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作息時間與飲食健康情況
1. 一天的健康作息時間表和飲食規律是怎樣安排的
作息時間如下:
起床6:30
晨練6:30~7:00
早飯7:00~7:20
午飯、12:00~14:00
晚飯18:00~19:00
睡覺22:00~23:00
絕不熬夜
研究表明,如果長期熬夜,更會慢慢地出現失眠、健忘、易怒、焦慮不安等神經、精神症狀。過度勞累使身體的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引起體內主要的器官和系統失衡,比如發生心律不齊、內分泌失調等等,嚴重的就會導致全身的應激狀態、感染疾病的幾率相應提高。
美國的免疫學家在對睡眠和人體免疫做了一系列研究後認為,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勞,還與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著密切關系。
有充足睡眠的人血液中的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均有明顯上升,而這兩種細胞正是人體內免疫力的主力軍。所以即使在相對緊張的工作中,也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研究表明,大學生的睡眠時間一般每天不得少於7個小時。
2. 大學生最佳日常作息時間安排
在緊張的高考後,同學們走進輕松地大學生活,很多人大學期間生活作息時間不規律敏跡,對身體造成影響,我整理了大學生最佳日常作息時間安排,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大學生最佳日常作息時間安排
優質解答以八點上課為准
6:30起床洗漱(開窗透風一天只少一小時;被子可以不疊但要翻個身,常曬也不好;冷水或溫水洗臉;)
6:50早餐(可以晚吃但不能不吃,畢竟餓了不只是一早上,還有一夜;牛奶加雞蛋;最好坐在食堂吃,易於消化)
7:10讀英語(大學里最重要的就是英語,四六級考研…材料隨便主要培養語感)
7:40上課(可以不來但老師不喜歡遲來或遲到)
12:00午飯(可以調整時間來尺虧避開高峰期;粗糧配蔬菜,雜食為宜;蔥蒜為宜,喜歡吃的不一定合理)
12:30午睡(意義等同於早餐;以一個小時為宜;多呼吸空氣)
16:00運動(不必劇烈,出汗就行)
陵拿神17:00晚飯(不宜過飽,夜宵不宜在睡前)
18:00自習或娛樂
22:00睡覺(睡前洗漱,鹽水漱口可殺菌,不習慣就刷牙;早睡益於健康,禁熬夜.)
大學生要了解的夜間小常識
1、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
2、晚間11-凌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3、凌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
4、凌晨3-5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用止咳葯,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
5、凌晨5-7點,大腸的排毒,應上廁所排便。
6、凌晨7-9點,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療病者最好早吃,在6點半前,養生者在7點半前,不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9、10點吃都比不吃好。
7、半夜至凌晨4點為脊椎造血時段,必須熟睡,不宜熬夜。
3. 大學生健康生活飲食習慣
盡可能少吃零食,多吃主食跟正餐。
大學生跟高中生相比,屬於自己的時間一下子多了起來,有的人就喜歡一面看書,學習,或者看電影的時候吃零食,有時候甚至是以零食代替正餐。要盡可能的少吃零食,多吃主食跟正餐,這樣才健康,營養才夠。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
即使不在家裡,沒有媽媽給洗的水果,自己隻身在外讀書,也要記得吃水果。這句話挺起啦有些心酸啊,但是的確如此,水果也是含有身體需要的維生素,吃水果對身體也好,所以記得沒有媽媽為你准備洗好的水果,自己也要記得吃水果。順便提個建議,你可以吃不用自己洗的水果,比如橙子。盡可能少吃方便麵。
筆者也是大學時代走過來了,所以非常知道這個「方便麵」情結,有時候或者是忙著復習考試,或者是忙著玩游戲,或者是天氣變化,自己懶惰,等等這些原因,就懶得去食堂買飯,如果別人去買飯的話,還可以勉強讓他為自己捎回來食物,可怕的是,一個寢室的兄弟或者姐妹都同時因為各自不同的原因,得了「懶癌」,都不出去買飯的話,這樣就只好以方便麵作為一餐了。但是這始終是一種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偶爾沒辦法的情況下吃方便麵,但是只要能夠吃正餐的話,還是要盡可能的吃正餐,不要以方便麵代替正餐。多吃蔬菜,補充維生素。
很多學生的口味是喜歡吃肉,但是蔬菜也不要忘記吃了,蔬菜中有很多對我們身體好的維生素,所以適當的多吃些蔬菜,對我們身體也有好處。吃些五穀雜糧和堅果。
五穀雜糧跟堅果對人的身體也是有很多好處的,適當的吃些也是對身體有很多好處的。少吃辛辣油炸的重口味的易上火的食物。
學生一般會喜歡吃小吃,小吃又多是以口味濃重,辛辣,或者特別甜的食物居多,這些食物要盡可能的少吃,否則會容易引起上火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