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权立枝老师电话
A. 志愿者服务主要事迹材料
志愿者服务主要事迹材料(通用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事迹材料到底怎么拟定才正确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志愿者服务主要事迹材料(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志愿者服务主要事迹材料1
在昆仑街道天池社区为民服务的志愿者人群里,人们经常会看到有这样一位背影单薄的阿姨,多年来,她默默地为社区工作、为群众服务。这位阿姨名叫王霞,今年56岁,是昆仑街道天池社区的居民,自1998年单位退休后,她就主动做起了社区义工,12年来以无怨无悔、知足长乐的态度参加社区的义务工作,为居民群众热心服务。她乐于助人,关心街坊,不求回报,并加入了社区义务治安联防队,每天都按时出队巡逻,还利用空余时间主动去帮助孤寡老人。
为了使小区内能有良好的治安环境,她长期进行义务巡逻,值班,她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巡逻过程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发现可疑情况就立即通知社区民警。从早到晚,人们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替邻居锁上没锁好的门;领着居民清洁打扫楼道;义务帮助子女不在身边的生病老人,带他们到医院去看病;热心为不识路的群众指路、带路;不计报酬,每晚义务看管天池社区活动室4年;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各项工作……等等。这里发生的大小事情似乎都逃不过她那双小小的眼睛,经常深入居民群众中,了解群众的心声,并将群众的心声反映到居委会。在克拉玛依市“创建卫生文明城市”期间,她义不容辞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及社会公益活动,挨家挨户派发宣传资料,协助举办各种宣传活动,她还经常组织发动楼内的居民洗楼梯,看到有人随手丢垃圾就前去提醒人家要讲文明,创文明城市人人有责等。发现社区里有垃圾和卫生死角就主动去清理,难以清理的就上报给社区居委会。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刮风下雨,在天池社区内总会有她带上红袖章,弯着腰用手捡垃圾的身影。
“5.12”四川汶川和“4.14”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社区内又出现了她忙碌的身影。她与居委会工作人员在社区内逐家逐户进行宣传,号召大家为灾区捐款,全力支援灾区人民,以实际行动为抗震救灾出一份力发一分光。在她的宣传感染下,社区内的居民纷纷前来捐款,就连小朋友也拿出零花钱献上自己的爱心,积极响应支援灾区抗震救灾的号召。
王阿姨患有肾结石并伴有严重的肾积水等疾病,老伴也体弱多病,她的子女们都担心她的身体。不过,她从来没有把这份“责任”看成是包袱,而把它当成了一种被大伙信任的“幸福”,多年来,她始终以自己的热心回报着邻居们的信任。每次社区给辖区居民免费发放防蟑螂药和防蚂蚁药,王阿姨作为社区的楼宇理事会和居民代表,为了不影响居民的日常工作,都是根据社区居民的个人实际情况,发动义工利用休息日和下班时间以打电话、上门派发药物等方式联系居民。天气酷热,有的居民住在6楼或高层住宅,有些居民还要多次上门联系才能落实,工作相当辛苦。但王阿姨毫无怨言,克服困难,牺牲个人时间,按时保质地完成了组织布置的工作。她在社区义工志愿者服务中的表现,得到了社区群众一致好评,同时她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了社区义工服务的开展,为社区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有人问她:你退休了不在家享天伦之乐,为什么要去做义工?她的回答很简单:“我们不只是为活着而活着,我们要为更多的人快乐地活着而活着”。12年来,她服务于社会,滋润、温暖人心,促进社会和谐,受到天池社区居民的称赞,12年来,以她初衷不改的默默奉献精神,感召着周围的人们。
她还热心于街道及社区的老年工作,积极促进老年工作的进展。自从成为天池社区老年义务工作者后,尽了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其他有需要的老人。在天池社区有好几位鳏寡孤独老人已经80-90岁高龄,在平时接触中,发现他们身患重病,王阿姨经常到其家中问候与其谈心,帮助他们解除恐惧感之后,他们对生存提高了信心,病人得到鼓励,精神面貌有极大好转,胃口、睡眠都提高了,家属都表示多谢政府、街道和党组织的关心。王阿姨还坚持每天给老人送报纸、教老人的保姆做新疆口味的饭菜,相处时间长了,感情也加深了。老人们都感动地说“王霞你真好”。看到老人们欢笑,王阿姨也很开心。
为了义工这份事业,王阿姨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王阿姨只是昆仑街道天池社区许许多多义工中的普通一员,她没有令人刮目相看的特殊才能,只是用一颗博大的爱心,温暖了一个又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用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服务他人;她没有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但每天却过得充实而快乐。
王阿姨不但是个行事低调的人,更是富有爱心的人,面对他人的苦难,她永远不会无动于衷。2008年初,南方遭受雪灾,5月份四川遭遇特大地震灾害,2010年,青海玉树遭遇特大地震灾害,她都嘱咐子女分别通过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红十字会网上捐款。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的义工·志愿者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平凡的王阿姨以一颗朴实无华的爱心,书写着自己的精彩人生,演绎着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她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爱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来表达,也不需要做出惊人的壮举,只要义务工作者真心付出,真诚奉献,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爱心、散播爱心,就会使义务工作者的人生更加快乐,就能使生活更加美好。
志愿者服务主要事迹材料2
“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芳香;叶从夏走过,留下片片荫凉。我从青春里走过,将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什么?绽放青春之花,让每一天充满缕缕芬芳;撑起爱的枝叶,让每一天撒下片片荫凉。我要用无悔的青春耕耘精彩,把爱播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我是潜江市第二实验小学的一名教师,当学校要选用一批青年志愿者来帮助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很荣幸被选中,成为二实小志愿者当中的一员。在志愿工作中,我牢记自己的誓词,遵守各项纪律,工作周到细致,服务积极热情。这使我在赢得了同行的尊敬的同时,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一致认可。而这些又汇集为巨大的动力,激励着我努力把志愿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一、服从安排,遵守纪律
作为志愿者,遵守纪律、服从安排是最起码的要求。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都严格遵守纪律,欣然服从安排。学校有个网站,我所负责的是在校园文化栏里更新学校教师的原创文章。志愿工作的艰巨性可想而知。而且,这个工作必需是在每天上完班后回家才能做,白天上一天班,又是上课又是批改作业,花费了很多精力,晚上再在电脑上更新文章,工作的枯燥和乏味也是可以想见的。但是,我丝毫没有不满和懈怠,反而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因为我知道,奉献,是志愿者最好的奖赏。
二、热情服务,细致工作
到了学期未,就会对老师们在新教育实验上上传的文章进行统计。做为青年志愿者,我的工作就是把老师们所统计的文章一一进行核对。文章是教师们辛勤的果实,我们在核对的时候当然不能马虎,当有教师们发的地方不对时,我也会热情地帮助改正过来。长时间的面对电脑,工作下来,往往是腰酸背痛,只想躺着睡一觉,恢复损失的体力。我想凭着自己的这爹妈毅力,会为志愿者工作撑起一片天。
三、以身作则,言行典范
做为志愿者,是学校对我的信任。这个自愿者的头衔并不意味着我可以凌驾于其他教师之上,享受某种优待,而是意味着我需要以更大的付出,肩负责任。除了承担自己的工作之外,我需要做好自己的各项工作,积极地开通博客,写好教学文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积极认真地上传新教育在线的文章,并且辅导好学生上传文章,争当学校新教育实验的典范,做好带头作用。
我是一名志愿者,我的奉献正是我骄傲的所在。而志愿工作留给我的东西,更多,也更为厚重!今后我将一如既往的做好志愿者工作。
志愿者服务主要事迹材料3
郑喜,汉族,1952年10月出生,金陵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现居住金陵社区。多年来,她孝敬公婆二十年如一日,善待邻里亲如一家人,热心公益事业助人为乐,赢得了广大居民的赞誉。她的家庭连续二年被延北街道评为“平安家庭”示范户,她本人连续三年被评为金陵社区物业管理先进个人。
小时候郑喜的父母孝敬双亲,与兄弟姊妹和睦相处给她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着她。当郑喜成为别人的儿媳,成为一名母亲时,她暗下决心自己也要像父母一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孝敬自己的父母公婆,为孩子做好表率。结婚前,母亲叮嘱她:身为人妻之后,可不能像在家这样娇惯自己。在婆婆家要勤快,家务活要多做,要孝敬公婆。她把母亲的话牢记心间并身体力行。1976年,郑喜在阿克苏结婚。由于早年家庭比较困难,婆婆积劳成疾,很早就落下了一身病。郑喜结婚后,她一直把公婆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孝顺,给他们梳头理发、洗脚、修剪指甲,给婆婆洗澡、擦背,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当时家庭生活很困难,郑喜要一边工作,一边料理家务,还要精心照顾婆婆。婆婆常年心脏不好,郑喜就自己省吃俭用省下钱来调理好婆婆的饮食,常常是婆婆吃过后她再吃。婆婆去世后,公公天天愁眉不展,郑喜就时刻守在他的身边,并安慰公公说:一定会照顾好他的晚年生活。为了让公公转换心情,她每天想着法子给公公变换花样,做可口的饭菜。买了骨头,她自己都舍不得吃,让丈夫和公公多吃点。每当公公有个头疼脑热,她都比自己生病还要急,拿药喂药,一趟趟跑诊所、上医院。经过郑喜的细心照料,公公的情绪终于开始好转,能经常出去散散步。街坊邻居们对郑喜是既赞叹又佩服。很多人都对郑喜的公公说:“即使亲闺女,也不会这样孝顺啊!”
退休后,郑喜全家搬到了昌吉,但是她经常回去照看公公,有一次,她坐车回家,看到公公慌忙将床单往床底下塞,她担心公公生了什么病,就在公公不在的时候,去公公床底下拿出了床单,这才发现公公大小便失禁了。床单臭烘烘的,她二话不说,赶紧拿出去将床单洗的干干净净。公公回来发现自己的床单被儿媳妇洗了,坐在板凳上哭了起来,郑喜安慰公公说:“爸,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会好好孝敬您的。”如今,在儿媳妇郑喜的悉心照料下,老人身体依然健康,邻居们都知道老人家有个孝敬公婆的好儿媳。现在要是有人问老人长寿的秘绝是什么,老人肯定会很自豪的说:“得有个像俺这样的好儿媳妇才行。”
郑喜常说对“孝顺”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孝顺不仅仅是让老人吃好穿好,还要给予老人更多的精神关怀,让老人气顺,心情好比什么都重要。作为媳妇,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可能,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收获的。
在小区里,为使群众能过上舒心的日子,郑喜做出了无私地奉献。刚刚60岁的她,因操劳过度,皱纹过早地爬上了她的脸庞,头发也全变的花白了。
邻居的大小事情都喜欢找她帮忙,而她都能尽心尽力一帮到底,受到邻里的爱戴。她经常去社区一些老人家中探望,这些老人也把她视为亲人,有事便向她诉说。
郑喜所居住的小区里有一位叫赵桂芬的老人,因为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加上年事已高,身体也患有不少病,时而还卧床不起,无人照顾,郑喜把老人的困难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经常都会去看望赵桂芬老人,帮她收拾房间,晾晒被褥,每月还帮助老人买粮油。
有几次居民区里停水,郑喜就从远处为老人提来生活用水,她还常年为老人代买水电气,代缴物业费。每次家里做了好吃的她总是第一个想到老人,亲自将饭菜送到老人家里,就别说老人家里的日用品、做饭的调料等等,她都会用心为老人购置,早早为老人妥善安排好,比老人的亲人还贴心。
郑喜帮助过很多像赵桂芬这样的老人。虽然也有家人不理解的时候,但她却总是一如既往的忙个不停,看到别人家夫妻吵架,她就上去劝和。看到小区里有垃圾、小广告,她就随手清理。社区搞活动她也是积极参与到其中,社区里十字绣、编织手工艺室总是不乏她的身影。每年社区大年三十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活动时,她总是腾出自己办年货、陪家人吃团圆饭的时间,在社区为空巢老人包饺子,陪老人们一起吃团圆饭。
几年来,郑喜从点滴做起,帮助了无数人,做了无数件好事,她总是教育自己的子女,在今后的道路中多做一些善事,多帮助有困难的人,她无时无刻用自己的拳拳爱心谱写着自己的平凡人生,用她的一言一行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志愿者服务主要事迹材料4
钱强,男,汉族,共青团员,现就读于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现为太原理工大学学生会常委、青年志愿者中心负责人,中国扶贫基金会“善行100·爱心包裹温暖行动”项目山西地区高校负责人。
从加入太原理工大学青年志愿者中心成为志愿者以来,三年中,他始终热心于校园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从劝募爱心包裹关爱贫困儿童到走进敬老院关怀孤寡老人,从为农民工募捐衣物到帮护残障人士,从火车站春运志愿者到城乡社区挂职,在青海、在广西、在北京,也都能看见他志愿服务的身影。他曾被评为“校优秀志愿者”、“校优秀共青团干部”、“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志愿者”、“太原中博会优秀志愿者”、“太原能博会优秀志愿者”、“太原铁路局春运优秀志愿者”、“中国扶贫基金会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在太原理工大学团委老师指导下,他在校内外积极策划、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志愿者活动,并亲身参与其中,走在学校志愿者工作一线,在学生中起到了良好带头作用,为营造文明和谐、团结进步的社会氛围贡献了他自己的一份力量。
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给人的感觉是忙碌的`,但他却又是快乐的。奉献爱心,温暖他人是他的工作准则,他将以实际行动,继续履行志愿者义务与职责,努力实现志愿者价值。
志愿者服务主要事迹材料5
我叫赵德虎,是中文系的一名学生。现在中文系担任宣传部部长一职,同时也是本校白鹭原文学联合会的会长。我的志愿服务事迹可追溯到很小的时候,孩提时的我就乐于服务别人。而真正参与系统的志愿服务活动应该从12月份开始。那时我还不是学生会的成员,但在学生会组织同学为校区扫雪的活动中,我毅然便参加了。因为我觉得,学校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园,要想营造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就必须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共同为之努力。虽然校区不是很大,但由于人力不是很多,我们干的都很辛苦,但看到每个同学能够安全的在校园里行走,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大一下学期,学生会举行了换届,我怀着一种能够服务于同学同时又能锻炼自己的想法积极去参与了新一届学生会的选举,由于平时的工作比较积极,我幸运的进入了中文系学生会,成为了一名能够为同学们服务的志愿者。新的学生会刚刚成立便迎来了校运动会,在运动会期间,我主要担任带队的任务,每当我把队员们带到比赛场地心里便有一种安慰;当看到我们的队员取得了好的成绩心里便有一种喜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中文系最终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清明节扫墓活动中,我也积极主动的去参加了进去。 在参加扫墓活动时,我感觉到了一种责任,对烈士而言保卫祖国是他们的责任,而对我现在而言,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我的责任;他们用生命服务于人民,我们就应用辛勤的劳动服务于社会。此时此刻更让我感觉到一个志愿者的责任所在,同时也坚定了我在支援者的岗位上信心,鼓励我更好的做下去。
从大一到大二上学期,我一直担任中文系的宣传部副部长,在职期间,我始终以尽自己所能,做最好的宣传为宗旨,作出了很多宣传版面都取得了不错的评价,当然这也是我们宣传部所有人员的功劳和荣誉。也正是有自己的辛勤工作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在大一获得了“优秀团员”和“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现在我依然在学生会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依然会尽自己所能作好自己的工作,把我们系的宣传工作作到最好。
不仅仅是我在学生会的工作上经常参加志愿活动,在我担任白鹭原文学社的工作是我也经常走入志愿者的行列。我们社团本着为同学服务的宗旨,经常也搞一些公益活动。10月1日,我们社团组织新生参加游老顶山的活动,但这次活动更有意义的是我们将与一群智障儿童一起游玩。说实话,爬山已经就很累了,还要带一群有智障的孩子一起的确更加辛苦了。但一路上,我和我的社员们没有一个人有一句怨言,陪着孩子们一直走下来。孩子们走不动了,我们背着;饿了,我们把自己的食物给他们;哭了,闹了,我们不停的哄着。那天大家都很累,但那天大家又都是开心的。孩子们因为玩好了而高兴,我们因为看到他们开心而开心,我想这就是作为一名志愿者最好的收获。
在我们的社团工作中,我们还不定时的去做一些公益活动,比如每隔两个星期我会组织我的会员去养老院给那些失去关爱的老人送去快乐,帮他们打扫房间,擦擦玻璃,给老人们表演节目,在他们的微笑中我们也看到了幸福。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也经常去参加一些资助活动,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给于我力所能及的帮助,希望我的帮助能给他们带来幸福,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参与到志愿者的行列,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生命需要关爱,社会需要奉献,青年志愿者就是不为名誉,不为金钱,无私无畏,无怨无悔,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唯愿真爱常伴人间。我们参加的这些活动,正是青年志愿者用实际行动来证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精神,新的精神营造新的气象。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需要在新气象所营造的新舞台上去尽己所能地体现自我的价值。学校和社会为我提供了这个舞台,提供了发展自我的空间,我一定会在这个空间里,在这个时代发展的趋势中去实现自我的价值,实现人生的意义,展现自我的风貌,用行动证明自己,为新的世纪做出自己的贡献。
;B.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优势专业
太原理工大学的国家级学科有两个:化学工艺学科、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省级学科有九个:结构工程学科
1902年山西大学西学专斋4种科目中设有土木工程学科,结构工程学科于196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工民建”专业成为省重点专业;1995年成为省首批重点学科;1997年成为 “211工程”重点建设六个学科之一,1998年获国家博士学位授予权。建国五十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奋斗,结构工程学科取得了长足发展。“十五”期间,在科研、重点学科建设、“211工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目前结构工程学科有专业教师3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共2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高级工程师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8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人,在读博士6人。每年招生本科生近270人,硕士生近50人,博士生6人。
具体研究方向如下:
1、钢结构与空间结构。结构工程学科是我国钢结构与空间结构重要研究基地之一,空间结构疲劳以及轻钢住宅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钢结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实体结构状况研究等方面处于国内前列。
2、混凝土结构。无粘结预应力数字化张拉技术、混凝土构件受撞击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构件疲劳研究、砌块组合结构、结构实验与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3、结构分析。学科具有硬件配置精良、软件功能齐全的结构分析工作站。作为学科的重要研究基地,担负了学科的主要计算分析工作。在该研究领域,主要从事结构静力和动力分析、结构计算方法、优化设计、可视化研究等。
4、工程施工与项目管理。在施工技术、网络计划和项目管理上密切结合山西省重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为山西省一些重点工程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以及采用现代化施工技术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
5、古建筑可靠性诊断与保护。山西古建筑遍布全省各地,许多面临修缮加固。建立系统的古建筑可靠性诊断方法、提出修缮保护的规范性的措施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科学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诸多专家的认可。作为山西省的特色研究方向,其发展壮大无疑对古建筑保护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连续资助下,结构工程学科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创造性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工程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并获得多项省级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专利。承担了国家大剧院结构分析,应县木塔、引黄工程等一大批大型工程的检测与咨询业务。
伴随着“211工程”建设,结构工程学科在实验设备、人才培养与引进、研究方向的开拓与深入等方面不断得到提高。在今后的建设中,结构工程学科将秉承“求实、创新”的校训,明确建设目标,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梯队,使学科整体水平处于国内同类专业的前列,为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实现做出突出的贡献。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于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由山西省经贸委、计委、财政厅、教育厅、科技厅批准建立山西省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3年获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以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为龙头,获得机械工程学科一级博士点学位授予权。2006年4月共建教育部“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同时还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一期、二期子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期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标志性成果,均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
本学科目前有四个研究方向:
1、机电系统和生产过程工矿监测、诊断及智能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2、机电自动化系统和元件
3、大型机电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
4、机电系统可靠性和运行安全监测理论和方法
本学科紧密结合我国和山西省经济建设对高水平成果和人才的需求,运用近代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冶金、矿山、军工、物流等行业机械产品的现代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力求在机械与电子、信息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并培养具有多学科综合知识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已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近40余名、硕士研究生近100余名(包括再读研究生);出版专著4部;出版论文126篇,其中被EI、SCI、SA、ISTP等收录的有60余篇。
本学科以熊诗波教授为首席学科带头人,近年来,完成了国家"九五"、"十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和工程项1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项。7项发明专利,学科建设和科研经费约计2100万元 ,获奖项目均在理论和技术上有所突破,产生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其中成果“跳汰机多参数自动寻优模糊控制系统”2001年12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9月该成果列入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编的《中国煤炭矿山机电设备及安全设备选型手册》。2003年5月山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下达了“太原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煤炭跳汰洗选自动控制系统” 产业化项目投资计划,将这一成果列入了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1311工程”,建立生产基地,为该系统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条件。在此基础上,本学科又继续完成了“带钢轧机运行安全保障和生产环节智能控制”项目研究,本项目成果提出了全新的技术框架与创新的技术方法,解决了带钢轧机运行安全保障和生产环节中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解决热连轧机自激振动的综合技术、基于几何物理空间时频分析的早期故障诊断方法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承担的“大型复杂机电系统早期故障智能预示的理论与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和省部级“十一五”攻关等多项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的研究及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工作,已取得了重要进展。
电路与系统学科
电路与系统学科是信息工程学院二级学科博士点,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已成为电子信息科学发展新技术的基础。该学科具有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活跃的学术队伍。
电路与系统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神经网络与智能系统、数字网络与噪声网络、语音信号处理、智能检测与自动测试系统。该学科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广泛,在国内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900余篇,出版专著和高校教材20余部。近年来,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和部(省)级重大科技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该学科配备有良好的实验室、较先进的仪器和大量图书资料,积累了丰富的培养研究生的经验。
博士授予点研究方向简介
研究方向一:人工神经网络与智能系统
本研究方向是针对思维进化、人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粗糙集理论及人工免疫系统理论等智能信息处理理论、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进行研究,创建智能信息系统新的理论平台,并已成功取得突破。
主要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有:谢克明、夏路易、谢刚。
研究方向二:数字网络与噪声网络
数字网络与噪声网络均衡技术是目前数字通信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检测技术等学科的一个重要前沿热点研究课题,在通信、雷达、声纳、控制工程、地震勘探、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均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主要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有:王华奎、张跃平、张立毅。
研究方向三:语音信号处理
语音信号处理是一门交叉学科,主要包括语音编码、语音识别与合成。本方向以G.728语音编码算法为基础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码书优化、增益自适应量化、增益非线性预测等方法来降低码率,保持音质不变。
主要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有:张刚、张雪英、贾中宁。
研究方向四:智能检测与自动测试系统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是目前智能检测与自动测试系统的前沿研究领域。本研究方向近年来在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融合理论及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主要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有:马福昌、秦建敏。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
学科研究方向简介
1、齿轮精密加工及先进切削理论与技术
⑴齿轮精密加工理论与技术:①齿轮传动理论;②剃齿技术;③硬齿面珩齿技术;④磨齿技术
⑵先进切削理论与技术
2、特种加工技术与设备
本研究方向以运动学、动力学、高等流体力学、机械制造理论、测试技术、质量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基础,以先进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手段,从事零件表面光整加工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⑴自由磨具光整加工技术 ⑵各种复合光整加工技术 ⑶新型光整加工加工理论与技术
3、机械加工过程自动化及数控技术
本研究方向以系统动力学、控制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测试、控制技术为基础,以理论分析综合、实验和计算机数字仿真为手段,针对机械加工过程自动化所需的关键及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和一批研究成果。
⑴计算机辅助(CAD/CAM)编程技术
⑵智能控制轴一体化技术的研究
⑶硬件在回路试验和快速原型的发展
⑷新型伺服控制理论和元器件研究
学科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1、学位点授予时间:1983年授予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授予博士学位授予权。
2、1997年被评为省重点建设学科;2004年被评为省重点学科。
3、在读博(硕士)数量:在读博士生20人;在读硕士生83人。
4、在研科研项目:在研项目共21项,经费503万元。其中: 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⑵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⑶省攻关项目2项⑷横向项目15项。
5、成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明专利3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出版著作3部,发表论文32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40余篇。
学科带头人简介
1、吕明:男,浙江东阳人,1957年4月18日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学科带头人。2000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山西省模范教师,2002年被遴选为山西省优秀专家。1983年以来一直从事齿轮精密加工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了省部级课题6项;参与完成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撰写专业教材2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1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目前仍主持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省级课题共4项。
2、杨世春:男,河北省秦皇岛市人,1940年1月4日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1984年获山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997年获山西省优秀知识分子称号,1998年被评为山西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科学研究方面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即表面光整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多年来共承担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横向开发项目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阳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9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目前仍承担省级课题2项,横向课题2项。
岩土工程学科简介
岩土工程是我校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之一,至今已培养各类研究生近百名,他们分布在国内外教学科研单位,正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000年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被评为为山西省重点学科。该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3名,教授5名,副教授11名,其中63%的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是一支勇于创新、富有活力的学术梯队。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在“211工程”建设项目的资助下,岩土工程学科形成了土的工程性质及基础工程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控制、环境岩土工程等稳定的研究方向,在黄土湿陷性、粉土液化的机理和微观研究、强夯加固地基、复合地基技术、桩基工程、冲击损岩理论及实用技术、开采沉陷、地面沉降等方面开展了颇具特色的开创性研究,为国家节约工程费用数千万元,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奖18项,专利2项,出版专著、教材18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共了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25篇次,SCI等引用10篇次,目前承担国家和省部纺科研项目10余项,以及大量其他岩土工程项目,经费达300余万元。
多年来学科注重科研成果与工程实践的结合,走出了一条学研产相结合的道路,由学科完成的“通过科研生产,提高教学质量”教改项目曾获国家教委教学成果优秀奖。在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力量的同时,又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学科队伍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再改善了试验条件和设备,发展了实验室建设。目前该学科拥有近1000m2面积的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岩土实验设备,价值600余万元。
学科与国内外同行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与英国大学Glasgow大学、East London 大学、美国Penn State 大学、North Colarone 大学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旨在提高本学科的影响,保持学术水平和研究方向处于国际前沿。
走过风雨,走过阳光,走过康庄道,走过崎岖泥泞,太原理工大学岩土工程学科将禀承“创新、求实”的校训,一如既往地追踪前沿,探求未知,不骄不躁,与时俱进,理工大学岩土工程学科的根将更深,干将更壮,枝将更繁,叶将更茂,铸造更新的辉煌,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科带头人简介
白晓红,留英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土的工程性质与基础工程和环境岩土工程。近5年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出版教材2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Ei收录10篇。目前承担国家基金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及其他在研项目3项。
康立勋,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岩石力学与工程控制和环境岩土工程。近5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承担省级科研项目及其他在研项目5项,其计科研经费150万元。
材料学学科
学科研究方向简介
材料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二级学科之一,是研究不同材料成分、合成加工、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关系的科学。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纳米材料界面(表面)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能
本研究方向主要以“金属/陶瓷纳米复合微粒形成机理、纳米洋葱状富勒烯宏量制备方法与应用、纳米晶块状结构材料制备方法的探索、纳米材料界面结构表征与模拟计算、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界面结构与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超导材料界面结构与量子物性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内容,从纳米材料界面(表面)的物理与化学问题研究入手,利用近代物理测试方法与手段对其界面(表面)结构形成原理进行原位观察分析;解决材料界面理论、相变理论、凝聚态理论、防止纳米微粒团聚长大,乃至复合功能型纳米材料研究中的问题。
2、纳米晶块体材料及材料表面改性
本研究方向主要以“金属纳米晶块体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工程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优化,金属/陶瓷的连接,超硬薄膜的合成、组织结构及其性能研究”为内容,通过高能喷丸在各种金属材料表面获得了一定厚度的纳米晶层,研究纳米晶块体材料的各种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探索纳米晶块材材料和传统化学热处理相结合的新的表面改性技术,并为纳米晶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的建立提供支持。另一方面,结合当前镁合金应用过程中的腐蚀问题,开展表面转化膜、化学镀、离子注入、离子镀等方法进行防腐蚀处理,探索可用于工程实际的有效的防护涂层。
3、介孔材料
本研究方向主要以“中孔以及大孔分子筛材料的结构性能,纳米反应器中的功能材料,PCVD法合成富勒烯类碳材料等”为研究内容,利用组合化学原理,将功能化组块合理有效地堆砌成对特定分子有特殊亲和作用的分子筛材料。注重多级有序孔分子筛材料,发挥不同结构的协同作用。以非晶态碳和气相碳为原料,在热等离子体、微波等离子体和射频等离子体条件下考察各种富勒烯的形成机理与动力学,考察各种金属原子或原子团的内包和夹层行为、获得富勒烯/金属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与反应性能。
学科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材料学学科于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获准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置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4年批准为山西省重点学科。本学科现有教授18人,副教授2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4人、硕士研究生61人。已毕业博士生2人(含联合培养)、硕士生39人。目前本学科承担有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和省部级项目共计20余项,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五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共发表论文50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引用200余篇次,出版专著10部,申请和授权中、日、韩等多国专利90余项。
学科带头人简介
学科带头人许并社博士,男,1955年10月生,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山西省材料界面重点实验室主任、山西省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作为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纳米碳功能材料、光电材料、纳米复合功能材料和材料界面结构计算模拟等科研工作。先后承担有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纳米专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日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等国际、国家和省部级以上课题17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重大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和被他人引用200余篇次;申请和授权多国专利100余项;著书5部;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山西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等8项、2004年,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 他所领导的科研团队获山西省优秀创新团队。
C. 太原理工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要说到太原理工大学有那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我觉得还是有相当多的,因为学长是软件学院的,所以可能对于软件学院的很多的老师还是比较熟悉的,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了来说一下在软件学院有哪些课程是一定需要去的。
最后我想说的一位老师他更是一位有意思的老师,他就是郭浩,郭浩老师更是一个充满才华的老师,而且这个老师上课是非常有意思,是不是地会跟大家开一些玩笑,这些玩笑又是相当的高级的一些“笑话”,虽然他讲的内容很简单,但是他确实全软件学院最后欢迎的老师之一,并且他所做的很多的项目也是非常的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