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西湖大學副教授

西湖大學副教授

發布時間: 2021-01-13 20:53:15

1. 西湖大學有哪些人投資

馬化騰,王健林等。

湖大學(Westlake University) 是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非營利性的新型高等學校,由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舉辦。該大學預計借鑒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規模和斯坦福大學的辦學理念,秉承「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定位,聚焦理學、生命與健康、前沿技術等方向設立一級學科;由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或其他頂尖人才領銜組建相關院系,首先以研究院的名義完成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偏重理工科,隨後面向本科生。學校獲批設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擁有獨立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資格。

西湖大學的前身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成立於2016年),由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教授、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教授、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教授等科學家發起籌建 。2018年2月14日,教育部正式批復同意浙江省設立西湖大學。楊振寧任西湖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錢穎一教授為校董會主席,施一公教授擔任西湖大學首任校長。

2018年10月20日,西湖大學成立大會在杭州舉行。2018年12月20日,西湖大學當選為2018年度文化體育娛樂類十大流行語。

師資力量

西湖大學面向全球招聘領軍人才和青年科學家,前期已經開展了五輪面向全球的優秀人才招聘,簽約37名高水平學術人才,預計教師規模到2021年達到210人,到2026年達到300人。

科研平台

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西湖大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浙江省重點實驗室:浙江省3D微納加工和表徵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省結構生物學研究重點實驗室。

科研設施與公共儀器中心:生物醫學實驗技術中心、實驗動物中心、理化公共實驗平台、先進微納加工與測試平台、超算中心

人才培養

按照規劃,2017年至2021年為西湖大學初創期,無本科生招生計劃,全日制在校生規模為1220人;預計2023年開始招收和培養本科生;到發展期2026年,預計全日制在校生規模5000人,其中研究生3000人、本科生2000人,師資隊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規模達到300人。

19名「西湖一期」博士研究生、120名「西湖二期」博士研究生均於2017年秋季和2018年秋季入學。西湖大學經教育部批准,和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共同實施「跨學科聯合培養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項目。博士研究生的基礎課和大部分專業課,在聯合培養的復旦大學或浙江大學進行學習,學術科研活動則在西湖大學展開。畢業授予復旦大學或浙江大學博士學位。西湖大學尚在「積極申請」 博士學位授予權。

2. 西湖大學教師如何分類

大學教師如何分類?西湖大學的教師的話是可以通的,通過他們的教育系統來進行分類的,有些它是通能夠教育,語文,數學這樣的門類。來進行分類的。

3. 西湖大學耗資200億,揚言5年超清華,施一公現在做到了嗎

2008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系終身教授施一公回國了。臨別之時,普林斯頓大學百般挽留,他卻頭也不回。這位歷史上最年輕的生物學教授,他已經為華人爭取了榮耀。在圓滿完成自己的目標之後,他不再逗留。這一次,他應邀回到母校清華任教,並擔任了生物學院院長。

施一公教授有著國際視野,他離開清華,投身西湖大學。在這其中,他就是想要尋找一方學術凈土。國內的科研氛圍弊端重重,熟悉歐美博士培養流程的施一公倍感痛惜。他的所作所為能夠得到眾多大佬認可,這是令人敬佩的。時間會說明一切,希望大家再給他一點時間吧。

4. 施一公何時當選西湖大學首任校長

4月16日。2018年4月16日,西湖大學創校校董會第一次會議在浙江杭州召開。這是繼4月2日教育回部正式答對外公布西湖大學獲批成立之後,西湖大學歷史上的又一重要節點。4月16日,民辦研究型大學西湖大學在杭州召開了西湖大學創校校董會第一次會議。
據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上述會議首先確定了西湖大學第一屆校董會成員。韓啟德等21位候選人為西湖大學首屆校董會成員,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擔任校董會主席,現年96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擔任校董會名譽主席。

5. 急!!!!重慶二外教師待遇!!!!(重金懸賞!!)

待遇很復好,工資不低.(不知現在制怎麼樣)我曾在那兒呆過一年多,那兒的學生十分純,我和他們有著深深的感情.可是因為我結婚後的種種原因,我離開了學校.至今,我的腦海里總會浮現出他們一張張笑臉~~~~~~~~~~~~~~~~~~~~~~~~~總之,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相信我,沒錯的!

6. 西湖大學什麼時間開建

2018年2月已經創辦抄成功。

西湖大襲學是浙江省杭州市提出將籌建的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學,該大學預計借鑒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的規模和斯坦福大學的辦學理念,秉承"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定位,聚焦理學、生命與健康、前沿技術等方向設立一級學科。

2017年至2021年為西湖大學初創期,無本科生招生計劃,全日制在校生規模為1220人,預計2023年開始招收和培養本科生,到發展期2026年,預計全日制在校生規模5000人,其中研究生3000人、本科生2000人,師資隊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規模達到300人。

19名「西湖一期」博士研究生、120名「西湖二期」博士研究生均於2017年秋季和2018年秋季入學,西湖大學經教育部批准,和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共同實施「跨學科聯合培養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項目。

博士研究生的基礎課和大部分專業課,在聯合培養的復旦大學或浙江大學進行學習,學術科研活動則在西湖大學展開,畢業授予復旦大學或浙江大學博士學位,西湖大學尚在「積極申請」 博士學位授予權。

7. orcid是什麼意思

orcid中文名稱:開放研究者與貢獻者身份,獨立機構管理。ORCID(開放研究者與貢獻者身份)識別碼會保留專特屬定的 ISNI 識別碼給學術研究者,並由獨立機構管理。

(7)西湖大學副教授擴展閱讀

國際上很多的研究機構、非盈利組織等推出了一些人名標識系統,希望通過作者唯一標識符來解決作者的區分和識別問題。這些標識符中,ORCID能夠實現不同系統之間數據交互和相互貫通,將同一科研工作者在不同系統中的科研產出進行關聯和匯聚,可以有限改善現有的科研生態系統。

科研工作者的名字具有多樣性,在科研成果發表過程中會遇到科研工作者的名字重名、同一個科研工作者有幾個名字、 翻譯的前後順序問題、西方名字縮寫、同音字或形近字的名字,這些問題導致了科研工作者的唯一性被混淆、屬性信息失真。因此,為了准確地關聯科研工作者的標識與其發表的作品,同時在最大程度上促進科研成果歸屬的組織和規范,湯森路透集團和自然出版集團等全球性學術出版機構於2009年11月發起了ORCID項目。

8. 施一公的人物經歷

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鄭州小郭庄。1972年,離開小郭庄,全家搬往200公里之外的駐馬店鎮。1984年畢業於河南省實驗中學,並獲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河南省第一名)。

保送至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1989年提前一年畢業,獲得學士學位。1995年獲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學位。

隨後在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進行博士後研究。1998年—2008年,歷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終身教授、Warner-Lambert/Parke-Davis講席教授。

2008年,婉拒了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中心(HHMI)研究員的邀請,全職回到清華大學工作,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導。2013年4月25日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4月30日 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3年12月19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3年9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授予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2014年度愛明諾夫獎 。

2014年12月9日施一公以校長助理身份,會見匈牙利羅蘭大學校長巴納·德布勒森一行。2014年12月11日證實,施一公教授已出任清華大學校長助理。

2015年08月,施一公擬出任清華大學副校長。2015年09月,施一公出任清華大學副校長。2016年3月25日,施一公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2016年6月2日,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第九屆全委會第一次會議,施一公當選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2018年1月9日,施一公已請求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籌建西湖大學。 2018年4月16日,施一公當選西湖大學首任校長。

(8)西湖大學副教授擴展閱讀:

奇跡誕生的根源:瞄準最前沿的世界課題

早在2008年,《紐約時報》就這樣報道施一公的回歸:「施一公和其他頂尖科學家的回歸是一種信號,中國在拉近和發達國家科技鴻溝的時間上,比許多專家預期得要快。」

如今,施一公和他的同事們,以一個又一個的重大科研成果,讓這個預言變成了現實。僅僅是一個月之前,清華生命科學學院的年輕教授顏寧剛剛在同一地點發布了另一個世界級的科研發現。

首次破譯人體能量轉運通道,成功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晶體結構。奇跡,為什麼能接二連三地出現在中國科學家的實驗室里?

施一公說,今天所有的成就,是他自己在回國前都「始料未及」的。放棄美國優厚的生活待遇和科研條件毅然回國的他,被很多人認為「瘋了」,「連我在美國的親戚都覺得我腦子有問題。」

可他說,自己現在的心情卻「前所未有的舒暢」,「當時也有過很多擔心,擔心學生質量,擔心科研設備。但現在,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實驗室的總體水平、做科研的深度、系統性等。

已經全面超過我在普林斯頓最鼎盛時期的水平。」事實上,6年來,施一公在科研上的貢獻顯而易見:清華大學的生命科學學科從只有40多個獨立實驗室增加到了120多個。

被他引進到清華全職工作的世界范圍的優秀人才多達70餘名。他自己也在《自然》《科學》《細胞》三大國際頂級的期刊上發表了15篇學術論文。

總結自己、團隊和同事的成功,施一公認為有三條:一是有一批優秀、努力的學生;二是不再囿於論文、課題的壓力,瞄準的全部都是最前沿的世界級課題;三是得益於良好科研環境的支持。

如今的他,盡管已經站在了全世界結構生物學研究的制高點上,卻仍然時刻保持著拼搏的警醒和擔當。「我們的目標是得到更高解析度γ分泌酶復合物的結構,這樣就可以精細地解釋。

任何一個引起老年痴呆症突變的氨基酸突變是如何導致γ分泌酶復合物切割A42的肽段,這樣就可以根據結構來設計葯物分子,這是一種願景吧。」

「不能只把眼光盯在現在的成功上。別忘了,中國的整體創新力還只排在世界20多名。要是在所有的科研領域都能取得令人驚嘆的成就,那我們的國家就真得不得了了。

9. 清華大學的師資力量有多強

本人在清華攻讀碩士,對於師資力量深有體會,在科研的道路上,簡直扎心...自己悶專頭苦幹一學期,也屬比不過導師一句話,一個建議管用

在清華的教授,都是各大領域的專家,他們不但學習研究上有所成就,甚至有些還對行業有所貢獻,對世界有所改變,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熱點內容
上海海事大學英語考研 發布:2025-07-23 14:59:51 瀏覽:497
醫科大學的專業有哪些專業 發布:2025-07-23 14:53:59 瀏覽:850
中山大學2014畢業時間 發布:2025-07-23 14:33:35 瀏覽:571
北京理工大學復試時間 發布:2025-07-23 14:33:35 瀏覽:66
當書法老師考什麼大學 發布:2025-07-23 14:32:10 瀏覽:647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榮吉平 發布:2025-07-23 13:46:19 瀏覽:824
北大六院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7-23 13:29:48 瀏覽:516
中山大學歷史考研教材 發布:2025-07-23 13:22:35 瀏覽:341
什麼叫大學專業 發布:2025-07-23 13:21:00 瀏覽:99
武漢大學周末參觀時間 發布:2025-07-23 13:19:15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