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2-05 13:59:15

①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基本介紹

1952年,在文化部和中國科學院的積極支持下,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正式設立,蘇秉琦先生任考古教研室主任,聘請鄭振鐸、裴文中、夏鼐、林耀華、郭寶鈞諸先生為兼任教授
1983年7月11日,北京大學校長辦公會議決定,考古專業從歷史系分出而獨立建立考古系,任命宿白先生為第一任系主任,這是考古學系歷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1988年,嚴文明任系主任,考古學被國家教委確定為全國高校重點學科。同年設立博物館學專業,並開始招生。1992年,李伯謙任系主任,考古系與歷史系共同建立的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開始工作。 1998年北京大學與國家文物局聯合辦學成立中國文物博物館學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李伯謙出任第一任院長。2000年,高崇文任第二任院長。
考古系現設考古學和博物館學兩個專業,本科生設立考古學、博物館學、文物保護、古代建築四個研究方向,有舊石器考古、新石器商周考古、漢唐考古、博物館學四個教研室和陶瓷考古研究所、第四紀年代學測定實驗室、技術室、文物保護實驗室、圖書資料室等教學科研機構,並在國內建有遼寧營口金牛山、內蒙古呼和浩特大窯、湖北天門石河鎮、山西曲沃曲村、北京房山琉璃河和四川忠縣甘井溝6處考古教學實習基地。
1983年,北京大學的考古教學和學術研究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其標志就是北京大學考古學系正式成立。2000年,考古學系與國家文物局合作辦學,改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中國文物博物館學院)」。2002年正式成立「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高崇文任第一任院長。
考古文博學院現有教授19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6人),副教授12人,講師9人。另有客座教授2名,兼職教授2名。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每年向海內外招收本科生30-40人,碩士研究生15-20人,博士研究生8-10人左右,外國留學生、進修生10人左右。另每年接收進修生、進修教師3-5人,訪問學者3-5人,並不定期招收不同方向的大專班。現共有不同層次的學生200餘人。
截至目前為止,考古學系已培養出各類畢業生約1500餘人,接納了前蘇聯、越、日、韓、美、英、德、法、意、挪威、瑞典、丹麥、比利時、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墨西哥、斯里蘭卡等25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進修生、本科生、研究生近200名,將中國考古學推向世界。
同時,我系曾先後邀請美、英、日、韓等國家和我國港台地區的學者前來講學,教師外出參加學術會議、訪問、講學、合作研究50多人次,派出留學生、進修生8人。並開始同美、日等國學者合作進行田野考古發掘和研究。90年代以來,還召開了兩次國際學術會議。通過這些交流,取長補短,大大提高了我系的教學與科研水平,促進了學科建設。

②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基本介紹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源於1952年文化部與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設立的歷史系考古專業。蘇秉琦先生擔任考古教研室主任,聘請了鄭振鐸、裴文中、夏鼐、林耀華、郭寶鈞等為兼任教授。


1983年,北京大學決定從歷史系分出設立獨立的考古系,宿白先生為首任系主任,標志著考古學系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嚴文明繼任系主任,1988年,考古學被國家教委認定為全國高校重點學科。同年,博物館學專業開始招生。1992年,李伯謙任系主任,考古系與歷史系合作建立了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


1998年,北京大學與中國文物博物館學院、國家文物局聯合辦學,成立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李伯謙出任首任院長。2000年,高崇文成為第二任院長。考古文博學院現設考古學和博物館學兩個專業,本科生設有四個研究方向,包括舊石器考古、新石器商周考古、漢唐考古、博物館學等。


學院現有教授19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6人),副教授12人,講師9人,另有2名客座教授和2名兼職教授。每年向海內外招收本科生30-40人,碩士研究生15-20人,博士研究生8-10人左右,外國留學生、進修生10人左右。學院還定期接收進修生、進修教師、訪問學者等,現共有不同層次的學生200餘人。


至目前為止,考古學系已培養各類畢業生約1500人,接納了來自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進修生、本科生、研究生近200名,將中國考古學推向了世界舞台。學院積極邀請國際學者進行學術交流,教師多次外出參加學術會議、訪問、講學、合作研究,同時也派出留學生、進修生進行國際合作研究。90年代以來,學院還先後召開兩次國際學術會議,促進了學科建設與國際交流。


綜上所述,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在考古學與博物館學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培養了大量專業人才,促進了學科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為中國乃至全球的考古學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2)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擴展閱讀

北京大學考古學系是我國高等院校中成立的第一個考古學系,至今已有50年的歷史。 20世紀20年代,以田野考古為標志的近代考古學傳入我國。勇開風氣之先的北京大學,1922年即在國學門(後改名文科研究所)成立了以馬衡先生為主任的考古學研究室,外聘羅振玉、伯希和等為考古學通信導師。 1934年,馬衡先生出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改由胡適先生兼任考古學室主任。1946年北京大學由於日本侵華而南遷8年之後返京,成立了以向達先生為主任的文科研究所古器物整理室,聘梁思永、裴文中先生為導師,開始招收考古研究生。

③ 北大考古系教授孫華簡介

4、 孫華教授簡介:男,四川綿陽人,生於1958年12月
孫華,現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並擔任學院院長。1976年高中畢業後在四川德陽縣天元公社下鄉接受「再教育」,1977年進入綿陽師范學院中文系學習,1981年畢業後分配至四川綿陽地區文化館負責文物工作,1984年考入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在考古學系鄒衡先生指導下攻讀碩士學位,1987年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
2002年3月,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
2001年9月,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兼團委書記
2001年9月,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博士研究生
1999年-2001年,北京大學廣播電視台主編
1997年-1998年,北京大學百年慶典網站主編
1996年-1998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碩士研究生
1995年-1999年,北京大學電視台編輯、副主編、主編
1991年-1995年,北京大學校刊記者、編輯、學生記者團團長
1990年-1995年,北京大學哲學系本科
個人主要的研究方向為中國青銅時代考古,此外還從事中國先秦史、中國藝術史和文化遺產保護的研究。參加過北大考古系承擔的「多卷本中國考古學」、文化部藝術研究院承擔的「中國藝術通史」等重大課題的研究工作,主持過教育部「四川盆地青銅文化研究」、國家文物局「中國古闕研究」等課題,現在正在從事「滇東黔西的青銅文化」(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地重大項目)、「三峽文物考古研究系列」(國家「十一五」重大出版項目)和西南少數民族村寨研究。主要著述有《四川盆地的青銅時代》、《神秘的王國——三星堆文明的初步理解和解釋》、《中國古代文物典(一)》(合著)、《中國藝術通史》第二卷(合著)。另發表論文近百篇。2009年五月,他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三星堆》。

熱點內容
回復大學城 發布:2025-04-30 13:12:32 瀏覽:34
首都師范大學日語考研 發布:2025-04-30 13:09:55 瀏覽:414
律師講座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發布:2025-04-30 13:01:29 瀏覽:24
2016深圳本科生月薪 發布:2025-04-30 12:36:53 瀏覽:14
重慶長安本科生工作怎麼樣 發布:2025-04-30 12:08:11 瀏覽:210
山西大學校車時間 發布:2025-04-30 12:02:09 瀏覽:835
四川師范大學編導專業分數線 發布:2025-04-30 12:01:20 瀏覽:463
清華大學教授講教育孩子 發布:2025-04-30 12:01:18 瀏覽:995
大學教授txt 發布:2025-04-30 11:52:29 瀏覽:335
文科編導專業大學排名 發布:2025-04-30 11:42:24 瀏覽: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