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安徽工程大学的老师

安徽工程大学的老师

发布时间: 2025-05-06 01:01:14

A. 陈德鹏安徽工业大学教师

基本信息

陈德鹏,男,1978年10月生,河南唐河人,博士(后),教授,安徽工业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2007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并于同年到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作。2010年至2012年在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他现为多份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陈德鹏主要致力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和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科研工作。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结构混凝土体积变形数值模拟及控制技术、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及应用技术。他已作为主要成员完成了多项纵向科研项目,并主持了人事部、建设部及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

陈德鹏的学术成果丰富,包括作为主要完成人参编的省部级标准规范、获得的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公开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等。在科研领域,他已完成了多项纵向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子题等,同时参与了“973”子课题、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等纵横向项目。

在学术成果方面,陈德鹏已作为主要完成人参编省部级标准规范1部,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3项,已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SCI检索5篇、EI检索(含刊源)18篇次、ISTP检索10篇次。

陈德鹏还积极进行科研成果的转化,参与了多项在研项目,主持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并参与了财政部国家重点施工新技术研发项目等。

陈德鹏在科研和教学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是安徽工业大学的杰出教师之一,对土木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B. “高校老师杀害19岁女大学生案”终审宣判,最终结果如何

“高校老师杀害19岁女大学生案”终审宣判了,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法院死刑的判决,被害人家属称“总算能给孩子一个交代了”。当初这起案件也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2019年9月19日,安徽工程大学校门外发生了一起凶杀案,令人震惊的是,这起凶杀案的凶手竟然是该校的博士教师郭某,而受害者则是该校的女大学生,年仅19岁的女孩涵涵。据悉,郭某是安徽工程大学的教师,被害人涵涵是江苏淮安人,为该校2018级的学生,2019年4月初,郭某和涵涵发展为情人关系,后来因为性格不合,两个人在2个月选择了分手。没想到分手3个月之后,郭某找到了涵涵,要求跟涵涵恢复情人关系,但是涵涵拒绝了郭某复合的要求,没想到遭到拒绝的郭某竟然用一把匕首刺死了涵涵。

郭某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与女学生产生不该发生的感情,违背了道德。另外郭某采取极端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感情,最终也将自己推向了不能回头的道路。

C. 大学教师被控杀害女学生二审维持死刑,带给受害者家属的创伤该如何愈合

被害者女大学生的母亲拿到宣判书以后哭着说,在这个事件中双方都没有赢家。

给受害者家属带来的创伤是难以愈合的,这老两口的余生将永远背负着这个大包袱前行,是非常可怜的。

所以谈恋爱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经营,千万不要给彼此和双方的家人带来痛苦。

一个家庭培养出来一名大学生是多么的不容易,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恶性事件。余生这老两口是特别难过的,培养了孩子,结果却到头来一场空,白发人送黑发人,所以恋爱要谨慎,一定要挑好人。

D. 安徽工程大学所有任课美术老师名单

王军、季益武、董可木、何建波、高原、杨长胜、丁薇

E. 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机构设置

化学工程系
化学工程系主任: 张代林
副主任:沈正金
化学工程系是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主干系,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学科积淀,本系设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该专业前身为焦化专业,设立于1977年,为我校最早成立的专业之一。1985年专业拓宽为煤化工专业,1994年进一步拓宽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三十多年的专业建设中,逐步形成了明确的、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和办学特色。1996年以来,本专业共承担和完成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与宝钢、马钢、攀钢、济钢、莱钢、新钢、沙钢等国家大型企业产学研合作科研项目300余项,完成合同金额2400余万元。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12项,国家发明专利15项,发表论文300余篇。由本专业姚昭章教授主编的《炼焦学》获教育部优秀教材,并进行了三次修订,成为全国炼焦专业方向的经典教材。有8位教师参加了《中国冶金网络全书》(炼焦化工卷)的编写,其中主编1人,分支主编 3人。还参与制定、修订了《中国煤炭分类》、《焦炭光学组织测定方法》等国家标准。围绕煤焦化方向,本专业教师近几年又出版了一批高水平的著作,如《炼焦新工艺与技术》、《煤焦油分离与精制》、《焦炉加热调节与节能》等。由于本专业教师高水平科研工作的开展和丰富科研成果的取得使学科水平跻身于国内先进行列,配煤炼焦技术、煤洁净利用基础应用,炼焦工艺节能减排等研究方向的综合实力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化学工程系现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8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7人。本系拥有化学工艺与化学工程硕士点;化学工艺学科为安徽省重点学科,本系的煤的洁净转化与综合利用实验室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全系保持着团结协作、氛围宽松、师资结构合理的学术环境,拥有一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和一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
本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培养,连续几届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取得优异成绩,共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本专业已培养学生2000余名,毕业生深受全国各大钢铁企业的欢迎,绝大多数已在全国各大钢铁企业的煤焦化公司成为技术骨干,相当部分的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主要领导。培养的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近几年来本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达到96%以上。
应用化学系
应用化学系主任: 王知彩
副主任: 伊廷锋
应用化学专业是安徽省重点学科,安徽工业大学特色专业。前身工业分析专业始于1979年,1996年精细化工专业开始招生,2002年在两专业基础上整合形成了应用化学专业,是安徽工业大学成立较早的本科专业之一。本专业主要培养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和应用化学与分析化学两个专业硕士研究生。师资力量雄厚,在职教师18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
本专业一直坚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突出能力、面向应用、注重创新,体现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教育理念,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建设逐步形成了特色和优势明显的人才培养模式。主持并完成了多项省部级和一批校级教改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教改成果,形成了精细化学品、工业分析和电化学三个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组建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教学团队,建设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精品课程。
围绕精密抛光、功能配合物等新材料研制,天然产物、煤衍生物等复杂物质的分离与分析,新型固体酸、高效煤催化助燃剂等绿色催化剂制备与应用,高效锂电池电极材料和环保化学镀以及含氮杂环类药物中间体合成与构效关系等领域研究,形成了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功能材料、现代分离与分析技术、应用催化、应用电化学和药物中间体合成等五个学科方向,拥有1支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本学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并承担大量省部级和产学研科研课题研究,年均研究经费200余万元,年均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近40余篇。
本专业已培养毕业生一千多名,广泛分布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及冶金、化工等工业企业,数百名优秀毕业生已经成长为博士生导师、教授、高级工程师和高级管理干部,并以其扎实的理论基础、强的科研实践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受到了用人单位广泛赞誉。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主任: 古绪鹏
副主任: 杨建国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成立于2002年并于当年开始招生,本系专职教师十名,教授1名、副教授6名、讲师3名,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在读的7名,其中有来自于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博士后、一名老师为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两名教师分别获得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坛新秀和安徽工业大学教坛新秀称号,本专业设置高分子材料成型与加工和高聚物合成与改性两个研究方向。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主要侧重于:水性树脂的合成与应用开发研究;金属、橡胶及电子产品塑料表面用干膜润滑剂研究与开发。导电聚合物微/纳结构及其复合材料,新型功能纤维材料;新型功能涂料与胶黏剂开发及钢铁表面处理和防腐涂层的研究;高聚物的成型与加工。
实验中心
为适应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1998年末安徽工业大学将化学实验教学课程从教研室分离开来,相应实验室合并重组,成立了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分设无机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和化工原理实验室。该实验中心分本部和东校区两个部分,建筑面积10900平方米,使用面积5600平方米。在功能上除了原来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各专业课程实验室外,还增加了高分子材料实验室学生创新实验室,以达到开放实验室的要求。截止2004年6月,拥有仪器设备511.9万元,957台件。其中有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气相色谱、显微图象分析等5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12台件,保证了本科学生各层次实验课程的需要。 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中心管理实行主任负责制,实验课教学为主讲教师责任制。中心现共开设实验课11门,每年为三个院系的3500多名学生开设实验课。实验中心现有专职人员17人,其中高级工程师(含高级实验师)10人,工程师(含实验师)5人,助理工程师1人,高级技工1人。2000年以来完成实验技术开发项目6 项,承担或参与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

F. 安徽一大学老师杀害女学生被判死刑,被害家属对此满意吗

安徽一大学老师杀害女学生被判死刑,被害家属对此审判结果满意。

在安徽工业大学教师郭某牛被控杀害女学生案中,被告人郭某牛宣判死刑,被告人郭某牛对此结果未表态,对其也没有当庭提起诉讼。

后经法医鉴定,被害人安徽工业大学的学生涵涵被他人挟持锐器刺伤多处,致颈总静脉破裂,肝肺肾脾胰等多脏器破裂引起大出血死亡,安徽工程大学教师郭某牛后以故人故意杀人罪被安徽芜湖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案件也在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庭审中,被告人安徽工程大学教师郭某牛对其指控作出否认的辩解,拒不承认是故意杀人,同时被告人安徽工程大学教师郭某牛在法庭上表示,伤害安徽工业大学的学生涵涵的那把刀其实是用来自杀的,但不成想失去理智刺向了安徽工业大学的学生涵涵。

G. 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师资队伍

电气工程学院始终把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优化队伍结构、实现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在引进人才和实施各项建设措施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了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53人。
年龄结构: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47人,占60.26%;36-55岁的教师30人,占38.46%。
学历结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53人,占67.95%;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40人,比例为85.11%。
学缘结构:本校毕业的教师比例为20.51%,外校占79.49%。
职称结构: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29.49%;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占43.59%

热点内容
湘潭大学研究生院李蓉 发布:2025-05-06 03:48:22 浏览:901
2016美国春季招生大学 发布:2025-05-06 03:46:38 浏览:953
中山大学博士招生专业目录 发布:2025-05-06 03:35:42 浏览:164
大学毕业做公办老师 发布:2025-05-06 03:27:49 浏览:116
宿迁湖滨大学城 发布:2025-05-06 03:22:56 浏览:130
青岛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 发布:2025-05-06 03:18:06 浏览:212
同济大学临邑籍徐教授 发布:2025-05-06 03:06:24 浏览:271
江苏考研的大学排名 发布:2025-05-06 03:01:55 浏览:655
山西大学的老师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5-05-06 03:01:11 浏览:618
大学城到中大 发布:2025-05-06 02:59:56 浏览: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