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大學教授最火的講座視頻
Ⅰ 百家講壇河南大學教授都有誰
在《百家講壇》這一節目中,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幾位來自河南大學的傑出教授,其中包括了王立群、程遂營和宋純鵬等。他們不僅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內有著深厚的學術造詣,還以其卓越的學術素養和廣泛的公眾影響力,成為了《百家講壇》的常駐主講人。
王立群教授是河南大學文學院的一名教授,同時擔任博士生導師。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古代文學與古典文獻學上。憑借其深厚的學術背景和對傳統文化的獨到見解,王立群教授不僅深受學術界的尊重,也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被觀眾譽為「百家講壇最佳學術主講人」。他以其生動、嚴謹的講解方式,將中國古代文學的魅力展現在了觀眾面前,讓更多的年輕人開始關注和喜愛中國傳統文化。
程遂營教授也是《百家講壇》的常駐嘉賓之一,他的研究領域涉及古代文學與歷史,特別是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學作品有著獨到的見解。程教授以其深入淺出的講解方式,使得深奧的歷史文化知識變得通俗易懂,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
此外,宋純鵬教授在《百家講壇》中的表現也同樣引人注目。他的研究領域涉及中國歷史學,尤其是對中國古代史的研究。宋教授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和深入淺出的講解方式,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又一個生動的歷史故事,讓觀眾在享受知識的樂趣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內涵。
這些教授們不僅在學術研究上有著卓越的成就,還在傳播中華文化、普及歷史文化知識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的講座不僅豐富了大眾的文化生活,也為推動中華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Ⅱ 河海大學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河海大學的金林南教授因其獨特魅力而備受學生歡迎,尤其是在《西方哲學概論》這門課程上,他猶如一股清流,為學生們帶來了全新的知識體驗。
金林南教授是河海大學「黃金談」組合的一員,與黃明理教授和談育明教授並稱三大名嘴。他們三人雖不常合體辦講座,但每次講座都吸引了大量學生。金老師的課堂充滿了生動的教學內容,將枯燥的理論知識以輕松的方式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
金林南教授在講台上就像一部活教科書,他對課程內容的掌握十分深入,同時又持續不斷地閱讀,使得他在授課時總能展現出深厚的學識。他不僅傳授課程要求的知識,還常常分享課堂外的生活感悟,讓學生們在享受知識的同時,也能領悟到生活的真諦。
金林南教授的課堂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思想的碰撞。他的話語中常常蘊含著對生活的深刻見解,使學生們受益匪淺。此外,金老師還是一位資深的辯論教練,曾帶領河海辯論隊獲得全國冠軍。他的授課風格生動有趣,深受學生喜愛,建議新生們一定要選修他的課程。
金林南教授不僅在學術上造詣深厚,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粉絲,是一位活躍的大V。他經常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思考,與粉絲們互動。他的微博內容豐富有趣,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總之,金林南教授的課程是河海大學不容錯過的精彩講座,無論是學術知識還是生活感悟,都能讓學生們收獲頗豐。
Ⅲ 王德峰教授的著名講座
王德峰教授的講座有很多,其中在復旦大學以「中國智慧與當代人生」為話題的講座是較為著名的。
「中國智慧」的三方面儒、道、佛各自的基本思想是什麼?出發點又是什麼?在國人幸福感普遍缺失的今天,我們應該如何運用中國智慧更好地去追求人生呢?王德峰教授作為「MBA名師系列講壇」活動的主講嘉賓,與近400名復旦師生共同探討「中國智慧與當代人生」這一話題。
講座伊始,王德峰教授由當代中國現狀作為切入口,通過引用豐富的故事講述中國的精妙智慧,隨後躍入宏觀角度去看待中國今天的發展,引起聽眾對自己身邊生活的共鳴。王教授在發言中還特別提到了危及我們生活的幾大危機,同時指出,我們可以運用中國智慧——禪宗中的「悟」去理解和處理這些危機。
同時王德峰教授還詳細介紹了中國智慧的三個方面:儒、道、佛,以及他們各自的基本思想是什麼,出發點是什麼。他指出,中華民族不是一個宗教的民族,而是一個哲學的民族,所以中國人的智慧應在中國的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當中建立起來,共同面對這倍具挑戰的時代。
王德峰教授還談到了思考「禪宗」問題有助於引領企業家在危機四伏的商場殺出重圍,並對如何調整創業的心態提出了奪人不奪境、奪境不奪人、人境俱奪三種方法。
王德峰教授的個人資料
王德峰,1956年10月出生於江蘇泰縣,復旦學院副院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研室教師及「當代外國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任美學教研室主任。
王德峰1982年7月於復旦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1982年至1987年在上海譯文出版社任哲學譯著編輯。1987年9月起在復旦大學哲學系攻讀哲學碩士學位。1990年畢業後留校任教。王德峰的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意義、當代藝術哲學。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王德峰
Ⅳ 網上有哪些賀衛方教授的講座視頻值得一看
他在2011年在貴州省律師職業培訓會上的演講,也特別精彩!
Ⅳ 百家講壇人氣排行榜誰知道呢
百家講壇十大名嘴
最投入――孫丹林
孫丹林在《百家講壇》講過陸游、講過唐伯虎,會時不時蹦出一些「帥呆」、「酷斃」等新潮詞彙。當他講到陸游釵頭鳳的經過時,連一些觀眾都被他講哭了。
孫丹林是渤海大學的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中文。文史不分家,研究歷史也成為孫丹林教授的愛好。孫丹林教授分析了《百家講壇》之所以得到眾多觀眾的青睞的原 因:《百家講壇》充當了橋梁,真切地拉近了專家學者和普通百姓之間的距離,專家學者的靈活講述,加上電視手段的運用,讓《百家講壇》這個安靜的節目成了觀 眾收視的一匹黑馬;另外,《百家講壇》使一些原來只在書齋里傳播的文化和觀點,與普通百姓見面了,百姓也非常渴望得到這方面的知識和信息。
最灑脫――孔慶東
孔慶東說起金庸小說基本可以不看講稿,憑他不凡的經歷和獨特的思考方式,有人甚至戲言孔慶東是「北大的馬克·吐溫」。
孔慶東,北大教授。祖籍山東,系孔子第73代直系傳人。1983年自哈爾濱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錢理群先生的開山碩士、嚴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現代小說 與武俠小說,語言駕馭出色,文章不僅生動有趣且憤世嫉俗。出版:《北大往事》《青樓文化》、《井底飛天》、《金庸俠語》、《空山瘋語》等。他那種差不多是 與生俱來的幽默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具人氣――易中天
易中天,這個具有八卦精神的教授用一種平民化的方式在電視上講起了歷史故事,讓他迅速成了「超級教授」,並已有了龐大的「易粉」群。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長沙人,198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長期從事文學、藝術、美學、心理 學、人類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和跨學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龍>美學思想論稿》《藝術人類學》等。近年撰寫出版了《帝國的惆悵》以及「易中天隨 筆體學術著作·中國文化系列」四種:《閑話中國人》《中國的男人和女人》《讀城記》《品人錄》等。
最爭議――劉心武
劉心武,四川成都人,當代作家。先後擔任北京第13中學教師、北京出版社編輯。近作長篇小說《鍾鼓樓》標志著創作的新高度。劉心武擅長青年題材,把塑造人物同對生活思考的抒情議論結合,是他小說的藝術特色。
劉心武揭秘《紅樓夢》」一出,「紅學家」一片嘩然,認為他創出的「秦學」屬於歪門別道,但在爭議聲中,劉心武主講節目的收視率卻節節高升。
紀連海:闖盪江湖的歷史老師
最另類――紀連海
紀連海是北師大二附中的高級教師、學科帶頭人,長期從事歷史教學工作,算是一位「教書先生」。在央視節目《百家講壇》上說清史。
紀連海的另類首先是身份,他不是專家、教授,而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歷史老師,而他的講座風格也另類,看他的節目,跺腳、拍桌子、雙手顫抖是常見的事情。
最幽默――金正昆
金正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外交學系主任,禮儀與公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從事外交學、傳播學、禮儀學研究。已出版專著、教材12部,發表文章近百篇,共350多萬字。是國內知名禮儀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政府多部門顧問。
金正昆是禮儀與公共關系專家,所有聽過金正昆講座的人都會用幽默來形容他的說話風格,無論是在教室還是在演播室,笑聲總是充滿他發言的全過程。
最關鍵――閻崇年
閻崇年,1934年4月生,山東省蓬萊市人。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研究滿洲史、清代史,兼及北京史。在《百家講壇》播講過《清十二帝疑案》和《明亡清興六十年》。 2004年5月,《百家講壇》從北京市社科院找來了閻崇年講清史,此前這個「講壇」的收視一直不溫不火,但閻崇年來了後立馬扭轉局面,節目開始漸漸走上正軌。
最懸疑――毛佩琦
毛佩琦《百家講壇》主講的「明十七帝疑案」,收視率排名位於去年《百家講壇》所有講座的第二位,明朝的懸疑故事在他口中一一破解,也掀起了民間「明史熱」。
毛佩琦,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國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長;北京大學明清研究中心 研究員;中國明史學會常務理事;北京鄭和下西洋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吳晗研究會副會長;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史明史、文化史、社會生活史研究,發表論文60餘篇。
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論》、《永樂皇帝大傳》、《鄭成功評傳》、《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國明代政治史》(合著)、《中國明代軍事史》(合著);主 編有:《歲月河山―圖說中國歷史》、《歲月風情―中國社會生活史》、《十大後妃》、《百卷本中國通史??明史10卷》、《中國社會通史?明代卷》、《中國 狀元大典》、《四庫全書大辭典?史部》等。最新出版著作:《毛佩琦細解明朝十七帝 第一部》 。 為「狐狸精」平反 稱聊齋是男人的烏托邦
最嚴謹――馬瑞芳
馬瑞芳講聊齋吸引觀眾注意,靠的是她嚴謹的治學態度,她曾20多年考察蒲松齡的生平,並沿蒲松齡青年時的「南遊」路線考察,有關《聊齋》的趣事就是這么被發掘出來的。
馬瑞芳,著名學者、作家,1942年生於山東青州,1965年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現任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古 代文學學科學術帶頭人。2005年初,山東大學的馬瑞芳教授在CCTV-10《百家講壇》開講《說聊齋》,她以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活潑的敘事方式贏得社會各 界觀眾的廣泛歡迎。
最學術――王立群
《百家講壇》王立群:41載積累61歲一夜成名 王立群和易中天都講過漢代人物,而作為河南大學教授的王立群所講內容更有史學家風范。他在節目中顯得內斂,所講內容考據嚴謹,每堂課結束後都令人感覺回味無窮。
王立群,1945年生,山東新泰人。1982年畢業於河南大學(當時稱「河南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現任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 中國古典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史記》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成果主要集中於山水游記研究和《文選》研究兩個方面。王立群走入 《百家講壇》,以他的「漢代風雲人物」系列《項羽》、《呂後》, 贏得滿堂喝彩。
Ⅵ 遼寧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作為亞澳商來學院的大自一學生,首先要推薦的是王曉紅老師的馬克思主義課。
王曉紅老師1968年出生於遼寧省錦州市,1990年畢業於遼寧大學系哲學系哲學專業。現擔任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