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優秀工科老師事跡
『壹』 劉里鵬的主要事跡
18歲,他獨立完成了一本約22萬字的學術專著《從割圓術走向無窮小-揭秘微積分》;19歲,他又相繼完成了約20萬字的科普專著《好的數學-微積分的故事》和約16萬字的學術專著《基於「HWW分析法」的傅里葉變換解析》;作為一名工科生,他兩年間發表新聞、評論和散文共40餘篇。他就是華中科技大學特優生劉里鵬。
大一學習微積分時,劉里鵬發現課本都是公式或例題,學起來不僅枯燥而且很難抓住根本。接著,還又發現很多教材和參考書在對散度公式的推導上存在嚴重的邏輯錯誤,等等。為了用一種輕松的方式深刻講述微積分的知識,劉里鵬先是讀完了圖書館幾乎所有關於微積分的書籍。大一暑假期間,他早上5點起床,夜裡12點才睡,「閉關」40天終於完成了第一本學術專著《從割圓術走向無窮小-揭秘微積分》。
這本書在邏輯化漸進式的編書理念指引下,對當今教材的結構進行了全面的革新。提出了「邏輯化漸進式的編書理念」。在這本書中,劉里鵬還揭示出微積分這門學科的本質;獨立提出了第三類(型)曲線積分,統一了高斯定理和斯托克斯公式;給出了基於微積分本質的散度公式推導。2008年9月初,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看中了這本書,隨即買下該書著作版權並於今年7月份正式出版。在這快一年的時間里,校對工作量實在很大。每幅圖形、每個公式、每個字甚至是每個標點都需要認真地逐一校對好多遍,而劉里鵬堅持下來了。有人可能認為劉里鵬出版書籍是靠關系或者自費出版的,而實際上劉里鵬完全是憑借自己去聯系出版社。由於他寫的書很有新意,出版社的編輯幾乎是第一時間就認可了書的價值。這本書被評為2009年湖北省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2009年暑假,劉里鵬又完成兩本專著,其中《好的數學-微積分的故事》是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的約稿,而第三本專著《基於「HWW分析法」的傅里葉變換解析》於2009年12月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
以上兩本書中也有很多作者原創性的研究成果,比如在《好的數學-微積分的故事》一書中劉里鵬詳細剖析了微積分的發展史,並將其分為5個階段得出很多學科發展的規律。在《基於「HWW分析法」的傅里葉變換解析》一書中,劉里鵬提出「HWW分析法」,獨具匠心地提出「學科哲學」這一分支學科並得出很多創新性結論。
劉里鵬一次性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四級(軟體測試工程師)和計算機與軟體資格認證考試(軟體設計師)。他利用周末時間攻讀武漢大學金融學雙學位。劉里鵬具有扎實的計算機編程能力,已獨立開發出多款應用軟體,在由計算機學院兩位老師帶領的學生團隊「點維工作室」擔任隊長。
劉里鵬還參加過很多學生工作,有兩年多的學生記者和編輯經驗。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分別擔任校廣播台新聞評論部記者和新聞編輯,而2008年3月至今分別擔任院新聞中心記者、編輯部部長和副主任。據不完全統計,大學兩年間他共發表新聞、評論共不少於40篇,還多次在校報上發表散文。劉里鵬現在還擔任中國大學生在線「化成天下網」的責任編輯並加入華中科技大學Dian團隊。
劉里鵬生於1990年5月,家在河南農村,自幼喜歡數學。大學學微積分時,他發覺滿紙公式、例題,不但學起來枯燥,而且有的對公式的推導存在邏輯錯誤。這讓他萌生了寫書的想法。
去年7月,劉里鵬用40天時間寫成自己的首本專著21萬字的《從割圓術走向無窮小揭秘微積分》。「首印5000冊,不到半年就賣完了,並進行了第二次印刷」。
《好的數學微積分的故事》是劉里鵬首本專著的姊妹篇。劉里鵬說,與前者相比,這本是科普讀物。
他的另一本專著《基於「HWW分析法」的傅里葉變換解析》,去年底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
由劉里鵬主編的醫學科普讀物《漫談醫學史》,是他加入該校Dian團隊醫學研究組的收獲。目前,這本書已進入校讀環節,出版在即。
兩年時間寫了三本專著,並未影響劉里鵬的學業。他說:「大學課余時間,有人選擇做家教,有人選擇參加比賽,我則選擇了寫書。」
靠寫書的稿酬和獎勵,劉里鵬解決了大三和大四時的學費和生活費。幾本專著也讓他保研時受到青睞。導師看了他寫的書,覺得他「適合做科學研究」。
劉里鵬坦言,寫書也有郁悶的時候,他曾有過放棄的想法。為此,他把愛因斯坦的名言「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會顯得特別美好」設置在電腦屏幕上,作為座右銘,激勵自己不放棄。
據了解,劉里鵬大學期間還選修了鋼琴,並輔修了武漢大學金融學專業的雙學位。
『貳』 哈爾濱工業大學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思政課還要做科研,可能大家覺得有點奇怪,但是哈工大有位老師在這件事兒上做到了,她就是哈爾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徐奉臻老師,面對高校思政課花拳綉腿,甚至娛樂化、游戲化等問題,她開始思考,真的能給學生帶來收獲嗎?她認為,思政課老師一定要有堅實的科研做基礎,才能把一堂思政課講好、講透,真正為學生開啟思想之窗。
徐老師的講述很有亮點,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同時運用眾多客觀的史料和數據,利用科研的嚴謹邏輯說服學生,上徐老師的課,有一種如沐春風,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對於問題的把握和人生的思考都更加冷靜。哈工大還有很多優秀的老師,等你來發現。
『叄』 大連理工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大四老學長來說一下對自己影響頗深的幾位大工校友
孫效里教授
去年差不多這時候孫老師帶給了我一份激勵與感動。電子技術最後一節課上來聽課的專家竟然是孫效里教授。這個在大一高數課上經常被高數老師謝琳提及,將其稱為他最佩服的人;她曾作為主講者參加長春書院砥礪人生講座,講述她的人生故事,可惜那次我好像有事沒有去下課時孫教授箭步沖上講台,和我們說她已經和一千二百多名學生談過心,我們無論有哪方面問題都可以去找她。她已經退休了現在作為學校的返聘老師,主要負責學校教學督查任務還自願承擔負責學生的思想方面工作。不得不感嘆,這樣一位無私奉獻的老師,真的將生命寫進立德樹人。
教授贈言:現在正是你們正當奮斗的年代,年輕時不拖累生你的人,年老時不拖累你生的人。最後啊,看著自己拍的這張照片又有感而發,年輕有為的章老師有愛地看著功成名就的孫老師,互相欣賞著,共同立德樹人。
『肆』 哈工大再傳噩耗!又一教授離世,如今這所大學的教學水平如何
哈工大的水平可以說是毋庸置疑的,這所高校不知道是多少學子嚮往的地方,綜合實力真的非常的強勁,可以說是一所較為老牌的著名高校。哈工大參與的社會實踐項目更多的體現在科研方面,真的是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整個辦學水平都是緊跟時代腳步,凸顯出了具有的真正實力。有不少人曾說哈工大的工科實力在國內是數一數二,特別是在航天領域更是有著較大的建樹,經常參與航空研發,在重武器建造方面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1、哈工大教授去世2020年11月05日哈工大計算學部發布訃告:93歲的李汾教授因病去世,這的確是讓人倍感心痛!這位教授原本也是哈工大電氣專業的一名研究生畢業,隨後在1959年去國外某高校取得副博士學位後就回到了哈工大任講師。之後在1979年到1988年都在哈工大擔任副教授,1988年之後正式晉升為教授。在他執教的過程當中,教出來的學生真的是非常的多,水平體現得淋漓盡致,給社會輸送了不少高端領域的人才。說到這位教授,更多的是要清楚他的教學方式和教育理念是切合實際,他的信息處理顯示和識別專業更是國內獨創,毫無保留的全部交給了學生,讓人頗為感動。其次就是報考這所高校的學生進入到了大學之後,也一定要好好學習才行,更要比高中的時候更加努力才行。因為在這所高校校規當中所講述的清退、開除問題是真實的存在,如果說只想是上大學混個日子,那麼在這所高校是行不通的!哈工大的學習氛圍是毋庸置疑,這個學校的存在對社會各方面是有著極大的貢獻,確實是培養了不少高科技尖端領域的人才!
『伍』 北京理工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本人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要說在我們理工大學里管理與經濟學院肯定與其他工科的專業來說,大牛數量肯定是相對較少的,但是管理與經濟學院也是很不少大佬的,要說必須要去蹭的教授的課,首當其沖肯定是非韓伯棠教授莫屬了,韓教授可以說是我們管院的長老級人物啦。
作為一位七十歲的老人,早就過了該退休的年齡卻依舊堅守在講台上,他常說:「我明年就退休,你們是我帶的最後一屆學生,世界這么大我也想去看看。」但是所有上過他的課的人都知道,不過多久,總能在下一屆管理與經濟學院的課表上看見韓教授的課,我想可能這是一位勤勤懇懇教了一輩子書的人,對於講台的留戀吧。謝謝閱讀啊,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