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博士導師
㈠ 博導會不會帶碩士生
顯然博導會帶碩士生,而且一般都是帶的,但是一般博導很多兼任行政職務都很忙,很大一部分都是掛名在博導名下的,有的博導博士生可能都很難見幾面,博導都是指定自己團隊裡面的有些老師作為副博導專門負責有些博士生的培養,而碩士一般更是有指定的導師甚至該博導的部分博士生來負責具體培養事宜。
現在擴招後每個導師帶的碩士都很多,一般博導即使要關注也關注自己帶的博士比較多一點,親自指點帶的碩士機會不大,從這點來說可能還沒評上博導只能帶碩士的碩導可能更重視自己帶的碩士一些。
拓展資料:
博士生導師應是本學科學術造詣較深的教學科研人員,其學術水平在國內本學科領域內處於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般為教授職稱,也有特別優秀的副教授、講師擔任博士生導師。有培養研究生經驗,至少培養過兩屆碩士研究生。
能堅持正常工作,擔負實際指導博士生的責任。有協助本人指導博士生的學術隊伍,培養的研究生質量較好。有課程教學經歷,承擔過或正在承擔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或碩士生課程。對年輕的教授(1972年以後大學畢業)申請擔任博士生導師,除具備上述條件外,一般應具博士學位。至少培養過一屆碩士研究生或在國內外協助指導過博士生的學位論文。
具體要求
近五年來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不少於8篇(第一作者或本人指導的研究生為第一作者)或正式出版過學術專著。所發表的論文或專著曾被同行多次引用或曾獲得過省、部級二等獎以上的獎勵。
目前承擔有國家或部(省)級的重點科研項目或攻關項目,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或其他有重要價值的研究項目,在研的經費不少於3萬元(個別基礎研究項目不少於1.5萬元)。
近五年來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不少於5篇(第一作者或本人指導的研究生為第一作者),或正式出版過學術專著,或有重要的技術成果發表的論文或專著曾被同行多次引用或曾獲得過省,部級二等獎以上的獎勵,獲省部或國家級成果登記2項或發明專利(授權)2項。
目前承擔國家或部(省)級的重點科研項目或攻關項目,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或其他具有重要價值的研究項目,在研的經費不少於6萬元。
㈡ 博士生導師大還是教授大
博士生導師和教授是不同的,無法比較,博士生導師職業,教授是教師職稱。
博士生導師應是本學科學術造詣較深的教學科研人員,其學術水平在國內本學科領域內處於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般為教授職稱,也有特別優秀的副教授、講師擔任博士生導師。有培養研究生經驗,至少培養過兩屆碩士研究生。
博士生導師能堅持正常工作,擔負實際指導博士生的責任。有協助本人指導博士生的學術隊伍,培養的研究生質量較好。
博士生導師有課程教學經歷,承擔過或正在承擔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或碩士生課程。對年輕的教授申請擔任博士生導師,除具備上述條件外,一般應具博士學位。至少培養過一屆碩士研究生或在國內外協助指導過博士生的學位論文。
教授為大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中文的教授兩字則源於「傳教授業」的字義,是中國古代就使用的學官名稱,在中國漢代、唐代的大學中都設此職位。這個詞語與英文沒有關聯。日語中則與中文同用「教授」來稱呼大學中的老師。
(2)凌晨的博士導師擴展閱讀
1、教授為大學教師職務的最高級別,教授只是職稱系列中的最高級(正高),並沒有行政級別的規定。但「官本位」的思想下,總是有意無意地以官員做參照。比如,規定院士享受副省級醫療待遇、教授享受廳級住房標准等。
2、博士生導師簡稱博導,一般是本學科、專業的學術帶頭人,是本學科內學術造詣深、學術水平領先的教授、研究員或者相當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我國自實行學位制度以來,高校一直實行嚴格的博士生指導老師選聘制度。
由於博士生導師是在教授的基礎上選聘的,很多單位為表示尊重,也給予了「博導」高於教授的特別待遇。這樣就在事實形成了在教授之上的又一個階層――「博導」。久而久之,「博導」除了代表一個人在學術上的造詣外,更成了一種很高的榮譽。但博導也沒有行政級別。
㈢ 博導是什麼
「博士生導師」即「博導」是一個對指導博士生的教師的中國化稱呼。在中國,不管是做行政的還是做教師的,大多希望自己當了教授(或研究員)以後能夠過把「博導」癮,也不管自己有沒有真正的學問以及能否真正指導學生。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博導」已經越來越成為比教授更牛的稱呼,有著更好的待遇,不管是校內的福利待遇還是校外的公開招聘,「博導」似乎成了高於教授的一級「偽職稱」。可以說,「博導」已經越來越從一種學術稱呼上升為榮譽稱號,似乎越來越神聖化。這是中國特色?還是走向誤區?! 在美國,沒有「博導」這一稱謂,他們把中國所謂的「博導」都稱之為「指導博士生的教授」(professor supervising doctoral students),教授一般分為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和正教授(full professor),通常一個人博士畢業並且成果較好的話就可以申請到助理教授,也就具備了指導博士生的資格。指導博士生的教授必須要有成果發表,不同大學要求不一,就我所在的UMKC而言,每年必須至少發表論文2篇,從助理教授到副教授5-7年間達不到考核要求,就不能晉升,也就無緣於終身教授(Tenure),並且意味著必須走人!就是晉升為終身教授的,如果沒有成果發表也不能指導博士生。因此,在美國大學當博士生指導教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擁有博士學位,二是不斷創造新成果。並且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做指導博士生的教授只是一種考核的指標,沒有任何與之相關的特殊待遇。 也許有人認為,在中國,博導稱呼的神聖化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表徵,我個人非常贊同對知識和人才的尊重,這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明和進步的表現。但這種神聖化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弊端,使不少人忘記了博導應有的責任和義務----指導博士生!所以我認為,目前中國必須盡快走出誤區,給博導稱呼去聖化,還其學術的本來面目!而作為第一步,必須淡化職稱職務門檻,強化學歷要求,更為重要的是要有不斷創新的高水平成果問世!當然,作為博導,還必須有足夠的時間和熱情給予博士生適切地指導!
㈣ 考博士如何找導師啊
首先選擇學校,然後查查相關專業的導師情況,選擇一位自己想跟的導師。一般學校網站都會有專業方面的導師的信息和聯系方式,可以查查。如果找不到,可以和學校研招辦聯系,要到該導師的聯系方式。然後直接和導師聯系就可以了。
每個博士生導師手裡的名額很有限,所以報考博士前必須先跟你要報考的老師聯系,看他手裡是否還有名額,一般來說導師不想要你他是不會讓你報名的,事先給導師打個電話或發個E-mail(網站上一般都會有聯系地址),介紹一下你的情況。
特別你碩士階段研究的方向和取得的成績,並表示你願意成為他的學生並努力工作。要了解他的基本學術觀點和學術著作。以免導師提起他的著作時,我們一無所知。盡量多了解他的論著,也為以後的考試做打算。
多種聯系方式並用。比如說第一次打電話老師記住你的名字了,第二次很可能就忘了。那我覺得還可以寫e-mail,還可以寫寫信,傳統的聯系方式或許更能打動導師
真誠和決心。在導師面前,你可能是一個陌生人,那麼陌生人的真誠能打動一個人的心。有些問題和想法不妨實話實說。還有就是表明決心很重要。
(4)凌晨的博士導師擴展閱讀:
考博士選擇導師的注意事項:
看導師的職稱:
一般的研究生導師都是教授級別或者正高級工程師,因為這些職稱的導師都會在外面接項目的,跟著這樣的導師,才能跟著導師做項目,才能真正學到東西。學東西只有在實際操作中才能學到真正的東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如果是副教授或者是一些老師的話建議大家不要選,因為他們都只是在學校任教不會跟一些公司有一些合作的,大家只能學習一些理論性的知識,而實際的經驗是學不到的。還有如果是高官的話也可以選,比如學院院長或者書記,他們一般都是在行政上比較忙。
看看是不是選的老師帶自己:
大家可能不知道,有的同學選了自己認為好的老師,可是等到分老師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老師忙,三年可能都見不到老師,而老師會讓自己的學生或者是徒弟來幫助自己帶學生,這樣的話就有一個不好的地方。
一是,他自己本身就帶學生又幫別人帶學生,所以帶的學生就很多,很難照顧的過來,有什麼好處不知道怎麼分給學生,想教教學生無奈學生太多教不過來,這樣是害了學生啊。所以大家在選擇導師的時候一定打聽清楚是不是自己選的那個老師帶自己。
選好自己喜歡的方向:
這個大家都應該清楚,每個導師都是有自己的方向的,大家在選導師的時候可以看看導師的簡介,看看導師都是做什麼方向的,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導師,就拿我自己來說,我們這有機器人方向的,有醫工交叉方向的等等,大家要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向去選擇老師。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選導師不可缺少的3大標准
㈤ 求解清華大學的校友 請問貴校有沒有一位叫凌晨晰的博士
呵呵 這兩天無聊翻朋友圈翻到這人,若有所思就查了一下,果然有在這問起這人的。
這個人幾年前(大約14年或15)和我有過接觸,在機場 我剛接我姑娘搬行李要上車,然後不經意看到有個人往這邊走過來,這哥們看著很年輕大概也就23-25,到我跟前徑直問我,能不能把他載到市區那個機場巴士錯過了。當時我姑娘心裡有嘀咕這理由比較牽強機場巴士隨便來的吧用的著這樣.. 而且他一路走過來沒問其他人直接就到我們前面來(事後想想,可能是那會我開的車子略好,這理由不是裝X很純粹很直觀,那天是panamera)。 然後那時我是沒擔心過別人能怎麼著,讓他搭個順風無妨順便好奇接觸下。路上他就跟我們聊著說自己是做教育培訓的,一直問我是做什麼行業,我也就模稜兩可的答應幾句,最後問我加了微信。 之後一陣子他有和我攀談各種,我沒怎麼搭理就沒下文了。 我有看到他朋友圈經常發出來在某某中學開輔導了開演講了,一般都是縣城村鎮的地方,沒有歧視村鎮的意思,我自己就是大山裡跑出來的爺們。 言歸正傳,當地學校還拉了橫幅『歡迎清華少年博士凌晨晰蒞臨』雲雲的。各種聽起來就是很中二的智能學習方法,言語間總透露一股類似聽做傳銷的人喜歡擺的譜。 而且最近 他又換了個『名字』 換成凌達成博士了。 恕我直言.. 這哥們很像那些外邊喜歡給自己標榜一堆牛掰名頭,說話玄乎玄乎的開各種講壇的嘴炮『講師』,並不像一個真正做教育的學者,至於『清華大學少年博士』這個名頭,我也抱懷疑態度, 清華大學博士可不是個嘴炮一下出來就很牛X的樣子的東西,而且還少年博士…… 我比較無語。
㈥ 中國有多少博導
我推測有5000.
根據我找的一個資料,下面是具體內容:
據有關統計,2004年大學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回技術發明獎和答科技進步獎分別占總數的64.3%、60%和55.1%;2004年大學共申請專利12997項,獲專利授權5381項,並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技術成果;2003年大學在國內發表論文18.1萬篇,占總數的66%;三大檢索系統(美國SCI、EI、ISTP)收錄論文數,大學占總數的68.5%。這些成果很大部分是由研究型大學創造的。據武書連2004年發布的大學評價,36所研究型大學的科研成果佔全國普通高校的62.16%,博士生導師數量佔全國普通高校的58.92%,培養碩士生和博士生的數量分別佔全國普通高校總數的45.79%和66.35%。
北京大學現有1129名教授(其中博士生導師987名)
所以我推測,我國有博導5000人左右.
㈦ 能介紹幾位知識產權法方面比較好的博士生導師嗎
知識產權法是指因調整知識產權的歸屬、行使、管理和保護等活動中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知識產權法的綜合性和技術性特徵十分明顯,在知識產權法中,既有私法規范,也有公法規范;既有實體法規范,也有程序法規范。但從法律部門的歸屬上講,知識產權法仍屬於民法,是民法的特別法。民法的基本原則、制度和法律規范大多適用於知識產權,並且知識產權法中的公法規范和程序法規范都是為確認和保護知識產權這一私權服務的,不佔主導地位。
㈧ 博士期間的導師就要跳槽了,郁悶啊!
這兩種情況都有,如果你的導師跳槽後還在本校繼續兼任兼職博導,就可以繼續帶你,如果他徹底離開,你就轉給其他導師。其實也沒啥大不了的,你自己該怎麼著還是怎麼著。
㈨ 博士導師 區別
博士提問真復有意思,邏制輯性真強啊!既然3的副導是1的一導,也是2的副導,說明3大於1,和2齊平。假設B導大於外導。那麼3介於2與1之間。所以不會對畢業有影響,含金量沒有什麼影響。假如外導有人脈,有潛力,你多了一條路。作為外導學生,多年之後說不定還能用上。
㈩ 關於聯系博士導師~
剛剛發信都是這樣,回信也就是對你特別的了解了以後才回一封,說按照安排去考試。最後可能還會送你課本挽留。面試完了你也不感興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