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大學教授陳明講座視頻
『壹』 陳有明教授有嗎在北京中醫葯大學嗎
陳明教授是在北京中醫葯大學,我修過他的課,每周六下午在國醫堂出診,不過一號難求,建議網上預約或周六早上6點半來排隊。
『貳』 《傷寒論》中的治病防病智慧作者簡介
陳明,出生於1962年9月,是一位在醫學領域有著深厚造詣的人物。他擁有醫學博士頭銜,現任北京中醫葯大學教授,擔任主任醫師及博士研究生導師。作為中華中醫葯學會仲景學術研究委員會的重要成員,他在中醫教育和研究上有著豐富的經驗。
陳明是中醫大家劉渡舟教授的高徒,這位國寶級的中醫葯學家對《傷寒論》的研究造詣深厚,影響深遠。陳明在中醫領域耕耘了三十個年頭,專注於中醫四大經典著作的學習和實踐,積累了扎實的中醫功底。他的臨床特長在於運用經方治療內科、婦科和兒科等復雜疑難病症。
陳明在學術界有著卓越的貢獻,他的論文已在七十多篇全國中醫專業期刊上發表,出版的學術專著更是多達九部。他的科研成果卓著,主持完成了多項省部級科研課題,並憑借這些成果獲得了三次科研獎勵,充分體現了他在中醫研究領域的傑出成就。
『叄』 北京中醫葯大學陳明教授什麼時間出診
北京中醫葯大學陳明教授的出診時間需通過醫院官網查詢,一般提前一周公布。以下是獲取陳明教授出診時間的具體建議:
首選醫院官網:醫院官網是獲取陳明教授出診信息的最直接途徑。患者或其家屬應定期關注醫院官網,特別是出診前一周,因為醫院通常會在此時公布教授的具體出診時間表。
提前預約:由於就診需求量大,醫院官網會設定一定的預約名額。為了確保能成功預約到陳明教授的門診,建議患者或其家屬在出診信息公布後盡早進行預約。
了解其他途徑:如果未能通過在線預約系統成功預約,患者可以考慮咨詢醫院服務台或嘗試通過熟人關系等方法獲取就診機會。但請注意,這些方式可能受限於資源分配和關系網路,不一定能保證成功就診。
總結:為確保能及時獲取到陳明教授的出診時間並成功預約,建議患者或其家屬提前關注醫院官網更新,並在出診前一周進行預約。同時,了解其他獲取就診機會的途徑也很重要,但需謹慎操作並了解相關規則。
『肆』 北京中醫葯大學陳明教授的炙甘草葯方中都有哪些成分
炙甘草湯,又稱為復脈湯,出自《傷寒論》,屬於補益劑中的氣血雙補類方劑。其組成包括炙甘草12克、生薑9克、桂枝9克、人參6克、生地黃50克、阿膠6克、麥門冬10克、麻仁10克、大棗10枚。
此方功用為益氣滋陰,通陽復脈。主治陰血陽氣虛弱,心脈失養證,表現為脈結代,心動悸,虛羸少氣,舌光少苔,或質干而瘦小者;以及虛勞肺症,如乾咳無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氣,虛煩不眠,自汗盜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結,脈虛數等症狀。
現代醫學中,此方常用於功能性心律不齊、期外收縮、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病毒性心肌炎等病症,尤其是當患者出現心悸氣短、脈結代等症狀時,屬陰血不足、陽氣虛弱者,可選用此方。
用法為將清酒七升與水八升混合,先煎煮八味葯至三升,去滓,加入阿膠並使其烊化,溫服一升,每日三次。若需斟酌,可適當調整劑量。
方解中,生地黃重用為君葯,能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益氣力。炙甘草、人參、大棗補益心氣,生地黃、阿膠、麥冬、麻仁滋養心血,充血脈,共為臣葯。桂枝、生薑辛行溫通,溫心陽,通血脈,諸厚味滋膩之品得姜、桂則滋而不膩。清酒辛熱,溫通血脈,以行葯力,為使葯。全方合用,滋而不膩,溫而不燥,使氣血充足,陰陽調和,心動悸、脈結代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