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华中师范大学秦汉史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秦汉史教授

发布时间: 2025-05-04 12:37:46

⑴ 你是华师的吧!我想了解一下你们学校的历史系。历史系的一般都是学的什么内容的专业课。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我校传统优势学院之一。学院现有两系(历史系、文化学系)、四所(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历史文献研究所、楚学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所)。历史学专业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单位,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史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中国历史文献学为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18人),副教授25人,讲师13人。学院资料中心藏书15万余册,中外文期刊500余种,文物馆珍藏各类文物近4000余种(类),机房拥有计算机60余台,多媒体教室设备先进、齐全。近五年来,学院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近百部,发表论文620余篇。
1、古老的学科
华中师大的历史学科有百年的历史。其前身的文华书院在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首开西洋史,自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以后,每周都有史纲课三小时,地理或欧洲史两小时。1931年,华中大学开设的历史课程有:中国史、现代欧洲史、希腊史、罗马史、英国立宪史、日本史、印度史、西洋文明史、耶教史、佛教史、远东国际关系史等。1935年,陈叔元担任历史系主任。陈叔元为上海圣约翰大学文学学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曾任福州协和大学教授。1938年以后,华中大学西迁到云南省大理,历史系与社会科学系合并成为历史社会学系,当时主办的《西南边疆问题研究报告》成为当时国内外边疆文化资料的权威刊物。解放前担任历史学课的教师有:英国的甘施礼、康士丁、丁克生等,国内学者有蔡尚思、马奉琛、许衍梁、石声河、华保罗、曹植福、喻存粹等。1949年,中原大学教育学院设有历史系。1952年,华中高等师范学校设有历史系,方衡担任系主任。
解放初有一批著名学者在历史系任教,他们是钱基博、张舜徽、潘梓年、杨东纯、王玉哲、杨希时、王凌云等。国学大师钱基博、张舜徽等先生曾经向历史系捐赠了一批宝贵的文物,现收藏于学校文物馆。
在历史系工作,现已退休的历史学教授、副教授有:涂厚善、黄道立、刘继兴、高明振、黄振、闵光沛、王瑞明、吴量恺、邹贤俊、李国祥、崔曙庭、张翼之、戴绪恭、谭克绳、苏中立、唐文权、戴成兴、董方奎、涂光久、孙玉华、向子祥、吴韫山、李雪松、罗静兰、周孝梅、徐策伟、李继晟、周学根、庞子朝等。在历史系先后工作过的同志还有丁磊华、马志林、彭祖年、薄怀俊、朱明庭、谷武高、余显富、黄怀玉、黄葳、章重明、周开敏、张长清、汤建英、刘玲等。在历史系工作过,后又调出的教师有张洪、李子林、林利民、贺璋容、王昌茂、张三夕、高华平、刘筱红、罗家祥、李建中、马良怀、王奇生等。
20世纪50——70年代,历史系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他们是中学的教学骨干。文革以后,历史系在全校率先有了硕士点和博士点,为中国史学界培养了大批新秀。历史系还开门办学,1981年历史系与江汉大学联合办学,培养历史学科的专科生,由历史系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派老师去江汉大学汉阳分校教学点上课。1983年,湖北省自学考试办公室设置历史专业自学考试,由我系承办培养历史专业自学考生的任务,发给自学考生毕业证书。1983年,历史系与农工民主党联合在华师办了“中华自修大学”(历史本科)。
1983年5月3日,教育部批文建立历史文献研究所,隶属于国家教委领导下的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1984年,教育部批准建立历史研究所,该所是辛亥革命史研究会、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的挂靠依托单位。
1996年,历史系、历史研究所和中国历史文献研究所合并,联合组建历史文化学院。马敏、朱英先后担任院长。
2、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现有三所两系,教职员工82人。
中国近代史所16人:章开沅、马敏、朱英、罗福惠、严昌洪、何建明、彭南生、刘家峰、田彤、许小青、江满情、王薇佳、郑成林、张建平、谢建军。章开沅、刘望龄、罗福惠、严昌洪先后担任所长,现任所长朱英兼任基地主任。
历史文献所12人:周国林、刘韶军、顾志华、杨昶、王玉德、刘固胜、董恩林、陈蔚松、李晓明、谭汉生、贾国伟、孙湘云。张舜徽、李国祥、周国林先后担任所长,现任所长刘韶军。
楚学所4人:蔡靖泉、张正明(已故)、顾久幸、黄尚明。现任所长蔡靖泉。
历史系30人。其中世界史教研室12人:黄正柏、晏绍祥(兼副院长)、李隆庆、李其荣、邢来顺、庄万友、陶笑虹、揭书安、徐晓旭、王震宇、梁军、曾晓祥,教研室主任黄正柏。中近史教研室9人:刘伟(兼副院长)、黄华文、李英铨、曾祥文、沈志安、孙泽学、杜芳、董恩强、李宝红,教研室主任黄华文。中古史教研室9人:熊铁基、吴琦、邓鸿光、张全明、丁毅华、赵国华、杨有礼、尤学工,教研室主任赵国华。历史系主任赵国华、副主任邢来顺。
文化学系6人:彭长征、姚伟钧、程翠英、王娟、李爱国、纪东东。主任彭长征、副主任姚伟钧。
资料中心:喻枝英、陈亚敏、喻旭、徐艳芳、胡永弘、胡秀云、邹霞。中心主任喻枝英。
院党政9人:胡年珍(书记)、寇富安(副书记)、徐剑(团委书记)、辜庆、卢治平(行政副院长)、庞华君(院办主任)、廖林子(教学秘书)、查旺双(科研与函授秘书)、赵国清(行政秘书)。计算机房1人:何蕾。
其中有教师64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33人。教授30人、副教授19人、副研究馆员4人、讲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9人。
教授:章开沅、马敏、朱英、罗福惠、严昌洪、何建明、周国林、刘韶军、黄正柏、熊铁基、吴琦、刘伟、姚伟钧、彭南生、黄华文、晏绍祥、邢来顺、李其荣、邓鸿光、张全明、丁毅华、顾志华、杨昶、王玉德、蔡靖泉、顾久幸、张正明、彭长征、刘固胜。(前14人为博导)
副教授:赵国华、杨有礼、李英铨、曾祥文、沈志安、孙泽学、杜芳、李隆庆、庄万友、陶笑虹、揭书安、董恩林、陈蔚松、李晓明、贾国伟、孙湘云、刘家峰、田彤、徐晓旭。
讲师:王震宇、梁军、曾晓强、董恩祥、李宝红、许小青、江满情、王薇佳、郑成林、程翠英、王娟、李爱国、纪东东。
图书系列副研究馆员:俞旭、喻枝英、徐艳芳、胡永弘。馆员陈亚敏胡秀云邹霞。技师:何蕾。
以上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19人:彭南生、刘固胜、晏绍祥、何晓旭、田彤、刘家峰、马敏、何建明、周国林、刘韶军、吴琦、姚伟钧、王玉德、董恩林、李晓明、邢来顺、孙泽学、郑成林、王薇佳、江满情,前6人为博士后。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有4人:梁军、董恩强、尤学工、许小青。
退休的教授还在著书立说,或继续发挥学术作用,他们是涂厚善、黄道立、高明振、黄振、闵光沛、王瑞明、吴量恺、邹贤俊、李国祥、崔曙庭、张翼之、戴绪恭、谭克绳、苏中立等先生。
学院聘请了一批海内外著名学者为兼职教授30余人,如野泽丰、成中英、陈鼓应、裘锡圭、庞朴等。
3、学科建设
历史学科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国务院李岚清副总理和教育部陈至立部长曾经到我院视察。湖北省原高工委书记、教委主任余凤盛曾经到学院作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报告。
1995年,学院历史学科被批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3年,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正式挂牌。
2000年,学院取得美国环太平洋教育基金会的支持,创办了文化管理学系。
2001年,学院引进人才,组建楚学研究所。
学院有一批研究中心,如道家与道教研究中心、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张舜徽研究中心、文化管理研究中心、教会大学研究中心、商文化研究中心等。
学院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中国近现代史。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近代史所。省级重点学科1个——历史文献学。校级重点学科1个——中国古代史。学院在2003年申报了历史学一级学科,申报了专门史(思想文化方向)、世界史二级学科。
学院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教育与教学规律,坚持改革,把我院办成以历史教育和研究为主的,并在文化与跨文化管理研究方向有所拓展的国内一流的学院。
学院确定以张舜徽先生和章开沅先生“自强不息、务实求真”作为院里的学术传统。学院营造出了“和谐、有序、实效、奋进”的学科建设氛围。
学院现拥有两个全国首批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别是中国近代史、历史文献学。学院有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历史文献学、世界史。硕士方向还开设了历史教学法、跨文化管理,已经开始招生。以下对主要专业作简要介绍:
(1)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该学科由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作为学术带头人,1981年即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年评为全国重点学科,1997年按“211工程”重点学科的要求立项建设,2001年顺利通过验收,2000年评为全国百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2001年再次被重新评审为全国重点学科。该学科点在辛亥革命研究、商会研究、思想史、社会史等方面在全国有很强的优势。
(2)中国历史文献学专业。该学科早在1981年就被批准为全国第一个历史文献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994年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长期挂靠在历史文献研究所,每年都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年会。研究会创始人张舜徽先生连续两年担任会长,现任会长为周国林教授。该学科在文献整理、传统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影响。
(3)中国古代史专业。中国古代史专业是校级重点学科。80年代,熊铁基、王瑞明、吴量恺等教授在秦汉史、宋史、明清史等领域都取得了一系列受到史学界重视的研究成果。1984年,中国古代史专业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

⑵ 哪些大学本科的中国古代史专业好

秦汉史研究比较好的学校是西北大学,西北大学的秦汉史研究工作起步较早,在陈直、林剑鸣等先生的带领下,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是中国秦汉史的研究中心之一。中国秦汉史研究会最早就诞生在这里,秘书处也设在这里。西北大学历史系过去曾设立秦汉史研究室,现在设有“周秦汉唐研究中心”,并与三秦出版社联合出版《周秦汉唐文化研究》年刊。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就是华中师范大学的秦汉史,也是非常不错的。

先秦史跟文字学关系紧密,主要是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比较好。吉林大学主要是古文字基础好,有于省吾等一批老人打下的基础;南开是史学基础好,有杨树达等老人的基础,川大那是徐中舒开辟的。当然了,复旦的杨宽也是这方面的一大家,但是复旦这些年先秦史没有什么动静。总的来说,国内先秦史主力在转向考古和历史地理。而正统的历史上的先秦史则趋于萎靡。上述大家故去后,后生乏力。

唐宋史方面,北大邓小南老师是政治制度史为主,张希清老师擅长科举制度,年轻的赵冬梅老师以武官制度研究为主,浙大宋史的老师有些分散,主要有古籍所、历史系、中文哲学系等:古籍所的龚延明先生应该已经不带学生,但是应该还有少量授课,祖慧老师重点是科举,二人最近致力于中国历代登科录的结尾工作,另外古籍所还有方建新老师也是宋史,主要集中于社会史,目录学功夫了得,历史系包伟民先生以经济史最为擅长,近年研究范围不断扩大,致力于城市史、社会史、制度史等诸多方面。吴铮强副教授于科举、社会、政治文化诸方面也有广泛研究。呵呵,似乎说自己老师和师兄有点麻,另外如哲学系(宋学研究中心)的何俊先生于宋代思想史、中文系沈松勤等人也间有宋史方面的研究,最后还有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是一个独立设置的研究机构,主要从事宋辽夏金史和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原称宋史研究室,由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漆侠先生(1923~2001)创建于1982年,1990年扩建为历史研究所,2000年组建为宋史研究中心。该机构 1984年1月获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被河北省教委确定为重点学科,1994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2001年被教育部评审、确定为“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宋史研究中心现分为宋代经济史、宋代政法史、辽夏金史、古籍与现代化研究等四个研究室,共有专职科研教学人员12人,资料员、行政秘书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7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研究实习员2人。宋史研究中心十分重视学术人才的培养,现有专职人员中已获博士学位者6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4人,已形成了一支中青年力量突出、素质优良、人员精干、大有发展潜力的科研群体。另有海内外20名知名专家学者任中心兼职教授、副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王曾瑜先生任中心特聘教授。

⑶ 陈业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陈业新是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的教授。以下是关于该人物的具体信息:

  • 基本信息:陈业新,男,1967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省霍邱县。
  • 教育经历
    • 1988年毕业于安徽省淮阴南师范专科学校政教系。
    • 1996年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所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
    • 2001年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所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
  • 学术生涯
    • 2001年9月至2003年6月期间,担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 目前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 专业领域:秦汉史、生态文化、环境·灾害与社会等。
  • 科研成果:已发表论文近30篇,与他人合著《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等著作。

⑷ 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研究所的大师风采

夏增民,男,生于河北,长于山西。曾就学于陕西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自 1998 年 起,供职于华中科技大学(2000年前为原华中理工大学),先后任政法系教师、出版社编辑,从事中国历史文化课程的教学及“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图书的选题策划及市场推广工作。2001年起,复任历史研究所教师(其中2004-2007年在复旦大学师从葛剑雄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先后开设中国史纲、中国历史地理、中国政治制度史和中国政治思想史等课程。学术兴趣为思想史、政治史、社会性别史及历史地理。
赵国华, 男,1963年出生,河南镇平人。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国学研究院兼职教授,先秦秦汉史方向学术带头人。1983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先后被评聘为讲师、副教授和教授,担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历史系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学术文化史教学和研究。在先秦秦汉史、中国军事史等研究领域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要著作有《赵国华史学论文初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年)、《中国兵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年),另主编和撰写著作10余部。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研究课题4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学术兼职有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理事等。

热点内容
男教授女大学生 发布:2025-05-04 16:23:58 浏览:148
克拉玛依大学城官网 发布:2025-05-04 16:01:45 浏览:780
广州医科大学汤海洋教授 发布:2025-05-04 15:54:04 浏览:58
清华大学丁斌教授 发布:2025-05-04 15:53:05 浏览:100
国家开放大学可以考研吗 发布:2025-05-04 15:50:20 浏览:256
2012西南石油大学考研 发布:2025-05-04 15:49:27 浏览:580
赣南师范大学放假时间 发布:2025-05-04 15:48:47 浏览:232
漯河大学专业 发布:2025-05-04 15:43:56 浏览:104
美国八岁男孩上大学 发布:2025-05-04 15:37:48 浏览:895
南京师范大学的刘晓东教授 发布:2025-05-04 15:37:35 浏览: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