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东北林业大学牟教授

东北林业大学牟教授

发布时间: 2022-07-30 12:38:27

①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学院简介

土木工程学院是东北林业大学规模最大的工科学院,现有教工118名,在校本科生1436人。土木工程学院的前身--林区道路工程系,始建于1964年,伴随着东北林业大学的前进步伐,学院已走过了42年历程,经过几代土木人的努力与追求,已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相应的办学规模。学院现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点学科、3个硕士点学科、与兄弟学院联合建立2个硕士点学科、4个本科专业。设有国家林业局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检测中心,是建设部、交通部、国家林业局定点培训单位。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14名、副教授41名。42年辛勤育人,艰苦创业。学院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形成了“做土木人、塑土木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土木学院精神。学院为国家培养输送了6000余名毕业生,他们遍布祖国各地,其中的大多数已成为土木工程行业中设计、施工、管理、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骨干和行业的带头人。近10年来,学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其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42年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学院已与瑞典、加拿大、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芬兰、苏丹等国家有关高校和相关行业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近10年来,共承担与参加国际、国家、部委(省)、厅(局)科研项目70余项,已完成并通过鉴定39项,有29项成果获奖。共出版专著、教材148部。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收入SCI和EI 90余篇。学院先后在国内外38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60余座大、中型新建桥梁和旧桥改造工程中,6项工业与民用建筑项目中,承担了有关设计、施工、检测、监测、鉴定和监理等内容的科技服务。
学院师生员工将牢记 “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校训,继续发扬“团结拼搏、自我激励、发挥优势、争创一流的东林精神和“做土木人、塑土木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土木学院精神,团结一致,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使我院的教学、科研和科技服务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与整体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为创建国内一流的土木工程学院而努力奋斗。 目前学院在籍教工108名,其中教授11名,博士生导师3名,副教授36名,高级工程师3人,讲师(含工程师)38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人数为1296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共计229人。
在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中,学院坚持走学、研、产相结合的道路,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活动,具有独立承担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高科技攻关,重大工程项目的设计、监理、检测的综合实力。自2001年至今,共承担与参加国家、部委(省)、厅级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西部课题二项。已完成并通过鉴定39项,有26项成果获奖。共撰写出版专著、教材150余部;学术论文1000余篇。近10年来,学院先后在6省区40余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70余座大、中型新建桥梁和旧桥改造工程中,6项工业与民用建筑项目中,承担了有关勘测、设计、施工、检测、鉴定和监理等内容的科技服务,为全国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土木工程事业贡献着自己的才智。
学院设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大型结构试验室、道路工程实验室、桥梁工程实验室、城市规划实验室、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实验室、工程管理实验室、计算机中心室和力学实验中心。拥有专业藏书丰富的土木工程资料室。
土木工程学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和交往,已与瑞典、加拿大、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芬兰等国家有关高校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② 东北林业大学的知名校友

张毅,1950年8月出生于黑龙江北安,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毕业于东北林学院林业经济系林业经营管理干部专修科,大专学历,高级政工师。
历任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委副书记、行署副专员、行署专员、地委书记;黑龙江省监察厅厅长;黑龙江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黑龙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河北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河北省委副书记;中央纪委秘书长;中央纪委副书记、秘书长;中央纪委副书记;宁夏自治区党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现任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中共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纪委委员,中共第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常委、副书记,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万钢,上海人。现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1978年毕业东北林业学院,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机械系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曾任上海同济大学校长。
马建章,中国野生动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林业部科技委员会和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全国林业高等院校野生动物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院长,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物种存活委员会(SSC)委员、熊类专家组成员。
李坚,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兼任国际木材学会联合会(IAWPS)执行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林业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农林工程教指委副主任暨林业工程分指委主任委员、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博士学术研究会副理事长暨林业委员会理事长等职务。主持完成19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重大科技效益奖1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7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共出版著作19部,发表论文278篇(被收录SCI-22、EI-42、CAB-105、CSCD-108),论著共被他人引用2501次。先后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被评为“七五”、“八五”期间科技成果推广先进工作者,获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省留学回国人员报国奖,2004年被授予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③ 东北林业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

东北林业大学是211重点高校,因此优秀的林大校友也是数不胜数,作为一个大四的老学长,我就来介绍几个杰出的林大校友吧。

1 海阳

虽然我看到楼上几个小伙伴也有介绍这位烈士的,但是我实在是还想再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第一位“训鹤姑娘”自然保护区第一位因公殉职的女烈士,徐秀娟。她从小与鹤为伴,并且对保护动物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她去了自然保护区,在一次寻找丢失鹤和天鹅的过程中,不幸溺水身亡。鹤找到了,她却永远离开了。林大每年的迎新晚会都会表演徐秀娟真实事迹改变的话剧,让新生老生,每一个林大人都不要忘记她。更要学习她身上的坚守,勇敢。为了热爱的事物可以放弃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我们每一个林大学子都应该铭记这种精神。永远铭记这位烈士。

希望看了我的回答,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林大校友哦

④ 东北林业大学理学院的学院领导

院 长:戚大伟
党委书记:侯彦杰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潘忠文
副院长:徐文科
副院长:陈春霞 副教授

⑤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重点研究实验室导师

嘿嘿,朋友你找对人了!我导师经常和于景华有项目合作!

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简介
我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点由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2年12月组织申报,2003年正式成立并开始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现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以分子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研究方向特色明显,已形成植物分子生态学、植物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植物代谢分子生物学、植物细胞分子生物学和植物逆境分子生物学等相对稳定、特色鲜明的五个研究方向,体现了以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符合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粮食和国土安全迫切需要的林草抗逆基因分离、新品种培育及其理论基础的学科特色,它对于深刻提示植物逆境生态适应与生态进化机理、促进我国困难地生态建设及东北林区林业经济转型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术梯队渐趋合理。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0人,其中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达68%。目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10人,在读硕士研究生6人,博士研究生4人。
研究平台完善配套。本学科以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学科带头人为盐碱地生物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并拥有1个野外实验基地,总投资2000余万元的大型进口精密仪器设备,以双向电泳和蛋白质纯化工作站为主的蛋白质研究平台、以普通和定量PCR仪、DNA测序仪、DNA合成仪、凝胶成像仪为主的核酸研究平台、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显微操作系统、原子力显微镜为主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平台、以便携式光合作用仪、LC-MS/MS及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生物发酵罐等为主的代谢生物学研究平台等配套设备相对完善。
科研成绩日趋显著。本学科已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获得科研经费600余万元。
联系人:于景华 博士 82190259
生药学学科简介
生药学在承接东北林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科的基础上,依托于教育部森林植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获得国家学位办的批准建立我校首个药学学科硕士点—生药学,填补了我校药学学科的空白,并于2004年开始招生,为我校建设成为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性大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生药学科已形成了包括植物GAP种植、活性成分高效分离、植物活性成分结构修饰、植物活性成分高通量筛选在内的植物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团队,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并先后获得了黑龙江省植物药重点实验室(2004年批准)和林业生物制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06年批准),于2006年荣获黑龙江省重点学科,2007年成为第二批黑龙江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生药学学科学术梯队合理,老中青三结合,中青年教师占多数其中包括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6人,副教授6人,讲师8人,助教4人。发表学术论文45篇,其中SCI论文14篇,EI收录6篇,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15人,毕业研究生供不应求,实现就业率100%。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三个。研究方向之一:药用植物资源学,主要进行中药资源保护与再生、中药材道地性和中药材品质评价研究。研究方向之二:植物药研究与开发,主要进行中药有效成分基础和应用研究、中药材质量评价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研究方向之三:天然活性成分提取和结构改造及其活性研究,包括以获得具有新结构的化合物或具有生物活性的单体为目的,进行提取分离条件、结构鉴定、一般活性研究和以获得高效低毒的创新药为目的,以天然活性化合物为先导物,合成一系列结构类似物进行构效关系研究。
本学科本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并重,技术开发和产业创新相结合”的学科发展战略,正在立争将本学科建设成为我国有影响的药用植物资源高效利用的基地和人才培养中心。
联系人:付玉杰 教授 82190535
药物化学硕士点学科简介
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点是我校新增设的药学专业主要学科之一,依托于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林业生物制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从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本学科现有博士导师3人,教授5人,副教授12人,具博士后经历17人、博士学位20人(在国外获学位3人),近期可获得博士学位者7人,曾在美、德、英等国留学学者8人,获政府津贴3人,学术梯队合理,凝聚力强,学术骨干大部分具有博士学位和在美德英日等国留学深造的经历,并与国外有实质性的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近五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申报专利10余项,出版专著7部,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市各级科技进步及技术发明奖8项。本学科目前承担中德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级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6项,企业横向课题7项,积累了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并将这些实践经验及时应用到教学中去,使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并通过教学科研工作培养多批高素质人才。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的特色及发展前景:天然产物在我国中药中有几千年的用药历史,具有深厚的临床用药基础,是寻找创新药物先导化合物及前体先导化合物的源泉,采用活性跟踪及体内代谢等方法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活性的物质基础,阐明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采用组合化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靶点相互作用评价的计算平台,进行新药设计;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对发现的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进而将其开发成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开展天然药物小分子与其作用靶点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为新药开发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实验室有最新的组合化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靶点分子生物学平台, 从事该方面研究的人员大多具有在国外从事该工作的经历,具有该方面工作的经验,长期与国外著名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研究, 研究成果已通过林业生物制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转化成生产力,服务于社会。
联系人:李庆勇 博士 82192336

⑥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8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6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0人,讲师、工程师37人,助教5人。博士生导师11人,56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42人,硕士学位 (含在读)10人。学院现有出国留学人员30余人。50年来,学院毕业学生6000余人,现有在校本科学生1200人,硕士研究生60人,博士研究生42人,博士后4人。

⑦ 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学院领导

院行政领导院长董喜斌副院长肖生苓副院长李耀翔院党委书记姚永明副书记汪永涛团委书记王磊科研结构: 机构主任副主任森林工程系薛 伟辛 颖工业工程系朱玉杰王巍物流工程系李 洋孙术发包装工程系王桂英徐淑艳实验室狄海廷教授委员会薛 伟葛安华、朱玉洁 《森林工程》杂志刘美爽森林作业与微生物环境中心邢艳秋(参考资料 )

⑧ 东北林业大学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

滕春波, 女,1970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92年和1995年在东北农业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5-2000年在中国水产科学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工作。2000-2003年在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织胚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3-2005年在北京大学生命学院细胞生物学与遗传系做博士后。2005年作为高层次人才被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院引进到发育生物学学科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科研方向为胰腺干细胞离体增殖分化研究、胰腺损伤再生机制研究和胰腺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东北林业大学科研启动项目1项、博士后落户黑龙江科研启动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参加‘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多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文章7篇,出版书籍两部。

近五年研究课题:

1.小鼠胰腺中LRCs 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007.1-2009.12, 主持

2.小鼠胰腺干/祖细胞及其标志性分子的鉴定研究,东北林业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启动基金,2005.6-2010.12 ,主持

3.胰腺干/祖细胞及其标志性分子的鉴定研究 博士后研究人员落户黑龙江科研启动基金,2005.12-2007.12,主持

4.小鼠胰腺干细胞的鉴定研究 中国博士后基金,2004.6-2005.6 主持

5.一种新基因P55与小鼠胚胎着床和褪膜化的关系,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005.1-2007.12,参加

6.小鼠胚胎着床特异性基因的筛选、克隆及功能分析,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004.1-2007.12,参加

7.前列腺素E合成酶基因与小鼠胚胎着床和褪膜化的关系,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2003.1-2005.12,参加

8.basigin基因与小鼠胚胎着床及黄体形成和退化的关系,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2002.1-2004.12,参加

近五年发表文章:

1. Teng CB, Guo YS, Zhang H, Zhang H, Ding MX and Deng HK.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RCs in mouse pancreas. Differentiation. 2007, 75(8):702-12. (SCI)

2. Lian GW, Wang CY, Teng CB, et al. Failure of hepatocyte marker-expressing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 to efficiently convert into hepatocytes in vitro. Exp Hematol. 2006, 34(3):348-58. (SCI)

3. Teng CB, Diao HL, Ma H, Cong J, Yu H, Ma XH, Xu LB and Yang ZM. Signal trans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tat3) expression and activation in rat uterus ring early pregnancy. Reproction. 2004 Aug;128(2):197-205(SCI)

4. Teng CB, Diao HL, Ma XH, Xu LB, Yang ZM.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and activation of Stat3 ring mouse embryo implantation and decialization. Mol Reprod Dev. 2004 Sep;69(1):1-10. (SCI)

5. Sun T, Li SJ, Diao HL, Teng CB, Wang HB, Yang ZM. Cyclooxygenases and prostaglandin E synthases in

⑨ 200分来一个搜搜百科词条

人物简介
邵力平,教授。辽宁辽中人。1948年毕业于长春大学农学院。后在东北农学院任教。1957年后,历任东北林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东北林业大学教授,中国真菌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第二届副理事长,黑龙江省微生物学会第二届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从事森林病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发表有《红松疱锈原菌的鉴定》等论文,主编有《真菌分类学》。
人物生平
邵力平,又名邵德芳,辽宁省辽中县人,1926年3月出生于农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他出生那年父亲就到县城投亲借钱经营小本生意。1933年邵力平被父亲送进县立第一完小读书,毕业后依父亲的打算学商业,入奉天三中(商科)读书,后学校改称为奉天第七国民高等学校。他厌恶商人,为了摆脱子承父业的安排,1943年考入哈尔滨农业大学农学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明白自己是生活在敌人的统治之下,民族受到歧视与压迫,对未来的生活前景茫然无知。大学一年级时,因为见到了日本籍教师没给敬礼,便挨了一顿毒打并罚跪15分钟,这件事更加使他体验了亡国之苦。1946年进入长春大学农学院,入学不久便亲眼目睹国民党政界腐败不堪的校风恶劣至极,特别是毕业后失业,更感到前途暗淡。1948年,他到哈尔滨科学院学习,学习结束后被分配到哈尔滨农业大学,在农学系和森林系任教,开始接受了共产党的主张,发誓辛勤工作,不求名利,只求对教育事业有所贡献。1955年调入东北林学院(现东北林业大学)讲授森林病理学课程。
技术成就
邵力平从教50年,始终不懈地致力于教学与科研工作,同时积极参加专业的社会实践和学科的学术活动。1960年学校成立了森林保护专业,当时处在教材、实验室、科研工作等一无所有条件下,他别无选择,下定决心一往直前,经过几年的努力使自己的工作走上正轨。他亲手操持建立专业、培养师资、编写教材、建立实验室、建立林病标本室和真菌标本室,为专业的迅速成长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在森林病理学与真菌学方面有,先后主讲过不同专业的森林病理学,森林保护专业的普通病理学、林病病原真菌学、真菌分类学、林病研究法等课程,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实习、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不断地完善提高自己。在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过程中,开设了森林微生物生态学、高级真菌学、真菌与林病新进展等多门学位课。根据工作需要编写适合专业使用的各种教材与讲义。他主编的全国通用教材《真菌分类学》,填补了中国的空白。教材系统地介绍了先进的分类方法与分类体系,还编撰了与农林生产有关的菌种学,对真菌学的普及和中国真菌分类学的研究,都起了良好的作用,被评为林业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在教学过程中,他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效果,在讲解授课内容时,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为了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他亲自动手并带领同事们制作显微切片标本,凭借在中学时期学到的绘画写生技能,制作了大量的教学模型和绘制大幅彩色挂图,对教师讲课和学生学习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邵力平在承担教学与科研任务的同时,积极组织和亲自参加各种科技书刊编撰工作,承担了《中国农业网络全书.林业卷》许多条目释文撰写任务,同时承担了林业卷森林病理学分支的主编工作,参编《中国森林病害》、《中国乔灌木病害》、《中国实用菌志》、《林木病理学》、《杨树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等专著,并承担编委工作。晚年与项存悌教授共同编著了《中国森林蘑菇》,出版后受到好评,这是迄今为止中国首版书籍之一。他通晓日语,能熟练地阅读、笔译俄、英版本的专业书刊,曾译过俄文《植物抵抗性的生物化学特性》,由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多年来,邵力平始终致力于森林病理学科的研究工作,对严重危害林区且发生面积又大的病害,以及被林业部列入攻关项目的重要课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并取得成果。他先后对红松疱锈病、红松松针锈病、樟子松松针锈病、兴凯湖松瘤锈病、落叶松褐锈病、落叶松心材变色与腐朽、落叶松癌肿病等重要病害进行研究,揭示了各种病害的分布、为害与损失、症状、病原、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了可行的防治措施,共发表论文40余篇。 五针松疱锈病是举世闻名的危险病害,红松疱锈病是五针松疱锈病中的一种,但在西方已有研究结论,称红松在西方五针松疱锈病严重疫区不发病,经人工接种也不发病,据此认为红松对疱锈病有较高的抗性。在中国从很早在农业院校的植物病理学研究中就讲述过西方松类疱锈病,但一直未记载红松发生过疱锈病。50年代初,在辽宁省首先发现该病,不出10年黑龙江省也发现了此病,并且迅速蔓延。在这种情况下,邵力平教授向黑龙江省林业厅申报立题研究,通过3年的现场研究,终于揭示了红松疱锈病的分布实况、病原菌分类地位、病原菌的生物学及其传染途径,最终提出防治措施,研究成果被黑龙江省林业厅推广后收到显著效果。通过研究首次证明了红松疱锈病的病原菌同属于五针松疱锈病的病原菌种内,但又不同于西方的病原菌,鉴定为五针松疱锈病菌一个变型种,并据此同意接受“菌种的集合种”的学说。该研究成果获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三等奖。 杨树烂皮病,是一种普遍发生的病害,黑龙江省广泛栽植的杨树,因病害造成损失巨大,因而引起林业部和生产单位的重视,被林业部列为攻关项目,1989-1993年,他和项目牵头人项存悌教授组织人力开展该项研究,5年后提出了研究成果,包括综合防治技术在内,并由项存悌教授撰写了专著。研究成果于1994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从该项研究中证实了潜伏性侵染病害的理论的正确性,并将这种理论纳入教学内容中去。 邵力平对林区普遍发生的立木腐朽现象,进行过长期调查与研究。在古老的立木腐朽理论的有关论述中,都认为变色是立木腐朽的第一阶段,但在林区看到的现象是所有的活立木都有变色现象。是否所有的活立木都发生腐朽?在小兴安岭设点研究落叶松心材变色与腐朽的关系,结果发现活立木变色是自然保护反应,任何刺激都能引起木材变色,变色色调与树种相关,与刺激因素无关。刺激木材变色的因素多种多样,自然界普遍存在,其变色都按年轮规律性分布的,因而腐朽发生的变色都有自己的规律,因此容易把腐朽变色与自然保护变色分开。研究还发现因不同菌类引起的变色和木材阳面材和侧枝向地面的自然保护变色。该研究曾获黑龙江省科技大会奖,用该理论指导某飞机制造厂选材时,节省了90%以上的由四川运来的紫果云杉木材,为节约利用木材方面作出了可喜贡献。
简历
1926年3月4日 出生于辽宁省辽中县。 1943-1945年 在哈尔滨农业大学农学系学习。 1946-1948年 在长春大学农学院学习。 1948-1955年 在哈尔滨农学院任助教。 1956-1962年 在东北林学院林学系任助教、讲师。 1962-1980年 在东北林业大学任副教授。 1980-1985年 在东北林业大学任教授。 1985-1997年 在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系任教授。
主要论著
1 鲁宾阿尔齐覆夫斯卡娅(邵力平译).植物抵抗性的生物化学特性.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1956(再版). 2 邵力平,方三阳,于诚铭等.森林保护手册.北京:农业出版社,1971,1973(再版). 3 邵力平,吴文炳,于勤.中东杨叶锈病化学防治.东北林学院学报,1964,(3):125~128. 4 邵力平,何秉章,潘学仁.落叶松人工林心材变色与腐朽.东北林学院学报,1978,6(1):107~113. 5 邵力平等.红松疱锈病的研究.林业科学,1979,15(4):119~124. 6 邵力平,何秉章,潘学仁.兴安落叶松癌肿病的研究.东北林学院学报,1979,7(1):27~31. 7 邵力平,鞠国柱.中国三种疱锈病菌孢子表面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东北林学院学报,1979,7(2):57~61. 8 邵力平等.红松疱锈病菌的鉴定.林业科学,1980,16(4):279~282. 9 邵力平,项存悌.中国大环柄菇的研究.东北林学院学报,1980,8(4):35~38. 10 邵力平,何秉章,杨殿清等.落叶松褐锈病的研究.东北林学院学报,1983,11(4):23~30. 11 邵力平,项存悌,张素轩等.真菌分类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12 邵力平等.红松松针锈病病原菌的研究.东北林学院学报,1988,16 (5):1~6. 13 薛煜,邵力平.兴凯湖松瘤锈病的研究.东北林学院学报,1990,18 (1):38~48. 14 邵力平,薛煜等.兴凯湖松瘤锈病损失量的研究.东北林学院学报,1989,(2):1~5. 15 薛煜,邵力平等.兴凯湖松瘤锈病的组织病理分析.东北林学院学报,1988,16(1):10~13. 16 薛煜,邵力平等.樟子松松针锈病针叶内无机元素动态.林业科技,1992,17(3):21~24. 17 薛煜,邵力平等.兴凯湖松瘤锈病病健组织中主要有机成分变化极其对结实的影响.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2,20(3):30~34. 18 项存悌,邵力平.杨树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2. 19 薛煜,邵力平等.樟子松松针锈病病原菌鉴定.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3,21(1):1~4. 20 Shao L P,Xue Y et al.The Study on Xingkai Lake Pine Gall-Rust.PineRusts,1989. 21 薛煜,邵力平等.樟子松松针锈病与寄主叶绿素含量关系的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4,(3):6~9. 22 薛煜,邵力平等.三种松干锈病组织病理学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5,23(6):1~7. 23 薛煜,邵力平等.鞘锈菌属一新种.真菌学报,1995,14(4):248~249. 24 薛煜,邵力平等.松栎柱锈菌对兴凯湖松细胞染色体的影响.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6,24(3):32~35. 25 邵力平,项存悌.中国森林蘑菇.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8.[1]

热点内容
广西师范学院自考本科 发布:2024-05-08 20:34:51 浏览:81
大学生压力管理 发布:2024-05-08 20:33:08 浏览:509
北华大学讲师博士毕业是副教授待遇吗 发布:2024-05-08 20:27:14 浏览:83
西北大学桃园校区附近小旅馆 发布:2024-05-08 20:26:23 浏览:417
香港所有大学名单 发布:2024-05-08 20:20:46 浏览:686
济南大学2016招生简章 发布:2024-05-08 19:39:39 浏览:830
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意见 发布:2024-05-08 19:35:54 浏览:781
2019四川高考本科录取时间 发布:2024-05-08 19:23:29 浏览:145
苏州大学复式时间 发布:2024-05-08 19:22:34 浏览:301
报了本科没被录取会影响专科录取吗 发布:2024-05-08 18:58:15 浏览: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