导的范畴不同:
(1)教授是一种职业,是在大学或社区学院中执教的资深教师与研究员,教授为大学教师职务的最高级别。
(2)博导,即博士研究生导师,是一个中国特有的职称,在高教系统(大学、研究院所)中承担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作用。一般博导均已取得教授(研究员)头衔,随着改革,部分重点院校部分领域优秀的副教授也已经被授予博导的资格。
二、职责不同:
(1)教授工作是在大学里针对他们所擅长的领域开课、或授与学生专业训练,如科学和文学等领域。另外教授也必须深耕自己专精的学科,以发表论文的方式来获得商业上的合作机会(包括了政府在科学上的顾问、或是商业发明等),同时训练自己的学生将来有足够的能力与他们交棒。
(2)博导主要是根据博士生学习的定位,博士生导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为学生开出几门课,而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或者说,导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教”而在于“导”。
三、授课重点不同:
(1)教授在授课、训练、提交论文与寻求商业合作这四个方向里,要取得平衡则端看学校、地点(国家)和时间额外因素。例如在欧美的顶尖大学中,学校相当重视在独一领域中专精的教授,而且常常将他们做为该校的宣传重点。
(2)博导授课自由度相对较高。
(8)哪些高校的教授是德语博士生导师扩展阅读
博士生导师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
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这是进入博士生学习和研究的一个前提性的条件。由于博士生自身学科背景、学术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工作极为重要。
没有对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研究状况的基本了解,不熟悉本学科的学术规范,不会运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和解决问题,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就没有一个科学的基础。
博士生导师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
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把读书、思考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学术品位和研究水平。
⑼ 跪求所有开设德语研究生的大学
上外 德语语言文学 情况
上外MA德语言文学专业是学硕,所属学院是上外德语系。始建于1956年,于1979年设立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点,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学科。1999年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合作办学,成功开设“德语与经济学专业”。
上外德语专业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19位中国专业教师,其中有教授5人(其中4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8人,讲师6人。所有教师均具有长期或较长时期在海外留学或访学的经历,此外还聘有外教若干名。
培养目标
MA的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学硕,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侧重语言学方向的理论研究。强调专业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知识结构完善、专业理论水平要求高、国际视野开阔。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科研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教学研究的工作。特别是将来如果想进高校和出版机构,建议选择学硕。
研究方向
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德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和德语文化研究四个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德语语言文学
1、政治
2、二外(250 英语二外、251 俄语二外、252 法语二外、254 日语二外、255 西语二外、256 德语二外、257 意语二外、258 葡语二外、259 朝语二外)任选一门
3、德语综合(语法、词汇、文学)
4、德汉互译
⑽ 教授和博导谁的职称更高
没有可比性,因为教授是职称,而博士生导师不是职称。
1、教授
教授,是一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职称。多指在大学或社区学院中执教的资深教师与研究员,但教授与研究员是有区别的。教授有教课的任务,而研究员则没有。
教授为大学教师职称的最高级别。中文的教授两字则源于“传教授业”的字义,是中国古代就使用的学官名称,在中国汉代、唐代的大学中都设此职位。这个词语与英文没有关联。日语中则与中文同用“教授”来称呼大学中的老师。
2、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内处于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般为教授职称,也有特别优秀的副教授、讲师担任博士生导师。有培养研究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硕士研究生。
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博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博士生的学术队伍,培养的研究生质量较好。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或硕士生课程。
对年轻的教授(1972年以后大学毕业)申请担任博士生导师,除具备上述条件外,一般应具博士学位。至少培养过一届硕士研究生或在国内外协助指导过博士生的学位论文。
(10)哪些高校的教授是德语博士生导师扩展阅读:
职责:
一、教授
教授的工作是在大学里针对他们所擅长的领域开课、或授与学生专业训练,如科学和文学等领域。另外教授也必须深耕自己专精的学科,以发表论文的方式来获得商业上的合作机会(包括了政府在科学上的顾问、或是商业发明等);
同时训练自己的学生将来有足够的能力与他们交棒。在授课、训练、提交论文与寻求商业合作这四个方向里,要取得平衡则端看学校、地点(国家)和时间额外因素。例如在欧美的顶尖大学中,学校相当重视在独一领域中专精的教授,而且常常将他们做为该校的宣传重点。
二、博士生导师
根据博士生学习的定位,博士生导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为学生开出几门课,而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或者说,导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教”而在于“导”。
1. 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
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这是进入博士生学习和研究的一个前提性的条件。由于博士生自身学科背景、学术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工作极为重要。
没有对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研究状况的基本了解,不熟悉本学科的学术规范,不会运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和解决问题,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就没有一个科学的基础。
2.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
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把读书、思考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学术品位和研究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教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