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
『壹』 大学生想要成为志愿者需要注意什么
志愿者必须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一个乐观向上的人才能有正常的心态去帮助别人。才能体会到“送人瑰玫手留余香”的快乐。志愿者必须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心须诚实守信。否则无论对服务对象,对志愿者组织,对同伴都是一种不尊重。
『贰』 大学生加入志愿者有什么益处
大学生加入志愿者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忧患意识以及社会践行力。
1、培养社会责任感
从与弱势群体、边缘人群、贫困地区的接触中,在与不同层面、不同类型人的交流中活动中使得大学生对国情、民情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提高了对事物的理解力、判断力,自觉萌发出一种和谐社会的责任感,而这也是引发责任行为的原动力和内趋力。
2、树立忧患意识
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活动中既可以使大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又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帮助大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拓展视野,树立起强烈的忧患意识,增强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3、社会践行力
通过志愿者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牢固地树立起国家主人翁责任感,从而自觉抵制各种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思想和言论,自觉践行社会责任。
(2)大学生志愿者扩展阅读: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特点:
1、规模性
对于志愿者活动,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如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超过1200万人次的青年志愿者参与了“抗击非典、与你同心”志愿服务行动。2008年,共有170万志愿者为奥运会以及残奥会提供志愿服务,而青年大学生则是其绝对主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共有300多万名青年志愿者参与抗震救灾活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共有17万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
2、志愿性
大学生志愿者是在不追求名利的情况下参与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一些公益性活动,在活动中倡导和谐相处、互帮共勉,再加上他们有着魅力四射的活力和灵活的时间,所以他们更愿意走出校门,将自己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运用到社会中。
3、实践性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课堂之外的实践平台,注重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志愿者在参与活动中获得自身的成长,并实践对社会的责任感。它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青年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促进青年道德整体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叁』 大学生志愿者时间要多少小时以上
大学生志愿者时间要12小时以上。
『肆』 在校大学生应该怎么才能取得中国志愿者证
1、基本条件
(一)年满十八周岁或十六至十八周岁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者;十四至十八周岁者,须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满十八周岁的在校学生申请注册的,按所在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二)具备参加志愿服务相应的基本能力和身体素质。
(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注册机构的相关规定。
2、注册机构
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街道)以及大中专院校团组织及其授权的志愿者组织为志愿者注册机构。
3、注册程序
(一)申请人直接到开展志愿者注册工作的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提出申请或通过网络、通讯等方式提出申请,填写《志愿者注册登记表》(参考式样见附件2)。
(二)注册机构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三)审核合格,注册机构向申请人颁发注册志愿者证章。注册机构可根据实际需要,为注册志愿者编制本地管理服务号码。
4、权利
(一)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二)接受相关的志愿服务培训,获得志愿服务活动真实、必要的信息。
(三)获得从事志愿服务的必需条件和必要保障。
(四)优先获得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提供的服务。
(五)对志愿服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所赋予的权利。
(七)可申请取消注册志愿者身份。
5、义务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团组织、志愿者组织的相关规定。
(二)每名注册志愿者根据个人意愿至少选择参加一个志愿服务项目或活动,每年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不少于20小时。
(三)履行志愿服务承诺,完成志愿服务任务,传播志愿服务理念。
(四)自觉维护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形象。
(五)在志愿者职责范围内,自觉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六)自觉抵制任何以志愿者身份从事的赢利活动或其他违背社会公德的活动(行为)。
(七)依法应当承担的其它义务。
6、组织机构
(一)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全国注册志愿者工作的规划、协调和指导。
(二)省级团委、志愿者协会根据本地区、本系统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广泛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根据实际需要,也可直接开展志愿者注册工作。
(三)市、县两级团委应普遍建立志愿者专门工作机构和志愿者协会,安排专人负责志愿者注册和管理工作。
(四)县级以下基层团组织应通过建立志愿者协会、创建志愿者服务站、培育志愿服务伙伴、发展志愿者服务队和服务团队等形式,广泛开展志愿者注册工作,实现志愿者注册和服务的便利化。
(五)社区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中学的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含志愿者服务站、服务队、服务团队等),经所在地注册机构同意可以开展志愿者注册工作。
(六)注册机构及其下属的团组织、志愿者组织负责志愿者的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宣传动员、注册登记、管理培训、考核评价、激励表彰、个人信息保密等制度。
7、日常管理
(一)注册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后,由服务对象或组织者提供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服务内容等证明,注册机构及其下属团组织、志愿者组织予以认定。服务时间为实际服务时间(不含往返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计量。
(二)注册机构应建立健全注册志愿者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网上注册和管理,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注册志愿者使用全国统一的标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注册志愿者应佩带以全国统一标识为主体图案的标志。志愿者旗帜和服装以红、蓝、白为基本色调。
(四)注册机构可在重大活动时或定期组织志愿者进行宣誓。志愿者誓词:“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五)注册志愿者培训工作主要由注册机构及其下属的团组织、志愿者组织负责,对注册志愿者申请人进行志愿服务基本理念培训,定期向注册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相关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向志愿者骨干提供专门的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应探索和完善注册志愿者服务时间储蓄制度,使注册志愿者在本人需要帮助时,优先得到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的服务。
(七)对拒不履行义务的,注册机构可取消其注册志愿者身份。
(八)注册志愿者在志愿者组织安排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对服务对象造成损害的,由志愿者组织承担责任;志愿者组织承担责任后,有权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注册志愿者追偿。
(九)各级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应逐步建立志愿者权益保障机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维护志愿者正当权益,推动建立志愿者保险和应急基金,做好相关救助和慰问工作。如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过程中对注册志愿者造成损害,志愿者组织应当支持受损害的注册志愿者向有关服务对象追偿损失,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伍』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概念是什么
大学生志愿者是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完成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的回志愿者
由于自己的时答间和经历的局限,大学生志愿者所能完成的工作也有一定的限制,不过由于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大学生志愿者往往能够提供较高知识水平的志愿服务。
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利于青年人养成良好的责任心,也有利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陆』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能做什么志愿活动
献血、义抄务家教、关爱袭老人活动、植树节活动、清明烈士陵园扫墓活动、爱心回收、募捐、关爱母亲河水质、情系农民工、环保义务宣传和捡垃圾等等的活动。
『柒』 北京大学生志愿者是个什么组织
首先恭喜你复成为一名可爱又可敬的咱制们的赛会志愿者。交通志愿者主要是负责疏导车辆,在停车场一些地方负责引导车流,基本上不会让你坐车的。一上车就睡,要不吃点话梅。有晕车药啊!实在不成就吃啊!还是劝你不要退出了,因为毕竟奥运会是个难得的机会,有所少人想成为一名赛会志愿者,苦于不再高校,或者是没有机会。你还是应该为你能成为一名赛会志愿者骄傲和自豪啊!祝好
『捌』 大学生去当志愿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虽然是听起来很“高大上”的文化志愿者,但我们从事的工作也并不是那种曲高和寡、没有人能参与的活动。相反,我们会定期和别的艺术团体一起到老年公寓办演出,清明节去缅怀革命先烈,在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召开期间办文化展,向外国游客讲解哈尔滨的历史。刚加入这个公益组织的时候我很害怕什么事都做不好,但组织里的长辈们都会把你当成他们的女儿一样来教你,后来因为我比较主动和积极,还独立带了个50人的队伍,参加了市报社举行的“万人徒步行走大赛”活动。
『玖』 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意义,为什么参加志愿者活动
意义:
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连接不同文明的重要纽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青年志愿服务不仅是汇集社会资源、激发社会活力、扩大社会参与、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也是培育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关爱、促进社会文明的有效途径。
原因:
青年的重要历史使命是推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进步。新时代强国需要青年发挥主力军传承人的作用。志愿服务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青年通过志愿服务而服务于人民、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带动社会风尚的进步、解决各种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导致的矛盾,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
志愿服务反作用于青年,使青年更了解社会,也磨砺青年在理想信念、思想作风、知识能力上全面提升自己,有助于青年完成历史使命。
(9)大学生志愿者扩展阅读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志愿服务恰恰是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方面。
志愿服务的发展有效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教育路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寓教于实践,在志愿服务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家国情怀等,这些实践过程很好补充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