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浙江大學周啟超教授

浙江大學周啟超教授

發布時間: 2022-01-19 20:05:23

1. 有哪位同學有湖南師大文學院 研究生導師 的簡介么

層次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 導師隊伍 博士生導師 050103 漢語言文字學 蔣冀騁教授 鮑厚星教授 050106 中國現當代文學 凌 宇教授 羅成琰教授 譚桂林教授 050105 中國古代文學 趙曉嵐教授 李生龍教授 050101 文藝學 趙炎秋教授 賴力行教授 顏翔林教授 周啟超教授 050108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王攸欣教授 碩士生導師 050103 漢語言文字學 蔣冀騁教授 鮑厚星教授 儲澤祥教授羅昕如教授 唐賢清教授 曾毓美教授陳暉副教授 鄭賢章副教授 丁加勇副教授 陳建初副教授 蔡夢麒副教授 050106 中國現當代文學 凌 宇教授 羅成琰教授 趙樹勤教授李運摶教授 田中陽教授 吳 康教授吳培顯教授 宋劍華教授 周仁政副教授 湯晨光副教授 050101 文藝學 趙炎秋教授 顏翔林教授 賴力行教授李清良教授 譚容培教授 楊君武教授張文初教授 陳果安教授何林軍副教授 曾耀農副教授 050108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譚桂林教授 蔣洪新教授 肖明翰教授周啟超教授 譚遂副教授詹志和副教授 王小璜副教授 050105 中國古代文學 趙曉嵐教授 蔡鎮楚教授 吳建國教授楊合林教授 陳松青副教授 韓學君副教授 蔣振華副教授 050104 中國古典文獻學 李生龍教授 袁慶述教授 陳秀蘭教授 王建副教授 050102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石毓智教授 鄭慶君教授 彭澤潤教授 曾常紅副教授[]

2. 安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怎麼樣

學院介紹
安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前身外語系創設於1929年1月,是安徽省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外語教學單位,在八十餘年的辦學過程中培養出大批傑出人才,如安徽省政協主席楊多良、美國大費城華人工商聯合總會會長管必紅、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顧曰國、浙江大學博導吳笛、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導劉文飛、周啟超、中山大學博導王東風、南京師范大學博導張傑、上海師大原校長張民選、上海師大教授夏人青、深圳大學教授蔣道超、合肥一中校長陳棟、美國(上海)上海市斯樂馬律師事務所合夥人余根榮、中國振華電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中、外交學院教授衡孝軍、譯林出版社總編劉鋒、中央外事辦參贊操向農、思科中國副總裁王嫵蓉、外交部參贊戴兵、聯合國總部秘書處譯員陶紅鋒等。
外國語學院現下設英語系、俄語系、日語系、法語系、大學外語教學部和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所。英語(師范類)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英語語言文學專業2012年全國排名第36位,該專業與俄語語言文學專業為校級重點學科,英美文學研究為優秀創新團隊。2016年9月在職專任教師135人,包括教授6人,副教授23人,講師100人,助教6人;其中博士33人。此外,還常年聘請來自英國、美國、俄羅斯、日本、法國等國的外籍教師6人和教學所需的外聘教師數人。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045名;碩士研究生216名,教育碩士116名;同時還承擔全校10475名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一、二年級)、1390名碩士研究生、49名博士研究生的公共英語教學任務。目前已與國內多所外語院校及美國諾克斯學院、薩姆福特大學英語系和印帝安那波利斯大學英語系建立了學術交流關系,定期派教師前去進行高訪講學。
近年來,我院學子在國際、國家及省級專業技能競賽中,頻頻摘金奪銀。學院畢業生考研錄取率近30%,其中被211、985高校錄取者佔75%;就業率連續三年高達100%,位居全校榜首。
安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成立於2000年5月。前身為外語系和大學英語教學部,有著近70年歷史,現有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翻譯碩士(MTI)授予點。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獲批於1998年,英語專業八級(TEM-8)通過率穩定在90%以上,最高達到96.7%,大大超越全國平均水平的45%;英語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安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成立於2000年5月。
前身為外語系和大學英語教學部,有著近70年歷史,現有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翻譯碩士(MTI)授予點。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獲批於1998年,英語專業八級(TEM-8)通過率穩定在90%以上,最高達到96.7%,大大超越全國平均水平的45%;英語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本校外國語學院擔負著英語教育專業、俄語教育專業、日語教育專業和全校所有本科、專科和碩士研究生的公共英語教學。
三年多來,全國專業英語四級統考,四屆學生的通過率均超過90%,高於全國師范院校40個百分點,遠遠超出全國重點大學同類專業的平均通過率。專業英語八級(TEM-8)通過率,四屆學生的通過率均超過90%,今年畢業班學生創下通過率96.7%的好成績(全國平均通過率一般僅45% 左右)。從2010年起,英語專業每年有2至3名學生可以保送外國語類頂級學府上海外國語大學深造。

3. 安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的發展規劃

學院將在「十五」發展的基礎上,經過10-15年的不懈努力,把外國語學院建成師資結構合理、人才培養適用社會需求、教師科研能力較強的省內一流、國內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外國語學院,實現學院由教學型向教學科研型的過渡。具體為:
--至2010年建設1-2個省級重點學科;新增2-3個碩士學位點,2015年申報一個博士學位點。
--至2010年,學院本科生人數控制在1300左右,碩士研究生(含教育碩士)達到160人左右。
--在重點保證英語學科發展的同時,力爭在「十一五」末發展1-2個新語種,在專業語種的設置上有所突破。
--至2010年教師隊伍規模達240人,其中教授15-18人,具有高級職務教師的比例達35%,其中碩士學歷以上佔70%,博士佔10%,學術骨幹15人,主講教師佔95%。
--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至2010年,與1-2所國外大學建立外語學科交流關系,開展合作辦學、教學與科研等活動;逐年擴大我院教師出國攻讀學位、進修和出席國際會議的比例。

4. 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生導師有哪些啊

層次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
導師隊伍 博士生導師
050103
漢語言文字學
蔣冀騁教授 鮑厚星教授
050106
中國現當代文學
凌宇教授 羅成琰教授 譚桂林教授
050105
中國古代文學
趙曉嵐教授 李生龍教授
050101
文藝學
趙炎秋教授 賴力行教授 顏翔林教授
周啟超教授
050108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王攸欣教授 碩士生導師

050103

漢語言文字學
蔣冀騁教授 鮑厚星教授 儲澤祥教授
羅昕如教授 唐賢清教授 曾毓美教授
陳暉副教授 鄭賢章副教授
丁加勇副教授 陳建初副教授
蔡夢麒副教授

050106

中國現當代文學
凌 宇教授 羅成琰教授 趙樹勤教授
李運摶教授 田中陽教授 吳 康教授
吳培顯教授 宋劍華教授
周仁政副教授 湯晨光副教授

050101

文藝學
趙炎秋教授 顏翔林教授 賴力行教授
李清良教授 譚容培教授 楊君武教授
張文初教授 陳果安教授
何林軍副教授 曾耀農副教授

050108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譚桂林教授 蔣洪新教授 肖明翰教授
周啟超教授 譚遂副教授
詹志和副教授 王小璜副教授

050105

中國古代文學
趙曉嵐教授 蔡鎮楚教授 吳建國教授
楊合林教授 陳松青副教授
韓學君副教授 蔣振華副教授
050104
中國古典文獻學
李生龍教授 袁慶述教授 陳秀蘭教授
王建副教授
050102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石毓智教授 鄭慶君教授 彭澤潤教授
陳明舒副教授 曾常紅副教授

5. 葉雋的主要論文

[1] 《在「共和理想」與「權力慾望」之間——〈斐愛斯柯在熱那亞的謀叛〉研究》,載復旦大學思想史研究中心主編:《思想史研究》第7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2] 《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愛情悲劇後的青春迷惘與制度捆綁》,載《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
[3] 《思之和合——論歌德思維模式之拓新》,載《外國文學研究》2009年第2期。
[4] 《論強權博弈背景下的歐洲數字圖書館建設——兼論德法文化合作及其在全球化時代的戰略目標》,載劉立群、連玉如主編:《德國歐盟 世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5] 《歌德〈鐵手騎士葛茲〉所反映的階層博弈與群體互動》,載《同濟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6] 《論馬君武對歌德的譯介》,載《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
[7] 《歌德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意義:以馮至的〈歌德論述〉為中心》,載印芝虹等主編:《中德文化對話》第1卷,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8] 《清華德文專業的早期發展及其學術史意義》,載《教育學報》2008年第6期
[9] 《李石曾的文化浪漫主義及其留法經歷》,載陳平原主編:《現代中國》第10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10] 《帝國的消解與現代的興起——以安治泰、衛禮賢比較為中心》,載《德國研究》2008年第4期
[11] 《機構建制、學風流變與方法選擇:現代中國語境里的德語文學研究》,載《北大德國研究》第2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12] 《文化建國者的「精神支柱」——論宗白華的歌德觀》,載《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
[13] 《文學之擇與象徵之技——論卡夫卡的思想史意義》,載《外國文學》2007年第5期
[14] 《創造的冷靜與偉大的耐心——論席勒的「藝術家理想」》,載葉朗主編:《意象》第1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5] 《北大德文系1920年代前後的課程、圖書與學術》,載陳平原主編《教育:知識生產與文學傳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16]《〈祝福〉中的「宗教潛對話」一個宗教人類學的文本解讀》,載《思想戰線》2007年第1期,第一作者
[17]《北大德文系早期的師生狀況及其學術史意義》,載《教育學報》2007年第6期
[18] 《宗白華的留德經歷及其對德國社會的體驗》,載《德國研究》2006年第1期
[19] 《陳銓的民族文學觀與德國的民族主義思想淵源》,載《新文學》第5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20] 《德國視野里的「基督福音」與「中國心靈」——從花之安到衛禮賢》,載吳梓明、吳小新主編《基督與中國社會》(第2屆國際青年學者研討會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2006年;又刊於《德國視野里的「基督福音」與「中國心靈」——從花之安到衛禮賢》,載《國際漢學》第15輯,大象出版社,2007年
[21] 《史家意識與異國對象——中國學術視野里的奧國文學之成立》,載《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
[22] 《行政官與演說家——〈蔡元培演講集〉導言》,載《現代中國》第7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又刊於葉雋:《蔡元培:大學的意義》,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
[23] 《北大德國文學系的創立情況及其時代背景》,載《教育學報》2006年第5期
[24] 《作為並峙雙峰的「席勒戲劇」與「莎劇世界」——兼論馬克思的「席勒化」問題》,載周啟超主編:《跨文化的文學理論研究》,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
[25]《「詩的語言」與「史的氣概」——論〈強盜〉的藝術性與思想性》,載《德國研究》2005年第2期
[26]《「時代悲劇」與「初思自由」——〈強盜〉中反映出的個體與國家》,載《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
[27]《馮至的「學院寫作」及其對現代中國的意義》,載李喜所主編:《留學生與中外文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年
[28]《「英雄傷逝」與「民族統一」——〈華倫斯坦〉研究》,載《北大德國研究》第1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29]《論〈物理學家〉的問題意識與表述之難》,載《當代外國文學》2005年第1期
[30]《論宗白華的文化建國理想》,載《中國政法大學人文論壇》第2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31]《馬君武的致用大學理念與德國大學思想》,載田正平、周谷平、徐小洲主編:《教育交流與教育現代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年
[主要西文論文、學術書評](選)
[1]<Der Sturm und Drang im Modernen China – Chen Quans Ideal einer Nationalliteratur und seine Realisierung>,in Wei Maoping & Wilhelm Kühlmann (hg.) : Deutsch-chinesische Literaturbeziehungen – Vortr?ge eines im Oktober 2003 an der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abgehaltenen bilateralen Symposium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cation Press, 2006. S.300-323.
[2]<Der Wandel der fremden Gr??e im zeitlichen Kontext>, in Jean-Marie Valentin(Hg.) : Akten des XI. Internationalen Germanistenkongresses Paris 2005 ? Germanist im Konflikt der Kulturen ?. Band 9. Bern: Peter Lang, 2007. S.261-270.擴展版見<Die Wahrnehumg fremder Groesse und ihr Wandel im Laufe der Zeit – Zur Schillerrezeption von Feng Zhi in den 1950er Jahren>, in Zhang Yushu(Hg.):Literaturstra?e. Band 8. Wuerzburg: Verlag Koenigshausen & Neumann GmbH., 2007. S.257-268.
[3]<Die Ver?nderung der Faustrezeption als Spiegel der Entwicklung des nationalen Aufbaus im modernen China (1920er -1940er Jahre)> , in Golz, Jochen & Hsia, Adrian(Hg.): Orient und Okzident – Zur Faustrezeption in nicht-christlichen Kulturen. Koeln, Weimar & Wien: Boehlau Verlag, 2008. S.233-248.
[4]<The rebirth of China in the eye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 review of Professor Xu Guoqi's China and the Great War: China's Pursuit of a New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Volume 3 Number 2 December 2009. pp.213-224.
[主要學術書評、文章](選)
[1]《西方古典學研究的認知史意義》,載《哲學門》第19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2]《中德文學關系的符號學解讀及其理論自洽問題》,載《中國比較文學》2009年第3期第148-151頁。
[3]《德國古典時代的戲劇理想在當代中國的意義》,載《文化縱橫》2009年04月號第113-117頁。
[4]《回到中西平等對話的原點?——兼論文化關系研究的「學術範式」問題》,載《中國圖書評論》2009年第2期第68-75頁。
[5]《作為現代大學精神尺度的「哲學之士」》,載《讀書》2009年第7期第90-94頁。
[6]《在理論維度與歷史語境之間——讀<現代市民史詩——十九世紀德語小說研究>》,載《中國圖書評論》2009年第10期第75-79頁。
[7]《蔡校長的教育倫理意識》,載《讀書》2009年第10期第164-168頁。
[8]《開啟中國現代學術的理論思維時代》,載《博覽群書》2009年第10期第38-42頁。
[9]《德國精神的現代之光——衛禮賢與史懷澤》,載《書屋》2009年第12期第29-31頁。
[10]《大風歌罷煮青梅——德法之爭的學術史與思想史意義》,載《博覽群書》2008年第2期。
[11]《研究範式的意義與限度》,載印芝虹等主編:《中德文化對話》第1卷,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12]《「日內瓦學派」研究的學術史意義》,載《中國圖書評論》2008年第4期
[13]《從「編寫」到「撰作」——兼論文學史的「史家意識」問題》,載《博覽群書》2008年第8期第35-39頁
[14]《步入「國際漢學」時代與「跨文化漢學」的建構——兼論學刊的中國氣魄》,載《中國圖書評論》2008年第8期
[15]《以精神底氣審視制度問題》,載《讀書》2008年第10期
[16]《女性視角之局限抑或新人創作之瓶頸——〈珍奇的物質〉及其他》,載《譯林》2008年第5期
[17]《「古典圖鏡」:席勒、歌德的魏瑪歲月》,載《文景》2007年第2期。
[18]《接受的困惑與問題的呈現——讀「歌德長篇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1945年以來的德國接受史」》,載《中國圖書評論》2007年第4期。
[19]《德國排行榜單與現代大學理念的失落》,載《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
[20]《留英學人的思想史意義及其功用追問》,載《中國圖書評論》2007年第6期。
[21]《一船明月一帆風——作為開風氣人的李石曾》,載《書屋》2007年第8期。
[一般報刊文章、書評](選)
[1]《<瑪麗亞·斯圖亞特〉:席勒與審美教育論》,載《中華讀書報》2009年2月4日
《行雲飛去明星稀》,載《中國圖書商報》2009年8月25日
[2]《「東學西術」,此之謂乎?》,載《中華讀書報》2009年2月4日
[3]《中國的歌德譯介與研究現狀綜述》,載《中華讀書報》2009年2月18日
[4]《一代英雄誰范公?》,載《中華讀書報》2009年3月4日
[5]《胸懷「救國經世」大志的陳寅恪》,載《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3月12日
[6]《在魔性與神性之間的浮士德精神》,載《中華讀書報》2009年4月1日
[7]《當年驅車同奔西——馮至與吳宓的交誼》,載《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4月2日
[8]《「德國學」建立的若干原則問題》,載《中國圖書商報》2009年4月14日
[9]《期待著「20世紀中國文學」的多元互動》,載《中華讀書報》2009年4月15日
[10]《基礎性工作的學術史意義——評<歌德漢譯與研究總目(1878-2008)〉》,載《文匯讀書周報》2009年4月24日
[11]《由德國資源反觀唐詩氣象——以李長之、馮至為例》,載《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4月30日
[12]《「雙星東耀百年間」——歌德、席勒對於現代中國的意義》,載《中國圖書商報》2009年5月19日
[13]《留德一代的德國學術史觀》,載《中華讀書報》2009年7月15日
[14]《德國學術模式啟迪下的常規學人道路——念季羨林先生》,載《中華讀書報》2009年8月5日
[15]《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楊丙辰、宗白華與季羨林、李長之師生情》,載《社會科學報》2009年9月3日

6. 安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的科研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年份 負責人 項目名稱 項目編號 項目類別 2009年 梅曉娟教授 《明清之際在華耶穌會士的西方人文社會科學譯著研究》 08CYY004 一般項目 2010年 蔡玉輝教授 《英國維多利亞詩歌生態意識研究》 10BWW017 一般項目 2010年 張德讓教授 《明清儒家翻譯與詮釋學的會通研究》 10BYY013 一般項目 2011年 孫勝忠教授 《西方成長小說流變考》 11BWW047 一般項目 2011年 張孝榮教授 《局域理論下英漢位移現象的對比研究》 11CYY003 青年項目 2012年 孫妮教授 《戰後英國移民文學研究》 12BWW050 一般項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立項 2010年 解華博士 2012年 陳學梅老師 備註: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最高級別的研究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立項為國家級哲學社會科學高級科研項目

熱點內容
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宿舍 發布:2024-05-07 01:23:19 瀏覽:407
2017中山大學考研 發布:2024-05-07 00:52:48 瀏覽:33
吉林財經大學的專業 發布:2024-05-07 00:30:04 瀏覽:875
211大學廣東名單排名2015 發布:2024-05-07 00:25:45 瀏覽:258
函授本科學歷多久可以拿證 發布:2024-05-07 00:14:32 瀏覽:9
武漢輕工大學2017年招生章程 發布:2024-05-07 00:11:59 瀏覽:132
同濟大學新疆招生計劃 發布:2024-05-07 00:04:32 瀏覽:913
廊坊東方大學城mm 發布:2024-05-06 23:57:26 瀏覽:577
中國地質大學復試時間 發布:2024-05-06 23:48:22 瀏覽:943
浙江大學微生物考研吧 發布:2024-05-06 23:44:03 瀏覽: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