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寫作教授
⑴ 曹文軒簡介
曹文軒(1954年1月-),出生於江蘇鹽城,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兒童文學作家,中國首位獲國際安徒生獎的作家,現為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曾推出小說《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根鳥》、《青銅葵花》。2016年4月獲「國際安徒生獎」。2017年3月獲得2016-2017「影響世界華人大獎」。2017年12月,特殊文體長篇小說《蜻蜓眼》獲得首屆「吳承恩長篇小說獎」。
⑵ 曹文軒簡介
曹文軒,男,1954年生,江蘇人,中國兒童文學作家,197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並留校任教。
任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教授、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客座教授。
代表作有《草房子》《紅瓦》《天瓢》等;曾獲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金獎、冰心文學大獎、國家圖書獎等四十多種獎項。中國少年寫作的積極倡導者、推動者。
(2)北京大學寫作教授擴展閱讀:
曹文軒生於江蘇鹽城的一個小鄉村,童年的苦難生活成為他取之不盡的財富。他的作品有很多故事都取之於童年的經歷,並在曹文軒筆下幻化成了直指人心的故事。
所以,他的作品不僅在美學上略勝一籌,更多的能以孩子的視角展現他們對世界的理解。正如安徒生獎對他的評價:「用詩意如水的筆觸,描寫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實而哀傷的瞬間」 。
讀他的作品,你會發現大多都是現實主義創作,而且每一部作品有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藝術價值,高質而多產。站在兒童的視角,飽含悲憫情懷,既堅持現實主義手法,又有豐富的想像力。
這些元素在他身上都體現的淋漓盡致執著向前,傳達的是人類共通的樸素情感和高貴追求。
翻看曹文軒的作品,一個感覺:唯美。雖然他的作品被定義為兒童文學,但卻是適合所有人看。
他的作品雖然寫的是中國故事,但涉及的都是人類共通的主題——父愛、母愛、苦難以及人的喜怒哀樂。在文壇,他是一個獨特的存在。
⑶ 北大中文系十大教授
北京大學中文系聚集了眾多學術大師,以下是其中的十大教授:
在文藝學領域,楊鑄和龔鵬程兩位教授享有盛譽。他們深入研究文學理論與批評,為文藝學的發展貢獻了獨到見解。
王岳川教授專注於文藝美學,他的研究涉及美學原理、藝術哲學等多個方面,對文藝美學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方面,孔江平教授是語音學領域的領軍人物。盡管2010年後暫停招生,他的學術貢獻依然為後人所銘記。
在漢語言文字學領域,蔣紹愚教授是漢語史研究的權威之一。他的研究涵蓋了漢語史的多個分支,如近代漢語、佛教漢語等,為漢語史研究做出了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