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中醫學什麼時候分專業
A. 中醫分什麼專業
1.中醫學專業(七年制,中西醫結合方向) 醫學臨床專業,培養能夠從事中西醫結合臨床、達到醫學碩士水平的高層次復合型中西醫結合人才。要求學生完整、系統地掌握中醫理論體系,較系統地掌握現代醫學知識及必要的現代科研方法,具有較廣泛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及較寬厚的自然科學知識,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較強的從事中西醫結合臨床和科研能力。 2.中醫學專業(七年制,中醫學方向) 醫學臨床專業,培養具有醫學碩士水平的高級中醫臨床型人才。要求學生系統掌握中醫基礎理論和中醫臨床診治技能,掌握必要的現代科研方法和現代醫學基礎理論;自然科學基礎理論扎實,並具有較廣泛的社會人文科學知識,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較強的從事中醫臨床及科研工作能力。 3.中醫學專業(七年制,針灸方向,國際交流型) 醫學臨床專業,培養具有較高英語水平和較高專業知識水平的高級中醫人才。要求具有扎實的中醫葯及針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實踐能力和相應的西醫知識。要求學生熟練掌握英語的讀、寫、聽、說、譯,熟練運用英語進行中醫葯、針灸國際交流。畢業生應具有較強的中醫針灸臨床、科研能力。 4.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 醫學臨床專業,培養從事中西醫結合臨床和科研工作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本專業在堅持中醫特色的前提下,增加西醫課程的比重,培養學生掌握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專業課程的教學採用課堂教學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學生具有較強的臨床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科研創新能力。 5.中醫學專業(五年制) 醫學臨床專業,培養具有中醫臨床、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級中醫人才。要求學生系統掌握中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及診療技能,具有一定的西醫學知識及診療技術,能較熟練地運用四診八綱、理法方葯對常見病進行辨證論治;掌握內、外、婦、兒科常見病的診療技術及急、難、重症的應急處理;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6.英語專業(四年制,醫葯方向) 隨著我國加入WTO,與國際間的醫葯貿易往來活動劇增,亟需大量掌握醫葯學基本知識的英語專門人才。而我國目前僅少數醫葯院校開設此類專業,且畢業生人數甚少,遠未能滿足市場需求。 本專業旨在培養全面掌握英語知識與技能,比較系統地掌握醫葯學基礎知識,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具備良好的聽、說、讀、寫、譯能力,熟悉英語國家的社會和文化,掌握醫學英語的閱讀與翻譯技巧,並具備一定的醫葯學知識、計算機應用及經貿等方面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素質良好、能力較強,有一定發展潛力的復合型高級英語人才。學生畢業後,可在英語及醫葯等相關專業領域內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成績優異並經相關考核,擇優錄取後,可在我校直接攻讀醫學博士學位。 7.針灸推拿學專業(五年制) 醫學臨床專業,培養從事中醫臨床、針灸推拿臨床的中醫針灸醫師。要求學生系統掌握中醫學、針灸推拿學基本知識、診療技能及西醫基礎知識,正確應用中醫、針灸、推拿對常見病、多發病辨證施治和重症處理;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科研的初步能力。 學生在完成基礎課及部分專業基礎課後,第四學年進行專業方向分化。學生可選擇繼續針灸推拿學專業的學習,也可選擇中醫美容方向或中西醫結合康復方向。中醫美容方向要求掌握針灸、推拿、方葯、食療等知識,利用中醫學方法治療臨床上日益增多的損美性疾病、美容問題、保健養生等。中西醫結合康復方向要求學生掌握現代康復的理念,常用的康復治療技術和常見疾病的中西醫康復評定、康復方法。 9.康復治療學專業(四年制) 培養從事臨床康復治療和康復研究工作的中西醫結合高級康復治療師。要求學生全面系統掌握康復醫學,康復治療學以及中醫學的基礎知識。要求在臨床工作中能綜合、協調運用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語言治療、心理治療、中醫針灸、推拿等各種康復措施。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科研的初步能力。畢業後能從事臨床康復治療工作。 10.中醫學專業(骨傷科學方向,五年制) 醫學臨床專業,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綜合素質全面的高級臨床實用型中醫骨傷科人才。所培養的學生將具有扎實的中醫葯理論基礎和系統的中醫骨傷科專業知識,還要求具備有堅實的現代骨傷醫學知識,掌握中西醫骨傷科臨床診療實際操作技能和相當的科研能力,全面掌握骨傷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能較熟練處理骨傷科危急病症和疑難雜症的同時,兼有中醫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針灸等各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診療技能。 11.制葯工程專業(四年制) 培養從事制葯工程設計及其工程技術改造的高級專業人才。要求學生掌握中葯成葯研製,現代葯劑學,中葯劑型與制劑、中葯及制劑質量標准,制葯工程工藝及設備的基本理論和技能。畢業後能從事新產品開發研究,車間工藝設計與技術改造,生產管理、質量控制等工作。 制葯工程專業設置中葯制葯和生物制葯兩個專業方向,供學生在完成基礎課和部分專業課之後,選擇具體的專業方向。 12.中葯學專業(四年制) 培養從事中葯制葯、中葯鑒定、中葯炮製、中葯葯理、中葯化學、中葯質量控制及中葯貿易等工作的高級中葯人才。要求學生掌握中葯葯劑、中葯鑒定、炮製、中葯化學和中葯及其制劑分析等基本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畢業後能夠在葯政管理部門、醫療衛生部門、葯品及功能食品生產企業、葯品流通企業、中葯科研機構及高等學校從事技術與管理工作。 中葯學專業設置中葯學、中葯營銷和臨床中葯學三個專業方向,分別招生和系統培訓。其中中葯學方向後期還將分化為鑒定炮製、中葯分析和中葯新葯研究三個較小的專業方向,供學生在完成基礎課和部分專業課之後,選擇具體的專業方向。 13.中葯資源與開發專業(四年制) 培養具有現代中葯材的栽培和養殖、炮製加工、鑒定、質量控制等基本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高級技術人才。要求學生掌握中葯材的規范化種養、炮製加工、鑒定及其質量控制的方法和要求,熟悉中葯葯性、葯理作用及制劑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具有新資源、新產品、新用途開發和研究的能力。畢業後能從事中葯資源調查、中葯材栽培、炮製加工、鑒定、中葯原料采購、質量控制及中葯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合理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14.體育教育專業(四年制,保健體育與健康教育方向) 該專業充分結合體育科學和我國傳統醫學的長處,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的教育心理學科、體育生物學科、體育社會學科、體育技術學科的基礎理論以及醫學健康知識和保健方法。在全面掌握體育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有所專長。就業方向:體育教師、學校醫務監督、健康教育教師、體育管理、社會體育指導員等。 15.針灸推拿(三年制) 培養具有中醫葯基礎知識和中醫針灸推拿醫療技能,具備一定人文社科和現代醫學知識,具有中醫針灸的基本技能和較強的進行中醫、推拿、按摩和康復理療等工作的動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16.中葯(二年制) 培養具有本專業實際工作的所必須的中葯基礎理論和臨床用葯的基本知識,掌握中葯材鑒別和檢測方法;具有中葯炮製加工和一般制劑的制備技能;具有中葯調劑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具有中葯管理和葯事法規基本知識的應用型人才。 17.中西醫結合 (二年制) 培養具有本專業實際工作的所必需的中醫及現代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能適應基層、社區醫療工作的中西醫結合的應用型人才。能熟練地運用中西醫兩種手段診治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對常見急症能進行一般處理;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識和預防和保健的基本技能。 18.中醫骨傷 (二年制) 培養具有從事本專業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運用本專業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診治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掌握常見中醫骨傷急症能進行一般處理技術;具備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識和較強的動手能力及操作技能;能勝任基層醫療工作的技術應用型中醫骨傷科人才。 19.醫療美容技術(二年制) 培養具有中醫葯基本理論和中醫臨床醫學知識,掌握中醫美容、中醫養生的中葯外治等基本理論和美容技術,具備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識和現代美容技術,有較強的動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招生對象:中醫類、醫學類、護理類專業考生報考
B. 想知道中醫學專業本科要學哪些課程能按照先後順序說說嗎
這個都不一樣的,大一的時候肯定先學醫古文,中醫基礎理論,四大經典,中葯學,醫學倫理學。中醫診斷,方劑,是大二的。內科是大三的。還有西醫的課程,解剖,醫學生物學,化學,生理,病理,診斷,內科
C. 醫學類專業的分類
分類有:臨床醫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法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葯學、護理學、康復治療學、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
D. 大學本科中醫學學什麼
大學本科中醫學大一主課:中醫基礎、中醫診斷、解剖學、生物學。
大學本科中醫學大四主課:金匱要略、溫病學、中醫外科學、西醫外科學、中醫兒科學。
中醫學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於中醫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五年,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
培養能夠從事中醫醫療以及預防、保健、康復工作的畢業生,並為他們將來從事中醫教育、科研、對外交流、文化傳播以及中醫葯事業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礎。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中醫學
E. 請問中醫學都有哪些專業有關於中醫養生的專業嗎
沒有這個專業
大多高校的中醫學專業有中醫學全科,中醫學針灸推拿方向,中醫學中西醫結合方向,中醫學骨傷方向,中醫學美容康復方向,中葯學等
部分學校還有涉外的方向
研究生的話中醫學分為臨床和研究,臨床基本上就以上,研究類有中醫學基礎理論之類的
F. 中西醫臨床專業在大學期間分中醫和西醫嗎如果分什麼時候分臨床在大學分哪些科
一般是不再分的,五年制本科是不分的,七年制的話會讓選擇內外等專業分隊。不會再分中醫、西醫的,跨進中醫院校的大門就是中醫
G. 學中醫學專業學制是多久涉及內容有哪些前景怎麼樣呢
只要是醫學專業的都是五年制,中醫學本科五年,中醫葯大學的分科會更細,還有針灸推拿學啊,中西醫結合學啊,中醫骨傷學啊什麼的~目前來說,中西醫結合,中醫學的就業都不怎麼樣~比較好的就是針灸推拿學的了,最好是男生
H. 我是中醫學畢業本科,不知道可以報哪個
中醫專業報名考試規定:
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分為兩級四類,即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兩級;每級分為臨床、中醫、口腔、公共衛生四類。中醫類包括中醫、民族醫和中西醫結合,其中民族醫又含蒙醫、藏醫和維醫三類,其他民族醫醫師暫不開考。到目前為止,我國醫師資格考試共有24種類別。
醫師資格考試的性質是行業准入考試,是評價申請醫師資格者是否具備從事醫師工作所必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考試。醫師資格考試分實踐技能考試和醫學綜合筆試兩部分。
實踐技能考試採用多站測試的方式,考區設有實踐技能考試基地,根據考試內容設置若干考站,考生依次通過考站接受實踐技能的測試。每位考生必須在同一考試基地的考站進行測試。
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筆試於9月中旬舉行,具體時間以衛生部醫師資格考試委員會公告時間為准。執業醫師考試時間為2天,分4個單元;執業助理醫師考試時間為1天,分2個單元,每單元均為兩個半小時。
醫學綜合筆試全部採用選擇題形式。採用A型和B型題,共有A1、A2、A3、A4、B1五種題型。助理醫師適當減少或不採用A3型題。醫師資格考試總題量約為600題,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總題量為300題。
目的意義
出台《執業醫師法》對我國中醫類別執業醫師(以下簡稱中醫醫師)實施資格考試、執業注冊制度,是為了加強中醫醫師隊伍建設,提高其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保障其權益,保護人們健康安全;同時,也是與國際上對醫師的管理制度接軌,便於更好地進行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
分級分類
考慮到我國實行多層次醫學教育、多結構醫師職稱的歷史現狀,以及我國存在中醫等多種傳統醫學的實際情況,中醫醫師實行分級分類管理。
1、分級:中醫醫師資格考試分為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兩級。其區別在於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范圍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能在執業醫師的指導下執業,不能獨立執業,但在鄉鎮的醫療、保健機構中工作的執業助理醫師可以根據醫療診療的情況和需要,獨立從事一般的執業活動。
2、分類:中醫醫師資格考試分為中醫專業、中西醫結合專業、民族醫專業三類,民族醫專業中開考的有藏醫、蒙醫、維醫、傣醫、朝醫、壯醫六個民族醫專業。
中醫醫師資格考試參考人員復雜,類別繁多,報考類別共有18個。
主管部門
衛生與人口計劃生育部主管全國的醫師工作,縣級以上衛生、中醫葯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醫師工作。衛生與人口計劃生育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解放軍總後衛生部三部委局共同成立衛生部醫師資格考試委員會負責全國醫師資格考試,負責研究制定四個類別醫師資格考試的共性政策;中醫醫師資格考試的具體工作和實際操作由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負責。
報名條件
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的考生分為三類,一類是具有國家承認學歷的高中等中醫葯院校畢業生;一類是國家認可的以師承方式學習的人員;一類是符合報名條件的外籍人員和台港澳居民。
學歷
1、具有高等學校中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畢業後在醫療、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可以申請參加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2、具有高等學校中醫學專業專科學歷,以及具有中等專業學校中醫學專業學歷,畢業後在醫療、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可申請參加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
3、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各類高等學校遠程教育的中醫學專業學歷教育,職業技術學院、非醫葯衛生類學校中未經評估的中醫專業,在2002年10月31日前入學注冊的非在職學生,畢業後取得學歷並在醫療、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可以申請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
4、在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後,具有高等學校中醫學專科學歷,在醫療、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二年的;具有中等專業學校中醫學專業學歷,在醫療、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五年的,可以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
5、臨床類別醫師,取得省級考試,上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中醫專業學歷或脫產兩年以上系統學習中醫葯專業知識或參加過省級中醫葯管理部門批准舉辦的西醫學習中醫培訓班、並系統學習了中醫葯基礎和中醫臨床主要課程的,可以參加中醫類別中西醫結合專業醫師資格考試;
6、七年制中醫學臨床碩士和八年制畢業生在學習期間有相當於大學本科的一年生產實習和一年以上嚴格的臨床實踐訓練的,以及中醫學專業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學習期間已具有一年以上的臨床實踐訓練的,可以申請在畢業當年申請參加中醫醫師考試;
7、中醫類別專業的畢業生不能報考臨床、口腔、公共衛生類別醫師資格考試。
專長
1、《執業醫師法》頒布以前的人員
(1)在1998年6月26日前已經縣級以上中醫葯管理部門批准取得有效行醫資格的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學人員,經過資格考核可以申請參加考試,1999年和2000年未申請參加資格考核的除外;
(2)在1998年6月26日前已經地級以上中醫葯管理部門審定為確有專長並經縣級以上中醫葯管理部門批准取得有效行醫資格的人員,經過資格考核可以申請參加考試,1999年和2000年未申請參加資格考核的除外。
附:《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考試辦法》
2、《執業醫師法》頒布以後的人員
(1)師承人員申請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需具備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具有同等學歷;具有經省級中醫葯管理部門批準的師承關系合同和《出師合格證書》;連續跟師學習滿三年,申請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出師後需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機構中試用期滿二年;申請參加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的,出師後需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指導老師必須具有醫學專業高級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從事臨床工作二十年以上;
(2)確有專長人員申請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應具備;從事鄉村醫生工作十年以上,並經省級中醫葯管理部門確認醫術有專長;
(3)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後,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機構工作滿五年的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可以申請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
戶籍
1、外籍人員:
(1)取得我國中醫學專業本科學歷並在提供外籍人員在中國中醫學專業學歷教育的高等中醫葯院校附屬醫院實習滿一年的外籍人員,可以申請參加考試;
(2)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的條件同我國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2、 台港澳居民:
(1)台灣居民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的條件和外籍人員條件一樣;
(2)取得內地中醫學專業本科學歷後,在內地三級中醫醫院不間斷實習滿一年並經考核合格。或得香港和澳門合法行醫權並在香港和澳門執照行醫一年以上的港澳居民,可以申請參加考試;
(3)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的條件同內地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4)香港居民取得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專業本科學歷,並取得香港合法行醫權後,在內地三級中醫院不間斷實習期滿一年並考核合格後,或在香港執照行醫一年以上的;澳門居民取得澳門科技大學中醫專業本科學歷,並取得澳門合法行醫權後,在內地三級中醫醫不間斷實習期滿一年並考核合格後,或在澳門執照行醫一年以上的,可以申請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
註:盲人醫療按摩人員不參加醫師資格考試,其考試辦法另行制定。
考試形式
中醫醫師資格考試分為實踐技能考試和醫學綜合筆試。實踐技能考試分為三站式考試,為病歷考試、基本損傷與體格檢查考試、臨床答辯考試;每位考生必須在同一考試基地的考站進行測試。醫學綜合筆試為標准化考試,全部採用選擇題題型。
註:實踐技能考試合格後才能參加醫學綜合筆試。
I. 到大學學中醫怎麼還有分類
報中醫學專業或中醫學類。5年制本科為中醫學專業,7年或8年制本碩或本碩博分中醫學專業針灸方向、中醫學專業骨傷方向等,中醫學類多為長學制招生、分段分流學習。
J. 全國 本科 醫學專業 都細分為那些,麻煩具體介紹一下,謝謝!
你自己搜索:教育部關於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等文件的通知
說明
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導性文件之一。它規定專業劃分、名稱及所屬門類,是設置和調整專業、實施人才培養、安排招生、授予學位、指導就業,進行教育統計和人才需求預測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二、本目錄根據《教育部關於進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修訂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11號)要求,按照科學規范、主動適應、繼承發展的修訂原則,在1998年原《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及原設目錄外專業的基礎上,經分科類調查研究、專題論證、總體優化配置、廣泛徵求意見、專家審議、行政決策等過程形成的。
三、本目錄的學科門類與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2011年印發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的學科門類基本一致,分設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2個學科門類。新增了藝術學學科門類,未設軍事學學科門類,其代碼11預留。專業類由修訂前的73個增加到92個;專業由修訂前的635種調減到506種。本目錄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個,4種專業;經濟學門類下設專業類4個,17種專業;法學門類下設專業類6個,32種專業;教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2個,16種專業;文學門類下設專業類3個,76種專業;歷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個,6種專業;理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2個,36種專業;工學門類下設專業類31個,169種專業;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7個,27種專業;醫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1個,44種專業;管理學門類下設專業類9個,46種專業;藝術學門類下設專業類5個,33種專業。
四、新目錄分為基本專業(352種)和特設專業(154種),並確定了62種專業為國家控制布點專業。特設專業和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分別在專業代碼後加「T」和「K」表示,以示區分。
五、本目錄所列專業,除已註明者外,均按所在學科門類授予相應的學位。對已註明了學位授予門類的專業,按照註明的學科門類授予相應的學位;可授兩種(或以上)學位門類的專業,原則上由有關高等學校確定授予其中一種。
1001 基礎醫學類
100101K 基礎醫學
1002 臨床醫學類
100201K 臨床醫學
1003 口腔醫學類
100301K 口腔醫學
1004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
100401K 預防醫學
100402 食品衛生與營養學(註: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5 中醫學類
100501K 中醫學
100502K 針灸推拿學
100503K 藏醫學
100504K 蒙醫學
100505K 維醫學
100506K 壯醫學
100507K 哈醫學
1006 中西醫結合類
100601K 中西醫臨床醫學
1007 葯學類
100701 葯學(註: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702 葯物制劑(註: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8 中葯學類
100801 中葯學(註: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802 中葯資源與開發(註: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9 法醫學類
100901K 法醫學
1010 醫學技術類
101001 醫學檢驗技術(註: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1002 醫學實驗技術(註: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1003 醫學影像技術(註: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1004 眼視光學(註: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1005 康復治療學(註: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1006 口腔醫學技術(註: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1007 衛生檢驗與檢疫(註: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11 護理學類
101101 護理學(註:授予理學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