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發布時間: 2021-01-30 09:21:32

① 大學為什麼要推行創新創業教育

政府復高度重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制活動的開展,堅持強基礎、搭平台、重引導的原則,打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環境,優化創新創業的制度和服務環境,營造鼓勵創新創業的校園文化環境,著力構建全覆蓋、分層次、有體系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具有創業基本素質和開創型個性的人才為目標,不僅僅是以培育在校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創新創業能力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會。

針對那些打算創業、已經創業、成功創業的創業群體,分階段分層次的進行創新思維培養和創業能力鍛煉的教育。



(1)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擴展閱讀:

內容體系

意識培養:啟蒙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使學生了解創新型人才的素質要求,了解創業的概念、要素與特徵等,使學生掌握開展創業活動所需要的基本知識。

能力提升:解析並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洞察力、決策力、組織協調能力與領導力等各項創新創業素質,使學生具備必要的創業能力。

環境認知:引導學生認知當今企業及行業環境,了解創業機會,把握創業風險,掌握商業模式開發的過程,設計策略及技巧等。

實踐模擬:通過創業計劃書撰寫、模擬實踐活動開展等,鼓勵學生體驗創業准備的各個環節,包括創業市場評估、創業融資、創辦企業流程與風險管理等。



② 大學生有什麼對創新創業的認識

  • 創新創業教育包含了「創新」與「創業「兩個點。創新教育就是以培養人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它有別於傳統教育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

  • 而創業教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的核心價值觀就是事業心與開拓技能的培養,就是一個人開創性形成的教育。

  • 把兩者結合起來,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創新創業教育是基於創新教育基礎上所進行的創業教育。近些年來,創新創業教育在各大高校開展起來,為廣大的大學生提供一條新的道路,為社會培養自助創新創業人才。

③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和實施的幾點建議

如何培來養孩子自信
發展孩子特長自。
我們應該積極發展孩子的特長,讓孩子有一技之長,在別人眼中才更加有分量,成為別人羨慕的對象自然不自卑。
提高孩子能力。
孩子自卑往往是因為孩子缺乏能力,做事情總是比不上別人,自然就會被別人比下來,那麼,必須提高孩子能力。
態度積極樂觀。
做事情應該積極一些,為人也應該樂觀一些,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通過努力向上走,只要努力了就不後悔。

④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

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意義在於鼓勵大學生創業,讓大學生有更多的發展機會,而不是只是為了工作。

⑤ 大學生為什麼要培養創新創業精神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走偏了嗎?

——對話東北師范大學就業創業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占仁王占仁 東北師范大學教授、東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處處長、就業創業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

近年來,國務院和教育部頒布了多部創新創業教育的綱領性文件,逐步明確「面向全體」「融合人才培養體系」「普及創新創業教育」的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已經進入了國家統一領導下的深入推進階段。

創新創業人才是否能夠培養出來?我國當前的創新創業教育面臨哪些困境?如何化解這些困境?中國教育報記者專訪了東北師范大學就業創業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占仁教授。

創新創業人才能否批量「生產」

記者:創新創業是面對未來不確定情景的選擇和行為,創新創業人才是否可以教育出來甚至批量「生產」?

王占仁:這實際上就是創新創業是否可教的問題。在西方,創新創業教育興起之初,人們追問的也是這個問題。1947年,美國興起創業教育,哈佛大學成立了一個創業歷史研究所,創辦了一份關於創業歷史的期刊,這個研究所和期刊的領導人就是經濟學家熊彼特。他們集中研究創業者的特質,開展特質因素理論指導下的創業教育研究。他們經過了20年的研究,刊物停辦了、研究所也撤銷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發現,創業者之間的區別比創業者與非創業者之間的區別還要大,不能找一個模子,把它澆灌下去,出來就是創業者。

記者:既然不可能批量「生產」,創新創業教育為何還要全面推進、面向全體呢?

王占仁:是否可教和能否批量「生產」是兩回事。西方學者認識到研究創業者這個思路不可取,就逐漸由特質因素理論轉到創業過程理論。什麼叫創業過程理論,就是原來他們認為創業者是不可教的,現在發現創業者既然千差萬別,還不如對所有人都進行創業過程的教育。比如說一個創新的點子怎麼成為創意,創意怎麼轉化為商機,商機怎麼變為實體,實體怎麼上市,創業公司怎麼出手、怎麼盈利等等,把整個創業的過程描述出來。從創業特質論到創業過程論,給大家的啟示就是創業是可教的。有的可以教中學,有的可以做中學,兩相結合,就可以實現創業教育的目標。

記者:創新和創業是什麼關系?如何認定培養出來的就是創業人才?

王占仁:2010年,國家在文件中使用「創新創業教育」這個概念,其實是內在規定了創新的應用屬性,是指向創業的創新,強調了創新成果的市場化、商業化。在「創業」前面加上「創新」二字,其實是全面統領了創業的方向性,意在強調以創新成果去創業,鼓勵和支持創新者去創業,而且是創新型創業、機會型創業、高增長的創業,提高了創業的層次和水平。從廣義上看,創新與創業是「雙生關系」,雖然創業不是創新,創新也不是創業,創業不一定涉及創新,創新也不一定涉及創業,但是成功的創業離不開創新,成功的創新也往往在創業過程中產生。而且,廣義的創業不只是建立新企業,它兼有經濟、政治和社會意義。經濟意義上的創業也突破了「創業就是創建新企業」的狹義范圍,將「內創業」和「社會創業」也納入創業研究領域。所以,「創業型」人才不是特指企業家,而特指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氣質的人。這是認定一個人是否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重要依據。

「學而優則仕」觀念制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

記者:您認為目前我國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哪些?

王占仁:首先是育人合力尚未形成。高校創業教育各有優勢、各有特色,遇到的瓶頸問題也不盡相同。在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影響下,學生自主創業意願不強,創業項目的轉化落地率較低,創業教育的「錦標觀念」突出,功利色彩較濃;一些學校由於學校學科力量較弱,缺乏對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科學研究和理論提升,缺少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教材編寫困難重重,無法吸引優質社會資源與學生創業項目的有效對接。

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創業教育的氛圍剛剛形成,全國各地區的成功案例及典型經驗尚未形成和推廣,各省對於扶持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平台建設和政策支持也處在逐步確定的階段,尚未在行業內或區域內形成資源互補和良性互動,無法形成發展的合力。其次,運行機制尚未成熟。由於尚未進行制度層面的整體設計,高校對於開展創業教育工作的認知程度和執行力度也不盡相同。大部分高校還未設立專門的教育管理機構,領導協調、分工負責的工作體制正在磨合中。另外,學科體系亟待建立。

記者:這些問題反映出創新創業教育的系統化支持體系尚未建立,接下來應該如何完善?

王占仁: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體制機制、師資隊伍、社會資源等多個因素作為支撐保障。

首先是成立大學生創業教育專門機構,完善體制機制。創業教育的深入發展對於機構和制度保障要求越發強烈,建立專門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機構,並健全制度、理順機制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具體而言,要結合自身特點成立大學生創業學院或中心,要把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納入學校重要議事日程;理順領導體制,建立健全教學、就業、科研、團委、大學科技園等部門參加的創業教育和自主創業工作協調機制;統籌校內資源,整體規劃和協調創業教育、創業基地建設、創業政策扶持和創業指導服務等工作,明確分工,確保人員、場地、經費投入。

其次是建立「三師型」教師隊伍。「三師型」有兩層含義,既指教師素質方面要「能講課、能咨詢、能實踐」,又指教師隊伍結構要涵蓋「理論型、實踐型、綜合型」,確保數量足、質量高。

再次是構建科學化、規范化、具有可行性的產學聯盟支持系統。產學聯盟是一種全新的合作形式,包括各高校之間的高校聯盟以及企業間的企業聯盟。

記者:您剛才提到「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制約了創新創業教育,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王占仁:中國人骨子裡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是「學而優則仕」,而不是「學而優則創」。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缺少了大中小學一體化的科學銜接,缺少啟蒙教育的基礎和准備,使得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得不補上本應該在中小學缺失的啟蒙課程。相對於美國從小學就開始的全民創業教育,我國的高校創業教育是在巨大的大學生就業壓力下快速啟動的。我們應該掙脫傳統觀念的束縛,解放思想,逐步形成「學而優則創」的文化。把啟動創業生涯和啟動就業生涯同等對待,在所有學生心中埋下創業的種子,設定「創業遺傳代碼」。期待將來有一大批優秀的畢業生走上創業之路,成為創新創業的生力軍。

應及早建立中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學

記者:在您看來,未來中國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趨勢怎樣?

王占仁:要走面向全體的專業化發展道路。「面向全體」依然是主流趨勢。何為「專業化」?我理解就是有專業的人員、機構、課程體系。

未來將逐步形成特色鮮明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日趨完善。目前,高校創業教育的模式主要有「校本模式」「區域模式」和「行業模式」三類,高校在堅持「校本模式」的同時主要呈現出向區域特色和行業特色發展的趨勢。未來各高校創業教育將逐步形成「三位一體、特色鮮明」的模式,即各高校創業教育模式要將「校本、區域和行業」三方面有機結合,使不同高校創業教育的效果最大化。

「三位一體、特色鮮明」模式的核心在於「利益契合、准確定位」,高校結合實際,積極探索研究與區域特色、行業特色融合的利益契合點,讓地方政府、企業通過「官產學」合作的形式積極參與創業教育,為創業教育提供資源,並構建高校自身發展與區域經濟和行業共同進步的良性互動機制。

記者:特色鮮明的教育模式必須依託完善的課程體系,那麼,未來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創新應該以怎樣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為基礎?

王占仁: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是創新創業縱深發展的關鍵。這個體系的建設必須以准確把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性突出的特點為基礎,建設「實踐導向」的體系。

創業教育課程教育體系的實踐化包括「課程內容實踐化」和「教學方法實踐化」兩個方面。「課程內容實踐化」是指教學內容要與創業實踐緊密結合,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中增加創業實踐內容。在增加創業實踐內容的同時,也不能弱化理論知識,創業教育課程內容實踐化不等於「去理論化」,不能將理論與實踐對立起來。

「教學方法實踐化」是指在教學中綜合運用開放式、互動式、研討式、案例式等多種實踐取向的教學方法。創業實踐教育體系的課程化,是指通過創業實踐,學生學習的創業理論知識得以運用,在實踐中積累創業的相關經驗。創業實踐教育體系包括競賽、園區和活動等載體。

記者:新的歷史時期對創新創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麼,是否應該建立中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學?

王占仁:應及早建立中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學,在原理、史論、方法、比較等方面夯實基礎、加深研究。首先要把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目的、價值以及創新創業教育的方法、評價等從原理層面做好總結;其次,要把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的歷史梳理清楚。也就是把中國的創造教育、創新教育、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進行縱向的歷史梳理,研究它們相互之間的關系。再有,就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方法論研究。這也就是解決前面提到的創新創業教育是否可教的問題。(中國教育報記者 趙准勝)

【案例】

東華大學:

個性化教育造就學子創業基因

「學校教育不僅體現在專業上,更為我們注入了創新的『基因』。」在東華大學延安路校區「尚創匯」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啟動儀式上,東華大學本科畢業生羅清籃講述了自己的創業故事。

2006年,羅清籃保送進入東華大學計算機學院,他在中學時就堅持自學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等專業知識,開發出的《基於進程級病毒木馬攔截授權技術的VHT抗原體系統V1.1》軟體,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及國家知識產權發明專利。

對這種在專業領域有突出天分的學生,怎樣創新培養模式,激發他們的創新創業熱情?東華大學給出的答案是:因材施教、個性化培育。

本科期間,計算機學院為羅清籃配備了專業導師,手把手進行深層次專業培養,提供實驗室、網路環境等研究條件,指導羅清籃參與「挑戰杯」等科技活動。羅清籃先後兩次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上海賽區一等獎、第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提名獎。

畢業前,羅清籃與參與科創的小夥伴們,以項目研究成果為基礎,組建了公司。歷經5年發展,公司研發的「主動雲爬蟲」「信息過濾黑匣子」等網路安全軟硬體產品,涉及滲透類、應用類、防護類等多個領域。並先後招聘了10餘名東華大學畢業生,向學校提供了50餘個實習崗位。

在東華大學,像羅清籃這樣的「好苗子」還有很多。

為此,從2010年起,東華大學探索構建了「345」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將創新創業與科研啟蒙、專業學習、實踐和職業生涯教育結合起來,一體化培養。

其中「3」是指個性化教育菜單:面向全體學生推出創新創業基礎性知識教育,面向有創業意願學生加強創新創業能力訓練,面向有創業行動學生提供創業實踐扶持。「4」是指創新創業教育與科研啟蒙教育結合、與專業教育結合、與實踐教育結合、與生涯教育結合。「5」則包括知識引領、能力提升、朋輩學習、創業實訓、創業實戰五個教育維度。

連續3年,在上海市研究生創新創業培養專項評審中,東華大學學生在303個專項中拿到44個,立項數居上海高校之首。上海市「覺群」大學生創業基金6年共資助84個項目,東華學子獲資助17項。(中國教育報記者 董魯皖龍)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構建面向人人的創業空間

「創新創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要面向人人,應為每位學生定製專屬的培養方案。」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孫愛武說。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構建面向人人的創新創業教育空間,重點在扶持和轉化上下功夫,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帶動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全面提升。

據介紹,學院通過鼓勵創客作品進展覽、進工業中心等方式,拓展創新創業教育普及渠道。學院還嘗試打破班級、年級、專業等常規建制,成立跨界精英人才學校,並提供專項資金、專家指導及專業實驗實訓場所等,集聚優勢資源,著力構建面向人人的眾創教育發展空間。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通過完善「賽訓一體」的激勵機制,建立「眾創實踐幫扶空間」,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條件和支持。學院目前建有機械創新協會、機器人創新協會等50多個專業社團,每年吸引大學生萬餘人次參與各類創新活動。學院每年為學生提供創新項目和競賽扶持基金300萬元、創業基金200萬元,支持學生申報創新實踐和專利發明項目超過150項,扶持創業項目超過20項,激發了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

為推動學生創新創業成果的轉化,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積極建設對接專業的師生創新創意工作室,遴選「創有所長」的學生進入工作室,參與教師縱橫向課題和產品研發,並對學生給予科研補貼。師生工作室成立以來,參與工作室的學生共計500多人,自主研發產品30個,申報專利70項,50餘項專利產品與學校簽訂轉化協議。

近5年,該校學生在全國各類創新創業競賽中僅一等獎以上獎項就突破200項,學生申請專利達到420項,授權專利299項,每年自主運行的學生創新團隊和研發項目超過200個。單項學生專利產品「智能垃圾桶」實現成果轉化後,銷售額已超過4000萬元,訂單突破7200萬元。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年孵化項目超過30個,孵化項目最高可獲得免息創業貸款25萬元。(中國教育報記者 董魯皖龍)

【大家談】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創業學院常務副院長張趙根:

構建「四階段」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中仍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知有偏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置不完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嚴重匱乏等。近年來,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構建「四階段」漸進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一是通識教育階段,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創新創業與職業生涯規劃》必修課。二是創新教育階段,重點是實施「校企共同體」背景下的真實生產項目實訓。三是專門化教育階段,遴選有創業意願、具備創業基礎的學生在完成前兩年的專業學習後轉入創業學院,組織開展基於案例導向的創業培訓和模擬公司實訓等。四是創業實踐階段,重點是與杭州開發區合作共建高職學生創業園。

目前,學校已開發結合專業特點的創新課程30餘門,開展各類技能創新項目近300項,參與學生2萬多人次。創業園入駐學生企業累計達143家,帶動學生創業就業1400餘人。

江蘇大學校長袁壽其:

創業資金問題不能單靠高校

創業資金短缺被公認為是大學生創新創業道路上的一隻「攔路虎」。解決資金難題,高校難以「一枝獨秀」,需要政府、學校、企業、社會「四位一體」共同籌措,可設立創新創業專項基金、設立專項獎學金、設立項目扶持基金、引入共建資金等。學校可與地方政府共建優質創業孵化器,與地方組織部門共建大學生村官創業實踐基地,與地方人社部門共建就業創業工作站,與優秀創新創業企業共建研究生科技創新工作站和科技創業協作聯合體,等等。這樣,既可以通過各項軟硬資源的導入減輕資金支付的壓力,又可以通過協作共建贏得社會各界的資金支持。

一拖集團董事長趙剡水:

衡量「雙創」不以成敗論英雄

在衡量「雙創」質量的時候不簡單以成敗論英雄。有的項目沒有掙錢,但在創新理念、創新能力和創新模式上是值得肯定的,對這種項目也不要全盤否定。我們要建立有效的科學的評價衡量「雙創」質量的機制,要有激勵機制和容錯機制。如果沒有容錯機制,創新創業就很難長久。比如,年輕創業者在一段時間內往往都是很偏執的人,一門心思做這個業務,在其他方面就會忽視,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時就需要容錯機制。我們一定要有一種寬松和寬容的創新文化,允許創新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有失敗,使創業者能夠放開手腳來創新創業,激勵他們在不斷地克服困難、克服失敗中走向成功。

溫州醫科大學創業發展研究院院長黃兆信:

做好技術轉移保護知識成果

我國高校在保護教師知識成果的各項專利轉讓制度方面還十分薄弱,大學內部的技術轉移組織發展還十分滯後。因此,我國高校需建立專業化的技術轉移機構,面向全社會招聘精通風險投資運作、知識產權法、技術商業化運營等知識和經驗的專業性人才;通過與校外資源的合作,將大學已有的知識、技術教育基礎轉化為能夠產生社會價值的創新成果,從而實現大學、市場、個人三者利益的正和博弈,為大學創新創業活動的繁榮搭建資本注入和商業運營的平台。

⑥ 淺談新常態下如何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力在高校教育教學創新上尋求新突破。一是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制定高校優化專業結構的實施意見,建立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結構動態調整機制;推動高校根據創新創業教育的新要求,完善各專業人才培養標准、修訂實施新的人才培養方案。二是強化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深化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國際合作,建立適應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需要的協同育人新機制;支持高校建立創新創業實驗班和創新學院。三是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創業基礎」必修課,開發、開設創新創業類選修課,並納入學分管理。
努力在強化創新創業訓練上開辟新途徑。一是加快構建大學生眾創空間。認定100個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示範性大學生眾創空間;建設100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00個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200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二是積極組織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支持1.5萬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辦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三是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營。面向大中小微企業、社會資本以及高校評估認定30個「陝西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營」,打造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大學生創業者成長基地群。
努力在提升綜合保障水平上注入新動力。一是提升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能力。推動高校配足配齊配強創業教育專任教師;培育150名創新創業教學名師;建設6個省級示範培訓基地,開展全省高校創業教育教師全員培訓;舉辦全省高校創新創業任課教師高級研修班,總結交流開好課程的經驗做法;支持高校與實務部門開展人員互聘交流。二是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專項研究。打造創新創業新型智庫,組建陝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三是加大經費投入。設立陝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專項資金;完善績效撥款機制,從2016年起,高校獲取的省財政增量資金應優先用於支持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比例不少於10%。

⑦ 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分析

當前大學生創業現狀分析
當代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是國家未來發展的主力軍。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尤其是人才競爭的不斷加劇,使得當前大學生的就業面臨嚴峻的考驗。面對前所未有的就業壓力,許多大學生被推上了創業的道路。針對目前的創業現狀,國家、各級政府部門也制定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積極推動大學生創業,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當前大學生創業依然不容樂觀。根據調查分析研究,目前上海地區高校學生創業成功率在5%左右,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創業成本太高,資金儲備不足
調查分析表明,在創業之初大部分創業者持有資金有限,後備存儲不足。而在上海這樣一個金融大都市,對於許多初創業者來說,由於過高的勞動力、租金等創業成本,每年基本的房租就近10萬元甚至更高,加之後備資金鏈短缺,最終導致創業失敗,資金問題是橫在大學生創業路上的一條攔路虎。在創業成本居高不下的殘酷現實面前,大多數創業企業在初期收益較為微薄,而同時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企業生存風險十分巨大。
(二)創業興趣濃厚,但創業經驗不足
據初步統計,2014年、2015年上海市大學生申請創業項目分別為4095項、4443項,資助項目分別批准1012及1330項,企業注冊資本均超過10億,說明大學生對創業具有濃厚的興趣。但作為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在創業中遇到的困難與其他創業者不同的是,在創業的起步階段,其創業的經驗是遠遠欠缺的,而這恰恰是一個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個因素之一。大學生在校期間的教育教學,大多數都是按照學校既定的人才培養方案來進行的,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都暫未納入培養方案內,這對於一個想創業的學生來講是遠遠不夠滿足創業需求。對於一個創業者來說,要掌握和學習的財務管理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市場營銷模式等。
(三)創業項目選擇困難
選擇創業項目,是創業者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它也是創業的出發點。由於在創業過程中有很多的未知因素,故選擇一個合適的創業項目能夠有效減少投資的不確定性因素。對於大學生創業者而言,是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特長及結合自身的愛好選擇創業項目還是根據市場發展需要選擇項目,一直是攔在許多懷有創業夢想的大學生的一道坎。我國的創業教育尤其是高職高專院校的創業教育起步相對較晚,相關的創業教育體系、創業課程的設置、政策的落實等都處在相對比較落後的環節。近幾年,上海高校學生創業率在2%~3%,而發達國家大學生創業率在20%~30%。對於創業者而言,如何將自己所見、所聞、所學的知識變成自己創業實踐過程中的一把「鋒利寶劍」,如何選擇創業項目,是大多數創業者都面臨的一個難題。
(四)創業教育不足,創業意識和創業人才缺乏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也正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改革,向大眾化、信息化轉變,但由於我國發展起步相對較晚,當下我國的整個教育體制依然沒有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改革開放以後尤其是近二十年,我國的教育改革取得階段性成績,慢慢地從應試教育向「開放教育」轉變、就業創業教育在內的素質教育的不斷轉變。但總的來說,目前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尤其是高職高專院校的創業教育仍處於相對落後的階段。大部分的學校尤其是高職高專類院校還未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到學校人才培養的整個體系當中,學校也還未制定較為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政策、制度,對創新創業課程的開設也還處在初級階段,其課程內容的涵蓋面也相對較少且大多停留在理論知識上,缺乏對實踐技能的培養。再則,由於在資金、人員配置上的不足,學校往往缺少富有經驗的創新創業團隊,從而導致學生缺乏創新創業的基本素質。

熱點內容
雲南財經大學考研論壇 發布:2025-07-25 09:25:42 瀏覽:498
廣西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7-25 09:16:36 瀏覽:670
西華大學專業分 發布:2025-07-25 09:02:57 瀏覽:28
搞過大學生 發布:2025-07-25 09:00:01 瀏覽:10
文科大學學什麼專業 發布:2025-07-25 08:48:36 瀏覽:960
江西假民辦大學名單 發布:2025-07-25 08:48:36 瀏覽:915
男主是大學教授的小甜文 發布:2025-07-25 08:32:54 瀏覽:510
華盛頓大學金融工程專業 發布:2025-07-25 08:29:22 瀏覽:872
大學珍惜時間ppt模板 發布:2025-07-25 08:29:22 瀏覽:776
2017大學徵兵時間安排 發布:2025-07-25 08:29:00 瀏覽: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