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常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常教授

发布时间: 2023-03-20 14:16:38

A. 法医刘良是哪个学校的

刘亮,男,汉族,1961年3月出生于湖北武汉,山东沂水[10],法医学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席法医[2] [7] [11]。

刘亮1983年获武汉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系医学学士学位;1983年在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系工作,从事法医病理学和法医毒理学的教学、科研和鉴定工作。1990年获得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硕士学位;1994年,他在同济医科大学获得法医学博士学位。2000年在马里兰法医局担任高级访问学者,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主任[2]。

刘亮长期从事法医病理学和法医毒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2]。

1961年3月,刘亮出生于湖北武汉[7];

1978年9月至1983年7月在武汉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部学习,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

1983年7月至1987年8月在武汉医学院法医病理科任助教;

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硕士研究生在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学习,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

1990年7月至1991年9月,任同济医科大学法医病理学教研室讲师。

1991年9月至1994年7月,博士研究生在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专业学习,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1994年7月至2000年10月任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0年11月至2001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0年7月至2006年4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副主任(领导工作);

2000年9月至2000年12月,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访问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和法医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1年4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年8月至2005年9月,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访问香港大学病理学系;

2006年5月至2015年4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主任[2];

2020年2月16日,他带领团队在新冠肺炎完成了世界首例死亡患者的尸检和病理分析报告的撰写[4]。

B. 陈建国的简 历

1980.09——1985.07,咸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士;
1987.09——1990.07,同济医科大学实验医学研究中心,硕士。
1990.07——1995.10,同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任助教、讲师。
1995.11——1996.09,德国凯泽斯劳滕大学访问进修;
1996.10——1998.09,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博士;
1998.10——2001.12,美国爱荷华大学医学院作博士后研究;
2002.01——2002.09,华中拆绝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教授、系副主任;
2002.09——至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特聘教授,系主任;
2006.03——2006.09,华中科技唯毁大学同济医学指御备院科技部部长;
2006.09——至今,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处常务副处长、科学技术发展院常务副院长、校长助理 ;
2015.09——至今,负责医学院工作,国际交流、留学生工作;分管同济医学院、国际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任同济医学院党委书记兼同济医学院院长 。

C. 武汉同济生殖医学专科医院的医生风采

熊承良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院长。主要从事生殖医学及男科学的临床与科研。现任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所长,生殖医学中心专科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性学会理事长、湖北省生育调节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男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男科学杂志》、《生殖医学杂志》、《中国计划生育杂志》、《医学与社会》、《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等期刊编委。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第四届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1999年获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临床生殖医学》,主编《人类精子学》、《性功能障碍学》、《生殖疾病学》,《人类精子学》获“中国图书奖”。主持国家“十五”攻关、“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多项课题,近期主要研究男性不育、男性避孕以及生育调节药物的开发。
朱长虹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常务副院长,现任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副所长,生殖药理研究室主任,美国内分泌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湖北省计划生育学会常委,湖北省性学会常委、秘书长,湖北省生育调节学会常委,湖北省男科学会常委,《中华男科学杂志》编委。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发表科学研究论文近50篇,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生殖药理学》,参编学术专著2部。相关科研成果有卵泡刺激素受体的表达与调节,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纳米铜IUD等。近期研究重点是卵泡雌激素受体的表达与调节研究,以及新型宫内节育器的
王家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副院长,武汉泌尿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会员,国际泌尿学会会员。从事泌尿外科工作30余年,有较深的专业造诣。所编写的40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黄勋斌
副教授、生殖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博士,生殖医学中心专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2001年赴法国从事生殖生物学博士后研究工作。从事生殖医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对男性不育症、前列腺疾病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男科疾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相关医学专业文章十余篇、参与编写医学专著两部。
肖敦振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生殖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教授,计划生育研究所生殖流行病研究室主任,硕士生导师,湖北省生育调节学会理事。从事生殖流行病学研究和男科临床医疗。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8篇,在男性不育、前列腺疾病以及性传播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柴劲松
副主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专家,湖北医科大学医学专业,从事泌尿男科临床工作近30年。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等疾病的诊治。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及医学会发表论文多篇,译著一部。
章慧平博士、主治医师、硕士生导师、生殖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生殖医学中心讲师,现主要从事与男性生殖疾病相关的泌尿外科临床工作。于2006年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1项、参与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各2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专著4部。近期重点研究显微泌尿外科技术在男性生殖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李红钢
副教授、主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泌尿外科及生殖遗传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讲师。主要从事男科学及生殖遗传方面研究和临床工作。参加或主持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包括“避孕新途径的研究”,“我国Y染色体多发位点筛查”、“杨树菇对雄性生殖的影响”、“CatSper家族用于男性不育病因检查和避孕的研究”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吴熙瑞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原同济医科大学生殖医学中心主任,计划生育研究所所长、世界卫生组织科学家、国家科委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医药卫生专业评委会评审委员、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会首届、二届主任委员。1996年被国家计生委授予“全国计划生育科技功臣”称号,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0余年从事人类生殖医学、妇产科内分泌和计划生育医学的科研、教学、临床、培干工作。
张文杰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殖医学中心妇科疾病预防门诊科主任,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免疫学教授,主要从事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及肿瘤的预防和临床研究。从事医学临床和基础研究二十余年,在多种国际权威或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科研成果获国家教委“重大科技贡献奖”二等奖一项,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以及多项湖北省和武汉市科技奖。兼任美国《结肠直肠疾病》杂志肿瘤专栏审稿人、美国临床肿瘤协会会员、中国临床肿瘤协会会员。
苏南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副主任医师,生殖生物学研究室副主任,生殖医学中心专科医院妇科主任。从事女性不育、计划生育等临床工作近30年。对女性不育症的诊断与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参加国家及省级多项科研课题的临床研究,发表了“MLCO250宫内节育器对生殖内分泌影响”等十余篇论文。
廖爱华
教授、副主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生殖医学中心专科医院辅助生殖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妇产科学、生殖医学临床及科研工作。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课题研究,主持和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在女性不育症、复发性流产诊治及辅助生殖技术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苏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副教授,生殖生物研究室主任,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生育调节研究及生殖医学临床工作,主要致力于女性不育症及内分泌紊乱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物理治疗方法的对症、对因综合治疗方法,并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大大提高女性不育症的治疗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临床诊治经验。
俞小平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中西医结合妇科专家,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四十年,长期坚持教学与临床结合,为海内外培养了大批中西医及科研人才。多年的医疗实践总结出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男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相关疑难杂症。尤其擅长妇科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及各种月经病和乳腺疾患。发表专业及科普著作20余部。
相文佩
副教授、主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讲师,硕士生导师。一直致力于妇产科中优生与产前诊断学的研究。目前为止,共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10余篇,两篇英文论文发表在国际SCI收录杂志上。在女性不育症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黄东晖
博士、主治医生、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生殖医学中心讲师。一直从事妇产科及生殖医学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具有多年的临床医疗经验,对女性不育的诊治和辅助生殖技术的运用娴熟。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多部生殖医学专著,现主要从事生殖医学、生殖生物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张玲
副教授、主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生殖医学中心讲师。熟练妇产科诊治技术,擅长女性不育症及生殖相关疾病的诊治。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参编多部生殖医学专著,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从事女性不育症和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及应用基础研究。
胡廉
博士、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讲师、主治医师。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及辅助生殖技术。曾参与并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参与生殖医学专著的编写,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目前主要从事辅助生殖实验室工作。
彭祥炽
武汉同济生殖医学专科医院妇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现攻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并任武汉同济生殖医学专科医院妇科主任。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女性不孕不育的规范诊治及各种经腹、经腹腔镜、经阴道的常规手术,熟练掌握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对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及化疗有一定经验,尤其对宫颈癌的筛查、早期诊治及其新辅助化疗有丰富的经验。曾在国家、省级医学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程时芳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生殖医学中心放射影像学专家,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放射科主任、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湖北省分会放射学会常务理事。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和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擅长于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曾在医疗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唐艳萍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生殖遗传专家,长期从事医学遗传学教学及科研工作,指导不孕不育、反复流产的遗传学诊断和咨询。主编《医学遗传学》教材,参编《人类精子学》,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庞雪冰
副教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党总支书记,长期从事生殖药理临床研究和实验教学工作,具有扎实的生殖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曾参与或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目前承担辅助生殖中心档案管理等工作。
周慧
医技科主任、从事生殖医学检验工作十余年,在临床基础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及临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D. 武汉普瑞眼科医院的专家介绍

楼永倞 武汉普瑞眼科医院准分子屈光中心主任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近30年,为中国大陆较早开展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医生之一,也是湖北省第一个开展飞秒激光手术的专家(2009年)。现受聘担任美国威视VISX湖北地区培训中心讲师。
擅长常规准分子手术、个性化切削手术、飞秒激光手术、ICL(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等屈光矫正手术。致力于眼视光学与屈光矫正手术的完美结合,针对患者眼部个体条件设计最适合的手术方案。他已完成屈光矫正手术三万余例,准分子、飞秒激光手术量均在国内排名前列。

张晓农 武汉普瑞眼科医院院长 白内障专科首席专家
同济医科大学眼科专业医学硕士,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眼科教授,湖北省著名白内障手术专家,普瑞眼科集团副高级职称及以上医师指定培训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四十余年,1993年考取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赴德国波恩大学眼科医院进修临床眼科学,重点主攻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并于1997年回国后率先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作为湖北最先开展超声乳化手术的专家,曾赴着湖北省多个地区的医院眼科专业的手术指导工作,积累了万余例手术经验。
作为白内障学科带头人,他先后培养眼科学研究生20人,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并率先开展透明角膜切口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术及表面麻醉下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擅长复杂疑难的白内障手术及复杂晶体囊袋内张力环处理与应用。截至2011年年底,已成功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万余例,为“湖北省白内障学科最早期的专家之一”。
黄齐斌 普瑞眼科集团白内障手术专家 白内障专科主刀医师
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先后到卫生部视光学研究中心、广州中山大学眼科中心、湖北省人民医院眼科、山东省鲁南眼科医院深造学习及工作,于2006年加入普瑞眼科集团,原成都普瑞眼科医院白内障专科主任,普瑞眼科集团中部医师指定培训专家,从事眼科近二十年。
作为普瑞眼科集团白内障主刀医师,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参加国内、国际眼科专业和白内障专科学术会议。其广东工作期间参与的《“削梨法”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的科研课题获当地科技部门表彰。并多次参与国家“百万贫困白内障复明行动”白内障手术主刀工作。近二十年来主攻白内障专科,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非球面、多焦点等新型功能性人工晶体在白内障的运用有独到的见解。截至2011年年底,已积累了白内障手术8000余例,受到广大白内障患者好评。
刘垠 武汉普瑞眼科医院小儿眼科主任医师、教授。
原武汉市第三医院眼科主任,武汉市儿童弱视斜视防治中心主任,湖北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斜视及小儿眼病学组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武汉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
专业擅长:从事小儿眼科工作32年,擅长各类斜视、弱视诊断,复杂性斜视、特殊类型斜视手术治疗,重度弱视治疗,各类屈光不正疾病的矫治,青少年及儿童近视眼病防治,小儿先天遗传性眼病诊断及治疗。至今已完成斜视手术过万例。
科研成果:曾获“武汉市劳动模范”称号及多次获得“武汉市卫生系统优秀党员”等荣誉,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科研课题曾获武汉市科技发明三等奖,省、市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
教学成果:曾参与全省弱视斜视培训班授课,带教培养眼科专业医生与临床实习生。
学术会议:主办过全国第八届斜视与小儿眼科学术会,每年参加各项全国、省、市眼科专业学术会议,并在大会发言。
王海铭:主任医师 武汉普瑞眼科医院综合眼病专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湖北眼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武汉眼科学会委员,湖北省及武汉市医疗技术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1983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曾任武钢总医院眼科主任、大五官科教研室主任。从事眼科工近作近3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眼科显微手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等疾病。在国内各眼科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曾多次荣获武汉市及武钢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其中《白内障摘除术与局限性脉络膜出血的相关关系》、《YAG激光联合泪道插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等发表于美国中华眼科杂志。专业擅长:视网膜脱离、眼眶肿瘤、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等眼科疑难疾病的诊治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刘珊 白内障专科 副主任医师
中华眼科学会会员,新疆乌鲁木齐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眼科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在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擅长: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屈光不正的诊断和治疗,对眼科疑难病症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专家履历:
1977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医疗系;
1978年起从事眼科临床工作至2008年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退休;
1983年赴兰州医学院二附院眼科进修一年;
1992年赴北京同仁医院眼科进修一年;
1998年赴卫生部北京医院及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进修半年。
杨剑 医学验光配镜中心眼镜验光技师
从事视光验配工作7年,能合理运用视光学知识,对各种常见疑难屈光问题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精通各类国内外尖端验光设备及眼部检查设备的操作,拥有丰富的眼部医学配镜经验,善于为配镜者提供人性化、个体化的配镜服务。专业擅长:各种屈光问题及老视的检查。擅长青少年各种屈光不正的验光配镜。针对老视,斜视的验配有着独到的见解。

E. 神经解剖学的作者

历任同济医科大学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神经解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及武汉市解剖学会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等杂志》主编,解剖学教研室主任。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出版著作11部(主编5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华匿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被评为“湖北科技精英”、“武汉科技新秀”、“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主要成就和贡献是:①关于轴一轴突触的研究为突触前抑制和脊髓水平的镇痛机制的研究提供了超微结构基础②关于脊神经节细胞周围突躯体一内脏分支投射的定性追踪为牵涉性痛和体表一内脏相关学说提供了新的形态学基础;③首次提出“脑.脑脊液神经一体液回路”的新理论,使传统的神经解剖学关于脑脊液的概念得到充实和更新,并应用于临床实践;④首次提出“癫痫发病与神经一免疫一内分泌网络调节失衡有关”的新学说,对癫痫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F. 过量油脂损害人体健康 可我们为什么要吃油

近年来,由于慢性病(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癌症病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增加趋势,人们对脂肪往往存在一种偏见,甚至有些谈脂色变;只吃植物油,不吃动物油;对脂类的功能和代谢缺乏正确的认识。脂类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类营养素,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说明食物是人类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食物的营养价值取决于所含营养素的数量、种类、质量及其可利用性(消化吸收率)。一个完整的膳食应该包括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且比例恰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平衡膳食。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油脂都含有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类脂(磷脂、类固醇等)两种物质。人体内的脂类,甘油三酯占95%,脂类只占5%,我们将它们统称为脂肪。在我们的膳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脂质,其中绝大部分是中性脂肪。脂肪与糖一样,对人体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在正常情况下,膳食中20%~30%的能量由脂肪提供,一个中等强度的成年人每天需要脂肪1~2克/公斤体重。
油脂是膳食中生热量最高的营养素,单位重量内含有的潜在的能量大于蛋白质和糖。就重量和体积而言它是最经济的食品。另外,当它燃烧时(或称氧化时)释放出的水分多,这在有机体的代谢反应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油脂为人体提供能量,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1g脂肪在体内燃烧可产生37.7kj(9kcal)的能量,而1g蛋白质或1g碳水化合物只能产生16.7kj(4kcal)能量。如果人体长期缺乏油脂便会导致体力不足、体重下降乃至丧失工作或劳动能力。由于小儿胃容量较小,需要的能量又较成人多,因此膳食中脂肪的供给量显得更为重要。如母乳中的脂肪提供的能量占能量中需要量的50%。
2.油脂能提供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是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脂肪提供的,如亚油酸(C18:2,十八碳二烯酸)和亚麻酸(C18:3,十八碳三烯酸)等对人体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它是细胞和组织的组成成分,能维持皮肤、黏膜和毛细管的完整性,参与前列腺素的合成和促进胆固醇代谢等功能。如果膳食中长期缺乏,将对人体健康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3.油脂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如维生素A、D、E、K及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不溶于水,只能溶于脂肪中,所以称为脂溶性维生素。膳食脂肪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可促进其吸收和利用。有些脂肪本身也含有脂溶性维生素,如植物油中含有维生素E,奶油、鱼肝油中含有维生素A、D。
4.油脂能改善食物风味,提高食物的感官性状,增进人们的食欲。任何天然油脂都有各自特有的滋味,一道做好的菜肴常因所用的油脂不同而其色泽和风味各异。
5.饱腹作用是油脂的又一功能。它能延长食物在人体的消化过程,可以防止在饮食后过早出现饥饿感。
此外,油脂还有维持体温、保护内脏等功能。人体内的油脂分布于皮下和内脏周围,起着热垫和保护垫的作用。油脂是热的不良导体,能防止体内热量的过度散失而保持一定的体温;以液态油脂为主要成分的脂肪组织具有弹性和张力,如同软垫把人体内的各种器官分割开来,以免相互挤压,同时能对机械撞击起缓冲作用,从而保护内脏和肌肉免受损伤。
油脂除中性脂肪外,它所含有的类脂物和脂肪伴随物对人体健康也很重要。类脂包括磷脂、类固醇,其主要功能是作为细胞膜的基本构成(约占膜重的50%),包括细胞膜、各种细胞器膜,还构成体内一些重要的活性物质。
可见,膳食脂肪是辩猛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
但是,如果长期摄入过多油脂,会引起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特别是过多的动物性油脂,可引起肥胖、高血脂和冠心病搜穗等,对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根据我国居民膳食脂肪主要来源于动携漏桥物性食品、豆类、坚果和烹调用油的实际情况,只有每天控制烹调用油不超过25克或30克,才能符合膳食中脂肪提供能量为25%~30%这个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如果膳食中动物性脂肪摄入量较低,可适当增加烹调用油的量。
作者介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中国营养学会理事,湖北省营养学会理事长。

热点内容
大学有会记专业吗 发布:2024-04-24 16:36:04 浏览:454
研究生女导师踢挡 发布:2024-04-24 16:24:19 浏览:286
专科没毕业能直接本科 发布:2024-04-24 16:03:32 浏览:24
吉林大学计算机本科生去向 发布:2024-04-24 16:03:01 浏览:577
合肥工业大学陈新生教授 发布:2024-04-24 16:02:59 浏览:426
南昌航空本科生招生网 发布:2024-04-24 15:53:44 浏览:948
不供弟弟妹妹上大学 发布:2024-04-24 15:32:09 浏览:630
专科直通本科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4-04-24 15:29:30 浏览:149
中南大学四位富豪教授 发布:2024-04-24 15:23:58 浏览:319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2014招生计划 发布:2024-04-24 15:15:48 浏览: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