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考研书目
A. 哲学考研——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简介(附本科课程表2015级—2016级)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是中国历史悠久且实力强大的哲学研究机构,成立于1956年。学院发展迅速,1998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加入人文学院,2005年正式成立哲学院,并于2007年被评选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包括长江学者张法和马俊峰在内的高级人才,以及教育部等多个级别的学科教学和科研团队成员。
学院下设哲学系和宗教学系,设有多个专业教研室,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等,由郝立新教授担任院长,徐飞副教授等担任副院长。学院设有多个国家级和校级研究机构,如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等,涉及多个学术领域。
知名教授如李秋雯、陈先达、张法等人在各自领域有着显著成就,李秋雯教授编译的《康德著作全集》和陈先达教授的多部获奖著作都显示了学院的学术实力。此外,美国著名技术哲学家Carl Mitcham也与学院有合作关系。
2015年,学院开设了PPE实验班,旨在培养跨学科的领导型人才。考研方面,2015年的书目包括初试和复试的推荐读物,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等多个专业领域,复试则要求考生对哲学专题有深入研究。
2019年,哲学专业的复试分数线为总分355分,各科目有明确要求。这体现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在研究生教育上的严谨和高标准。
B. 哲学专业考研有哪些要求教材有哪些
看看招生简章吧,各个学校不一样。
公共课都一样,就是英语和政治,没有数学,专业课各个学校都不一样,一般为两门考试,具体你报考的哲学专业还有不同的教材参考,现仅提供一些比较公共,基础性的哲学专业教材:
我考的外国哲学专业,所以我在此主要谈谈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这两科的教材。
西方哲学史我读过四种教材。
一是南开大学出的〈欧洲哲学史》,冒从虎主编,上下册。这套教材是年代编写的,我觉得明显地显得陈旧,带有很重的意识形态的影响。这套书的好处在于通俗易懂,而且对于哲学家的主要思想、主要概念都解说得比较清楚。我第一次读哲学史就是读的这套,我觉得这套书作为入门还是相当不错的。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还是觉得这套书有很多不足。书中的康德哲学部分,显得较为薄弱,可能受当时学术研究条件限制,其康德哲学主要根据《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来讲的,很多问题都没有讲到,而且我认为有些地方有误解。
第二,是苗力田主编的《西方哲学史新编》。这套书是90年代出的,由人大的泰斗集合多人之力编成。我怀疑这本书是不是编得比较仓促,因为感觉读起来某些地方文字硬硬的,甚至于会让我觉得有些地方不通顺。但是,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很不错的,内容广而深。尤其德国古典哲学部分,我觉得写得很好。
第三,是张志伟主编的《西方哲学史》,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的。这是近几年新出的,因此首先的好处是,意识形态的影响已经不那么明显了,它基本上是就哲学讲哲学,哲学之外的东西讲的相对比较少一些。这本书的内容也是广而深,基本上各个部分都写得很好。
第四,是全增瑕主编的《西方哲学史》,我为了考上海的学校才买的,只买到了上册,下册只有朋友复印给我的康德、黑格尔部分。这套书看起来巨厚,很吓人,但其实每页字比较大,内容其实和其他几本书差不太多。这套书还有一个特点是从下册还包括了现代西方哲学的一部分。不过看到德国古典哲学就可以了。现代西方哲学部分看刘放桐的那本。这套书也是80年代编的,可是现在仍然在用,说明这套书是编写得相当不错的。读过之后,确实如此,文从字顺,对各种理论、概念的解说都相当清楚。
读过四套之后,我的体会是多读几套哲学史教材还是有好处的。一方面,每读一次,都会加深哲学史的印象和理解;一方面,有些哲学家的思想相当不好理解,如康德、黑格尔,看了A书不懂,也许再看了B书,结合A书,也许原来A书中看不懂的现在就可以看懂了。尤其是黑格尔,不同的书讲法很不一样。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各种简明的欧洲哲学史教材皆可,如《欧洲哲学史教程》,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中国哲学专业
丁祯言、藏宏主编,《中国哲学史教程》(最新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第四版。
吴家国主编《普通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赵敦华者《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政治经济学专业
吴树青顾问,洪银兴、林岗、刘伟主编,《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顾海良主编,《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邓小平理论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宣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宋涛主编,《政治经济学原理》(最新版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2004年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第四版。
C. 求助: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考研的参考书目
中国哲学史是宋志明教的,他自己出了本书叫《薪尽火传——中国哲学史讲稿》,不过说实话,那本书写得真的是够水的,书店一般都有卖。
中国近现代哲学是罗安宪老师教的,没有给具体的参考书,是按照人物讲的: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毛泽东。
专业课有1.儒学源流,干春松教的,他自己出了本书,名字忘了,差不多同课程名字。2.周易杨庆中老师讲的,他自己也出了书,你上卓越上面有卖。3.经典导读读的是《朱子语类》。4.老庄哲学,用的陈鼓应的《老子注释及评介》。
综上,可以看出来,中哲专业是没有具体参考书的。
而且应该考研要考的是哲学大类吧,然后才分的吧。
西哲你可以苗力田先生的《古希腊哲学》,张志伟老师的《西方哲学史》,近现代西哲我们课上给的是参考书是夏基松的,具体名字记不得了。美学找吴琼的《西方美学史》和牛宏宝的《西方近现代美学史》。科技哲学用的刘大椿的书。
有一套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蓝皮的,人大出版社,这个相比之下还算官方了。
然后我上学的感觉就是读原典,这个比较强烈。