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厦门大学时康教授

厦门大学时康教授

发布时间: 2025-08-10 08:50:14

『壹』 厦门大学拟录取名单

厦门大学拟录取名单如下:

1.政府管理学院 第一:刘美含 第二:郭纪 第三:刘玥。

2.法学院 第一:康乃心 第二:李媛心 第三:汤鸿宇。

3.教育学 第一:张馨予 第二:于新茹 第三:万丽。

14.马克思主义锋嫌敬学院 第一:苑金陈 第二:丁璞北 第三:王诗姣。

15.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第一:杨媛媛 第二:郭常楠 第三:朱袆婧。

16.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第一:佘禄平 第二:李银慎嘉杰 第三:厉昌凤。

17.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第一:苗贺鹃 第二:赵贻婷 第三:徐彭睿。

18.地理科学学院 第一:卢冠宇 第二:张伟睿 第三:罗欣鹏。

19.心理学院 第一:朴素莹 第二:马超 第三:阎琳琳。

20.国际商学院 第一:侯莹莹 第二:郭璐者扒 第三:周芙冉。

21.影视艺术学院 第一:侯睿洁 第二:郭成 第三:苏哲。

22.国际教育学院 第一:韩金洋 第二:张可佳 第三:吕越同。

『贰』 厦门大学经历了几个阶段啊

厦门大学经私立厦门大学、国立厦门大学、厦门大学三个阶段,具体历史发展如下:

一、私立厦门大学

1919年8月,陈嘉庚在上海聘任全国教育界名流蔡元培、黄炎培、汪精卫、余日章、郭秉文、胡敦复、黄琬、叶渊、邓萃英等10人为筹备员。

1919年10月召开私立厦门大学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拟订《厦门大学组织大纲》,会议推举邓萃英为厦门大学首任校长、郑贞文为教务长、何公敢为总务长。

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借集美学校举行开校式,初创时为私立,设有师范(包括文、理科)、商学两部。

1921年7月4日,林文庆接受陈嘉庚先生邀请继任厦门大学校长, 在林文庆校长掌校期间,陆续增设工学、新闻、法学、医药等科系,初步建成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到民国19年(1930年)扩充为文、理、法、商、教育5个学院、21个系。

民国25年合并为文、理、商3个学院、9个系。学生由开始时的136人发展到300多人。

二、国立厦门大学

1937年7月1日,经陈嘉庚函请,南京国民政府同意将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

1937年7月6日,著名物理学家、清华大学教授萨本栋博士任厦门大学校长。

1937年9月4日,由于日军侵犯厦门,学校迁鼓浪屿。

1945年9月19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汪德耀博士为国立厦门大学校长。

1946年6月1日,厦门大学校本部开始迁回厦门,长汀各界在体育场举行欢送大会,赠送大匾额一块,上刻“南方之强”四个大字。

1949年1月31日,前校长萨本栋在美国逝世,按其遗嘱将骨灰安葬在厦门大学校内。

三、厦门大学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厦门市军管会于10月20日委派军代表吴强、肖枫接管厦门大学,组建新的厦大党支部。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经济学家王亚南教授为厦门大学校长。

1951年,原省立福建农学院并入厦大,改成厦门大学农学院,原私立福建大学的政治、法律、经济三系并入厦大。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大调整。1952年院系调整前,厦门大学拥有7个学院。

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厦门大学只保留文理学院,成为文理科的综合性大学,并在52年之后陆续又有院系调出。

1958年7月,厦门大学下放归福建省管理。

1963年9月,经中央批准,厦门大学改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1966~1970年,厦门大学停止招生5年。

1971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时有9个系,除保留1966年的8个系外,福建师范学院教育系迁回厦大开办。

1972年,厦门大学水产相关系调入厦门水产学院。

1981年11月26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6年9月12日,举办试办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成立大会。

1995年7月,厦门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

1996年,厦门大学成为首批获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

1997年4月,厦门大学“211工程”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审定立项建设。

2001年2月,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一期重点建设高校之一。4月6日,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奠基兴建。12月,首批获准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4年,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2004年7月,厦门大学被增列为中管高校。

2005年底,厦门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评估。

2006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111计划”)首批立项名单;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10年,学校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国家”珠峰计划)。

2012年,教育部、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在北京签署《重点共建协议》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厦门大学。

2012年,学校成立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分校位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占地90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于2016年正式办学。

2012年11月,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2013年6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7月,入选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10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月,厦门市政府与厦门大学签署共建厦门大学医学院协议。

2014年,学校牵头的两个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5年4月6日,学校整合航空系、机电工程系和自动化系等学科组建成立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2017年1月,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18年4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厦门大学成为首批获准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联合发文,确定“十三五”期间新增8所共建高校,厦门大学位列其中。8月,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正式批复。

2019年3月,学校整合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人口研究所、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人类学研究所组建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9月,厦门大学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创始成员、理事单位。

(2)厦门大学时康教授扩展阅读:

截至2019年3月,厦门大学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29个学院和15个研究院。

一、人文与艺术学部(文学部)

1、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人类学与民族学系。

2、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广告学系、传播学系。

3、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欧洲语言文学系、日本语言文学系、法语语言文学系。

4、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音乐系、设计系。

5、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华文系。

6、厦门大学国际学院

二、社会科学学部(社科学部)

1、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统计系、财政系、金融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2、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企业管理系、管理科学系、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工商管理教育中心(MBA中心)、高级经理教育中心(EMBA项目)、财务学系、市场学系。

3、厦门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4、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联合教育中心、物流与项目管理工程硕士教育中心。

5、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公共管理系、社会学系、公共管理教育中心(MPA中心)。

6、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7、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8、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学公共教学部、教师教育部。

9、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

10、厦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11、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

三、自然科学学部(理学部)

1、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数学系、概率与数理统计系。

2、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部分):物理学系、天文学系。

3、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理学部分):化学系、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化学生物学系。

四、工程技术学部(工学部)

1、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工学部分):物理学系、天文学系。

2、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学部分):化学系、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化学生物学系。3、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智能科学与技术系、通信工程系、网络空间安全系。

4、厦门大学软件学院。

5、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生物材料系。

6、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系、土木工程系、城市规划系。

7、厦门大学能源学院。

8、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飞行器系、动力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仪器与电气系、自动化系。

9、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科学系、电子工程系。

五、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部(医学部)

1、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系、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系、生物医学科学系、农业生物技术系。

2、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3、厦门大学药学院:药学系。

4、厦门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中医学系、护理学系、眼视光系。

六、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地学部)

1、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海洋化学与地球化学系、物理海洋学系、应用海洋物理与工程系、地质海洋学系。

2、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环境科学系、生态学系、环境与生态工程系。

『叁』 邓从豪的人生经历

邓从豪1920年10月10日生于江西省临川县,1998年1月17日于济南逝世,生前任山东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邓从豪院士是当代著名化学家,专长量子化学与分子反应动力学,在配位场理论方法及电子相关理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受到中外化学家的高度评价。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5部。培养了博士研究生13名,硕士研究生30余名,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邓从豪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幼年的他经历了贫穷的磨练,深受其父优良品格的熏陶,把“奋发向上”、“做一个有益于人类的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邓从豪天资聪慧,学习特别优秀,193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昌一中,成为当时崇岗乡唯一的中学生。在校期间,他读了《牛顿传》和《居里夫人传》,受到巨大的震动和启发,立志攀登科学高峰。1938年他被保送该校高中,学习非常刻苦,放假回家则尽力帮助父亲干活,乡亲们亲昵地称赞他既是“洋学生”,也是“泥腿子”。1941年夏天,邓从豪千里迢迢步行到厦门大学投考,并以优异成绩跨入了这所著名学府。
在厦大求学的四年中,他不仅以优异成绩读完了化学系的全部课程,而且选修了数理系的绝大部分课程。每当回忆起在厦大求学的艰苦岁月,他总要深情地谈到两位物理化学授课老师傅鹰教授(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和蔡启瑞教授(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他说:“傅老师和蔡老师深入浅出的讲学、勤奋刻苦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正是由于两位老师的教诲,使我十分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大学毕业后邓从豪即开始自学量子力学,并选定了量子化学基础理论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1945年夏,邓从豪从厦大毕业,先受聘于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中学,次年秋回到了母校南昌一中,冬季再到南昌中正大学化学系任教。因参与学生的爱国运动,1947年他被学校当局解聘,这促使了他北上山东大学任教的决心。在齐鲁之邦,他奉献了毕生精力,为人民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奋斗了近五十度春秋。
邓从豪教授是一位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的导师。50年来,他曾先后在山东大学化学系、物理系和光学系讲授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二十余门大学生和研究生课程,有些课程是在全国首次开设的。
邓从豪教授的讲课特点是侧重推理,逻辑性强,思想严密,内容新颖而充实。他记忆力惊人,授课不用讲稿,总是适时地介绍国内外同行及他本人的最新科研成果,使听课者很快地进入本学科的前沿。有一次他患了病,右肩肘疼痛难忍,但他仍然坚持按时给研究生上课,右手抬不起来就用左手写,一堂课下来累得脸焦黄,出虚汗。他常说,凡事贵在坚持,要有择善固执的精神,如果碰到一点困难就放弃,成功不会向你招手。邓从豪教授治学精神和授课风格影响了一代人,他指导出来的研究生和他的助手也都承袭了这种传统。因此,由他创建并领导的理论化学研究室,学术思想活跃,民主气氛浓厚,开课质量高,科研成绩大,是毫不奇怪的。邓从豪教授学风严谨,科学思想深邃,研究成果累累。但他更为重视科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总是抓住科学前沿的关键性问题,力争取得重大成果。他在各个时期发表的论文都具有非常高的水平,其科学价值及对学科发展的贡献都为国际国内同行专家所公认。邓从豪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量子化学家,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从50年代初他就开始了理论化学的研究,并在这一崭新学科领域里辛勤探索了半个世纪。1963年至1965年,他参加了著名化学家唐敖庆教授主办的“物质结构学术讨论班”。这期间,他从事的“配位场理论研究”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70年代末,他所提出的“过渡态和产物态相互作用的矩阵元”被学术界称为一条新的化学动力学原理。邓从豪教授在物理学、光学领域也有很深的造诣。1979年他在物理学报上发表的“自发辐射的线宽与原子能级移位”一文为克服光子场发散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电子相关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量子化学理论中重要而又最困难的问题之一,80年代以来,邓从豪教授主要从“选择相关函数的条件”、“修正的Hartree-Fock方程”等不同角度研究电子相关问题,经过近二十年艰苦卓绝的探索,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以超球坐标下的超球谐和广义拉革尔函数两个完备基作展开,获得了对多电子原子、分子Schrodinger方程的直接求解。该方法开辟了严格求解多体化学体系的新途径,为精确理解与电子相关有联系的化学物理问题奠定了基础。
邓从豪教授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八五重大项目和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山东省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6、1988、1990年三次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82年获得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0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11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95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邓从豪教授不仅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从1956年起,他先后担任过化学系、光学系的主任、副主任,从1980年起,先后担任过山东大学副校长、校长。作为一名教师,他竭尽全力传道、授业、解惑,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一名行政领导,他高瞻远瞩,驾驭全局,各项工作井然有序、蓬勃发展,他时刻关怀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知人善任、奖罚得当是邓从豪教授做行政领导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1962年化学系有一位应届毕业生,聪明勤奋、成绩优异,但纪律松懈,说话偏激,毕业分配时,某些领导曾提出处分该生,时任化学系副主任的邓从豪教授则力主教育从严,处理从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主张免予处分。在邓从豪教授的坚持下,这个学生分配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并于1997年光荣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曾数次应母校邀请回山东大学讲学,每次谈起邓老师给予他的教育和爱护时,都是禁不住泪流满面,他说,没有邓老师的关心爱护就没有他的今天。
邓从豪教授十分强调学风、校风和作风建设,在担任山东大学校长时提出了“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实事求是,锐意创新”的16字方针。他曾多次率山大代表团访问英、美、日、澳、加等国,考察发达国家的教育与科学研究,建立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他身体力行,不仅自己治学严谨,作风正派,还善于倾听下级、学生和教职工的意见。邓从豪教授还十分注意培养、奖掖学生和青年教师的自学本领与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他不仅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解答疑难,一丝不苟地为学生和青年教师审阅、修改学术论文,指导他们进行科学研究,而且用由他主持的科研成果所获得的资金建立了“青年理论化学研究基金”,奖励做出优秀研究成果的研究生和青年理论化学工作者。邓从豪教授历经磨难。在1959年的那场所谓“反右倾”运动中,他曾被扣上“走白专道路”的帽子,受到错误的批判并剥夺了化学系副主任职务。在“文革”动乱中,他又被扣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身心倍受摧残。但是他始终对未来充满信心,在极其困难的情形下进行科学研究,顶着压力为青年教师开设系统的基础理论课程。科学的春天到来了,邓从豪教授也重新焕发了青春,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和教育事业中去。许多跟随他工作多年的助手和学生发出由衷的感叹:邓老师不仅教会我们做学问,而且用实际行动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邓从豪(1921.10~1998.1.17)男,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原校长。江西省临川县人,中共党员。出生于农民家庭,自幼勤奋好学。1935年考入南昌一中,1938年以优异成绩被保送高中。1941年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45年毕业,先后到厦门集美中学、南昌一中、南昌中正大学化学系任教。1948年应聘赴青岛任教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58年随校迁居济南。在山东大学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光学系主任、化学系主任、副校长,1984年6月至1986年11月任校长,并一直担任山东大学理论化学研究室主任。他先后为化学系、物理系、光学系讲授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物质结构、量子化学、化学动力学、量子力学、激光原理、配位场理论、分子反应动力学、振动耦合理论、电子相关理论等20余门课程。50年代,在著名化学家唐敖庆的帮助和影响下,开始理论化学的研究工作,1955年发表量子化学方面的首篇论文《键函数》。此后40多年,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量子化学基础理论和微观反应动力学。他锲而不舍,勇于开拓,相继在“双原子分子的势能函数”、“配位场理论”、“化学反应速率量子理论”、“电子相关理论”等前沿领域进行了研究,在国内外发表160余篇学术论文,成绩卓著,赢得广泛声誉。他的“配位场理论研究”成果,1966年被“北京国际暑期物理讨论会”评为10项优秀成果奖之一,认为这项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配位场理论,为发展化学工业催化剂和受激发射等科学技术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982年该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1987年起连续当选为山东省第六、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是中国化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理事,199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1995年4月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8年1月17日在济南病逝。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403~422页整理而成

热点内容
给博士生导师发英文邮件 发布:2025-08-10 10:49:27 浏览:859
中山大学在职mba报名时间 发布:2025-08-10 10:48:46 浏览:633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谢教授 发布:2025-08-10 10:40:14 浏览:324
中山大学第三医院凌教授 发布:2025-08-10 10:39:22 浏览:604
江苏科技大学寒假时间 发布:2025-08-10 10:34:21 浏览:540
南京研究生和导师 发布:2025-08-10 10:29:26 浏览:66
美国大学有机农业 发布:2025-08-10 10:15:20 浏览:704
大学专业种类 发布:2025-08-10 10:09:36 浏览:606
复旦大学法学院老师 发布:2025-08-10 10:07:25 浏览:893
如何进入美国大学 发布:2025-08-10 10:07:24 浏览: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