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给博士的补助
Ⅰ 关于国家对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补助
看你是哪一种类型的。比如学术性硕士,专业又是理科或者金融类,这样多少都会有专补助(一般几百块),虽然属不多,但是你平时可以跟着导师做项目,这样也有收入。但如果你是专业性硕士,学费普遍很高,更不存在补助一说,不过一般都设有奖学金,要考自己努力了。
Ⅱ 东南大学老师给博士补助吗
脱产的现在学校一个月就给1200/1000两个档次了,导师另外还会有点,因人而异
Ⅲ 考上研究生、博士生国家究竟能给补贴多少
考上研究生、博士生国家究竟能给补贴多少?
现在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现在考研,考博。一方面因为我们现在的经济能力都有所提升,各个家庭都可以负担得起学费,所以要珍惜这个机会,完成自己的学习梦想。另外一方面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高学历又可以磨得好的职业,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升学。
从目前的就业状况来看,我国的大学生遍地都是,所以我们不得不通过声学来提升自己,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立足于社会。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感着国家的好政策,不断的提升自己,回报社会,为自己的将来做铺垫。
Ⅳ 人大博士补助是多少导师给还是学校给啊
现在国家针对博士的补助增加了,现在应该有1000左右。这个是学校给的。另外很多人还会做助教或者是助管,也可以拿到一定的补贴收入。更多关于人大考博的问题可以再我们官网了解。
Ⅳ 北邮全日制统招博士生每月都有补助吗一个月补助多少钱呢
全日制博士生2010年开始实行新的奖学金制度:
1、2、3等奖学金全部减免学费,但是版
1等奖学金每月补助1400元权
2等1200
3等1000
根据每个实验室的不同,导师还会给补助,从100-2000不等~~~
Ⅵ 求问上交博士生一个月可以补助多少啊
要看你的导师和你实际的工作量。国家规定应该是1000,你的导师也会给你一些补助。专接下来,你会有机属会到各类类似助教,助研,甚至是办公室秘书一类的岗位工作,也能得到一些钱。帮导师做项目,也能得到一部分钱。综合起来,平均也在3000左右。只是辛苦。如果你打算在图书馆,办公室里面搞科研,专心于学术,那么应该在1600左右
Ⅶ 重庆大学 博士导师必须给博士发补助吗
这个不一定,看个人情况。如果给导师干的事情比较多,给导师赚了钱,人家肯定会酌内情发些补助的。容
另外还跟学院有关系,B区这边的原属重建工的这些学院导师都比较有钱,给学生发些补助也没什么大不了。
但有些学院比如:数学、物理、生物这些学院导师自己都比较穷,再给学生发补助估计是比较困难的。
Ⅷ 谁知道现在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国家补助是多少生科院的导师一般给多少谢谢!
华师的补助相对较少,研究生才218元/月。博士生的话相对其他学校也不多
Ⅸ 清华大学博士补助
学校一部分,国家一部分是固定的。大概几百把,剩下的就是导师给的,从0至XXXXX不定
Ⅹ 博士补助多少钱一个月
2002年全国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报名工作刚刚结束,北京地区71个报名点共接收57687名考生。较去年增加14856人,增长幅度为34.7%,为近年来最大的一年。考研难,读研也不轻松,据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研究生面临生活费不足的窘境。
读研究生难,已婚的人读研究生更难,而妻子也在读研究生的人读研究生则难乎其难。我的朋友杜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处境艰难的人。
憨厚与乐观的神态掩盖了他的艰难,而好久未理的头发和朴素的衣着暴露了他生活的不易。小杜1999年考上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2000年与自己读研时认识的女友结婚,同年,妻子也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现在,他们每个月的收入就是国家发给的近500元的补助,还有就是来自于家乡年迈父母的支持。
前段时间,由于在北京工作的哥哥出国访问去了,夫妻俩就借住在他们家。最近,他们回国了,夫妻俩只好在外面租房住,仅这一项,每月就需多支出近1000元。这对他本已捉襟见肘的生活来说,无疑又是个沉重的负担。
■每月的生活费缺口约300元
当我在北京大学采访时,应杜先生之邀在北大食堂里吃过一顿饭,我们要了四个菜,两碗饭,一共是12元。小杜说,我们今天进的是北大最好的食堂,是为了招待我才去的,平时,他只去普通食堂,菜的价格差不多,但分量要多一倍,一般情况下,吃一份菜就足够了,每顿大约三四元。记者在清华大学采访时,也在他们的学生食堂吃过一顿饭,饭菜的价格大致和北大差不多,记者要了一份3.8元的套餐,包括一盘丸子、红烧豆腐和一碗米饭。虽然相比于校外餐馆的菜价要低一些,但每月仍要支出三四百元。
去年11月份北京大学的调查发现,研究生每月生活支出博士生700元,硕士生500~600元,认为每月580~800元生活费比较合适。伙食费,男生400元,女生300元。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书报、电话、上网费的增长,达200元。日常用品100元,其它费用100元。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拥有电脑。他们用电脑打字、做设计、上网浏览、搜集资料。对他们来说,电脑已经是不可缺少的学习工具了。他们宁愿在其他方面节省一些,也想拥有一台电脑。
■经济不独立打击研究生的自信
据介绍,在校研究生领到的国家补助是:博士生350元左右,硕士生250~280元。根据工龄不同,补助稍有不同,工龄一年补助10元。这是研究生最稳定的生活来源,可这份来源对他们的生活支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研究生们哪怕再艰苦,也不情愿花家里的钱。人民大学一位法学院的男生觉得花家里的钱非常难受,北京大学一位学自然地理的女生说:“这么大了还花家里的钱感到很羞愧。”一位姓胡的男生则认为如果家里条件允许,无可厚非,但如果父母生活紧张,是为不孝。读研究生了,还花家里的钱,这打击着他们的信心。
全靠家庭供给的同学在记者全部调查的百位学生中只占10位,且这部分学生都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是一种投资,将来会有更大的回报,来报答这份养育之情。而许多同学宁愿不要家里的支持,选择出去打工挣钱。
记者从北京大学学工部得知,北京大学大约有20%的贫困研究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据学工部的杨老师说,贫困学生只要申请,一般都会批下来。研究生院的季老师认为,仅有少部分的贫困学生申请助学贷款,说明北大的学生都比较自信,希望依靠自己的能力来解决自己的生活。此外国家助学贷款还有很多细节问题处理起来很困难。为此北京大学自今年6月份以来,举办多次个人信用方面的讲座,邀请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教授和学者主讲,以期提高学生信用方面的知识。
■打工是补助生活费的最好途径
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合理安排,这是研究生们采用的提高生活待遇的最普遍的做法。
人民大学商学院一位姓侯的女学生告诉记者说,她第一年的生活费来自家里,第二、第三年主要靠打工所得。在研究生中打工的现象十分普遍,每月打工的时间少则四五天,多则十天、二十天。
清华大学的调查显示:70%的研究生希望打工,一半表示打工是为了保障基本生活需求。而北京大学则有47.80%的学生在外打工。在记者调查的百位研究生中,有近70位学生有着为期或长或短、花费时间或多或少、工资或高或低的打工经历。有趣的是,人民大学学生基本上认为打工不影响学业,因为打工本身就是一种接触社会、增加生活阅历和经验的途径。并且认为打工是最好的维持生计的手段。而北京大学的调查则有50%以上的学生认为打工对学业有影响,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是在生活所迫下不得已采用的办法,61.3%的学生打工的目的是维持生计,19.6%的人认为可以提高经验,12.9%的同学认为可以充实生活。清华大学的研究生们则认为帮导师做课题是最好的方式,一则可以领些钱改善生活,二则这些课题将会成为他们毕业论文的选题。这样既能挣钱,又能提高业务能力,还能顺便准备毕业论文,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学校的“三助”活动资金紧张
对于研究生尴尬的处境,校方正纷纷想办法来缓解这个矛盾。为了增加学生的收入,使他们安心学习,又不致花费太多的时间在与学业无关的工作上,目前,一些高校开始实施“三助”活动。
“三助”指助教、助研、助管,学生分担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同时又是学校需要的教学科研工作,学校发给适当补贴。在北京大学所做的调查中,有86%的学生对“三助”活动感兴趣,有77%的学生表示有了“三助”岗位后,就不去外面打工。他们得到的补助分别是硕士一年级,补助100元,硕士二、三年级,补助200元。博士一年级,补助300元,博士二、三年级,补助400元。
季老师说:“‘三助’对学生生活待遇的提高很关键,并且加强了导师和学生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科研的能力。”本学期,北京大学大约有5000名学生有“三助”工作岗位,约占学生总数的60%~70%。为此,北京大学今年要投入900万元的资金。研究生院的季老师说这对学校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资金来源的困难是“三助”活动的一个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