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上海大学教授李白坚

上海大学教授李白坚

发布时间: 2025-05-24 06:04:52

❶ 李白坚快乐作文模式的主要特点

李白坚是上海大学的写作教授,但他却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小学快乐作文教学方法。这种作文教学方法以学生快乐写作为原则,以 前 作文教学理念为宗旨,借助学生喜爱的游戏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观察、体验之后写出发自学生内心的原汁原味的作文。快乐作文的特色在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及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它使小学生不仅把写作文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并且在写作文过程中,还能使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白坚快乐作文及案例(上)【小学作文教学】
李白坚快乐作文及案例
李白坚,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会副会长。近年来,为探索中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他亲自给中小学生上课。他大胆将游戏模式和最新教育观念运 用于此,创立了一套切合“素质教育”,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理论,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几年来,他出版了总结写作教学的理论著作《走向素质教 育》和课外读物《快乐大作文》(小学)、《作文不用怕》(小学)、《趣味作文》(初中),《创新大作文》(高中)、《大鼻子李教授和他的快乐作文课堂》以 及教师用书《大作文——写作教学的新观念与新方法》等,并出版了一套由李白坚教授首创并主持的与《快乐大作文》同名文字读物配套光盘《快乐大作文》(8 片),最近,又推出了最新的《快乐大作文》(小学)系列教学软件(包括教师版和学生版),使得李教授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得到更充分 的实现。
他潜心钻研作文教学理论,业余时间到中小学教授作文,创造了一种作文教学新模式
加载全文

❷ 李白坚的教学模式流程有哪些

习作课是个老大难问题。教师没法教,学生没法学。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教师和学生。近些年来,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坚持深入教学一线,亲自执教儿童习作,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快乐作文教法和学法。特别是他摸索总结出的“作文学案”,不仅较好地解决了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如何写的问题,非常值得向广大师生推荐。

谈谈用“学案”教学

李白坚

当拿到一篇课文,或者拿到一个作文题目时,我们总是想:“这个东西,我怎么教啊?”

为了把“这个东西”教好,我们就得开始备课——看参考书,上网查资料,研究课文和题目,开动脑筋写“教案”。

有了“教案”,就像有了工作计划、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课时,只要根据“教案”去讲、去练,就大体不会发生错误并能出现一定的效果了。

当我们拿到课文或者作文题目时,一般不去想:“这个东西,孩子们怎么学啊?”似乎学生怎样学,不是我们老师的事,怎样讲授,才是我们老师的事。然而只注重教,不注学,实际上只完成了教学的一半,“教学”二字,各占二分之一啊!

如果说,准备怎么教时,我们要写“教案”,那么为学生准备怎么学时,是否可以写点“学案”给他们看呢?答案是肯定的。

写“学案”和写“教案”有所不同,写“教案”是站在教师讲授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写“学案”,则是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考虑问题。

如果说“教案”是老师上课前制定的具体教学计划,那么“学案”,就是老师根据“教案”设定的目标、要求、程序、内容、方法、重点、注释、背景以及本来准备口头讲授的内容,转而用学生便于接受的口吻重新排列组合后写给学生上课时阅读的综合文字指引,是学生自学的案头文字。

由于“学案”已将课堂教学的技术内涵写了进去,因此,学生的学习也就从原本运用耳朵感性地听取老师口语讲授,转化为针对文字本身的理性的“阅读理解”。而“学案”的文字表达性质,也从比较单纯的记叙性文字(如小学《语文》课本中大多数课文),拓展到了以介绍、解说、诠释等为主要功能的说明性文字了。

说明性文字是更趋向于介绍新事物、说明新问题、诠释新观点、导向新知识的文字表达形式,它具有更多的知识性和学科拓展性,就像世界上任何词典运用的都是说明性文字一样。让小学生多多阅读说明性文字,将是引领孩子们“学会自学”、走向独立的重要途径。

而每堂课千字甚至千字以上“学案”的“阅读理解”,也成倍地加大了文字的摄入量,丰厚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亲和力。

迄今为止,文字是信息传播之最精准、最细微、最清晰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对于事物的概念、判断和分析,文字将比单一的言语和图画具有精确得多的品质。

所以,如果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概念性、关键性、背景性、注释性问题,采用“学案”的文字直接提供学生阅读,也许会比老师的讲述更为清晰而精准。

此外,无论是作文还是阅读,老师在课堂上都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支架”——就像给学路的孩子以“圈椅”或者给腿脚受伤的人员以“拐棍”——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支撑。正如提供“圈椅”和“拐棍”是为了孩子和伤者自己行走,提供作文和阅读的“支架”,也是为了他们能够自学提高。

但是由于作文和阅读的“支架”多多,学生需求不一,老师很难通过口头讲述让学生记取。因此,有必要把“支架”以固定的文字形式提交学生,让他们根据自身的水平“各取所需”,就像看着说明书选择需要的节目似的,而“学案”,正是最恰当不过的“支架”提供和存在方式。在“学案”中陈列“支架”,成就了“支架”理论之可操作性的现实(以下学案中的“二、观察与记录”,就是提供学生写作参考的“结构支架”)。

既然老师的主要讲授内容大多数已经化为文字“学案”,交给学生自行阅读了,于是,老师原则上就不用进行繁复的口头讲解或者“照本宣科”了,老师要做的只是带领学生阅读“学案”并且设定一定的“答疑”程序——学生看不懂或者虽然看懂了却产生疑问的地方,由老师“答疑”、“解惑”。

如果学生全看懂了,则“惑”也不用解,老师可以“不着一字”,立刻进入练习巩固阶段或者其他学习程序。这就减轻了老师的课堂教学负担,可以把由此而俭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去提高自身“一桶水”的储蓄了。

运用“学案”教学,课堂形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信息由老师口头讲授学生被动接收,化作为学生主动认知老师答疑解惑;课堂教学内容由原先的老师做主(想多讲点就多讲点,想少讲点就少讲点),变成了由学生做主(信息已经由文字相对固定,由学生想看快点就快点,想看慢点就慢点);信息接收方式从听觉言语的全盘吸收(懂了也得听,不懂也来不及想一想),变成为视觉文字的有效摄取(懂了看快点,不懂放慢节奏)。

用“学案”教学后,从学习时间的长短掌控,到学习内容的思考判断,都把学生推到了主人翁的高度——就像原先靠听爸爸妈妈讲故事的儿童,成长为一个靠自己阅读故事的孩子一样。其前后水平的高低优劣,是不难判断的。

采用“学案”教学,也要注意一些操作问题:

1.你的学生最好具有平时阅读其他读物的习惯,而不是除非课本“心不旁骛”。如果学生属于后者,则在运用“学案”教学时,由于孩子们不习惯于阅读说明性文字,会“慢热”一些。但只要坚持一二次,这种情况很快就会过去。

其实孩子们对说明性表达并不陌生,因为他们询问大人或者老师的任何问题,得到的几乎都是说明性言语的回答。只是因为突然要他们“阅读”说明性文字而不是“听取”说明性言语,一时不大习惯而已。

如果有的学生阅读说明性文字后,非老师口头解答不能理解,则正好说明他们只习惯于由听觉领悟的言语导向,不习惯于视觉文字的“阅读理解”,而这,则正好证明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欠缺。

2.有些老师运用学案时,还是习惯先“备备课”,把学案中的内容“备”清楚了,讲授给学生听,然后再让他们阅读学案,这肯定是一种教学的浪费!

学案就是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阅读文字,掌握知识迁移的能力,如果先讲给他们听再让他们读,还有什么意义呢?

3.根据我们的经验,从二年级开始,就可以训练孩子们阅读学案中的说明文字了。不要怕孩子们读不懂,不要怕孩子们不会将说明性文字变成为操作实践,也许第一次不成功,但第二次准行!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提供系列作文学案,供老师们和同学们参考使用。

以“学校游览”为例,简说作文学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一”的要求是:

本组的每一篇课文,都像瑰丽壮美的图画,使我们感到大自然是那样的奇妙。有人曾说,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是啊,峭壁深渊、怪兽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让我们交流一下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要讲清楚景观的奇特之处,还可以说说这样的奇观是怎样形成的。听的同学可以提问,可以补充,还可以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些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可以写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可以写身边的景物,写之前要想想主要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大体按怎样的顺序写。希望通过你的习作,读者能够想象出画面,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本次习作要求学生写“著名的旅游景点”或“身边的景物”。

如果要写“著名旅游景点”,则学生必须有过游览“著名旅游景点”的经历,没有这种经历,是不可能写出“著名旅游景点”来的。

但是,对于国内大多数四年级学生来说,这点要求也许较难做到。即使个别学生游览过“著名旅游景点”,也是过去的事情。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不会有意识地为写文章而在“著名旅游景点”旅游时有准备地进行观察。而单靠学生的回忆来完成“著名旅游景点”的习作,则由于记忆的忘却机制,也是比较困难的。

看来课堂作文训练只有写“身边的景物”较为合适。

为了手把手地教会学生摄取生活素材、观察身边可视、可闻、可摸、可觉、可感的景物,我们将为学生选取一些现实的、来自他们身边的景物如校园、上学路上、超市商场、居民小区等作为写作对象。

由于以上“景点”都是孩子们最熟悉地方,而且都可以采取进一步的采访、观察和了解,因此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充分调动孩子的五官,进行一次实地考察,即可获得感性资料,写出相应的记叙文章。相对说来,运用这样的题材比较容易获得成功。

我将这次习作课的教学内容设定为——带领学生在学校“游览”,写一篇学校游记,将教学目标确定为——教育学生运用自身的感觉器官观察、收集和记录学校的景物,运用收集到的素材即时完成一篇以景物为对象的记叙文。然后精心设计了课堂的操作程序:

①学生阅读学案;②如有问题,教师进行答疑、解释;③根据学案,带领到学校各个“景点”进行有序的“参观游览”,记录下自己看到、听到和一切感官体验到的内容,“游览”顺序:校门——教室——操场——校园——办公室;④回到教室,让学生完成学案中的“题目与提纲”,也可以直接作文;⑤学生作文;⑥教师请一、二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文章并进行“朗读批改”;⑦让学生互换作文,互相批改。下面是我根据学生情况而设计的学案,使用之后效果非常好。



老师对你说

同学们,根据语文课本的要求,我们要写一篇在有关游览的记叙文。两节作文课的时间,不可能上黄山黄河、去长江长城,那就游览一番我们自己的学校吧!

虽然你几乎每天都来学校,但是我猜想你并没有仔细观察过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房一舍,包括正在上课或者活动着的同学们。

所以,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们要带领大家到学校各处去参观访问一番。让你们在学校里做一次特殊的“游览”。

请仔细观察学校里高低错落的房屋、花草生长的校园、宽广的操场、熟悉的教室,老师的办公室以及学校的大门……这一切,都是你们眼中的景物,也都是你作文的好材料啊!

我们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生活素材,作家也写不出好的文章。那么生活素材在哪里呢?其实,就在我们旁边

热点内容
大学城第一中学校 发布:2025-05-24 10:47:50 浏览:873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博士 发布:2025-05-24 10:35:01 浏览:489
100位哈佛大学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 发布:2025-05-24 10:30:51 浏览:625
2016福州大学研究生录取名单 发布:2025-05-24 10:13:00 浏览:45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失联博士 发布:2025-05-24 10:02:21 浏览:623
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考研 发布:2025-05-24 09:52:32 浏览:234
弗林德斯大学专业 发布:2025-05-24 09:46:46 浏览:392
中国政法大学宿舍空调 发布:2025-05-24 09:44:03 浏览:35
生物制药考研大学排名 发布:2025-05-24 09:31:54 浏览:973
江西农业大学宿舍图 发布:2025-05-24 09:31:51 浏览: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