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復旦大學陸前進教授

復旦大學陸前進教授

發布時間: 2022-07-30 18:17:23

1. 歐債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歐債危機不斷升級,其對我國的影響也日益受到關注。多位在京專家接受采訪時認為,雖然歐債危機對國內銀行業造成的直接損失微乎其微,但因危機引發的外需壓力則出現了上升趨勢。鑒於希臘債務違約風險不斷上升,未來不能排除破產甚至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對此,我國應充分做好應急預案,並重新審視宏觀政策,主動應對未來歐洲經濟增速放緩及流動性長期泛濫的雙重影響。

歐債危機升級前景再添變數

近日由於對希臘可能出現債務違約的擔憂加劇,希臘或將有序破產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法國兩大銀行被降級更引發市場對銀行業危機的擔憂。一系列事件顯示,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歐盟不但沒能順利解決希臘債務問題,歐債危機更傳染至更多國家,金融市場動盪加劇,存在著債務危機與銀行危機並發的可能性,歐元及歐盟運作機制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不久前,穆迪將法國興業銀行長期債券信用評級從Aa2下調至Aa3,將法國農業信貸銀行長期債信評級從Aa1下調至Aa2。盡管此次下調早在預料之中,但仍在歐洲金融市場引發新的擔憂。數字顯示,截至2010年12月底,全球銀行對希臘的直接風險敞口總額高達1609億美元,歐洲國家占據其中的1301億美元。在這其中,法國銀行業作為希臘最大的債權人,對希臘民間和公共債務的風險敞口總計567億美元。根據7月21日歐盟對希臘第二輪救助方案,歐洲銀行業對持有的希臘債券進行了大幅減計,使得市場對其盈利前景充滿擔憂。

國泰君安證券策略研究員江亞琴分析,目前最壞的情況是,違約預期形成,歐洲銀行出現重大損失,市場恐慌,銀行擠兌風潮出現,進而導致歐洲各國流動性驟緊,如同美國當年雷曼兄弟倒閉後的多米諾骨牌效應。而歐洲一旦出現流動性危機,其影響甚至會大於當年的雷曼兄弟倒閉。因為除了德國等歐洲諸國外,美國銀行也大量持有歐洲國家國債,這意味著,危機會迅速從歐洲蔓延到美國。

巴克萊資本董事總經理及亞洲新興市場經濟研究部首席分析師黃益平甚至認為,由於歐債危機不僅意味著歐元區成員國面臨主權債務違約風險,同時還在向銀行業信貸危機演變,因此已成為威脅全球經濟復甦命運的「頭號殺手」。

但如何拯救歐債危機,歐盟國家目前仍未取得完全一致意見。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日前表示,他不同意成立一個新的歐洲層面的經濟主管機構來應對歐債危機。這意味著歐盟與德法領導人之前所提倡的危機解決方案發生重大分歧,歐債危機前景再添變數。

風險敞口微乎其微外需壓力有望上升

歐債危機不斷蔓延,受害最深的其實是銀行業。采訪中專家普遍認為,就國內而言,由於商業銀行持有歐元資產比例極小,而且多以貸款類資產為主,風險敞口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根據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的說法,目前除中國銀行有摺合成10億元人民幣左右的歐債風險敞口外,國內其他銀行幾乎沒有。

采訪中,中國銀行國際金融所分析師邊衛紅也向記者透露,目前我國基本沒有持有希臘國債,持有的義大利國債占義大利國債總量也僅4%,規模較小,直接損失微乎其微。她認為,相比而言,更大的是對我國外需乃至實體經濟的影響。

數據顯示,自2010年2季度開始,我國對歐盟的貿易增速就進入了下行通道。2011年8月份,我國對歐盟的出口增速同比持平,環比僅為-2.6%,低於2000年以來5%的平均水平。前8個月,我國對歐盟的出口同比增長18.5%,低於2000年以來23.9%的平均增速。

而事實上,歐債危機的影響還不只如此。據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分析,一方面,歐洲債務危機沖擊向實體經濟領域的釋放需要一個過程,通過貿易領域向我國傳導存在時滯;另一方面,日本的災後重建和對新興經濟體貿易的高速擴張彌補了歐洲需求萎縮留下的外需短板,因而,歐債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目前尚未完全體現。

可以預計,在債務危機的沖擊下,歐元區核心國家復甦減速幾成定局。諸建芳認為,我國對歐出口在總出口中的佔比高達20%,根據歐元區領先指標OECD的走勢及其與我國出口增速的判斷,未來我國外需必將承受更大的壓力。

2. 美國迫使人民幣升值究竟為了什麼

一是減輕美國外債負擔、二是幫助美國走出經濟困境、三是有利美國利益。 當然,最關鍵的是能遏制中國快速發展的趨勢,其用心之險惡路人皆知!!!v 美百餘議員聯名施壓人民幣匯率 情況緊#急 本報記者從內部消息人士處獲悉,美國紐約州參議員查爾斯·舒默將於3月16日公布升級版「舒默議案」,並啟動立法程序,再度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向中國施壓。 舒默在2005年第一次提出該議案,他當時威脅,如果人民幣不升值,那麼所有進入美國的中國商品將被加征27.5%的匯率稅。 「舒默議案」卷土重來,進一步推高了美國各界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論調。 3月12日,美國經濟研究所舉行了一場題為「匯率操縱,美國應如何回應?」的人民幣匯率研討會。研討會匯集了美國許多工會領袖和主流經濟學家,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伯格斯登與鋼鐵工人協會主席當天同台抨擊人民幣匯率。 參加這次研討會的北京高鵬律師事務所律師余盛興告訴記者:「研討會觀點一邊倒,變成了人民幣匯率『批/斗//會』。」 舒默當天也參與了討論,他就是在會後首次透露了近日將啟動升級版「舒默議案」的消息。 此前一天,3月1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進出口銀行年會上發表貿易政策講話時,要求人民幣進一步向「以市場為導向的匯率機制」過渡。 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甚至跨越了黨派界限。 美國公平貨幣聯盟主席/布/魯此前向本報透露,國會議員准備聯袂致信總/統,敦促其就匯率問題向中國施/壓。3月14日,他進一步向記者介紹說,請願信將由參眾兩院上百名議員聯合簽署,「這是一個得到跨/黨/派支持的,空前全面的針對人民幣匯率問題的葯方」。 有分析人士認為,一個「反人民幣」的官、產、學聯盟已經在華盛頓結成。美國財經媒體Market Watch近日寫道:「反人民幣分子聞到了血//腥/的味/道。」 面對美方咄咄逼人的態勢,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4日嚴正警告,強制別國調整自身貨幣匯率的做法「不利於匯率改革」。 美方上一輪逼宮人民幣匯率從2003年開始,到2005年結束。2005年,「舒默議案」雖然立法失敗,但中國也承諾實施人民幣匯率改革。改革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升了17%,同期美國對華出口增加了30%。 余盛興提請記者注意,「中國這次面對的情況比上次更緊急。」他說,上一輪逼宮前後持續了兩年時間,但考慮到今年的中選,中國這次可能只有六個月反應時間。上一輪共和黨總統小布希在緩和矛盾上起了重要作用,但民主黨總統奧巴馬近來施壓人民幣匯率的立場明顯。 不過,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院副教授陸前進告訴記者,匯率改革進度最終由中國經濟情況決定,「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逐步完善的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

3. 歐債危機如何影響中國貨幣政策

希獵主權債務危機爆發至今快半年,它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不斷顯現出來。 有的觀點認為,這場危機對中國的影響非食有限,但筆者認為歐洲主權猜務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需要我國監管部門注意。一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導致人民幣「被升值」。最近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沖擊下,避險資金紛紛轉向美元資產,美元指數先後突破85、86和87,美元對歐元、英鎊、澳元和瑞郎等貨幣紛紛升值。隨著美元走強,人民幣也跟著升值。從1月4日到5月28日,人民幣對歐元匯率升值達到15.9%;同期人民幣對英鎊升值了10.7%。在不到半年時間內,人民幣已經因歐洲債務危機而對主要非美貨幣出現較大幅度的升值。人民幣「被升值」還將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調整。

二是影響中國對歐洲國家出口。盡管中國對希獵、西斑牙等國的出口童不大,但由於人民幣升值幅度較大,中國出口到歐洲的產品價格競爭力將出現下降。如果出口企業用歐元和英鎊收匯,則面臨較大的匯率風險。此外,、由於歐系貨幣貶值,歐盟對中國動出口將會增加,中國的貧易盈餘還可能會繼緣下滑。

三是隨著人民幣對非美貨幣升值,投機資本流入可能增加。實際上,以前我們關心的是人民幣對美元有升位預期,美元投機資本流入賭人民幣升值,「熱錢」流入琳加。但筆者認為.現在人民幣對歐元和英鎊升值,歐元和英鎊投機資本流入同樣可以獲得人民幣升值的好處。因此防範熱錢的流入,不應該只關注美元資產的流入,也要防範走弱貨幣如歐元和英鎊等資產的流入。

四是外匯儲備縮水問題。盡管不清楚歐元和英鎊資產在我國外匯資產中所佔比例有多高,但歐元和英鎊貶值,將使以美元計價的外匯儲備出現縮水。最近國家外匯管理局就外電報道「中國外管局正在評估所持歐元債券」予以否定,表示對歐本區克服債務危機充滿信心,也是對歐元貨幣的一種支持。但筆者認為我國防範外匯資產的縮水問題,必須採取動態的資產管理模式,外匯資產時管理不僅需要關注投資的收益,也要關注匯率變動帶來的資產價值變化,以保證外匯資產的保值增值。
五是歐債危機影響全球經濟復甦進程,對中國的外需和宏觀經濟政策退出影響較大。盡管希獵、西班牙等「歐洲五豬」在歐洲的經濟影響力不大,但目前來看,這場危機已經影響了其他歐洲國家的經濟恢復步伐二歐盟各國不僅提出了巨頂的援助計劃,還勒緊腰帶准備縮減本國的財政赤字。歐債危機增加了全球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歐洲國家經濟恢復增長將面臨更大的挑戰。歐盟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外需短期內繼續承壓。由於主權債務風險仍然存在蔓延的可能性,筆者認為我國央行貨幣政策的退出也將面臨挑戰。《作有是復旦大學國際金觸系副教授 陸前進)

4. 歐債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第一:影響世界經濟回暖。
二:中國出口影響,

5. 如何反止美國律師事務所調查

美百餘議員聯名施壓人民幣匯率 情況緊#急

本報記者從內部消息人士處獲悉,美國紐約州參議員查爾斯·舒默將於3月16日公布升級版「舒默議案」,並啟動立法程序,再度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向中國施壓。

舒默在2005年第一次提出該議案,他當時威脅,如果人民幣不升值,那麼所有進入美國的中國商品將被加征27.5%的匯率稅。

「舒默議案」卷土重來,進一步推高了美國各界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論調。

3月12日,美國經濟研究所舉行了一場題為「匯率操縱,美國應如何回應?」的人民幣匯率研討會。研討會匯集了美國許多工會領袖和主流經濟學家,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伯格斯登與鋼鐵工人協會主席當天同台抨擊人民幣匯率。

參加這次研討會的北京高鵬律師事務所律師余盛興告訴記者:「研討會觀點一邊倒,變成了人民幣匯率『批/斗//會』。」

舒默當天也參與了討論,他就是在會後首次透露了近日將啟動升級版「舒默議案」的消息。

此前一天,3月1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進出口銀行年會上發表貿易政策講話時,要求人民幣進一步向「以市場為導向的匯率機制」過渡。

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甚至跨越了黨派界限。

美國公平貨幣聯盟主席/布/魯此前向本報透露,國會議員准備聯袂致信總/統,敦促其就匯率問題向中國施/壓。3月14日,他進一步向記者介紹說,請願信將由參眾兩院上百名議員聯合簽署,「這是一個得到跨/黨/派支持的,空前全面的針對人民幣匯率問題的葯方」。

有分析人士認為,一個「反人民幣」的官、產、學聯盟已經在華盛頓結成。美國財經媒體Market Watch近日寫道:「反人民幣分子聞到了血//腥/的味/道。」

面對美方咄咄逼人的態勢,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4日嚴正警告,強制別國調整自身貨幣匯率的做法「不利於匯率改革」。

美方上一輪逼宮人民幣匯率從2003年開始,到2005年結束。2005年,「舒默議案」雖然立法失敗,但中國也承諾實施人民幣匯率改革。改革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升了17%,同期美國對華出口增加了30%。

余盛興提請記者注意,「中國這次面對的情況比上次更緊急。」他說,上一輪逼宮前後持續了兩年時間,但考慮到今年的中選,中國這次可能只有六個月反應時間。上一輪共和黨總統小布希在緩和矛盾上起了重要作用,但民主黨總統奧巴馬近來施壓人民幣匯率的立場明顯。

不過,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院副教授陸前進告訴記者,匯率改革進度最終由中國經濟情況決定,「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逐步完善的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
補充:
一是減輕美國外債負擔、二是幫助美國走出經濟困境、三是有利美國利益。

當然,最關鍵的是能遏制中國快速發展的趨勢,其用心之險惡路人皆知!!!

6. 美國迫使人民幣升值究竟為了什麼

對於美國強壓人民幣升值的真正原因,我認為,美國迫使人民幣匯率升值和浮動,旨在全面控制中國金融貨幣體系,旨在遏制中國快速持續穩定之經濟增長,旨在遏制人民幣成為區域性國際貨幣。這是美國的國家戰略,是公開的秘密和陽謀。美國國務院、頂級高官、主流媒體多次宣稱:今日遏制中國崛起之主要戰場只有兩個,一是全球能源(主要是石油)戰場,一是金融戰場(先將你完全納入美國主導的全球資金流動體系)。白紙黑字,清楚絕倫。美國不是不允許其他國家發展和增長,而是不允許其他國家凌駕於美國之上。其他國家的發展和增長必須納入美元本位制體系,要受美國的掌控。 我們來做個總結權衡下人民幣升值的利弊,我們來看下人民幣升值後中國所面臨的各種復雜問題。 1、中國出口產業受到沖擊,就業人口減少,經濟增長受到制約。 2、造成美元繼續貶值,中國外匯儲備損失大。 3、美元貶值世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中國在經濟滑坡的時候還要承受輸入性通脹的痛苦。 4、在人民幣升值之後,熱錢在人民幣投資上獲利,美國就可利用國內資產泡沫過高的時機撤出熱錢,造成中國經濟的大動盪,對中國經濟進行攻擊。 5、一旦中國經濟出現不可挽救的復雜問題,美國等就可能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提出所謂的援助,這些援助又將輔加各種強迫性條件,這是美國人最喜歡做的勾當。 6、強迫人民幣早日採用浮動匯率,盡快找到人民幣的弱點對中國經濟進行打擊。 7、利用打擊中國來緩解美國的內部矛盾,掩飾美國大資產階級以及他們造成的錯誤。 8、如果人民幣不升值,美國把人民幣問題上升為政治議題打壓中國,為貿易保護主義尋找借口,大開綠燈。

7. 如何掙銀行的錢

金融危機使全球銀行步入降息通道,中國銀行(2.49,-0.01,-0.40%)業雖擁有高利差的有利環境,但也無法走出盈利下降的困境,在如今低利率的環境下,銀行和投資者不得不開始考慮如何為自己創造更多的「紅利」。

據王女士回憶,在她與銀行「合作」的20年裡,今年的形勢最讓她擔憂,加上2009年降息預期的不斷升級,王女士覺得單純存款只會加劇自己的財富貶值。鑒於2008年銀行理財一路跑贏股市和基金,所以,王女士決定,2009年,將會密切關注銀行理財,為自己的投資加分。

銀行理財種類繁多,最主要的分類是外匯理財和人民幣理財,人民幣理財又可以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及QDII型,面對這些名目繁多的理財產品,投資者在2009年該做怎樣的選擇呢?

外匯理財:暗藏玄機

曾經是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香餑餑的外匯理財,在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洗禮後,開始變得沉寂。「零收益」、「負收益」一時間成了外匯理財的專屬名詞。如今,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打擊還沒有完全觸底,所以外匯理財的風險依然很大。2009年外匯理財市場是否能走出低迷,有專家稱,美元的表現起很大作用。

瑞銀財富管理中心的《2009年瑞銀環球展望》研究報告認為,美元的復甦將是短暫的,並認為一旦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恢復正常,弱勢歐元對歐洲經濟的提振作用顯現,美元將重新走上貶值之路。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副教授陸前進也認為,美元將短期走強中長期走軟。

加上各國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萎縮,紛紛下調利率,致使外匯理財產品收益持續下降,嚴重影響了投資者的投資熱情,讓外匯理財難有波瀾。雖然外匯理財市場如此瘡痍滿目,但是,並不是一無是處,聰明的理財者發現,外匯理財仍然有利可圖。

普益財富研究員張星說:「美元和港幣理財產品的年收益率與同期定存利率(採用中國銀行外幣存款利率)相比,優勢已大大降低,但歐元和澳元理財產品年收益率相對於同期定存利率,仍然具有一定優勢。」

中國銀行資深理財師羅毅也認為,針對2009年匯市寬幅震盪的走勢,如果投資者對市場把握准確,且有較好的技術分析能力,應該能通過銀行外匯寶交易獲取較多收益,但關鍵是要對所選擇的投資貨幣具備較好的判斷。

據調查,中國市場上2009年1月推出的外匯理財產品主要是一些短期的,以美元為主的產品。例如:上海銀行發行的金鑫系列外匯理財0903期美元1個月,該產品的投資幣種為美元,投資期限為1個月,產品的預期年收益率,普通投資者為0.35%,個人VIP客戶和單筆購買2萬美元及以上的投資者為0.45%,每個計付息周期的計息天數均按照實際天數計算,即為「實際天數/365」。

另外,北京銀行(7.33,-0.02,-0.27%)也推出了本無憂09002號美元3個月銀行間市場投資產品,產品投資幣種為美元,投資期限為3個月,起點金額為7500美元。產品募集的資金將投資於銀行間市場國債、金融債、企業債、央行票據、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銀行承兌匯票、債券回購、貨幣市場存拆放交易、信貸資產等。理財行保證客戶實現的年化收益率固定為0.9%(已扣除銀行管理費)。

人民幣理財:保持高調

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12月26日至2009年1月15日,中外銀行在中國市場發行的140款理財產品中,人民幣理財產品佔比在80%左右,明顯高於外幣理財產品。八比二的格局,切實證明了人民幣理財產品2009年在中國市場的霸主地位。

眾所周知,購買人民幣理財產品,圖的就是一個放心,2009年,牛年的好兆頭是不是也可以讓「讓人放心的人民幣理財」市場牛起來,這還要看人民幣理財產品旗下的各類型理財產品的表現。

債券理財

債券理財在2008年下半年著實火了一把,大規模的激增讓投資者買的措手不及。那時火,是因為其他理財產品不理想的收益挫傷了投資者的信心,使得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者迅速掉頭,轉向了安全的避風港——債券理財市場。

2009年,面對債券的投資價值,市場上眾說紛紜。有觀點認為,債券市場已經提前消化了央行未來降息的利好;也有觀點認為,2009年債券市場有望繼續走強,與之掛鉤的債券類產品也將從中獲益,它們的收益率仍高於銀行儲蓄存款品種。

對於債券市場2009年的整體投資價值,交行上海分行債券分析師許一覽認為,隨著CPI的持續走低,以及央行不斷出台寬松的貨幣政策,市場的收益率曲線正在不斷下移,預計2009年上半年債市仍將處於上漲通道。他建議投資者近期可以關注信用債,這些券種的收益率較高。

至於信用債的選擇,一般而言,有三個指標可供參考:收益率、流動性、違約風險。投資者應該盡量選擇收益率高,流動性好,違約風險低的產品。

目前,興業銀行推出的萬利寶定向債券型人民幣理財產品57天,在深圳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該理財產品的預期年收益率為2.60%,扣除管理費後為2.10%。收益雖然不高,但是安全性卻比較強,如果能如約實現,2.10%的收益高於銀行活期存款利率,對短線投資者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投資債市一定要注意市場風險。債市盈虧的計算比股市簡單,發行時,債券未來的現金流已經決定了,投資者的盈虧可看做是現金流在投資者之間的再分配,因此,一部分投資者收益率的提高是建立在另一部分投資者收益率下降的基礎上的。

信託理財

2009年初,銀監會發出通知,放寬貸款類信託的種種限制,這對於銀信合作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可以預計,2009年的貸款類信託在產品和收益上都值得投資者期待。

1月15日和1月16日兩天,僅建設銀行(3.83,-0.02,-0.52%)就推出了三款信託類理財產品,分別是:利得盈信託貸款型定2009年第1期理財產品1年,建行財富信託貸款類2009年第1期理財產品159天,利得盈信託貸款型定2009年第2期理財產品246天。這三款產品的推出,給想要選擇信託貸款類產品的投資者給予了足夠的選擇空間。建行的相關負責人稱,這三款產品都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

除此之外,票據類信託也是2009年的明星選手,雖然收益率不高,但是高於銀行存款利率和相對的穩健性,仍然是賣點吸引著廣大的投資者。

當然,由於信託產品可投資范圍廣泛,涉足資本、貨幣和實業等多個市場,因此,投資者在選擇時一定要非常謹慎,從而控制風險。選擇信譽好的信託公司至關重要。專家建議,考慮一個信託產品是否值得投資時,很重要一點是要看推出它的是哪家公司。對投資者來說,要選擇資金實力強、誠信度高、資產狀況良好、人員素質高和歷史業績好的信託公司。

其次,要選適合自己的產品。目前信託公司推出的信託產品大部分為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即事先確定信託資金的具體投向。選擇信託時就要看投資項目的好壞,項目運作過程中現金流是否穩定可靠,項目投產後是否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銷路等。這些因素與投資者投資的本金及收益是否能夠到期按時償還有很大關系。

最後,看產品的擔保措施是否完備。很多公司為了以防萬一,往往都是採取雙重甚至三重擔保措施,以提高信託產品的信用等級。具備銀行擔保、銀行承諾回購或銀行承諾後續貸款的項目安全系數最高,但收益就相對更低一些。

掛鉤型理財

在所有的銀行理財產品中,掛鉤型理財產品的結構最為復雜。在過去的兩年,掛鉤型理財產品大多掛鉤房市、石油、農產品(7.91,-0.09,-1.12%)等大宗商品,在這些商品鼎盛時期,確實為投資者帶來了理想的收益,後來由於金融危機襲擊,落得賠錢多,賺錢少,被投資者評為最有「忽悠」精神的理財產品。

時間跨入2009年,掛鉤型理財市場也出現了變化,各大銀行的理財設計師費勁心思在掛鉤理財產品上想有所作為,以挽回掛鉤產品的聲譽,以免再出現網路熱炒的「2007年底陳先生投10萬元,至2008年底收益僅36.9元的笑劇」。

目前面世的掛鉤型理財產品,也是在復制穩健、保本的模式,盡量用不賠錢來贏取投資者的青睞。掛鉤股市、房市的產品數量出現大幅減少,單一掛鉤由於風險性大,更是基本退出市場,多元化掛鉤仍然是掛鉤產品的主旋律。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結構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劍鋒建議:「在選擇掛鉤商品市場的理財產品時,一定要對掛鉤標的的價格走勢有所判斷,同時產品期限是投資者選擇該類產品時首先要考慮的,期限最好為3~6個月,不易過長。」

QDII理財

QDII理財產品的設計可謂是理財產品里的一個負面角色,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QDII就開始遭受冷遇,越來越少的銀行會推出該類理財產品。

2009年,除了花旗銀行勇敢的推出了一款五年期QDII產品之外,其餘的銀行均沒有動作。對於此理財產品,多數理財專家建議,在銀行的理財設計師沒有對其進行完善之前,不碰最好。

穩健、保本依然是主打

悉數中國市場今年的銀行理財產品,我們發現,穩健、保本依然是主打。雖說銀行理財在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機沖擊,損失不小,尤其是高風險、高回報類理財產品,諸如外匯理財、結構性理財、等等。但是,2009年降息預期的升溫,還是給銀行理財產品市場吹起了陣陣暖風。

對於理財市場的理性思考,使得銀行在設計產品,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上都更趨於成熟。中國銀行個人金融部總裁岳毅稱,2008年由於實行信貸緊縮,大部分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都和信貸資產、票據等產品掛鉤,而2009年信貸限製取消後,銀行推出理財產品的動力也將發生改變。

不過,在他看來,各行推出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數量和品種並不會比2008年少。他認為,2009年各家銀行理財產品還是會集中在一些央票、中期票據、短融資等產品上,開發空間很大。

據記者了解,1月9日至15日,新發行產品中,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市場佔比為32.4%;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市場佔比為14.7%;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市場佔比為52.9%。其中,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主要是以信貸和票據資產為主,基調仍然是穩健、保本,並沒有新的創新和突破。

普益財富也對近期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和收益情況進行了統計,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外幣理財產品的比重將進一步降低;穩健收益型理財產品依然是熱點;短期理財產品繼續占據主導地位。

從各大銀行近期推出的理財產品情況來看,2009年的銀行理財市場彷彿將延續2008年下半年市場走勢,債券和貨幣市場類、信貸與票據資產類理財產品仍然是兩大主要投資方向。至於降息預期的影響會不會讓高收益、高回報產品抬頭,各大銀行至今未有回應。

8. 通貨膨脹稅的理論研究

國家統計局2011年2月15日公布了1月份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4.9%,PPI同比上漲6.6%,雖比市場預期有所下降,但有專家指出,由於持續的氣候乾旱異常,出現民工荒,人力成本上漲,以及全球經濟逐步復甦,能源價格可能恢復上漲,當下支持物價上漲的基礎仍在,潛在通脹風險因素仍未消除。通貨膨脹上升,貨幣面臨縮水的風險。
上海證券報發表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陸前進文章表示,實際上,通貨膨脹也是一種稅收,物價上漲,貨幣購買力下降,相當於對貨幣持有者徵收一定量的稅收。貨幣學派的大師弗里德曼早在1953年就強調「通貨膨脹稅指當政府增發紙幣並導致一般物價水平上升時,微觀經濟單位個體所持有的紙幣貶值,就如同政府對持有紙幣者徵收了稅收。」通貨膨脹通過影響實際貨幣余額購買力,而使現金持有者所遭受的資本損失。
通常普通民眾並不把通貨膨脹看作是自己貨幣財富的稅收,甚至對通貨膨脹稅的一些成本也並不清楚。一些國家政府財政赤字就是通過貨幣發行來融通,貨幣發行增加,價格水平上漲,則貨幣的購買力下降,相當於對貨幣持有者徵收了稅收,稅基是實際貨幣余額,稅率就是通貨膨脹率。
通貨膨脹稅和普通的政府稅收有相似的特點,相當於對老百姓的貨幣財富收入徵收了一筆稅,使得老百姓福利水平下降,但與普通稅收又有所不同,後者指政府可以調節稅率,實現財富的重新分配,追求效率公平,而通貨膨脹稅是由於物價水平上漲給老百姓帶來的損失,扭曲了收入分配結構,需要政府採取一定的政策手段進行控制。
從貨幣數量論來看,當中央銀行採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時,在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況下,增加貨幣供應量可以促進經濟增長,但通貨膨脹也會隨之上升。貨幣供給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是雙重的,一是促進經濟的增長;二是可能導致物價水平上升。這裡面面臨的一個問題是貨幣增長過快是否導致高通脹?這是人們關心的問題。
從理論層面來看,貨幣增長率=經濟增長率+通貨膨脹率+實際貨幣余額增長率,也就是說,貨幣增長率可以有三部分來吸收,一是滿足經濟增長的貨幣需求,這部分貨幣最終被產出的增加所吸收;二是被物價水平上漲所吸收;三是居民手中實際貨幣余額增長(剔除掉物價變動),這裡面就涉及貨幣發行和通貨膨脹稅的關系問題。
貨幣發行獲得的收入是鑄幣稅,一國政府可以通過新發行貨幣去購買商品和非貨幣性資產而獲取的實際收益,因此貨幣當局總是可以增加貨幣供給提高貨幣鑄幣稅,貨幣發行的越多,獲得的鑄幣稅也就越多。
實際上,貨幣發行的鑄幣稅和通貨膨脹稅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如下等式表達:貨幣發行鑄幣稅=經濟增長貨幣稅+通貨膨脹稅+實際貨幣余額的變動。因此鑄幣稅和通貨膨脹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從經濟學的意義來看,鑄幣稅是指由於政府擁有發鈔的壟斷權而獲得的收益,它是用一定時期內政府貨幣創造的購買力來度量,等於名義貨幣增長率乘以實際貨幣余額。
文章認為,通貨膨脹稅是指由於通貨膨脹導致貨幣持有者的資本損失,通貨膨脹稅等於通貨膨脹率乘以實際貨幣余額,實際上是對實際貨幣余額徵收的一種稅收。如果考慮到經濟增長,鑄幣稅中還包括經濟增長貨幣稅,主要是滿足經濟增長的貨幣需要,等於經濟增長率乘以實際貨幣余額。早在1971年,諾貝爾經濟學家獲得者蒙代爾教授就區分了經濟增長貨幣稅(貨幣增長滿足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稅(貨幣增長超過實際經濟增長),也反映了貨幣增長的雙重效應。
實際上,經濟增長貨幣稅、通貨膨脹稅和實際貨幣余額變動這三者之間可以相互轉化,隨著通貨膨脹率上升,持有貨幣的機會成本上升,私人部門對實際貨幣余額的需求會下降,通貨膨脹率和實際貨幣余額的變動方向相反;同樣在一定貨幣增長速度的情況下,經濟增長較快,價格水平上漲也會相對較慢。在經濟增長條件下,鑄幣稅收入通常要超過通脹稅收入,也就是說,在經濟增長的經濟體中,鑄幣稅最大化的通貨膨脹率要比滯漲經濟下的通貨膨脹率要低,這也反映了鑄幣稅和通貨膨脹稅之間的關系。
當然如果社會公眾持有的實際貨幣余額不變,在經濟增長緩慢的情況下,鑄幣稅幾乎等於通貨膨脹稅,意味著貨幣供給增加全部導致物價水平的上升,貨幣增長的速度等於通貨膨脹率,貨幣供給沒有帶來經濟增長,全部轉化為通貨膨脹,貨幣政策的效果較弱,這時候通貨膨脹稅達到最大。
通常兩種情況導致較高的貨幣發行,一種是主動;一種是被動。在被動的情況下,貨幣發行較高主要是由於經濟增長迅速,貨幣當局需要注入大量貨幣滿足市場需求,有利於促進經濟增長,但這不一定導致較高的通貨膨脹稅。而在主動的情況下,貨幣發行被作為一種收入工具在使用,尤其在一些高赤字的國家更是如此,政府希望通過貨幣發行獲得更多的通貨膨脹稅,融通財政赤字。
鑄幣稅和通貨膨脹稅是一種隱形的間接稅收,政府能夠從貨幣發行和通貨膨脹中獲得資源,正因為如此,很多國家都通過鑄幣稅、通貨膨脹稅融資,美國和日本的量化寬松政策實際上就是財政赤字的貨幣化,貨幣供給增加主要是刺激經濟復甦,在經濟復甦緩慢的情況下,雖然通脹水平較低,但是實際貨幣余額水平大幅度增加,這也是量化寬松政策下沒有出現高通脹的原因,不過,潛在的通貨膨脹風險仍然較大,一旦經濟恢復加快,貨幣流通加快,通貨膨脹將會抬頭,通貨膨脹稅也會上升,這也是市場對量化寬松政策擔憂所在。
前一階段,市場都在熱議中國貨幣超發問題,從理論上來講,政府可以通過印製鈔票來滿足不斷增長的源於實際交易余額的貨幣需求,促進經濟增長。也就是說,在經濟增長的經濟體中,貨幣完全被經濟增長所吸收,通貨膨脹水平較低。但另一方面,隨著經濟增長,總需求上升,物價水平也會隨之上升。也就是說,貨幣增加帶來經濟增長的同時,也會帶來通貨膨脹,這也是人們擔心的問題。
中國面臨的通貨膨脹壓力在上升。盡管1月份公布的CPI低於預期,但是防通脹仍然是貨幣政策的一項重要任務。通貨膨脹是對實際貨幣余額徵收的一種稅收,如果通貨膨脹率繼續上升,持有貨幣的機會成本上升,為了逃避通貨膨脹稅,私人部門通常對實際貨幣余額的需求會下降,會出現其他資產對貨幣替代的現象,對其他投資品需求會上升,進一此外,通貨膨脹稅的社會成本還表現在收入和財富的轉移,通貨膨脹稅對不同群體的影響是不同的,導致強制性財富的重新分配,扭曲收入分配結構。通貨膨脹對債務人有利,對債權人不利,債務人更願意借款,因為借款的實際利率下降,而債權人將面臨損失。對固定工資的人不利,對浮動工資的人有利,浮動工資會隨著通貨膨脹的上升而提高工資,固定工資的人必須承擔通貨膨脹的損失。
通貨膨脹對資產持有者的影響也是不同的,持有能夠保值增值的資產,如黃金和房地產等,不但能夠減少損失,還可能獲得資產收益。如果你持有的是金融資產,則金融資產的收益率必須要超過通貨膨脹率,才能夠獲得收益,持有固定收益的金融資產可能會不合算,浮動利率的資產可能會彌補通貨膨脹的損失。也就是說,有些人難以逃避通貨膨脹稅,而有些人可以通過提高貨幣收入抵消通貨膨脹稅的侵蝕,財富的分配也會扭曲。
2011年的宏觀經濟政策是要穩增長、防通脹。保持一定速度的經濟增長,需要一定的貨幣供給,但是貨幣供給增加會伴隨通貨膨脹預期的上升,通貨膨脹壓力會增加。如何不讓老百姓的錢「毛」了,防範通貨膨脹稅的侵蝕,文章認為:
一是要遏制流動性的過度增長,使得貨幣信貸逐步回歸常態,防止貨幣信貸過度擴張帶來通貨膨脹的上漲,既要保證貨幣供給能夠滿足經濟增長的需要,又要防止貨幣過度擴張引發較高的通貨膨脹風險,遏制經濟增長中的通貨膨脹稅上升。央行已連續5次上調法定準備金率,3次上調存貸款利率,貨幣信貸得到有效遏制,貨幣收縮意在控制通貨膨脹。
二是要促使投放的貨幣進入實體經濟,促進總需求增加,貨幣增加要帶來實際產出的增加。在一定貨幣增長速度的情況下,實際產出和通貨膨脹是反向變化的,實際產出增加的快,通貨膨脹上升的就慢;相反,實際產出增加的慢,通貨膨脹上升的就快,通貨膨脹稅增加,老百姓的社會福利將下降。要重點支持「三農」、國家水利建設,以及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保障人們生活必需品的供給。
三是針對物價水平上升,要逐步提高利率,遏制通貨膨脹上升,扭轉利率結構不合理的現象,使得實際利率為正,彌補通貨膨脹稅給貨幣持有者帶來的損失。
步推動價格水平上漲。

9. 出口企業如何應對本幣升值

陸前進人民幣對美元昨日「破七」,本幣升值速度加快,對國內出口企業的影響較大,我國的出口型行業中紡織、服裝、玩具、傢具、家電、皮鞋、化工、電子機械製造業等是受影響最大的行業,甚至一些行業將面臨虧損和破產的風險。
目前人民幣升值的內外因素仍然存在,主要包括國際貿易持續順差、美元不斷走軟、美聯儲利率下調和美元持續貶值導致投機資本流入增加、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不斷強化,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人民幣匯率屢創新高。筆者認為,出口企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減少人民幣不斷升值過程中的部分損失。
首先是減少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貨款的匯兌損失。一是出口企業應加快回收貨款,縮短貨款回收期。可以採取提前收匯或預收貨款的方式,盡早收回資金,迅速結匯。二是出口商品可改用人民幣計價結算,避免匯率變動導致的損失,或者採取幣值穩定或有升值趨勢的貨幣計價如歐元。三是通過貿易融資的方式減少損失。如出口企業可以通過出口押匯和出口貼現等方式提前獲得出口款項,避免將來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收益風險。但值得指出的是,如果銀行考慮到人民幣升值條件下出口押匯或出口貼現導致的成本上升,它會提高利息或收費標准,則出口企業很難轉嫁損失或自己承擔部分損失。四是利用遠期結售匯來規避匯率風險。但遠期結售匯能否規避匯率風險,依賴於確定的匯率對出口企業是否有利,這取決於銀行對將來匯率變動的預期。如果預期升值的幅度小於實際升值的幅度,則確定的遠期結售匯匯率對出口企業可能有利;如果預期升值的幅度大於實際升值的幅度,則對出口企業不利。五是在簽訂出口訂單時,提前簽訂美元和人民幣的匯率變動的損失分擔問題。在簽訂出口合同時,出口商可以事先約定匯率變動引起損失的分擔比例,使得損失風險雙方共擔。六是加強對外匯賬戶的余額管理,使得外匯賬戶的余額達到最優化,減少過多外匯余額導致的匯兌損失,從而使得收益達到最大化。
其次是通過需求轉換來增加對出口企業產品的需求,減少匯兌損失。出口企業如果出口減少,可以通過擴大內需來彌補。人民幣升值,出口企業的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會上升,出口商品的數量可能會減少。這樣企業可以通過轉向內需為自己的產品尋求出路,這可以避免人民幣匯率變動對產品價格的影響。目前我國經濟增長較快,內需不斷擴大,政府也在積極提倡拉動內需,外需向內需的轉變是很多出口企業的一種戰略選擇。出口企業還可以考慮把向美國出口的商品轉向歐洲或日本等國家。最近美元一直疲軟,盡管人民幣升值,但是由於美元對歐元和日元的貶值幅度大於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因此人民幣對歐元和日元還是貶值的。如果出口商能夠把向美國出口的商品轉向出口歐洲和日本等國家,則能夠減少損失。
其三是通過價格談判,減少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損失。出口企業可以通過和進口商的談判,相應提高出口產品的價格。人民幣升值,無疑會加大出口企業的成本。因此國內出口商應通過加強和外商談判,獲取更高的出口商品價格。談判的結果依賴於出口商品是「買方市場」還是「賣方市場」。如果是「賣方市場」,則有利於出口商,可能獲得一個較高的談判價格;如果是「買方市場」,則在談判中,出口商將處於劣勢,損失很難轉移出去。企業在簽訂出口合同時,應該考慮到人民幣升值的因素,適當提高出口商品的價格。一些出口企業的合同可能要簽到年底或明年的,必須考慮到人民幣升值導致的貨款損失,可以通過談判,適當提高將來出口商品的價格。
其四是企業應通過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出口企業可以提高勞動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人民幣升值會消減出口企業的利潤,如何彌補這一塊,可以通過挖掘潛力,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來消除人民幣升值的不利影響。同時,提高產品升級,生產附加值高的產品。出口企業應該加速產品升級和更新換代,強化自主創新,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出口商品的國外價格,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以彌補人民幣升值導致的利潤下降。
總之,筆者認為上述的前三種方法只是出口企業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減少損失的權宜之計,短期內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可能會升值到一個新的水平,出口企業必須通過挖掘自身潛力,降低生產成本,增強自主創新的能力,提升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作者系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副教授)

10. 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外要升值與貶值,它們怎樣實行

呵呵,人民幣的價值對外價值的體現是他的匯率,現在國際上的貨幣體系是牙買加協議,也就是說是浮動匯率,目前我們國家實行的是一攬子貨幣政策,根據其他貨幣的價值而調整自己的匯率。在以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時候,也就是固定匯率的時候,是幾個國家的協定來決定貨幣的價值,也就是你說的拍板子決定了。一個國家控制不了自己國家的貨幣,一般不會出現這個情況,也只有一些小的國家使用的是美元化,也就是沒有自己的貨幣。
關鍵要弄懂,是不是中國政府說6元換一美元就換6元人民幣換一美圓 8元人民幣換一美圓就8元人民幣換一美圓。那其他與中國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就不反對或者影響得了中國的貨幣政策嗎?
這個情況是現在各個國家的匯率基本上是跟美元掛鉤的,如果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發生變化,他們跟人民幣的匯率也會發生變化,這就需要國家之間的協定了。。

熱點內容
中南大學mpa招生簡章 發布:2024-05-20 07:23:13 瀏覽:502
武漢大學教授魯小俊講座 發布:2024-05-20 06:53:17 瀏覽:881
西南大學考研好考么 發布:2024-05-20 06:03:56 瀏覽:920
交換大學生 發布:2024-05-20 06:03:45 瀏覽:450
731號前拿到畢業證函授本科 發布:2024-05-20 05:53:23 瀏覽:447
湖大招收博士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4-05-20 05:53:20 瀏覽:575
中北大學2014年畢業生名單 發布:2024-05-20 05:49:18 瀏覽:814
美國公立大學教師工資來源 發布:2024-05-20 05:48:45 瀏覽:5
地質學研究生復試導師常問問題 發布:2024-05-20 05:35:36 瀏覽:758
大學英語三作業答案 發布:2024-05-20 05:29:12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