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凌晨的博士导师

凌晨的博士导师

发布时间: 2021-01-12 18:16:47

㈠ 博导会不会带硕士生

显然博导会带硕士生,而且一般都是带的,但是一般博导很多兼任行政职务都很忙,很大一部分都是挂名在博导名下的,有的博导博士生可能都很难见几面,博导都是指定自己团队里面的有些老师作为副博导专门负责有些博士生的培养,而硕士一般更是有指定的导师甚至该博导的部分博士生来负责具体培养事宜。
现在扩招后每个导师带的硕士都很多,一般博导即使要关注也关注自己带的博士比较多一点,亲自指点带的硕士机会不大,从这点来说可能还没评上博导只能带硕士的硕导可能更重视自己带的硕士一些。

拓展资料:
博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内处于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般为教授职称,也有特别优秀的副教授、讲师担任博士生导师。有培养研究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硕士研究生。
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博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博士生的学术队伍,培养的研究生质量较好。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或硕士生课程。对年轻的教授(1972年以后大学毕业)申请担任博士生导师,除具备上述条件外,一般应具博士学位。至少培养过一届硕士研究生或在国内外协助指导过博士生的学位论文。
具体要求
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不少于8篇(第一作者或本人指导的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正式出版过学术专著。所发表的论文或专著曾被同行多次引用或曾获得过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奖励。
目前承担有国家或部(省)级的重点科研项目或攻关项目,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其他有重要价值的研究项目,在研的经费不少于3万元(个别基础研究项目不少于1.5万元)。
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第一作者或本人指导的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正式出版过学术专著,或有重要的技术成果发表的论文或专著曾被同行多次引用或曾获得过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奖励,获省部或国家级成果登记2项或发明专利(授权)2项。
目前承担国家或部(省)级的重点科研项目或攻关项目,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其他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项目,在研的经费不少于6万元。

㈡ 博士生导师大还是教授大

博士生导师和教授是不同的,无法比较,博士生导师职业,教授是教师职称。

博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内处于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般为教授职称,也有特别优秀的副教授、讲师担任博士生导师。有培养研究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硕士研究生。

博士生导师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博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博士生的学术队伍,培养的研究生质量较好。

博士生导师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或硕士生课程。对年轻的教授申请担任博士生导师,除具备上述条件外,一般应具博士学位。至少培养过一届硕士研究生或在国内外协助指导过博士生的学位论文。

教授为大学教师职称的最高级别。中文的教授两字则源于“传教授业”的字义,是中国古代就使用的学官名称,在中国汉代、唐代的大学中都设此职位。这个词语与英文没有关联。日语中则与中文同用“教授”来称呼大学中的老师。

(2)凌晨的博士导师扩展阅读

1、教授为大学教师职务的最高级别,教授只是职称系列中的最高级(正高),并没有行政级别的规定。但“官本位”的思想下,总是有意无意地以官员做参照。比如,规定院士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教授享受厅级住房标准等。

2、博士生导师简称博导,一般是本学科、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是本学科内学术造诣深、学术水平领先的教授、研究员或者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我国自实行学位制度以来,高校一直实行严格的博士生指导老师选聘制度。

由于博士生导师是在教授的基础上选聘的,很多单位为表示尊重,也给予了“博导”高于教授的特别待遇。这样就在事实形成了在教授之上的又一个阶层――“博导”。久而久之,“博导”除了代表一个人在学术上的造诣外,更成了一种很高的荣誉。但博导也没有行政级别。

㈢ 博导是什么

“博士生导师”即“博导”是一个对指导博士生的教师的中国化称呼。在中国,不管是做行政的还是做教师的,大多希望自己当了教授(或研究员)以后能够过把“博导”瘾,也不管自己有没有真正的学问以及能否真正指导学生。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博导”已经越来越成为比教授更牛的称呼,有着更好的待遇,不管是校内的福利待遇还是校外的公开招聘,“博导”似乎成了高于教授的一级“伪职称”。可以说,“博导”已经越来越从一种学术称呼上升为荣誉称号,似乎越来越神圣化。这是中国特色?还是走向误区?! 在美国,没有“博导”这一称谓,他们把中国所谓的“博导”都称之为“指导博士生的教授”(professor supervising doctoral students),教授一般分为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和正教授(full professor),通常一个人博士毕业并且成果较好的话就可以申请到助理教授,也就具备了指导博士生的资格。指导博士生的教授必须要有成果发表,不同大学要求不一,就我所在的UMKC而言,每年必须至少发表论文2篇,从助理教授到副教授5-7年间达不到考核要求,就不能晋升,也就无缘于终身教授(Tenure),并且意味着必须走人!就是晋升为终身教授的,如果没有成果发表也不能指导博士生。因此,在美国大学当博士生指导教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拥有博士学位,二是不断创造新成果。并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指导博士生的教授只是一种考核的指标,没有任何与之相关的特殊待遇。 也许有人认为,在中国,博导称呼的神圣化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表征,我个人非常赞同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和进步的表现。但这种神圣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弊端,使不少人忘记了博导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指导博士生!所以我认为,目前中国必须尽快走出误区,给博导称呼去圣化,还其学术的本来面目!而作为第一步,必须淡化职称职务门槛,强化学历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不断创新的高水平成果问世!当然,作为博导,还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热情给予博士生适切地指导!

㈣ 考博士如何找导师啊

首先选择学校,然后查查相关专业的导师情况,选择一位自己想跟的导师。一般学校网站都会有专业方面的导师的信息和联系方式,可以查查。如果找不到,可以和学校研招办联系,要到该导师的联系方式。然后直接和导师联系就可以了。

每个博士生导师手里的名额很有限,所以报考博士前必须先跟你要报考的老师联系,看他手里是否还有名额,一般来说导师不想要你他是不会让你报名的,事先给导师打个电话或发个E-mail(网站上一般都会有联系地址),介绍一下你的情况。

特别你硕士阶段研究的方向和取得的成绩,并表示你愿意成为他的学生并努力工作。要了解他的基本学术观点和学术著作。以免导师提起他的著作时,我们一无所知。尽量多了解他的论著,也为以后的考试做打算。

多种联系方式并用。比如说第一次打电话老师记住你的名字了,第二次很可能就忘了。那我觉得还可以写e-mail,还可以写写信,传统的联系方式或许更能打动导师

真诚和决心。在导师面前,你可能是一个陌生人,那么陌生人的真诚能打动一个人的心。有些问题和想法不妨实话实说。还有就是表明决心很重要。

(4)凌晨的博士导师扩展阅读:

考博士选择导师的注意事项:

看导师的职称:

一般的研究生导师都是教授级别或者正高级工程师,因为这些职称的导师都会在外面接项目的,跟着这样的导师,才能跟着导师做项目,才能真正学到东西。学东西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如果是副教授或者是一些老师的话建议大家不要选,因为他们都只是在学校任教不会跟一些公司有一些合作的,大家只能学习一些理论性的知识,而实际的经验是学不到的。还有如果是高官的话也可以选,比如学院院长或者书记,他们一般都是在行政上比较忙。

看看是不是选的老师带自己:

大家可能不知道,有的同学选了自己认为好的老师,可是等到分老师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老师忙,三年可能都见不到老师,而老师会让自己的学生或者是徒弟来帮助自己带学生,这样的话就有一个不好的地方。

一是,他自己本身就带学生又帮别人带学生,所以带的学生就很多,很难照顾的过来,有什么好处不知道怎么分给学生,想教教学生无奈学生太多教不过来,这样是害了学生啊。所以大家在选择导师的时候一定打听清楚是不是自己选的那个老师带自己。

选好自己喜欢的方向:

这个大家都应该清楚,每个导师都是有自己的方向的,大家在选导师的时候可以看看导师的简介,看看导师都是做什么方向的,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导师,就拿我自己来说,我们这有机器人方向的,有医工交叉方向的等等,大家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去选择老师。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选导师不可缺少的3大标准



㈤ 求解清华大学的校友 请问贵校有没有一位叫凌晨晰的博士

呵呵 这两天无聊翻朋友圈翻到这人,若有所思就查了一下,果然有在这问起这人的。
这个人几年前(大约14年或15)和我有过接触,在机场 我刚接我姑娘搬行李要上车,然后不经意看到有个人往这边走过来,这哥们看着很年轻大概也就23-25,到我跟前径直问我,能不能把他载到市区那个机场巴士错过了。当时我姑娘心里有嘀咕这理由比较牵强机场巴士随便来的吧用的着这样.. 而且他一路走过来没问其他人直接就到我们前面来(事后想想,可能是那会我开的车子略好,这理由不是装X很纯粹很直观,那天是panamera)。 然后那时我是没担心过别人能怎么着,让他搭个顺风无妨顺便好奇接触下。路上他就跟我们聊着说自己是做教育培训的,一直问我是做什么行业,我也就模棱两可的答应几句,最后问我加了微信。 之后一阵子他有和我攀谈各种,我没怎么搭理就没下文了。 我有看到他朋友圈经常发出来在某某中学开辅导了开演讲了,一般都是县城村镇的地方,没有歧视村镇的意思,我自己就是大山里跑出来的爷们。 言归正传,当地学校还拉了横幅‘欢迎清华少年博士凌晨晰莅临’云云的。各种听起来就是很中二的智能学习方法,言语间总透露一股类似听做传销的人喜欢摆的谱。 而且最近 他又换了个‘名字’ 换成凌达成博士了。 恕我直言.. 这哥们很像那些外边喜欢给自己标榜一堆牛掰名头,说话玄乎玄乎的开各种讲坛的嘴炮‘讲师’,并不像一个真正做教育的学者,至于‘清华大学少年博士’这个名头,我也抱怀疑态度, 清华大学博士可不是个嘴炮一下出来就很牛X的样子的东西,而且还少年博士…… 我比较无语。

㈥ 中国有多少博导

我推测有5000.

根据我找的一个资料,下面是具体内容:

据有关统计,2004年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回技术发明奖和答科技进步奖分别占总数的64.3%、60%和55.1%;2004年大学共申请专利12997项,获专利授权5381项,并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成果;2003年大学在国内发表论文18.1万篇,占总数的66%;三大检索系统(美国SCI、EI、ISTP)收录论文数,大学占总数的68.5%。这些成果很大部分是由研究型大学创造的。据武书连2004年发布的大学评价,36所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占全国普通高校的62.16%,博士生导师数量占全国普通高校的58.92%,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数量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45.79%和66.35%。

北京大学现有1129名教授(其中博士生导师987名)

所以我推测,我国有博导5000人左右.

㈦ 能介绍几位知识产权法方面比较好的博士生导师吗

知识产权法是指因调整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知识产权法的综合性和技术性特征十分明显,在知识产权法中,既有私法规范,也有公法规范;既有实体法规范,也有程序法规范。但从法律部门的归属上讲,知识产权法仍属于民法,是民法的特别法。民法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法律规范大多适用于知识产权,并且知识产权法中的公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都是为确认和保护知识产权这一私权服务的,不占主导地位。

㈧ 博士期间的导师就要跳槽了,郁闷啊!

这两种情况都有,如果你的导师跳槽后还在本校继续兼任兼职博导,就可以继续带你,如果他彻底离开,你就转给其他导师。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你自己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

㈨ 博士导师 区别

博士提问真复有意思,逻制辑性真强啊!既然3的副导是1的一导,也是2的副导,说明3大于1,和2齐平。假设B导大于外导。那么3介于2与1之间。所以不会对毕业有影响,含金量没有什么影响。假如外导有人脉,有潜力,你多了一条路。作为外导学生,多年之后说不定还能用上。

㈩ 关于联系博士导师~

刚刚发信都是这样,回信也就是对你特别的了解了以后才回一封,说按照安排去考试。最后可能还会送你课本挽留。面试完了你也不感兴趣了。

热点内容
武汉科技大学女生宿舍 发布:2025-05-11 01:45:45 浏览:284
慕尼黑大学优势专业 发布:2025-05-11 01:32:59 浏览:842
渤海大学2014研究生复试时间 发布:2025-05-11 01:28:32 浏览:460
曹妃甸大学城楼盘 发布:2025-05-11 01:28:31 浏览:658
河北科技大学新区宿舍 发布:2025-05-11 01:18:04 浏览:572
西南大学MPACC教授 发布:2025-05-11 01:07:03 浏览:569
萧山大学城通地铁可能性 发布:2025-05-11 01:03:55 浏览:330
重庆大学城嘛嘛公寓图 发布:2025-05-11 00:47:52 浏览:685
很嫩的大学生 发布:2025-05-11 00:44:31 浏览:377
重庆大学城地铁规划 发布:2025-05-11 00:43:50 浏览: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